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被公眾遺忘的兩件公共事件
2022-05-30青天
本澳6月18日爆發疫情,為防止新冠肺炎在本澳傳播,自6月20日起政府公共部門一直處於關閉狀態,很多政府部門進行中的工作因而受到影響,就連很多原本社會爭議的熱點事件都迅速被疫情覆蓋,包括文化局掌管下的文物遺址加思欄馬路古城墻,因旁側的地盤施工影響而倒塌,坊間輿論一片倒指責文化局保遺不力,文化局和工務局互相踢波抛責任給對方。工務局指:局方已應文化局要求,要求工程所有人在建築計劃中加入須預留足夠空間等條件以保護城牆遺跡,但局方並沒提及足夠空間為多少以及其他條件又為何。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回應傳媒表示:局方曾提出多項針對城牆鄰近地盤施工的要求及保護的監察方案,監察的內容包括城牆沉降值、是否有傾斜或裂紋等,施工方須定時提交有關報告,局方亦會派員定期巡查,若有關數據達到警示值需即時通知局方,而截至事故發生前,局方並沒有收到不尋常的數據,定期巡查亦沒有異樣。梁惠敏局長亦向媒體表示,文化局將跟進後續的城墻修復方案和事故歸責問題。坊間擔心,疫情下政府部門持續一個多月來處關閉狀況,而導致文物保護維修的工作更是按下暫停鍵,況且失去了社會輿論的監督之下,有什麼力量促使政府官員主動去承擔保護文遺的責任?坊間密切關注,已於7月中旬拆毀的遺址現場怎樣了,文化局有否備案,幾時動工重建將功補過?以及重建費用由誰支出?畢竟,拆毀和重建工程都是肥差,一進一出動的都是公帑,文化局沒有理由不公開選賢而是肥水不落外人田交由自已友做吧?
另一則同樣被坊間熱議的事件是,原本定於5月下旬至7月下旬進行的《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公開諮詢,定在7月22日結束。然而,心水清的市民都知道,6月18日本澳爆疫,該份關乎未來城市交通路向,更關乎數百億數千億工程費用的陸路交通規劃,原定2個月的諮詢期,因疫情被縮減至不到一個月,若官方不延期的話,將令很多有心表逹意見的居民錯失表逹的機會,而更令人擔心的是,一份參與不足的公開諮詢,公信力有多大。所幸,在結束前一日的21日,交通局官網公佈了延期消息,呼吁市民可於網上發表意見。這一特別安排算是回應了市民對交局工作的關注,公關工作值得讚。
遺撼的是,該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公開後,就未能吸引市民的叫好,反而是批評質疑聲如排山倒海,夸張地講,在社交平台上的負評是幾近洗版,報章方面也是負面評價一面倒,即使在主管部門交通局局長的解說下,亦未能讓社會輿論平息下來,首當其衝的是,政府預計爭取2028年就完成輕軌東線工程,屆時澳門輕軌里程約24公里,目的是方便澳門居民出行,聽來是一件非常美好之事。不過按照現在氹仔線當時的建設進度及現在營運的情況,早已令市民對輕軌這東西失去信心,甚至很多居民只希望盡快關閉軌道交通,以免特區政府公共財政資源繼續投入無底黑洞。另一件社會關注的規劃是,政府打算採用重慶團隊為澳門設計一個在新城A區與B區通道重疊一條科學館與A區之跨海纜車線,其亮點是有屬於旅遊業界之交諮委員在交諮會會議上發言支持跨海纜車,希望為澳門帶來新網紅點。林局長所支持的理據當然迅速引來包括立法會議員、社團以及社交平臺上留言區的反對和批評。成為眾失之的的,不是批評建這項跨海纜車沒有技術,而是擔心多一只大白象工程不斷倒特區的公共財政落海,質疑一個連接居民區的海上旅遊項目若沒有人流時,旅遊業界去哪搬來遊客享用?綜合社會上的反對意見,無不是擔心要花多少錢建成,建成後的營運費,以及交通局在支付鉅額顧問費給相關公司幫澳門設計這份未來交通規劃時,究竟此項目是由交通局主動要求的還是由委託方國內重慶團隊額外為澳門度身訂做的大禮包?大家希望知道,交通局要為這份大禮包支付多少的費用?
不可否認,交通事務局進行公開諮詢文本規劃所謂跨海纜車線,若成事的確有可能為旅遊業錦上添花。但不可忽視,今時今日的澳門,已非那個年年賭收3千億的賭城,在當下以至未來不短的日子,政府財政儲備可能一直有出冇入,勒緊褲頭過日子已是今日澳門的現實寫照。連普通市民都認清到:澳門今天已没有多大的家底去豪放地花,過往大使特使錢的做法已不可為,為何我們尊貴的官員不能明白到,不能清醒地看到當下社會經濟有多差,財政儲備每天還剩下幾多……在此鄭重呼籲;是時候要讓那些錦上添花的公共建設工程當減要減,當停要停了,否則,養多一隻又一隻大白象,看以舉隻手之力,但牺牲的卻是未來本澳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全澳市民的生活保障代價。
亦終於明白,為什麼本澳社會一直流傳官員不用問責本地特色的笑話,何以這般講,人們時有所聞內地官員不好混、官場大地震的消息,但在澳門,我們耳邊回盪的卻是:若追究官員責任,恐怕沒有人肯作官。如此前怕狼後怕虎,正正令很多深愔此道的官員在官場風生水起不亦樂乎,公僕責任二字更是抛到後腦殼之外了。這類的官員給政府給社會帶來的教訓個案,太多太多,實不忍心讓某些人對號入座。(澳門/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