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威的做与思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2022-05-30王霞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做中学杜威高中语文教学

王霞

内容摘要:2022年高中教学改革在“双减”提质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学科,教学容量大,坚守语文教学减负提质的信念,优化语文教学结构是落实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根本着力点,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需求。结合杜威的“做”与“思”思想“五步教学法”,探寻提升高中语文教学中思辨能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明析减负提质的教学流程,提出优化高中语文教学的四步策略,实现整体发展,学生乐学教师善教,培育有生机、有活力、有生命力的教师和学生。

关键词:杜威 做中学 思维五步法 高中语文教学

2020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后发布,进一步明确高中语文教育发展学生思维的核心素养,培养有个性、全面发展的学生。同年依据核心素养编写的高中语文人教2019版新教材启用,揭开了高中阶段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序幕。2021年7月,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双减”政策,推进教师改变粗放、低效式大题量训练固定知识的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主动以思维指导知识构建的高效学习能力的要求。同时要求高中语文教育开展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推进教育强国。2022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提出四点要求:1.各地普通高中严格按照课程標准实施教学;2.统筹制定教学计划;3.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4.严禁高三上学期结束前结课备考[1]。高中链接着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是通往大学的重要环节,所以语文教学减负提质,既是对教育“双减”政策的有力推动,也是落实思维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基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高水平教学要求,笔者从杜威“做”与“思”的思想中,探寻高中语文教育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教学理论及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一.杜威教育理论简介

约翰·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现代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深刻影响了21世纪以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杜威在教育实践中对传统听说教育进行改革,提出“做中学”“五步教学法”“教育是经验的改组”等实用主义思想,与孔子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一致的。我国现代著名学者陶行知、蒋梦麟、胡适等都师从杜威,结合我国国情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陈鹤琴先生倡导“活教育”。杜威的教育思想对目前高中教育教学也有理论及实践的指导意义。

1.杜威的“做”促进学生主动成长

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石是“做中学”、“教育即生活”,他强调教育以学生活动展开,活动要适应儿童现阶段生活能力,儿童在主动参与活动中自主形成知识能力提升和经验重组。高中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有教育价值的活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在与自我、学生、教师之间产生的知识认知及知识运用方法。《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他认为“生长的能力,依靠别人的帮助,也有赖于自己的可塑性。这两种情况,在儿童期和青年期达到顶点”[2]。杜威说,“唯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而且使他从自己所属的集体利益来设想自己”[3]。杜威认为教学促进学生成长过程有2种,一种过程是儿童自身运用已有经验构建新经验获得成长。另一种过程是观察同伴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同伴帮助、相互展示学习中重组获得新经验。高中教学中互学、助学、展学、评学活动过程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2.杜威的“思”搭建学生成长阶梯

《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提出思维起源于情境,思维是个体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积极主动探寻所做的事与对应结果之间的严密关系,将事与其结果特定联接[4]。优良思维品质具有适应结果的灵活性、理智的创造性、观察的独立性、明智结果的预见性等特征。教育即成长,“做”是触发学生成长主动思考,形成良好思维品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方法,“思”是学生成长的阶梯是实现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经验和思维》杜威提出形成“思”的五个渐进的过程:①困惑、迷乱、怀疑;②推测预料;③审慎调查;④假设;⑤检验[5]。“思”的教育思想指引课堂教学实践,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是教学实践理论基础,简明地表述为五步递进过程为①情境:验证的提供一个存疑的生活情境;②问题:分析疑难的所在;③假设:提出解决疑难的假设;④推论:推断假设的理论逻辑;⑤检验:验证假设结果。“五步教学法”既是教学模式也是教学方法,杜威并没有按序把这五个环节固定化,教学实践中依赖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根据不同课程呈现特点、教学内容、学生水平、教学环境,灵活选择不同的环节,及时识别学生思维的缺陷,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互动交往中得到新的认知经验。

二.减负提质推升是高中语文教学新要求

基础教育的“双减”要求减少学生低效课堂学习时间、低效作业时间,提升“以学生为主体”思想的实践教学能力,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核心素养是学生经过学校教育,逐渐形成的知识水平、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基础能力[6]。减负提升教学质量推升高中语文教学新高度、新要求为:师生聚焦真实有价值的问题,形以学生为主体的共生性课堂,突出隐含知识内化为思维的生成性课堂,关注个性发展、问题解决的创造性课堂。

1.教学活动以情境呈现真问题、真感情

高中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容量和难度要求,情境一方面是调动学生兴趣的外在形式,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成就感、引发学生共情使学生有内驱力形成持续学习的动力。知识不是教师的私人财产或者分配和传递的固定学术性结论,知识的价值表现在其产生于师生间互助互学活动中呈现的创生能力[7]。高中语文学习中师生间互信互助互学形成了共生关系,一方面促成了教师和学生互为依存的发展,即落实核心素养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也提升了教师职业价值;另一方面促进师生互信的和谐课堂人文环境生态化发展。教学活动设计安排要依据后现代知识观,发掘和建立与学生生活经验、经历的多维度联系的真体验、真感情,聚焦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真实表达,教师注重真实感受,实现学生获得知识创生能力的真学习。

2.教学过程以思维串联呈现开放性、生成性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不是按照固定的统一模式进行,而是教引领学的活动深入推进,学触发教的行为相时而动,师生处于相对平衡的生态位,学生处于主动的认知建构状态,通过信息流动形成思维自然生成的多元动态模型。师生和生生间有效沟通和讨论触动语言、情感等信息流动,利于认知发展的思维呈现开放式生态化发展,师生教学相长,学生提升学习力以及个性、品质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处于教师预设下的开放,真实情感下设计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开放的时间和空间主动学习。教师及时获得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状况,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决定了教师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因材施教。

3.教学结果彰显生命律动实现整体性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建立和谐、民主、平等人文环境,在师生互信、互助、互学活动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认同与教师要求的差距,并且向榜样学习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教学评价中既包括学习成绩,还包含学生健全人格、强健体魄、正确价值观。教师根据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看待和接纳不同个性的学生,关注差异化发展、提亮生命底色、提升生命活力。

三.杜威的“做”与“思”对提升高中语文思辨能力的教学启示

杜威教育思想与高中语文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思想是一致的。高中语文教学指向核心素养落实,搭建不同层级平台,让学生参与知识广度与深度积累养成语文思维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高中语文教育既注重具体知识网络的建构,更关注学生能力培养、思维品质的提升;围绕充分暴露学生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的断层进行。教师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合作中学、探究中学、实践中学,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新知,适应社会、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需求。

1.明析减负提质的高中语文教学流程

高中语文教学流程依照:1.洞悉学情;2.精准施策;3.静待花开;4.反思总结,这样螺旋上升并不断改进的路径展开。第一课前阶段,洞悉学情以“问”梳理“做”的方案。通过布置预习及批改获得学生已有学业水平与新知识、能力要求的潜在差距,并结合知识的逻辑性设计“做”的方案。第二课堂阶段,精准施策以“思”引导学、突破临界。课堂中静待花开的进阶步骤是学生多讲——暴露认知缺陷——教师点拨——形成思维模型。通过自主先学——组内研学——组间促学——师生互学——反馈评学等方式组合,实现学生获得显性知识到建立隐性思维展示新认知过程。第三课后阶段,反思总结优化“做”与“思”的方案提高教学水平。

2.优化减负提质中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杜威的“做”与“思”教育思想关注方向是教师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展示,学生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根据杜威思想提出优化高中语文教学的四步策略。

(1)创设真实情感体验,统一水平要求与学习活动

杜威“从做中学”强调儿童实践后改组自我原有经验构建新经验,“双减”要求教学结合情境呈现学生真问题、真感受。高中语文注重学生与自我、他人的交流,学生自我表达听、说、练的活动,学生从他人说、练中反思改正。名家名篇提前布置学生批注式阅读或沉浸式阅读,课堂活动采取学生朗诵、表演话剧、课堂辩论等,学生用语言表达作者的心声,展现当代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学生语言运用引领古今中外的思维共振与碰撞,让学生真实体验他人做的过程,为今后工作与生活积累知识认知与思维发展。情感情境中问题解析是运用做获得文学知识的过程,活动的深化程度要与明确的水平要求一致,否则出现学生活动不积极、目标不明确。情感情境是文学知识的载体,教学情境将知识与学习活动整合,统一水平要求与学习活动。

(2)预设整体性目标,统一知识深度与核心素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明确整体性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向标,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建立整体性目标思路是:该学段文学知识、能力、素养和价值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单元教学内容包含多个教学课时,语文课堂以学生原有水平和状态为参考,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注重课堂教学开放生成性过程。教学目标设计按以下5步骤:1.该内容显性文学知识;2.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表达方法及艺术美感;3.这些知识与语文核心素养对应关系;4.设计情境去承载知识;5.学生通过何种教学任务来获取它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力求站得高、看得全、看得清、看得透,准确掌握知识、能力、素养和价值的具体要求;围绕知识、能力、素养和价值选择、编拟相应的情境和问题;培养学生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价值观念。

(3)推行多样化学习方法,统一内部思维与外在知识

高中语文教学有流动的活水才能良性运转,“活水效应”是的学生认知、思维在语文课堂中不断自我优化的循环运转,并且与他人情感共振和认知、思维进行交换,促使语文课堂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的状态。学生思维难点对应的学习方法是重点讲解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要:①理清语文的核心知识、知识呈现形式、知识间相互联系和外在结点;②关注语文单元内知识、能力的融合;③关注语文跨单元的知识、能力融合;④关注语文与生活、社会和科技的交融;⑤渗透语言表达、情感迁移、创造的意识;⑥把握文学本质领悟文学精髓。《礼记·学记》“君子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教师要创设良好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但不是牵着学生,鼓励但不压抑学生,指导但不代替学生表达,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语言、情感信息的流动,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4)合用多样性教学方法,统一理性思维与感性表达

高中语文以集体教学为主,单一的课堂形态要培养出富有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学生,组合多样的教学方法要适合学习内容匹配多样的学习方法。“生本课堂”、“灵动课堂”、“翻转课堂”、“情境教学”、“精准教学”、“项目式学习”、“主题单元教学”等新型课堂模式都源于杜威的“做”与“思”的教育思想,让学生从能激发起兴趣的活动中进行真正有教育意义的学习,最终促成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仍然适合高中教学。如主题画报让学生组织讲解,既能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思维水平,也使课堂呈现生命活力。语文课堂辩论让有兴趣的同学当老师,教师点评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同学们在榜样效应下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提升思维水平。合用多样性教学方法,教师不完全局限于课时要求,统一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杜威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的传统教育观念,将课堂游戏、手工和自然应用的活动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儿童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参与力、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儿童的本能和个性以此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杜威“做”与“思”的教育思想与“双减”提质对高中语文教学新要求存在一致性。高中语文教學以学生为主体处于动态发展状态,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起着类似于催化剂的作用,使学生乐学教师善教,从而培育有生机、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学生和教师。

参考文献

[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 /s3732/202201/t20220107_593059.html

[2]杜威著.杜威五大讲演[M].张恒,编.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3]杜威著,罗德红,杨小微译.我的教育信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1.

[4]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54.

[5]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8.

[6]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4-33.

[7]麦克·扬.未来的课程[M].谢维和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3.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猜你喜欢

做中学杜威高中语文教学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杜威归来
知情人话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