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倾之后

2022-05-30于嗣立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士大夫个人主义士人

于嗣立

基本信息:

书 名:《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择》

作 者:何冠彪

I S B N:978-7-5598-5064-5

装 帧:精装

页 数:360页

定 价:89元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7月

生与死,这个话题或许沉重了些许,所以我读此书的初衷并非为从中勘破什么死生观念,而只是意图靠近那些明末清初士人的心理,从另一个角度看看一个朝代天倾后的影响,这样或许更明了些。

每当读明史,读到明末时,总是有种撕裂感,这个时候的明朝士人忠者死忠,降者转变之快、之决绝也令人咂舌。但有句古言说得极好:“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这句话提醒我们看待古人的言与行不能单从现今出发,而应代入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如此方能不失偏颇。

《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择》一书中主讲明崇祯至清康熙年间的士人殉国之事,“殉国”这一观念在春秋时代业已形成,至宋代则趋于炽热,如《忠经》中提出“忠之常道”在于“奉君忘身,徇国忘家,正色直辞,临难死节已矣”。虽清后君主制在中国业已消亡,但在当时,这不可避免地为人臣殉国的观念做了铺垫。而至明代,理学获得长足发展,忠孝節义的思想更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但同时,明朝后期的阳明心学异军突起,打破了思想禁锢并带来个人人格地位的提升之余,也使得部分士人产生了“新儒家个人主义”。就这样,在忠孝思想与个人主义的两相纠缠与影响下,“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行为在当时并不少见。

以上或许便是大部分明季士人认同殉国观念的思想方面的原因,但是否所有殉国的明季士人皆为君而死呢?其实也不尽然,如左春坊左谕德刘理顺殉国时言道:“国有与存,国亡与亡,古之制也。”考功司员外郎许直在北京城破时殉国的理由是:“国乱不匡,君危无济,惟有一死而已。”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便说明,部分明季殉国士人不单单为君而死,亦为国死。

还有部分士人之殉国或为保全华夏衣冠正统,或为逃避责任,或无路可走等等,个中因由繁多。过去不少人将积极进取的殉国者与消极退缩的殉国者相提并论,书中指出:“平情而论,消极退缩的殉国者充其量仅能做到‘聊尽洁身之志而已。”其“死则死耳,于国事未有济也。”同样是死,其背后的意义却判若云泥,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书中末章还详细列举了浙江海宁人陈确“懦不能死”的事迹来对明季殉国事做了讲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观之。

总而言之,该书生动再现了明清之际士人面向人生抉择时的复杂心理,确有发人深省之用。倘众人读之,非求轻视死生,亦非求效古人愚忠。但求以史为鉴,振奋精神,存家国之念,有报国之志。有余力者,“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可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汪愉翔)

猜你喜欢

士大夫个人主义士人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魏晋士人的“身名俱泰”论
明代士大夫的法律修养
从宋初笔记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国情怀”——以《南唐近事》《江南别录》等为例
论陶渊明对诸葛亮的接受——兼及士人仕隐之间的矛盾与彷徨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竹林七贤: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