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心理的策略研究
2022-05-30李彩霞
李彩霞
摘 要:目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家长和教师重视、担心的问题。新生入园阶段是幼儿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峰期,幼儿可能产生不适、不安的焦虑情绪。如何缓解幼儿的焦虑心理,帮助其顺利度过从家入园的过渡期是幼儿园教学研究亟待思考的课题。幼儿的身心健康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作用,应保障幼儿在入园前做好充分准备,具备基本的适应能力并学会自我调节,缓解焦虑。
关键词:幼儿入园;焦虑心理;缓解策略
幼儿入园通常伴随着哭闹声,家长普遍认为这是孩子接触新环境的正常现象,自己只需要把孩子留在幼儿园然后离开即可,认为孩子看不见自己就会停止哭闹,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的这种作为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问题。实际上,哭闹是幼儿入园焦虑心理的行为表现,家长不能简单地将孩子哭闹理解为一种本能,而是应该帮助孩子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缓解孩子入园的思想负担和心理焦虑。
一、幼儿入园焦虑心理的行为表现类型
幼儿园通常是人一生启蒙教育的开端,家长普遍会在孩子三岁左右将其送入幼儿园。在此之前,幼儿一直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离家入园意味着幼儿脱离以自己为中心的舒适圈,开始集体生活。入园是幼儿出生后面对的重要心理挑战,接触幼儿园这一新环境会使幼儿的心理产生变化,并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从行为特点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 哭闹型
当幼儿处于陌生环境、陌生人群中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大部分幼儿会用“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此时“哭”表征拒绝和反抗。例如,幼儿在入园第一天会以哭闹的形式向家長反抗,因为幼儿在心理上拒绝进入幼儿园,所以即使此时家长做出“哄”的行为也很难产生作用。
2. 黏人型
黏人型的幼儿,即平时习惯依赖家长,只能在家长周围正常活动,当家长远离视线范围内时会产生不安。当这类幼儿被家长送入幼儿园时,往往会躲在家长身后,看到家长想离开时会紧紧地抓住家长不肯松手。黏人型的幼儿对家长过度依赖,性格通常偏内向,往往会在家长离开后开始哭闹。
3. 生理失控型
生理失控型指幼儿的心理变化导致生理上出现异常。幼儿在接触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时会极度紧张,进而出现应激反应,如尿床、发烧等。这类幼儿的心理较敏感和脆弱,需要被格外重视并实施疏导。
4. 恋物型
恋物型指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心理上就已经产生焦虑,把一些负面情绪全部寄托在自己喜欢的一件物品上,表现出对某物品过度的痴迷,做什么都要拿着这件物品,如玩具、衣服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这件物品是幼儿精神上的寄托,能够给幼儿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
二、幼儿入园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分析
现今社会,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一个家庭生活的中心。当幼儿进入幼儿园,意味着他们必须适应集体生活,他们的个人意愿不可能被全部满足,必须学会服从集体的意志,适应集体的生活原则。入园是幼儿适应新的生活规则的开端,没有做好适应新环境的准备是幼儿产生焦虑的根源。
1. 全新环境的适应
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当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内心会产生不安全感,当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内心会更加害怕,一直以来对家人的依赖感在新的环境中更加严重。有时成人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依然会有焦虑感,内心会忐忑不安,需要自我调整,何况幼儿。
2. 行为规则的变化
幼儿在家无拘无束,需求往往都会得到满足,但是到了幼儿园,生活有了很多条条框框,如遵守幼儿园规定喝水、吃饭、上厕所、午休、活动等,幼儿的行动受到了限制,他们因此会排斥和抵触幼儿园,进而在心理上产生焦虑情绪。
3. 自理能力的不足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需要学会独立喝水、吃饭、上厕所等。有些家长在此前的家庭教育中没有教导孩子养成好习惯,导致孩子到了幼儿园后自理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幼儿还可能因此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比其他幼儿差,内心更加不安无助。
三、幼儿入园焦虑心理的缓解策略
进入幼儿园,意味着幼儿要改变在家生活的个体意识,学会适应集体生活,这个过程涉及家庭和幼儿园两个主体,所以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的共同努力。
1. 家庭教育方面
(1)正确引导,梳理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其对孩子的性格品行十分了解,因此要对孩子进行客观评价。部分幼儿初次入园都会大哭大闹,为了不上幼儿园可能会编造许多理由。家长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失去原则,应该提前为孩子营造氛围、提供适应的机会。对于幼儿的心理焦虑问题,家长要积极承担责任,实施及时、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在行动上和心理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2)学会放手,独立自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鼓励孩子勇于接触新事物。例如,家长可以让孩子逐渐学会自己吃饭、上厕所等。如果孩子不自主吃饭,家长不能迁就地选择喂孩子吃饭,而应该耐心地从旁指导。其他生活习惯的培养同理,为了幼儿能够健康成长,家长不能倦怠或意图把培养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幼儿园,而是要端正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帮助孩子塑造勇敢、自立的性格品质。家长不能过度骄纵孩子,放任其成长。
2. 幼儿园教育方面
(1)舒缓心理,调整情绪。
教师应当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帮助幼儿缓解心理焦虑,及时调整幼儿的不良情绪。教师要结合每名幼儿的特点、性格、兴趣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给予幼儿安全感,通过巧妙沟通、游戏引入、玩具吸引、绘本故事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抚平心情,让幼儿能够感受到幼儿园的美好。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幼儿园的活动区域,让大班幼儿带动小班幼儿,共同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对于初入园哭闹不止的幼儿,教师可以抱一抱幼儿,让其冷静下来,感受教师的关爱,使其逐渐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
(2)家园并进,齐心合力。
家园共育能够帮助幼儿健康、全面地成长。为了更好地推进幼儿园的教育工作,需要采取家园合力的教育方式。在前期幼儿没有适应幼儿园节奏时,教师可以每天在家长接孩子时,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反馈幼儿一天的表现。教师可以建立班级家长群,在群中实时发送幼儿每日在幼儿园的情况;每个月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来幼儿园观看幼儿的一日生活;不定期组织亲子互动活动,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定期家访,指导家长如何科学地育儿。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帮助幼儿缓解心理焦虑,让幼儿能够从心理上放松下来,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时光,从而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综上所述,面对幼儿入园时表现的哭闹等抗拒行为,家长和教师都不能够掉以轻心,这虽然是大部分幼儿的常态反应,却反映了幼儿心理状态的变化。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刚入园的幼儿足够的关怀,帮助幼儿缓解精神压力,疏导焦虑情绪,促使幼儿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新生活,助力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石倩.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家长,2019(10).
[2]冯春春.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分析与对策[D].武汉:湖北大学,2016.
[3]李丽华. 幼儿教师应对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策略研究:以邢台市X幼儿园为例[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4]王芝花. 现阶段幼儿入园焦虑相关问题试分析[J]. 明日风尚,2017(20).
[5]李钊. 幼儿入园焦虑问题研究:基于家庭视角的分析[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6]谢德真. 实施家园共育,消除小班幼儿入园焦虑[J]. 教育观察,20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