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策略
2022-05-30仇刘燕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四十多篇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或是散见于不同单元的单篇文章,或是以单元组合方式集中呈现,这些课文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载体、媒介。作为教师,要利用相关的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传统的教育,将革命的红色传统、红色基因、红色记忆等扎根于学生的心里。通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革命的精神,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一、用革命文化题材深化学生的革命认知
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促进学生对革命的认知。教材选择的革命文化题材是丰富的,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细节引导学生,通过补充一些背景材料来丰富学生的认知。
比如,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一课,本文主要讲述了当年任红四军军长的朱德,和红军指战员一起挑粮的故事,实质讲述了红军官兵一致、讲革命榜样的作用。笔者就让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如课文的最后一个句子中的“越发”一词,“越发”是什么意思呢?越发就是更加的意思。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同志们原本就敬爱朱德同志,现在更加敬爱朱德同志。基于此,让学生追溯文本:原来同志们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朱德同志哪些品质让同志们敬爱?通过这样的追问,引导学生通过文本中的相关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与体验。聚焦于课文中的“又找来一根扁担”,让学生认识到朱德同志与人们同甘共苦的决心、诚意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文本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不断地建构人物形象、触摸人物形象,从而感受到人物形象之美。通过这样的解读,人物形象就不是“标签式”的,而是丰富的、丰满的、充满魅力的。
用革命文化题材促进学生对革命的认知,就要采用一种语文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认知和感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相关空白,去再现人物形象;可以补充相关的素材,去丰富人物的形象。通过诸多手段方法,促进学生通过文章实现对革命的深刻性认知。
二、用革命文化题材增强学生的革命情感
过去的那种血与火的革命,对当下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时空距离感。作为教师,要善于应用相关的革命文化题材,去深化学生的情感。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与革命文化题材文章產生一种心灵的共鸣、共振,革命的种子才能根植在学生的心灵中。相较于其他题材的课文,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课文中的一些描写表现了敌人的凶残,也表现了战士的勇敢,更引发了学生对战士的崇敬。笔者在教学中,将课文中的词语提炼、归类,形成了两组情感色彩较浓的词语:一组是“气壮山河”“昂首挺胸”“斩钉截铁”,另一组是“粉身碎骨”“叽里呱啦”“大举进犯”。借助于这样的两组词语,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让学生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挖掘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笔者还引入了影视资料,将学生的课文学习与影视资料观看相结合,补充了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体会狼牙山五壮士的“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字词句,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思想主旨和情感。
革命文化题材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思想情感。作为教师,就是要将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文本向学生展示出来。只有抓住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体验文本内涵和意义。
三、用革命文化题材激发学生的革命意志
当前,培养学生意志力一直是教育界的难题,尤其是语文教学。借助于相关的革命文化题材作品,可以为学生树立光辉的榜样,激发学生的意志,让他们的内心充满力量,使学生感受和体验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的想象,体会到革命英雄们坚强的革命意志。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文章中留有许多的空白。工友阎振三在法庭上的形象,我的父亲李大钊在法庭上的形象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想象、思考:父亲前后有什么变化?父亲在狱中可能遭受刽子手怎样的折磨?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讨论父亲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补充相关的资料,如李大钊先生是第一个接受刽子手绞刑的革命者。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通过对文本中父亲神态、动作、言语等的细节描写,能让学生感受到革命者坚定的革命意志、坚强的革命决心与信仰等。用革命文化题材来激发学生的革命意志,能够打开学生的文本解读思路,深化文本内容、思想和情感的认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革命文化题材作品的解读质量。
为了表现革命者的革命意志,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戏剧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并再现文本中的革命者角色,以戏剧表演的形式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文本任务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语文的创造性学习。
四、用革命文化题材坚定学生的革命信仰
伟大的革命锻造伟大的精神,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信仰、铸造高尚的灵魂、养成良好的人格,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师既要让学生认识到革命英雄的崇高,也要让学生认识到革命英雄的平凡。只有这样,革命英雄才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黄继光》一课时,文中写道:“用自己的胸膛去堵住敌人的枪口。”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描写黄继光执行任务时的语言、动作等,引导学生领会黄继光英勇献身的精神,从而让学生从细节之处获得具体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同时,教师还可以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上甘岭战役、597.9高地之战等,从而让学生在革命历史背景、特定环境、人物的表现等交织的历史中去认知,这样的认知、感受与体验是深刻的。借助于特定的背景、环境等,让学生领略英雄们慷慨就义的决心,深深地震撼于英雄们视死如归的气概。
总之,革命文化题材文章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深化学生对课文主题的认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体悟作品的深刻内涵。这个过程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升华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革命传统题材的作品教育,是新时代语文教育的必要组成。作为教师,要充分地挖掘语文课文的育人功能,彰显语文课文的育人价值。
仇刘燕(南通市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