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教室
2022-05-30马国新
大学毕业后,我便走上了讲台。30多年的教育生涯,加上从小学到大学16年的读书生活,我已记不清曾在多少间教室里待过,但我时常会想起我读高三时的那间教室。
在那间教室里,我一直坐在第二排最右边,上课的时候,我时常将我的右手放在桌边的窗台上。多少年过去了,我已经不知道在那间教室里我是怎样从班上倒数的学生挤进优秀生的行列,我只知道那年高考,我是班上第一名。现在回忆起来,当年同学们午夜时挑灯夜战和晨读时声嘶力竭的场景早已模糊,只有我的班主任余老师站在讲台上的身影依然清晰。
我一直觉得,在我所经历的所有教室中,那年高三(4)班的那一间是最“卓越”的,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宽敞和豪华,也不是因为它有班歌和班训,它的“卓越”是因为我的班主任余老师,曾经站在那里。
参加工作的第一天,我就是一名教数学的班主任,而且一当就是十五年。我曾像我的高三班主任余老师一样,坚守过十多个教室。只是我不知道,有多少我曾教过的学生如今依然还会记得,我这个班主任曾经站在他们面前。
后来,我成了一名校长,管理过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学校。这些年来,我把一个个校园当成了教室,我也把自己当成了这一个个大教室中的班主任。除了晨光中校门口的等候和晚霞时运动场旁的挥手,教学楼上的小教室依然是我最爱光顾的地方。只是同学们好像和我已陌生,他们见到我时偶尔会喊“校长好”,有时见我進去还有些慌张。
朱永新老师说过,教室,不应该是一盘散沙。教师和学生,不应该只是各不相干的把知识作为商品的出售者和消费者。在教室里相聚的一群人,不应该只是偶然原因的随机组合,或者偶尔因一首歌、一个演讲、一场比赛才聚集在一起,平日里则是一群没有共同思想共同语言的乌合之众,一群没有共同愿景共同价值的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构建过程中,拥有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叙事过程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命名、象征标志、英雄与榜样,或者说,一套属于自己的形象符号系统。
朱老师的话会时常触动我当班主任和数学老师时的记忆,但我已经远离课堂10多年了,我好像已经没有勇气回到我曾经的讲台。有时走进教学楼,经过一间间教室,因为担心同学们会问我一些数学问题,我已经很少翻看他们的数学作业本,只会与每一个相遇的同学招招手、点点头罢了。
因为网络,2004年,我与朱老师在“新教育在线”相遇;2006年,我与朱老师又在北京相遇;2009年在山西绛县,我再一次与朱老师相遇。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朱老师上述关于“完美教室”的观点。
但是,“完美”一词听起来是否过于理想并让人觉得很难?我觉得,如果用“卓越”一词来形容会更好,追求“卓越教室”,我们有信心而且更容易达到。只是我越来越感到,把校园当作一间教室太大,我无法安静地坐下来,无法与这间大教室中的每一个人促膝谈心。我意识到,校园不可能是一间真正意义上的教室,真正的教室还是在教学楼上,而且总有那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
在这样的教室里,雷夫·艾斯奎斯告诉我们,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常丽华老师说,教室是我们的愿景,是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是决定每一个生命故事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是我们共同穿越的所有课程的总和,它包含了我们论及教育时所能想到的一切。我们就是要守住一间教室,让生命在教室里开花。
于是,我开始觉得,站在讲台上的那一个人,是他,让那间朴素的教室如此“卓越”。
责任编辑/曹小飞
马国新
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校长,湖北省校长协会初中分会秘书长,湖北省第二批“荆楚教育名家”成员,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兼职导师,国内“帮教育”的倡导者,著有《为何而教》《教育是帮的艺术》《帮教育:一位校长对教育的理解》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