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疑,有疑则进
2022-05-30刘磊
刘磊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幅饶宗颐先生的篆书作品,内容是清代文人郑板桥为苏州濯缨水阁所写的一副对联,书法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我打印出来,欣赏了好久。“爸爸,这写的是什么字?”女儿好奇地问。“应该是‘曾三颜四,禹寸陶分吧!”我答道。女儿接着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凭借着书法经验,我认识这几个篆字,但是什么意思,还真不知道。我顿时慌了起来,只能支支吾吾地把这个事给混过去了。
前几天,我校举行祭孔大典,学生们叽叽喳喳,很是兴奋。大典结束时我看着孔子的雕像,陡然间想起了他的弟子曾参、颜回,还有那副篆书,回去便查查它的意思。孔门弟子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便是“三省”的内容。颜回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四勿”之说。禹寸,据《淮南子》记述:“圣人(指大禹)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陶分,据《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曾三颜四”多指克己复礼,“禹寸陶分”意为珍惜光阴。
没想到这简单的几个字,意思竟这样深刻。学贵有疑,有疑则进。心中有疑问,不查,不问,疑问就永在心中。只有带着疑问学习才能进步,反思自身,自己哪里三省吾身,何时禹寸陶分呢?人到中年,也许比较懒,不懂也不想问。联想到教學,我备了多年的课,有些案例早已经陈旧,多年未曾更新,或许学生早已不喜欢,自己恐怕还不知。
疑问,疑问,有疑要问才行。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讲错一个字、一句话就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需要学习,而且需要终身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应当“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终身学习不仅仅是一个动作、一种能力,更是人生的哲学。为了“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叶嘉莹坚守讲台70载,“阐说精妙,启发无穷”,90多岁高龄仍登台授课而又著述不辍,只为“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成为通往古典诗词国度的摆渡人。
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得有一桶水。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迭代很快。教师有一桶水还不行,不进,不出,这水便成了一潭死水。教师的知识库只有像个水龙头,有进,有出,不断进步,才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作为教师,要做到一个“实”字,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不懂不可怕,不看不管,不问、不答才可怕。师道尊严,我们虚心学习,既能提高自己的修养,又能净化自己的心灵,激励自己的行动,在不弃微末中收获成长,何乐而不为?
(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