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对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启示

2022-05-30张键李玲崔志华钱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2年8期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变金匮要略糖尿病

张键 李玲 崔志华 钱锐

【摘 要】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并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已刻不容缓。《金匮要略》是治疗内科疾病的中医经典,通过学习《血痹虚劳病》,发现无论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还是治疗方法,血痹虚劳与临床实际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着诸多联系和相似之处。将血痹虚劳篇中诸方分别应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金匮要略;血痹虛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R222.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2)15-0084-0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的疼痛、麻木等感觉神经异常和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消失等运动神经障碍[1],随着近年来糖尿病发病人数的不断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也呈逐渐升高趋势,有研究[2]表明预计至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会超过6.4亿,其中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占30%~50%,而我国目前2型糖尿病发病率己达到10.4%[3],所以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已刻不容缓。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仍以控制血糖为主,治疗DPN,还是要考虑疾病的整体,而《金匮要略》从整体层面给予临床指导。

中医药则着眼于患者整体,辨证论治,在能较好地控制血糖的情况下,还能很好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医治疗糖尿病主要参考前人消渴病论治经验,“消渴”一词首见于《内经》,称为“消瘅”,还有称之为“脾瘅”。中医上的消渴并不是指代现代医学意义上的糖尿病,传统消渴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并未兼具甚至并不明显。其相同部分是有“三多一少”表现的某阶段的糖尿病,而交集以外的部分,从消渴病方面来说可能有甲亢、尿崩证、精神性口渴等,而在糖尿病方面可能是虚劳、水肿、胸痹、中风等疾病[4]。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系糖尿病病程日久迁延不愈而产生的并发症,可归属于“血痹”范畴,也与糖尿病病久致虚劳有关。因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能简单地从消渴并发症来论治,必须从糖尿病的基本病机出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血痹虚劳进行了论述,认为血痹、虚劳都是由于气血不足引起的慢性虚损性疾病,因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痹虚劳有相关性,通过学习《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的病机、症状、治法方药,有所心得,现报告如下。

1 基本病机相同

中医认为,DPN的病理基础是糖尿病久病不愈,耗伤正气,引起营卫不调,脉络空虚,气血不畅,瘀血阻络所致,糖尿病发病的基础是虚劳,DPN发病的基础则是虚劳加上血痹,所以可以认为DPN与血痹虚劳的病机基本相同。

张仲景认为血痹与虚劳二病的病机主要在脾肾两虚。《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中原文第一条即指出:处尊养优的富贵人,多食肥甘,不事劳动,导致肾虚骨弱,脾虚肌肉肥盛,即表面看似很强壮,但其实身体内在都很虚弱。因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或辛辣刺激食物,会对中焦脾胃造成损害,使气血生成无源,导致阴阳俱虚,表现为肌肤麻木不仁等。所以,DPN与《金匮要略》中血痹的症状表现和病机吻合,即消渴病久,致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脾肾两虚[5]。盖脾为水谷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若脾虚则生化乏源,濡奉不及或脾不健运,聚湿生痰,痰阻筋脉,方出现肢体麻木;气虚血行不畅,血脉瘀阻或痰瘀交阻,则疼痛,麻木,重着[6]。肾为先天之根,肾阴不足,精不化血,筋脉失养,则肢体麻木或挛急不能屈伸。故从临床整体看,病因重在五脏虚弱,尤以脾肾为主,肾主水、主纳气,脾主运化,肾精赖脾之运化水谷得以滋养,而脾之运化又靠肾阳温煦得以维系。脾肾相关还表现在人体津液的代谢方面,脾主运化水液,为水液代谢的枢机;肾司开合,为水液输布的关键。脾肾功能失调,则津液代谢失常,导致痰湿、瘀血的形成。

张仲景认为虚劳病的病机主要是以虚为主,虚实夹杂,因虚致实。《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云“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表明消渴病本虚的实质。此处浮迟脉之“为劳”“为虚”,表明气血亏虚,指明糖尿病属虚劳病范畴。而血痹日久,津液代谢失常,痰湿、瘀血痹组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致气血亏虚,使机体各方面虚损,因此血痹日久会致虚劳。古代医家认为气血化生与肺、脾、肾密切相关,而脾肾最为关键。故病机的根本在于脾肾两虚。

2 基本范围相近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中枢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尤为常见。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肢体麻木,疼痛,蚁行、触电、发热等感觉异常),随着运动神经的受累,会出现肌力减退的情况,并伴随肌肉萎缩。自主神经病变可累及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自主神经系统以及其他自主神经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晕厥、心梗;呃逆、胃脘不适、纳差、口干、腹泻、便秘;性功能障碍,排尿困难;以及体温调节障碍,出汗异常等症状[3]。“血痹……外证身体不仁”说明血痹也表现为身体麻木不仁、疼痛等感觉异常的症状,瘀血痹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日久致虚;《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中诸多虚劳的条文提到虚劳诸多的临床症状,如里急腹痛、腰痛、心悸、出血、口渴、失眠、瘀血、肌肤甲错等,主要因脾肾不足致气血阴阳不足,终致虚劳诸疾,则无力推动气血运行,脉络瘀阻不通,又可形成血痹。因此血痹与虚劳又相辅相成,血痹可致虚劳,虚劳可引发血痹。因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范围与血痹虚劳基本相近。

3 基本治法相合

仝小林教授从“络病”理论辨治DPN,认为气虚血瘀为其基本的病机[7],机体运化失司便会导致气虚血瘀,而运化又与脾肾密切相关;杨婉花等[8]认为DPN的基本病机虽然以气阴两虚为主,但阴损及阳,尤其是老年患者先有脾肾两虚,继则出现血瘀,故治疗当以健脾温肾、益气活血化瘀为原则。DPN及血痹虚劳的基本病机均以脾肾不足為主,因此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中重视补益脾肾。其中脾胃是人体内水谷精微物质代谢的中枢,营卫化生的源泉,糖尿病日久,损伤脾胃,气血阴阳亏虚,不能濡养肌肤筋脉,则见四肢麻木,以末端为甚。轻者如蚁行皮中,甚则感觉迟钝或消失[9]

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大黄虫丸皆治疗气血虚滞为病机的血痹,所谓“气为血之帅”。脾胃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古言黄芪补中益气,性甘温,甘以健脾胃,脾胃得运,水谷精微充于外,气旺血行,血脉充养,肌肤经络得养,自是无不仁;桂枝辛温而能散寒止痛,为行血痹之要药,合用黄芪,温阳益气,和血通络;大枣、白芍养血和营,与黄芪相伍,益气活血,为气血阴阳同补之法;与桂枝配伍,起到调营卫和表里的作用;方中倍生姜通经络、开痹闭;全方体现补气活血、化瘀通络功用。血痹中其实夹杂着虚劳,常常虚实夹杂,实在血瘀痹阻经脉,血瘀日久则导致气血亏虚。大黄虫丸通过祛瘀以生新,并实现补虚之目的,因过徐致正气不足,不耐攻伐,当攻以防伤正,炼蜜为丸,蜜缓峻药之性,缓缓图之[10]。同样糖尿病并发的神经病变亦因瘀血阻络,致机体功能障碍,再加虚劳本质,故只可缓攻,不可峻破。因此可从血痹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中后期以全身虚损为主要表现可定义于“虚劳”范畴。DPN主要为糖尿病中后期血糖控制欠佳、代谢紊乱所产生的并发症,脾胃运化水谷,为津液代谢的枢机,肾主水司开合,为水液输布的关键,高血糖状态下易损伤脾胃,日久不愈必迁延伤肾,脾肾受损,功能失调,则津液代谢失常导致全身虚损也属虚劳病范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中以补益脾肾的条文为主,其中小建中汤证、黄芪建中汤证、薯蓣丸证等均以补脾益气为主;肾气丸证以补益肾气为主。

小建中汤与黄芪建中汤证相类似,都有中焦脾胃虚寒,脾胃化源失司,肝脾失和,肝木乘脾土,一者气血营卫不足,一者脏腑阴阳虚损,虚劳里急更甚,小建中汤中加黄芪以益气,补脾,温中,甘温以建中虚劳得益。“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重在温中健脾,脾胃和则气血生。张仲景论述虚劳病由营卫而及脏腑,固护脾胃,气血营卫生化有源, 阴阳和调,指导虚劳病的发展传变论治[11]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中补肾的条文云“虚劳腰痛……八味肾气丸主之”,《金贵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中亦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肾气丸主之”,柯琴评曰:“此肾气丸纳附桂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12]符合内伤虚劳慢性病,病久阴阳两虚,穷必及肾的病理特点。中医学认为,消渴病与肺、脾、肾相关,主要在肾,三者往往又相互影响,肾为五脏之本,水火之宅,内蕴元阴元阳,若肾气充足,则气化有常,膀胱气化得力,开阖有权,水液代谢正常;反之肾失气化,津不上承则发为消渴。虚劳日久病位迁延至肾,糖尿病中后期也会对肾脏有损伤,肾气丸中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滋补肝肾,山药补脾肺肾,共滋肾阴;配伍附子补益元阳、肉桂温阳补肾,诸药共用“水中生火”“阴中求阳”,意在补肾气,使津液代谢输布正常,通利小便,开创了虚劳、消渴从肾论治的先河。

DPN一般病程均较长,病情较复杂,难以治愈,症状反复且痛苦难耐,因此患者容易发生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导致失眠。消渴病人多数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容易受邪,损伤体内精微物质,且消渴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火热炎上,易扰动心神导致不寐。消渴日久多见耗气伤阴所致心气血两虚,心神失养,或病久阴虚火旺致心肾不交,虚火上扰心神致不寐[13]。久病多瘀,消渴病日久会因虚致瘀,瘀血也会扰动心神导致不寐,《金贵要略·血痹虚劳病》言“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酸枣仁汤诸药合用有养阴清热除烦,镇静安神之效,消除机体的阴虚内热之象,邪去则正安,以达阴阳平和之功。

4 病案举隅

患者张某,女,79岁,2020年9月25日初诊。主诉:发现血糖升高20余年,加重伴双下肢刺痛3年。患者诉血糖升高20余年,曾于我院就诊,诊断为“2型糖尿病”,现口服“阿卡波糖1片/次,每日3次”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于“空腹8~11 mmol/L,餐后11~13 mmol/L”。现症:口干、口苦,双下肢酸麻刺痛,胃脘胀痛,偶有心慌、头晕,双侧头疼,胸前隐痛,全身酸痛,腰痛,其余无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淡滞,苔白厚腻。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断:痹证-血痹;证型:肝肾亏虚,痰瘀互阻证。选方为独活寄生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独活10 g,炒杜仲10 g,炒川牛膝10 g,秦艽10 g,茯苓20 g,防风10 g,川芎15 g,当归10 g,白芍10 g,北沙参20 g,甘草5 g,白术20 g,炙元胡索10 g,炒苍术10 g,炒黄柏10 g,伸筋草15 g,透骨草15 g,威灵仙15 g,炒蒲黄5 g,五灵脂10 g,薏苡仁30 g,柴胡10 g,炒黄芩15 g,法半夏10 g。5剂,水煎服。

2020年11月10日复诊,患者诉服药后双下肢刺痛较前好转,现:胸胁部胀满疼痛,四肢关节仍感疼痛,头晕,耳鸣,口干口苦,心慌胸闷,偶有咳嗽、咳痰、恶风、流涕、乏力,纳一般,眠尚可,二便调,舌淡苔黄腻,脉滑。选方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黄芪30 g,桂枝10 g,赤芍10 g,川芎15 g,法半夏10 g,白术20 g,天麻15 g,麦芽30 g,茵陈10 g,炒川楝子10 g,炙瓜蒌皮10 g,柴胡10 g,炒黄芩15 g,荆芥10 g,防风10 g,白芷10 g,羌活10 g,薤白10 g,鸡血藤15 g,海风藤10 g,茯苓20 g,山药30 g。3剂,水煎服。后患者来诊时诉诸症均有好转,予继服中药巩固治疗。

按:患者病史20余年,病程较长。年老体虚,肝肾不足,气阴亏虚,经脉不通,久治不愈 ,使正气亏虚,络脉空虚;正虚邪凑,外邪侵袭,入中经络,络脉闭阻,逐渐产生麻木感和疼痛感;气虚不能摄津上乘,加之虚热内扰,故见口干;肝气不舒,肝经郁结,故见口苦;肝气乘脾土,脾气受损,脾虚不运,气机不通,可见脘腹胀满;结合舌脉,可知为肝肾不足,治以独活寄生汤加减以补益肝肾。独活寄生汤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方中独活、炒杜仲、炒川牛膝重在补益肝肾,伸筋草、威灵仙、透骨草通络止痹痛;柴胡疏肝理气,抑木扶土,茯苓、白术、薏苡仁、炒苍术、北沙参、法半夏益气燥湿健脾;当归、川芎、炙元胡索、炒蒲黄、醋五灵脂重在破血通络,去瘀生新,益肾养阴血,增水行舟;秦艽、防风清虚热、祛风;炒黄柏、炒黄芩清热燥湿;甘草调和诸药,本方益气养阴,不使滋腻;活血通络,不使生热,化湿祛浊,不使生燥,标本兼顾。钱锐教授以独活寄生汤为主方以补益肝肾,加之益气健脾燥湿之品以活血化痰,舒筋活络。复诊时患者双下肢刺痛感较前好转,现感胸部胀痛伴心慌胸闷,四肢关节仍偶感疼痛等症状,钱锐教授予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方治疗。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根据其通阳行痹之功,广泛用于胸痹、心悸、自汗、血痹、项痹、腰痛等疾病,疗效显著。黄芪桂枝五物汤方中,黄芪益气,桂枝通阳祛邪,芍药养营,生姜、大枣温通卫阳,调和营卫,共奏通阳行痹之功[14]。山药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因此山药可治各种虚劳疾病。现代研究[15]山药又具有降血糖和延缓衰老的作用。仝小林教授认为山药对于糖尿病的病人,特别是胃肠功能比较弱的或者虚胖的病人尤其适用,传统方剂玉液汤、滋脾汤均以山药为主,配黄芪降血糖,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剂。“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柴胡、黄芩疏利枢机,使气机得以升降自如,则瘀血行、经脉通;鸡血藤、海风藤疏风活血,通经络;天麻、川楝子平肝潜阳;法半夏、茯苓、白术健脾化痰;诸药合用,肝脾、气血同调,可使枢机运转正常,肝气得疏,瘀血得散,津液得行而不成痰,脾气得健而不生痰。则痰化瘀消,脉络通,四肢麻木疼痛感得以缓解。

5 总结

综上所述,《金贵要略·血痹虚劳病》阐述了其病机、临床症状以及治法方药,经查阅文献资料及书籍,DPN与血痹虚劳的病机、症状、治法有相关性,因此给后世医家治疗DPN以新的思路和启示,提示医者在临床治疗DPN时应该辨证论治,重视补益脾肾,结合血痹虚劳中相似的病机及其理法方药,发挥中医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从整体论治、以方统证的优势,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以延缓病情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方朝晖,吴以岭,赵进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J]. 中医杂志, 2017, 58(7): 625-630.

[2]MARN-PEALVER J J,MARTN-TIMN I,SEVILLANO-COLLANTES C, et al. Update o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2016, 7(17): 354.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8, 38(4): 292-344.

[4]胡春宇. 糖尿病与消渴病关系诠释及糖尿病辨治理念的探索[D]. 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 2005.

[5]孔梦梦,黄平. 从血痹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证经验[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43(5): 457-459.

[6]李国建. 辨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1(12): 88-89.

[7]周强,彭智平,赵锡艳. 仝小林基于“络病”理论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2(2): 44-46.

[8]杨婉花,张碧瑶,黄菁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和治疗进展[J]. 世界中医药, 2015, 10(9): 1448-1452.

[9]张甦颖. 《金匮要略》对消渴病并发症的认识[J]. 河南中医, 2005, 25(10):6-7.

[10]孙华敏. 基于《金匮要略》虚劳学术思想探讨辨治糖尿病肾病的思路及方法[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

[11]王文娟. 从“甘温建中”探讨糖尿病相关肌少症治疗思路[J]. 陕西中医, 2020, 41(12): 1790-1792.

[12]吴谦. 医宗金鉴[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13]安莉. 安神消渴方治疗糖尿病失眠30例[J]. 中国中醫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 13(7): 32-34.

[14]张义.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心得[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 16(5): 84-85.

[15]苗治国,吕聪枝. 山药浅识[J]. 光明中医, 2015, 30(4):890-891.

(收稿日期:2021-12-08 编辑:刘 斌)

猜你喜欢

周围神经病变金匮要略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认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谈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瓜蒌薤白半夏汤在肺间质纤维化病程发展中的应用
浅析《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痹病的启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肺结核咯血临床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