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血液——石油
2022-05-30高峰
高峰
目前,世界上约有5000种以上的石油制品。它们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石油已深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石油是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史前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与淤泥混合,再经过地下高温、高压逐渐转化而来的(陆地植物一般形成煤)。
我们身上穿的很多衣服、鞋子都含有涤纶、腈纶、棉纶等成分。这些都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从石油化工中取得原料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然后进行抽丝,形成纤维。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发展以石油为基础原料的合成纤维工业,先后建成4个大型化纤企业,聚酯涤纶工业由此起步。涤纶俗称“的确良”。它以优异的性能和低成本成为化纤中重点发展的品种。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口罩成为每个人出门的标配,而口罩的主要材料——熔喷布的主要化学成分“聚丙烯塑料”也来自石油。
炼油厂用常压和减压蒸馏等物理方法,将原油提炼为沸点不同、密度不同的多種石油馏分。汽油由于分子小、沸点低首先馏出,随之是煤油、柴油、残余重油。润滑油、润滑脂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同样是在原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
现代家庭中,门窗、顶棚、装饰材料,还有灯具的原料,均为石油中提取的合成树脂;各种塑料制品也来自石油;即使是木制家具,也要用到石油合成的黏合剂和涂料等。家用电器、日常用品、家居饰品,甚至食品、药品、化妆品,同样离不开石油。
电视机和台式电脑显示器的外壳95%以上是石油制品;电冰箱的内胆、门内衬、门框格、顶框、密封条、把手和隔热条等都是塑料做的,均来源于石油。
我们出行需要乘坐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而石油是它们最重要的动力燃料。交通工具里的塑料制品、润滑油以及大部分合成橡胶制成的轮胎都来自石油。
我们餐桌上的食物,从施肥到收割、物流的全过程都离不开石油及其产品的参与。其中,化肥、农膜的作用尤其明显。人们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制造合成氨,进一步生产硝酸铵、硫酸铵、尿素等化学肥料,使粮食产量翻倍,解决了温饱问题。现代农业中,至少有1/4的产量是靠施用化肥获得的。大棚所用的薄膜主要是聚乙烯。它是一种合成树脂,石油是其生产原料。超市里盛放肉类、蔬菜的塑料袋,盛放牛奶、饮料的瓶子,也都是石油制品。
未来人们将更注重衣服面料的轻柔、吸湿、透气等性能。各种功能性、防护性纺织品将应运而生。这些都是合成纤维大显身手的领域,也离不开石化新材料的研发。
未来人们在居住方面会更注重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与节水、节地、节材的绿色建筑相关的石化材料,将受到更多关注。比如,防水密封材料中性能优异的高分子嵌缝密封材料将得到快速发展;水密性、黏着性、耐久性和无污染性将进一步提高。
未来食品领域对石化产品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功能化和简便化的包装材料上。无毒、抗菌材料需求将日益增长。塑料包装将逐步取代玻璃制品;采用纸、铝箔、塑料薄膜等包装材料制造的复合柔性包装,将呈现出高档化和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