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交”到“教”,将语文知识“渗”给学生

2022-05-30翟颖颖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统整大禹意蕴

翟颖颖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阅读教学说到底,是师生双方围绕文本展开对话的过程。这就打破了传统教学观下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将教师从机械讲解者、任务发布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平等的对话者。在对话中,教师要牢牢坚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情感置放在课堂最中央,将自己放置于点拨和引导的角色效能之中,体现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之间的角色联系。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语文课堂中的“教”与“学”之间并不是彼此分割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决定了教师要为学生之学服务。

但是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之所以出现高耗低效的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师生角色关系的混乱,概括起来一共有以下几种典型特征:其一,权威的霸占。教师始终将自己看成是课堂的绝对主宰,教学什么知识、教到什么程度、怎样教……都由自己一人说了算。这样的角色定位,导致教师眼中无文本、心中无学生,对于知识的教学,也就只能停留在机械灌输的尴尬境地;其二,完全的放任。教师高举“自主性学习”的大旗,完全将学生置于主体性地位之中,任由学生支配课堂,但对于自身应该承担起的点拨和引领作用,搁置一边,直接将自主演变成为放任,最终导致自身效能的搁置。

虽然要以学生之“学”为重,但绝不能离开教师导学与引领。一旦教师在课堂中的导学效能缺失,学生自主之“学”、创造之“学”、深入之“学”就将无从谈起。因此,语文课堂中的知识和能力绝不应该是教师直接“交”给学生的,而是应该通过巧妙的点拨与引领“教”给学生的。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意蕴以及所折射出来的教学理念,却有着天壤之别。

【案例呈现】

《大禹治水》是统编版二下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国远古时期,大禹为了治理洪水灾害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设置了这样的统整性主问题:为什么大禹会受到后世之人世世代代的敬仰和爱戴?人们为什么要将其视为英雄呢?

二年级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和阅读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也储备了相应的经验。教师所设置的统整性文本,就不能停留在提取信息、解释理解的层面上,而要能够针对整篇文章的信息,给予学生相对广阔的思维运转空间,从而为师生之间后续的交流奠定基础。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这一极具覆盖性和统整性的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呈现出来的价值信息,还便于学生提取文本核心信息,并紧扣表面上的内容深入感知大禹这一人物的高贵品质。

很显然,从文本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定位来看,如果仅仅将这一问题的认知局限在这样的层次上,显然就相对简单而肤浅了:大禹为了天下百姓免受洪水的侵袭,吃尽了千辛万苦,三次经过家门,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都没有进去,体现了极强的奉献精神。也正是这种奉献的精神,后世的人们才将大禹看成了世代值得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事实上,这是很多学生阅读了课文之后,稍加思考便能达到的层级,甚至很多教师也早就习惯于停留在这样的层次上。但仅仅局限于此,学生真的了解了大禹了吗?教师真的推动了学生对于文本内容感知能力的发展了吗?学生对于奉献的本质,真的能将大禹在课文中的言行参悟通透吗?

这样的理解思路正是我们语文教学当下最真实、最常态的体现。很多教师设置问题之后,直接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凭借自身的经验和能力,结合文本内容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教学也就顺势而下了。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认知始终还是停留他们原本能力能够达成的层级上,未能形成在认知层级的迈进和深入。

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即便拥有相同的品质内涵,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质,这是对这一道德品质全面而立体的解读与再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审视,上述《大禹治水》中的案例,就需要我们对这样的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思考:奉献精神历来就有,课文中很多人物都具备奉献精神,但这篇故事中大禹所展现出来的奉献精神与一般人的奉献精神有着怎样的不同之处呢?最为关键的是,仅仅因为有了“奉献”,就可以成为值得人们世代所敬仰的英雄了吗?教师一厢情愿所揭示出来的“奉献”这一标签,真的与大禹令人敬佩之间,有着必然、直接的联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要想从思维内核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对学生获取体验、思维进阶的路径进行重新梳理,并依循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重新审视知识教学的方式和获取路径。

因此,对于这一统整性问题的理解,决不能停留在肤浅化或者标签化的“奉献”层面上——这样的理解只是转达了一个既定的事实而已,并没有能够从文本的故事和叙述性的语言中获取信息、得出结论。

为了更加深入而立体化地感知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拓展相关资料,并与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整体性感知,从而理解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质。在组织学生综合性了解这一故事中的核心情节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大禹的“英雄气质”进行这样的分解:首先,大禹牢记了父亲鲧的嘱托,这种做法是对父亲自觉而坚定的承诺,体现了有言必行的个性,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言必行,行必果”的美德;其次,大禹治水一改以往治水失敗的教训,没有采用“堵”的方法,而是用疏导之策,展现了大禹的智慧和改革勇气;再次,大禹有着“舍小家为大家”的高贵品质,其中“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典型的例证;最后,大禹接受治水任务时,任务艰巨,胜算极低,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那种无惧艰难、拼搏硬干的精神。

【教学反思】

以上这四种认知,揭示了课文中大禹这个人物的主观品质,但仅仅局限在这样的认知下,还是不够的,这些只能证明大禹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人和肯动脑筋的聪明人,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其内在的认知并没有能够随着文本和拓展资料的阅读而浮出水面。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对比和联系的方式展开阅读,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淹没田地”“冲毁房屋”“伤害百姓”等关键性词语,想象洪灾之下人们生活的痛苦与艰辛,这一段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与展现大禹的言行、品质,但能够从侧面加以烘托,这样的想象与品味,对于后续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与教师对话起到了支撑性的作用;然后对比阅读课文最后“把家搬了回来”“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安居乐业的生活”,在想象画面、再现语言的过程中再现文本的内在价值,大禹治水就有了更加深刻而独特的意义。

正所谓“水火无情”,在大禹治水之前,人们已经深受水患的影响,甚至妻离子散,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已经因为水患而无法过正常生活,水患成为了当时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重要阻碍。从这个角度再来看大禹治水这一历史性事件,可谓功莫大焉。大禹治好了水患,不仅让当时的百姓免受水患之害,更为后世治理水灾提供了经验,这样的功劳可谓是千秋万代的,自然就应该受到后世之人的敬仰。因此,教师就可以在阅读之后进行总结和归纳,有效地历练学生概括与归纳文本的能力。

当下,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能够较好地感知文本的价值,形成自己的观点,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但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在课堂中紧扣表面上的信息侃侃而谈,甚至是口若悬河,但如果要细抠文本的内在依据,他们就无法形成并获取自己的价值认知了,这就说明孩子只能将思维停留在文本语言的表层信息上,无法真正洞察文本信息之下的深层意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语文课堂总是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语言的表层中,深入语言而彰显训练的内容太少,最终导致学生文本意识、统整意识都不够强。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认知,他们凭借自身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能够运用自己的感知、思维,凭借自已的思考、探究,发现文本蕴含的内在意蕴。作为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多一点认知性空间,助推学生分析文本,让学生直抵文本的核心地带。

从学生展开语文学习的经历来看,最为常见的语文情境就是文本中鲜活而可感的情境,学生通过学习具体的文本来汲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真正有效的阅读绝不应该是停留在文本表面上说了什么,需要逐步向文本的深处漫溯,包括厘清内在结构、体悟内层含义、展现隐匿信息、关注动态生成、洞察表达策略等。如果仅仅停留在表层意蕴上,学生的认知能力终究无法形成质的飞跃。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只是将人物的形象和特点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也进行了讲解和点拨,但只是涉及到了文本的表面信息,没有能够形成最有效的认知体验,更没有能够理解文本、感知具体的文本意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有的源自于自身的认知体验,有的源自于教师的灌输和告知,他们并没有能够真正从文本的故事情境来理解和洞察文本的内容,未能将文本内在的意蕴与文本的内在情境进行勾连与体验,其真正有效的学习也就无法形成。如果学生的认知就是来自自己的认知,那这样的理解就完全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并没有形成知识质上的转变;如果学生的认知仅仅源自于教师的灌输与告知,那学生就没有任何思维运转的伴随,而只是死记硬背了教师的认知结论,没有能够在具体情境下进行感知、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也就不可能在认知体验上有所提升。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文本进行精准性解读、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精准性把握,是铸造高效课堂的基础。教师要努力将自己对文本的精准解读和对学情的精准把握进行有机统整,这才是引导学生形成认知质的飞跃的重点。教师对于文本解读的深度可以是无止境的,因此,教师不能将自己的认知局限在儿童能够达成的广度和深度上。我们早就有过这样的一个比喻: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应该有一桶水。虽然教师并不需要将这一桶水全部教给学生,但作為教师就应该站立在更高层面、以更为广阔的视角,将自己的理解有选择地传递给学生。因此,文本的解读需要让学生在深层意蕴和丰富文化信息的基础上,感知文本的表达结构,并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升对文本表达策略的感知,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一个是“交”,一个是“教”,虽然是一字之差,却代表着完全不同的两个理念:将语文知识完全“交”给孩子,其实就是内容的机械搬运,是一种变了形式的灌输和告知;而“教”,是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进行统整性关注之后所形成的内容体验,让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提升,真正为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为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真实性学习状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统整大禹意蕴
大禹奖工程风采展示
统整教学的策略研究
构建适合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统整设计
大禹除去水怪无支祁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对小学数学学科统整的探索
“小大禹”来治水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Da Yu, inventeur des baguettes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