回到原点的编辑实践运用及其编辑学意义
2022-05-30赵志峰
赵志峰
【摘要】原点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回到原点是编辑出版工作中一个特别的矛盾所在。要运用回到原点模式切实做到信息追溯,让回到原点成为读者、作者、编辑、质检四方平衡的有效支撑。回到原点具有很强的编辑学意义,这是编辑学理论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编辑学理论提升、指导编辑实践活动的需要。
【关键词】原点 原始材料 出版物 编辑学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2)8-090-06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2.8.012
原点,就是原始材料。回到原点就是通过核查、考证,找到或无限接近所引原始材料的过程与结果。在现代出版技术环境下,编辑活动有了新的内容,回到原点也因有技术支撑而显得更为便捷。但不可否认的是,背离原点、淡化甚至漠视回到原点现象的客观存在,对出版物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重视回到原点对编辑学理论与编辑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原点的属性特征
原点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其一,原点具有唯一性。原始材料的作者姓名、作品名、正文内容、页码等是其自带的属性特征。与之相匹配,原点是排他的,同一作品有不同版本,每一个版本也自带属性特征,所以不同版本属于不同的原点。其二,原点具有客观性。具体的自然作品是客观呈现的,它是独立的、完整的存在,尽管如此,并不能保证原点呈现的观点本身正确、材料合适。其三,原点具有相对权威性。原点只是确保属性的客观存在,在被引用的时候,具有相对的可信度,但不能保证其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如果一部作品参考某原点,就必须符合该原点的属性特征,那些背离原点的情形,基本可以研判为错误。至于原点本身的缺陷,可以通过行文或注释等加以说明。
二、偏离原点影响及成因分析
偏离原点,是指文本中关涉引用的信息(如内容表达、作品名、作者姓名、出版者、卷次、页码、图片、表格等信息)与原始材料不一致。这个问题在参考文献中表现得比较严重,需要特别引起注意;行文表述中也有不少引用信息失真的状况,同样应引起重视。
1. 偏离原点影响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读者如果看不到原始材料,常常默认作者核对过所引用的原始材料,默认责任编辑做过类似的核对工作。可以预见,偏离原点对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会产生不良影响。
偏离原点按影响程度不同,由轻到重,可分为三级。第一级,非典型性偏离原点,行文与原始材料高度吻合,仅在一般字词、标点符号等方面与原始材料不合。第二级,线索断裂型偏离原点,假设某作品引用另一著作某页某内容,但经过查检发现,对应页码并无该内容。第三级,歪曲事实型偏离原点,如只取所需,断章取义,甚至对引文核心观点进行恶意改动等;同属此级的还有一种,矫托某人所言,实则无中生有。
偏离原点造成的影响是负面的。所使用的材料偏离原点,导致信息支撑力度不足,大大削弱了说服力。对于作者、出版者而言,偏离原点造成权威性下降,而累积的偏离情形会造成更严重的负面影响。作者写作的严谨性、科学性因为偏离原点而遭到消解;作品的学术含量因为偏离原点而大打折扣;作者的学风被重新评价,而较低的评价常常会在他人心中留下负面印象,这种印象通常具有不可逆性。偏离原点,责任编辑加工书稿过程中的编辑含量也会遭到质疑。偏离原点还导致错误流传,对当代读者的误导自不必说,对后世该作品的读者想必也会造成困惑。就现实而言,各级图书质量检查也把原点错误作为必查内容,质检不合格会影响出版者的社会评价,使出版者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损。
2. 偏离原点成因分析
偏离原点,由多种原因造成。主观方面,有作者、编辑的态度问题;客观方面,因条件受限,未必能够找到可查考的资料。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层层因袭,导致错讹流传。这属于典型的“拿来主义”,找到一个底本,不加辨别,为我所用,不知溯源。
历史学家马雍先生发现,在马王堆帛书《别本战国策》二十七篇中有誊录的痕迹:“有几段文字被抄书者颠倒了位置,经过仔细观察,才找到其原来正当的位置。由此可见,帛书是从竹书原本转抄来的,竹书已有错简和脱简,帛书的抄写者就沿袭下来了。”[1]这段话很有意义:一方面说明错误常常是层层因袭的结果;另一方面表明如果认真核对,是可以找到造成错误的缘由的。
教辅类图书显示,错题在多种图书中反复出现,很多是使用现成的资料且没有查核导致。有一些试题,编写者未加甄别,把那些与原点信息不符的内容当成了自己需要的素材,于是出现了严重的叠加效应。此类偏离原点的错讹信息又经出版社的“确认”,陈陈相因、广泛流布。其后,又影响到其他建设、使用题库的人。量的优势通常会给人以质的合理性判断,在远离原点的众多材料里,这一点可以得到印证。
(2)缺乏寻根溯源的理念和信心,导致错讹不断。编辑加工是对经过“三审”已决定采用的稿件再次从各个方面进行审核并做修改润饰和规范化处理的活动,其中两项重要的工作是核对引文、查对资料。即使自己特别熟悉并自认为准确的材料,编辑也要敢于质疑、善于探索、精于分析。编辑需要有问题意识,主动去找到原点,一一核对。可事实是,有的编辑在实际操作中不注意查核,只滿足于字面通顺、表达没有错误,不去寻找原始资料,实际上就等于编辑加工没有完全实现。
(3)光晕效应,迷信和盲从名人名社,导致错讹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名人通常代表着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权威地位,名出版社的信誉度也是在长期的出版工作中形成的,在写作和编辑加工中参考他们的作品,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名人写过,或者某权威出版社那样处理过,并不一定没有问题。如果不加验证便采信名人、名社的资料,极容易导致错讹被复制、传播。
(4)数据库所提供的信息不匹配,导致谬误本可改正却错失良机。目前数据库发展情况持续向好,大量文本信息已经电子化,极大地方便了编校人员调用、查核。然而,有些数据库在对原始材料转存的过程中,因技术原因、责任心缺失等,数据不全、部分内容失真,无疑会直接或间接导致编校人员查检时错失改正的良机。
信息量巨大是一些大型数据库的优势,但劣势也相伴而来。选择原始材料进行数据化存储的时候,通常要人工录入、上传检索片段,即使将原始材料影印存储了,也可能因为人工录入、上传信息时的不规范操作而产生偏差,导致使用数据库者检索无解或者得到的信息有错误。如有的搜索不支持繁简体互认,只有准确输入对应的繁体字信息片段才能搜到原始材料,这对于不熟悉繁体字的人而言,是个技术障碍。
需要特别注意,影印资料更能保真,其价值大于重新录入的文本资料。对于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转写的文本信息,尤其要谨慎,应该将此类文本信息归于过程信息,而不是最终信息。原点信息的追溯是要回到源文本,而不是回到转写文本。
无论技术层面的因素还是非技术层面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偏离原点,影响出版物质量。
三、回到原点原理
围绕回到原点,笔者构拟了回到原点的模式,探讨回到原点应坚守的两项原则,以转写为要素分析回到原点的补充事项,从平衡性方面审视观察原点的四个视角。原点包括引文类、引图类等,下面以引文类为典型讨论回到原点原理。
1. 回到原点模式构拟
回到原点基础工作的顺利展开,既要靠方法论的指引,也要依赖切实履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编辑应当有回到原点的自觉意识。编辑加工启动前,就应当意识到回到原点的重要性,并主动将回到原点列为一道工序。以自觉的意识从事编辑活动,就会心里有底,收到不错的效果。
(2)启动回到原点流程。回到原点模式构拟示意图(见图1),大致展示了有问题的文本从启动回到原点模式到最终解决问题的较为普遍的流程。
由示意图可以看出,大致的七个环节为:
一是分析文本。初步研判稿件性质,观察是否涉及引文。
二是剥离引文。穷尽性剥离所有引文,建立单独的引文文档。引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引文,一种是间接引文。直接引文常常可以通过引用中使用的标记来判断:如使用了引号,则可直接提取相关信息;使用了另一种字体或以另行的格式出现,若判定显示的内容属于引文,同样可提取文本信息。间接引文相对隐蔽,但仍然有线索可寻,由于标记不是那么明显,因此要多花一些精力。在剥离引文的过程中,要自觉关注人名、作品名、注释,尤其要重视一些标点符号与特殊格式,如书名号、冒号、引号、不同字体等信息,这样会极大地便利剥离工作。穷尽性剥离引文,是回到原点的必要准备工作,做得越细,效果越好。无论稿件涉及引文量有多少,都要从文本语境里进行引文剥离工作。穷尽性剥离是一种理想状态,应将之树为目标。
三是引文编号。对剥离出来的引文按照一定顺序,逐条编号。编号的目的是便于核对一条、标记一条,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专项核查。此项工作的重点是找到原点,非原点的信息一律不得作为原点看待。专项核查聚焦于文本的查找。近年来,出版更加趋向现代化,搜索引擎功能变得日趋强大、数据库成果日益丰富,这些都为查找信息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专项核查工作也乘此便利。做专项核查工作,关键在“专”。应专心、认真地把所有待查信息按顺序从第一条查到最后一条;如果在核查过程中三心二意,这项工作的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可认为是徒劳,需要重新启动核查任务。受限于检索条件,有些原点的追溯非常困难。专项核查的过程中,遇到追溯困难且无法完成的,要标记出来,以备和作者沟通。
五是比对。比对查到的原始信息和稿件中的待核信息,观察语流里字、词、标点符号等是否形成一一对应的完美映射关系。做好比对工作,就应当做完一条,标记一条,直至将全部引文标记完毕。
六是过录。比对后发现完全匹配者,维持原貌;比对后与原点有出入者,将其过录到待核稿件上。
七是回到原点。引用信息与待核信息经核查比对完全一致,则回到了原点;经核查比对不一致,就需要再进行一定的加工,使其回到原点。
实际工作中,也有另一行之有效的途径:将所有引文列出,返回作者处,请作者逐一核查,并请作者将原始信息如书名、刊名、出版社、版次、期次、引文内容等分條附在每一条待核查信息之后。为了保真可用,建议以图片或PDF格式等存储;作者比对、过录完毕后返给编辑;编辑在作者返回的专项核查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核查、比对、过录。
经历以上七个环节后,在发稿前对回到原点专项工作再进行抽查。《出版专业实务》(2020年版)设置审定发稿环节,该阶段明确要严格实行“三审制”,因此责任编辑应该复查稿件、检点稿件,复审者要“审阅对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是否已经达到消灭差错、统一规范、润饰提高等要求,是否已经做好核对引文、查对资料、校订译文、推敲标题、撰写和规范辅文等工作”,[2](63)可见,对原点专项工作的后续抽查非常有必要。一旦发现有疏漏,就需要对引文出问题的可能性及危险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重新启动回到原点工作流程。
2. 回到原点两项原则
当偏离原点现象发生时,文本处于相对不平衡状态。回到原点就要确保引用的信息不偏离原点,使文本达到平衡状态。通过这一追溯过程,可考察文本在多大程度上偏离了原点,由此进一步推测除了引文外稿件可能具有的加工难度。关于回到原点,宜依据两项基本原则。一是追溯原始版本原则。文本引用的原始信息是唯一的,其他版次、其他出版单位、转引文献都不得作为原点,不过可以作为重要线索,以进一步追溯原点。二是遵循一致原则。一致,就是在字、词以及标点符号等方面,引用信息和被引信息在文本符号串上完全对应、一致。发现文本互异者,则把原点信息过录到编辑加工稿件上,以达到一致为目的。众多实例表明,不遵循一致原则,很容易出现编校质量不合格的状况。
3. 回到原点补充事项
事实上,并不是文稿与原点完全一致就一定没有问题了。原点若存在硬伤,应予以纠正;有些情况需要适应最新相关规范,做转写(重新书写,使之适合规范)工作。
(1)重视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把好内容质量关,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杜绝所引内容图文信息不符等。把好编校质量关,确保引文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原点信息中的其他硬伤,应进行适当处理,不可以讹传讹。
(2)正确看待所引原点信息因时间、空间因素变化与当下執行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等之间存在的冲突。一般情况下,原点信息中的字词等,如与当下文字、语词规范等相悖,当进行转写、注释或说明。如由于时间变化,原点存在的非规范字、异形词等,应参照现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等转写;由于时间变化,行政区划发生变更,所引原点信息也当依照最新变更信息做注释或补充说明。
(3)体例先行,转写要做到前后一致。应根据体例严格执行,同类情形,不能时而转写,时而不转写。
(4)特殊处理要有交代。并不是所有引文都必须硬转写。出于保存过往经典文本原貌或其他特殊原因之考虑,有的原点信息即使与当下相关规范不一致,也可不转写,但有必要在前言、说明或后记等地方交代清楚。
(5)提高对化用的鉴别力。化用与引用非常接近。化用是一种修辞,由于不注明出处,原点信息相对隐蔽,要提升对化用信息的甄别能力,在审读过程中仔细核查化用信息是否合适。对陌生的化用或不妥的化用,需要与作者沟通处理,如有必要,做一番回到原点的尝试,确保化用渊源有自。
4. 观察原点的四个视角
观察原点共有四个视角,分别是读者视角、作者视角、编辑视角、质检视角(见图2)。
图2为模拟的直角坐标系,其中横轴和纵轴交叉处o为原点。以读者为本位,因此读者居于第一象限,作者、编辑、质检按常规出版流程,依次分处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在此概述两对典型共现关系。一是关于作者视角和读者视角。作者追溯原点信息,可进一步检验引用是否恰切,判断议论、抒情、说明方面能否服务表达主旨,结构是否更彰显布局效果;读者追溯原点信息,可借此判断作者的学识水平、学术能力和表达素养等。作者和读者分处原点的两端,一旦原点出了问题,就出现不平衡状态,作者的创作力消解,甚或成为学术批评的对象。二是关于编辑视角和质检视角。编辑追溯原点信息,用以研判作者引用材料的质量、做学问的功底和工作态度,可修正书稿中存在的典型错误,以系统的观念把控原点数据不致出现偏差;质检追溯原点信息,用以评价编辑流程、编辑理念、编辑态度、编辑含量,从而为质量检查工作打好基础,为后期奖惩措施的实施提供量化依据。编辑和质检分处原点的两端,一旦原点出了问题,就会出现不平衡状态。在后续的申诉、确认等流程中,原点就属于原始依据。
当偏离原点现象发生时,模拟的四方因素存在潜在的不平衡关系;偏离原点程度加深,则四方间的不平衡关系加剧;偏离原点现象趋于无限小,则四方间的不平衡关系无限减弱。
四、以“文本存在的意义在于表达作者原意”为例探讨回到原点
某作品引用了“文本存在的意义在于表达作者原意”,注明引自《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需要自觉判断并核查引文,做回到原点的基本工作:分析、剥离、标记、核查、比对、过录。
从剥离的原点信息分析,“文本存在的意义在于表达作者原意”这一提法未必是彭启福首先提出的,但该作品指向这句话在彭启福作品中出现,就要核查信息的真实性。
在中国知网搜索原文后比对相关要素,发现片段信息确实存在且全部真实,于是顺利完成了回到原点工作。可事实是,不少引文信息找寻起来非常困难。同样以该作品上述片段信息为例,当用上述办法检索无果,我们可尝试调整思路,重设检索片段或换库检索。
下面尝试换检索片段,换库检索,这也是回到原点常用的尝试办法。在读秀知识库检索引文“文本存在的意义在于表达作者原意”。经检索,得到15条结果。比对发现,所得15条信息虽不是原点,但有不同程度的参考价值。其中,彭启福、陆广品主编《理解之路——诠释学论文选粹》(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最具参考价值,该作品是论文汇编,采集了要找的原点信息,按思路进一步找对应刊物,便可索得结果。通过检索,还可以厘清一些概念和关系,如该句话是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提出的,彭启福在《理解之路——诠释学论文选粹》中转引了这个句子。
在编辑加工实践中,如果发现存在不一致的比对结果,则需要考虑过录,完成回到原点的最后一步工作。
五、回到原点的编辑学意义
学界自20世纪40年代提出编辑学概念,至1983年钱学森先生呼吁创建编辑学学科,历时三十多年的探索,现代意义的编辑学呼之欲出。[3](2-3)之后,经过近四十年的积累,编辑学创建并取得丰硕成果。笔者认为,回到原点具有编辑学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编辑学理论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编辑学作为一门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与时代发展适应。回到原点理论在术语系建设和编辑加工程序规范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术语系建设。恩格斯在英文版《资本论》序言中提出“术语的革命论”,即“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刘润泽、魏向清指出:“术语系统的完善与否事关学科话语体系的发展样态与影响力。”[4]
编辑出版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编辑与出版学名词》中对编辑学的定义是:研究编辑活动性质、任务、作用及其客观规律的学科。与回到原点相关的术语包括以下七条,分别是引文、核对引文、查对资料、校勘、校订、校异同、校是非。
引文:文章中引用他人著述或文献资料的文字。
核对引文:核对原稿中引文的出处和内容的编辑加工活动。
查对资料:核对原稿中资料的出处和内容的编辑加工活动。
校勘:依据不同版本、相关资料或原著,对某本书进行比对,订正错漏的著作活动。
校訂:根据可靠资料,订正引文、事实、数据等方面的差错的编辑加工活动。
校异同:以原稿为依据,核对校样,分别异同,异则依据原稿订正校样的校对原则。
校是非:通过查对资料和相关标准,发现并订正原稿中的错误的校对原则。
七个词条,可分两级看。“引文”单独处于第一级;其余六条属于第二级,要依托第一级。这些词条均与“原点”“回到原点”紧密相关,但内涵不完全一样。“引文”训释的中心语是“文字”,这一界定排除了文字以外的其他信息,如图片、表格等;“原点”界定为“原始材料”,则囊括了文字、图片、表格等信息。现代术语“核对引文”“查对资料”主训词均使用“核对”;“回到原点”则既包含查找(包含核对义),又包含考证义。
句云生认为:“核心术语是学科的骨架,影响着理论的概貌展现和力量发挥。它一经形成便作为观察、描述、解释中不可或缺的器具发挥效用,其体系建构是其学科发展的一项核心工作。”[5]编辑学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术语系建设很重要,“原点”“回到原点”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能丰富术语系,能引起人们对原始材料核查与考证的重视。
(2)预见性、规律性强调。周国清《编辑学导论》指出:“中国编辑学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理论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就不能停留在对编辑工作过程的叙述和具体实践、案例的描绘上,必须在高度抽象与概括中总结规律。”[3](52)《出版专业实务》提到,核对引文、查对资料等工作“可以根据稿件的不同而在具体要求上有所区别,但都是加工整理的重要内容,不能忽视”。[2](62)
构拟回到原点操作模式,从方法论角度对核查原始资料的程序进行梳理,有助于编校人员从流程上把控,把回到原点提高到一定的认知高度,指导编辑加工实践。坚持的两项原则与补充解释,则从原则性和灵活性方面探讨编校实务。观察原点的四个视角,以编辑可预见的方式,解读各组关系平衡状态达成的意义。抽查核查工作并评估未能回到原点的风险,将促使编辑提前研判困难和问题所在,从而开启核查与考证原点的征程。可以说,回到原点正是以高度自觉的意识,以实践为基础概括出的编辑加工规律。
(3)参照功能显现。作为被征引对象,原点呈现了出版物文本引述部分的相关属性特征。原点既是编辑实践中必须重视的源头信息,也是出版物质量检查中的原始依据。原点作为基准点,具有很强的参照性。一旦进入引文范畴,作为被征引对象,原点会显示出独特的参照功能。原点依科学性、权威性而划分出层次,引用文献如何,间接反映了作者的学术视角、学术水平及对材料的驾驭能力。原点具有的参照功能,会促使学术理论提升更富价值、更有内涵。
2. 理论提升指导编辑实践活动的需要
回到原点理论具有实践意义,有助于提升出版物质量,还能使编辑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在重视出版高质量发展与出版人才培养的当下,原点理论的有效运用能极大程度减少编校差错,使编辑的编辑理念发生变化。
(1)出版物质量提升。自觉树立回到原点意识,掌握操作程序及原则等,对提高出版物质量非常有意义。
在语境丧失的情况下,曲解容易发生,误读也可能发生。相对来说,只有真正回到了原点,才能让编辑心安。
在质检者看来,回到原点是确保引文权威、可靠的凭借,由此可评价编辑含量,判断编辑在加工流程上是否注重核查引文信息、是否认真执行核查工作。回到原点是研判依据、鉴定依据、考核依据、奖惩依据,相关数据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最终质检结果。
回到原点,能让读者、作者、编辑、质检四方总体达到平衡状态,如此状态下,原点信息就不再是编校质量的评价依据之一,而是成为编校质量的加权标准之一。
(2)编辑素养提升。原点理论可以强化认知、聚力实践、提升素养。出版需要编辑具有专业的态度和专业的技能,准确研判、精准处理问题。编辑学重视人才素养的提升,回到原点理论能极大地提升编辑素养。刘庆昌说,“深刻的认知,意味着编辑不仅能在技术的层面上认知自己的工作,还能把自己的工作置入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大系统中”,“如果认识到自己有限的工作是宏大的文化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可能会因自己对于文化事业的情感和价值认同而产生敬业的态度和使命意识”。[6]周康、刘晨旭指出:“编辑的职业素养不仅关系着图书出版的效率,影响着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更关系着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7]原点理论有助于提升编辑的专业素养、操作技能,从文化传承的高度认知编辑工作,编辑学事业才会取得更大成就。
当下,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教育的角度展示了原点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原”的价值来自编辑的实践,编辑只有提前做完回到原点的工作,才能让读者读到原汁原味的内容。偏离原点是编辑活动中的矛盾,化解矛盾的办法就是回到原点,回到原点也赋予了编辑学求真求实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马雍. 西域史地文物丛考[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210.
[2]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M]. 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
[3] 周国清. 编辑学导论[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刘润泽,魏向清. 作为方法论的术语批评与中国学术话语创新构建——从恩格斯的“术语革命”论谈起[J]. 南京社会科学,2021(7):139-146.
[5] 句云生. 加快发展中国特色术语学[EB/OL].[2020-08-11].http://lcl.cssn.cn/gd/gd_rwdb/gd_gdxc_1712/202008/t20200811_5168385.shtml.
[6] 刘庆昌. 论编辑的文化素养[J]. 编辑之友,2017(1):80-86.
[7] 周康,刘晨旭. 我国图书编辑队伍职业素养调查——基于上海、山西、辽宁三地的调研与分析[J]. 中国出版,2021(15):28-34.
Returning to the Origin and Its Editorial Significance
ZHAO Zhi-feng(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People's Education Press,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The origin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Returning to the origin presents the speci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editing and publishing work. We should use the mode of returning to the origin to effectively trace information, so that it can become an effective support for the balance among readers, authors, editors and quality inspectors. Returning to the origin has strong editorial significance, which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editorial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discipline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need to improve editorial theory and guide editorial practice.
Key words: origin; raw material; publication; editori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