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奇: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2022-05-30林枫炀
林枫炀
1
要在人群中认出一个患白血病的孩子并不难。他们常服用的药物激素会导致脸部浮肿得厉害,体内的血红蛋白较低也使他们的脸蛋和唇色都失去了健康的红润,伸出手,青一块紫一块的痕迹似乎在无声控诉着治疗过程的艰辛。两年前,就读于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六小学四年级的李思奇因为白血病被迫离开校园,到医院接受治疗,他在病房里照镜子,以自嘲的口吻,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生病时期的“自画像”。
“他有一张圆圆胖胖的脸蛋,一双看起来有些浮肿的大眼睛,还有一个圆圆的鼻子。没错,这个人就是我。因为生病吃药,英俊潇洒的我变成了现在这副令人不忍直视的模样。唉!”
——《我的“自画像”》
这已经不是李思奇第一次因为白血病住院了。“奶奶说,十年前,我们在医院整整待了365天才出院,当时我还小,好多事情记不清了。”李思奇回忆道。因为父母都是残疾人,在爷爷奶奶的陪护下,三岁的他在医院度过了一整年,此后逐渐康复,在家休养。直到2020年的端午,佳节的粽香没能为他驱逐瘟神,白血病复发的噩耗打破了这个家庭短暂的七年安康。
十岁本是孩子开启梦想的年龄,是一个崭新的人生起点,李思奇也和这个年龄的多数孩子一样,对生活充满热忱,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求知充满渴望。白血病未复发前,在学校的课间常常可以看见他在操场驰骋的身影,打篮球是他最喜欢的运动。和同学们大汗淋漓地打完一场球,他又转身投入课堂,聆听老师的教导,求知若渴地汲取知识。生病后,医院代替了学校,治疗变成了日常,最喜欢的篮球运动也成了一种奢求。他每天要经历的,是无休止的量体温、抽血、输液、上药……问起李思奇在住院期间最大的愿望,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回到学校学习,多简单的一个心愿,但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对于一个白血病患者家庭来说,恰是一件最奢侈的事情。
2
“奶奶,我好疼!”
白血病带来的最直接的折磨,就是疼痛,而且是全身骨骼一起发作。李思奇常疼得一宿一宿睡不着觉,年近六旬的奶奶看在眼里,痛在心尖。她经常在半夜起床为思奇擦药按摩。
奶奶粗糙的手掌一下一下地按着思奇被疼痛侵袭的身体,眼皮也一点一点地耷拉垂下,又强打精神睁开,一边继续手上的按摩,一边温柔地安抚道:“睡吧,思奇,不疼了哦,奶奶帮你按按。”这一幕永远留在了李思奇心里,他强忍着剧痛,侧过脸,假装睡着了,两道泪却无声无息地流下。
即使身体遭受着巨大的病痛,治疗期间,李思奇却沒有落下任何功课。为了不掉队,回校能和同学们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住院的每一天,他都会严格要求自己,根据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完成作业。如果打着吊瓶不方便写字,他就会看书复习或预习功课。思奇孤零零地在病房学习,看着雪白的墙壁,心里有时会想起往日和同窗好友一起比赛写作业的场景:浩天有没有我读得快呀?恒逸有没有我写得好呀?……想着想着,泪水便打湿了课本。
“他感到痛苦的时候,会拿出课本来写作文、做练习题、背英语单词,以此分散注意力,减轻痛苦。”李思奇的爷爷说。爷爷时常鼓励思奇以乐观的心态战胜病魔,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也时时挂念他,通过各种方式为他加油鼓劲,特别是在他有过放弃的念头时,大家的支持便成了他最有力的“强心剂”。
药物反应是李思奇的梦魇,每次上强烈的化疗药物时,他都会长满嘴溃疡,疼得吃不了饭,睡不了觉,就连说话都费劲,简直痛不欲生。每当思奇感到自己快撑不住的时候,他就会反复地看同学们给他写的信:“思奇,今年的足球比赛我们班获得了年级冠军!你要快点好起来!明年的篮球比赛我们也争取拿冠军!”“学校开辟的劳动基地里种了很多蔬菜呢,你要快点来一起劳动哦!”“思奇,我们都很想你,祝你早日康复!”……
大家的鼓励成为他坚持治疗和学习的动力。在医院自学期间,思奇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总成绩也保持着超过班级的平均水平,这也使他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作文课上,老师布置大家写《一个令我佩服的人》,很多同学都写了他。
后来有人问他:“你病得如此严重,为什么还那么努力学习呢?”李思奇坚定地回答:“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我才有能力回报帮助过我、关爱过我的人。”自打他住院起,除了病痛的折磨,治疗方案、骨髓配型、治疗费用这些难题接踵而来。白血病复发要进行骨髓移植,七年前的第一次发病,家里就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整个家的收入来源全靠爷爷一个人打杂工、干苦力。尽管爷爷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十多个小时,但微薄的收入根本抵不上高昂的手术费用。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六小学的梁校长得知消息后,立刻组织学校进行募捐,全校每个班的老师、同学井然有序地把自己的善款投进募捐箱里,十元、百元、千元……学生家长们也自发积极转发水滴筹链接,初期医疗费的负担被大家的爱与支持解决了,思奇看到了生的希望。
在进行骨髓移植的那个晚上,老师和同学们为他录制了一个祝福小视频,看着大家在视频里一遍遍地齐声呼喊着:“思奇,加油!我们等你回来!”他感动得泪流满面,打开视频在无菌仓里一遍一遍地播放,正是这些爱,在一个个生死关头唤醒他要坚强,让他在逆境中充满了力量,也正是自强感恩的信念,支撑着他与病魔进行了一次次的斗争,顽强地挺过了一段段煎熬的日子!
3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李思奇热爱写作,在那段近乎黑暗的日子里,文学写作是照进他生活的一束光。
从2020年端午节发病到正式出院,李思奇的治疗经历了整整260天。在与病魔抗争的260天里,思奇从未停止写作。他的右手打着输液港,连接静脉血管的输液袋一滴一滴地往他的身体里输送药物,右手无法执笔,他就用左手慢慢写。因为身体虚弱,写不了几行字,手指就会发颤。但思奇不气馁,他拿起手机一字一句地讲述他心中的故事,再用语音输入法转译成文字,发给语文老师贺玉玲老师指导。贺老师每次都通过语音或视频耐心地教他怎么修改。他便按照老师的要求,一遍又一遍地改……住院的半年多里,他写了数十篇作文,贺老师帮他投稿后,有十篇发表在《学习报》《作文周刊》《小学生作文》等各大报刊。亲身经历让他有太多想要倾诉、想要感谢的话语。
“奶奶年近六旬,已经好几天不曾睡过好觉了,半夜里不是帮我盖好被子,就是看我有没有发烧,现在还要为我按摩双脚……”他记录下自己生病期间家人的艰辛与陪伴,将真情融入文章《难忘的一夜》。
“我一定要战胜病魔!我要把病魔当作一个巨大的怪兽,勇敢地打败它。只有战胜了它,我才能回家,回到我日思夜想的学校去。”在《我和病魔的斗争》这篇文章里,他感恩老师和同学们无时无刻的鼓励,将与病魔抗争到底的信心与承诺写在纸上。
“我只想自强不息,学好本领,成为时代好少年,等长大了用我的所学来回报帮助过我的人、回报社会!”他将身患重病、配合治疗、克服痛苦等亲身经历,融合他对自强的诠释与对时代的感恩,写成了文章《我用自强拥抱青春》,这是一曲在病痛中奏响的成长乐章,充满真情实感,也代表着当代少年自强不息的最强音。凭借这篇文章,李思奇在2021年广东省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小学组一等奖。
这次征文比赛获奖让李思奇大受鼓舞,不仅让他懂得了努力的重要性,也激励他继续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更积极地对抗病魔。此外,他已经通过写作获得过第二届“快乐读写杯”全国作文大赛二等奖、《小学生作文》“第九届微作文挑战赛”一等奖等,是名副其实的“小作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苦难的洗礼让他变得出类拔萃,就像含沙的蚌壳,在疼痛中磨砺出了最宝贵的珍珠。李思奇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广东省第六届“最美自强好少年”、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他实现了自己立志成为时代好少年的承诺,用自强拥抱这个时代,感恩这个社会,而来自这个时代的爱也照亮了他的生命和未来。
顺利做完骨髓移植手术,李思奇如今还要经过几年的康复期。没有了疾病的困扰,他如愿回到了梦寐以求的课堂,汲取知识、学习技能,并开始有了更为长远的人生规划——“我想当一名民航飞行员”,他眼睛发亮,笑着说出了那个在生病期间深埋心中的梦想,“未来我要驾驶飞机,以最安全的方式把乘客送达目的地。耶!”
李思奇的人生已经重新起航,带着对社会的感恩与自强不息的生命力,他会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间展翅高飞。
家长寄语
童年,本该充满欢声笑语,童真童趣,而思奇的童年则多了一些滋味,比如痛和苦。身患疾病本身也许是不幸的,但他在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坚持学习,学会自强,又何尝不是生命中难得的体验。
苦而有甜,痛而有笑,思奇的付出最终获得了认可,广东省第六届“最美自强好少年”、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东莞市“新时代好少年”的荣誉接踵而来。我勉励他:喜获时代好少年,不骄不躁勇向前,路上难免风和雨,走过定是艳阳天。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吃的苦,跨出去的每一步,都是未来的基石与铺垫。生活给你压力,你就还他奇迹;人生给你考验,你就还他经验。愿思奇:追梦路上义无反顾,风雨无阻!
——李庆宏(李思奇爺爷)
老师寄语
思奇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在学校时和同学友好相处,常常争着抢着帮班级做事;思奇更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孩子,两次面对白血病,始终没有退缩,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尤其是他病中坚持学习的精神,感动了身边无数的同学、亲友。我一直记得他在病中一遍遍地修改习作发给我审核的情景,真难想象这样一个重病的孩子,是怎样坐在那小小的病床上,用输液的手写出一个个工整的文字的。可他做到了!在收获了一系列的荣誉之后,他依然那么彬彬有礼、不骄不躁,努力地学习着……我知道,他有一颗感恩的心,想要通过好好学习来实现自己的梦想,长大后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愿这个坚强、勇敢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将来能够梦想成真,收获更多的精彩!
——贺玉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