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惩戒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2022-05-30张力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2年8期
关键词:德育功能初中生

张力

[摘    要]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教师要积极探究如何提升惩戒教育的功效。然而,目前惩戒教育存在方式单一、忽视疏导、过于注重学习成绩等问题。教师要针对上述问题,基于一致性、宽容性、专门性的基本原则设计惩戒策略,采用深入交流、引导反思、组织集体活动等方式开展惩戒教育,优化惩戒教育的效果,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初中生;惩戒教育;德育功能

惩戒,顾名思义就是处罚和警戒,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当前所犯的错误,用处罚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印象,避免学生在以后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行为。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教师要采用惩戒教育的方法优化教育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端正思想,最终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发现,教师对如何提升惩戒效率,掌握惩戒力度的了解不够深刻,影响了教育效果。所以,教师要积极探究如何提升惩戒的效率,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

一、洞见症结,探析中学生惩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方式单一,形成压力负担

要提升惩戒教育的效果,首先要分析工作的具体情况,搞清楚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初中阶段,学生进入了青春期,面临人格再造的问题,他们的内心也存在多种矛盾的思想。如果采用单一的惩戒方法,必然不适合不同性格的学生,反而会产生较大的思想负担。

结合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教师设计了互补性、多样性的惩戒方案。如有的学生性格急躁,则让其回忆犯错的过程,并将事情原委详细地写成“小说”,还要将自己的反思过程运用心理细节描写。有的学生比较懦弱胆怯,则安排他上讲台“吐槽”自己,说说自己犯了什么错,得到了什么教训。有的学生和同伴的关系不好,则特别安排他为小组成员做一件事情。惩戒的手段多样化,学生的印象也就更深刻。

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力状况和家庭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惩戒的方式,这样能减少学生的思想负担,提升教育的效果。

(二)忽视疏导,导致严重逆反

惩戒教育的特点是用强制力规范学生个体行为的方式,及时制止他们的各种错误行为,加速其思想品德的内部建构。但是如果一味地让其“不要做”,容易造成情绪的压抑,反而引发逆反心理。所以教师要避免重控制、轻疏导的问题,要合理引导学生。

有些学生常常上课讲话、做小动作。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强制他不说话,甚至安排他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教育效果并不好,反而容易激发其逆反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此时,不妨设置“插嘴置换规则”,该学生在课堂上插嘴几次,就要在放学后到办公室和教师交流几次。看似只是“留堂”的惩戒,但是教师可以将心理疏导融入进去,了解该学生喜欢插嘴的根源是什么?只要能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

惩戒教育能让学生在挫折中奋进,让他们认识到知耻后勇的重要性。教师要采用疏导和控制并进的方式,避免出现逆反心理,促进他们自主改进。

(三)成绩优先,存有潜在规则

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是“坏学生”,在惩戒时也会更加严厉。其实,在惩戒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这种“潜在规律”,应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有的学生在自修课上打闹、说话,导致课堂秩序混乱。部分教师发现此问题后,会认为是成绩差的学生在捣乱,让他们写检讨书,而班干部则在旁监督。这种惩戒方法过于武断,也不够公平。教师要了解哪些学生参与了打闹,并让他们也写检讨书。如果其中有班干部,更要反思自己为何没有尽到监督班级纪律的责任,反而与其他同学在课堂上打闹,接下来应该如何做。

成绩优先的“规则”会让学困生承受更大的压力,让他们感到不公平,容易影响学生之间和谐相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眼中没有特殊学生,心中有一杆公平的秤。

二、砥志研思,探析中学生惩戒教育基本原则

(一)一视同仁,遵循管理条例

在找到问题后,教师要对症下药,思考惩戒教育的基本原则。为了体现出公平性,教师要一视同仁,科学管理班级。不管是学困生还是优秀学生,都要遵照学生自主设定的班级管理条约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在违反规定后受到相应的惩罚。

替代性惩罚法是惩戒教育中常使用的方法。如有學生随地乱扔垃圾,就可以惩罚他课后打扫班级卫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定相应的管理条约,规定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如故意损坏公物,要在课后将其修补好;乱扔垃圾,要负责当日的卫生清扫工作。在学生制定规则时,教师引导其思考:“如果是卫生委员乱扔垃圾,你们说应该怎么办呢?是否也要惩罚呢?”这让学生认真思考公平管理班级的问题。他们逐步认识到班干部也是集体中的一员,并没有什么特权,班干部要树立榜样作用,如果自身违反规定,也要受到相应的处罚。此外,教师还结合具体例子强化学生的认识,如当卫生委员失职,没有检查好大扫除情况就自行回家,最后谁都没有收拾脏水桶,导致班级被扣分。对此,教师让卫生委员自己对照班级公约,说说违反了哪一条,并自我监督完成任务。其他学生也通过此事件,更加认真地监督自己的行为。

公平性原则要体现在惩罚力度相同,对学生的关爱相同,对教学资源的分配相同等各种不同的方面。初中生性格比较敏感,所以如果教师的惩戒缺乏公平性,容易导致学生之间相互猜忌,惩戒教育也会因此而缺乏信服力。

(二)足够宽容,留有弹性空间

为避免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在制定惩戒规定时,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样才能在“法治”的基础上,体现出“人治”,让班级氛围更加融洽。

有的早读迟到的学生,要在此后一周内接受惩罚,每天最早来到班级,并将早读内容抄写在黑板上。有一名学生迟到后,表示自己并不是故意的,因为家住得比较远,而且当日他的母亲在单位值夜班,所以早上没有人叫他起床,因此才会迟到。犯错的学生在接受惩罚前,都有一次在班级“申诉”的机会,他需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出自己为何会犯错,并请全班同学判定其是否要接受惩罚。在“申诉”后,大多数学生认为其事出有因,可以原谅他一次,但是如果下次再犯,则需要接受两周的加倍处罚。惩戒不是目的,有学生建议他睡觉前应先设定好闹钟,这样就能避免睡过头。通过这样的申诉活动,学生感受到班级同学的宽容心,也接受了其他学生提出的建议,班级气氛也更和谐。此外,如果学生做了好人好事就会得到一定的积分,积累到一定分值就无需申诉,可以取消某些惩罚,但此规定不适用于“作弊、打架”等重大过错。该策略既体现了弹性,又让学生认识到小错和重大过错之间的本质区别,避免犯大错。

教师可以设置“积分制”,如果学生在其他方面表现好,可以消除某项惩罚。这样操作,学生不仅能积极改正错误,而且还会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做得更好,班级管理制度就会起到更大的效用。

(三)避免干扰,彰显教学智慧

如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惩戒,而惩戒的方式又过于单一,以抄写课本等为主要方式,容易给学生造成压力负担,反而效果不好。教师要体现出管理智慧,首先要将惩戒和学习活动分开,避免影响学生的学习。其次要结合班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惩戒,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有的学生在测试中作弊,如果教师直接叫停考试,并在班级中批评,那么必然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考试。此时教师只需收走该学生的作弊工具,并让他下课后到办公室即可。在交流中,教师首先明确了学校的纪律,让其认识到作弊是重大过错,准备好补考。其次,切实了解该学生为何要作弊,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真的遇到了困难,并与其商讨解决办法。该学生提出自己学习时很难专注,所以感觉历史知识很难记。于是教师就让他每天放学后都要来办公室,在老师的监督下复习功课,直到顺利通过补考为止。此外,教师引导他正视自己的错误,主动检讨自己的错误。教师还需联系学生的家长,让父母不要责打孩子,而是和孩子交流谈心,并在家庭中督促他学习,检查是否完成了每天的作业,复习每日课堂学习的知识点。在多管齐下之下,该学生不仅认识了错误,而且在学习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教师要认识到,惩罚不是目的,更不能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而要采用多元化的处理方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自己的不足,激发他们改正错误行为的决心。

三、行远自迩,探析中学生惩戒教育实施策略

(一)融入深度交流,了解来龙去脉

惩戒教育以错位教育的方法修正学生在道德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唤醒他们积极向上的良知,在挫折教育中磨煉他们的意志力。所以惩罚并不是目的,了解学生犯错的思想根源并加以引导,这才更为重要。教师要积极探究惩戒教育实施策略,采用交心畅谈的方法,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加以引导。

如一名学生常常和同学吵架,上课时也常常给同学捣乱,同学们一致决定要按照班规惩戒,让他独自一人坐到班级的最后面,直到其彻底反思改过后才让他回原来的座位。教师和该学生深入交流,发现他是留守儿童,家中老人年纪大,耳朵不好,且有代沟,所以他平常很少和爷爷奶奶交流,他和同学吵架、打闹只是为了要引起家人的注意,让父母多多关注自己,多和自己沟通。对此,教师先让其认识到这种想法没有错,但是选择的方式错了,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此后,教师还为其出谋划策,利用一周静默反思期改善和同学的关系。首先,向被自己打扰到的同学真诚道歉。其次,在日常生活或集体活动中尽可能地帮助他人,让同学们感到自己的变化。最后,在结束静默期后坚持不在课堂上乱说话,有什么想法可以先记录下来,在课后和同学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该生的人际关系逐步改善。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觉醒,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显著发展,自我意识也开始成熟。所以教师单单只是惩罚的话,无法引起他们思想的足够重视,如果能了解他们的内心状态,选择更适合他们的惩戒方式,那么效果就会更好。

(二)融入期待心理,引导自我反思

要想让惩戒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就要维护良好的德育环境,通过惩戒健全师生关系,促进班级德育秩序的规范性。初中生社会情感和自我认知态度体验更加丰富,容易出现焦虑、孤独等感性态度,部分学生会出现闭锁心理,而且其他学生容易受到暗示。教师要利用这一点,多对学生进行激励并表示期待,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在学生犯错后,教师没有直接进行处罚,而是给他们一张空白的“处罚单”,让他们自己填写。处罚单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犯错内容、犯错原因、自拟处罚方式等各项内容。填写后,在班会中宣读处罚单,由班级同学票选决定是否同意实施。在学生拟定处罚内容时,教师将期待心理融入进去,加以启发,如:“其实你的美术功底不错,如果能将惩罚项目和帮助班级制作黑板报结合在一起,那么既能起到惩戒效果,又能在同学面前展示才华,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你在多次迟到后,表示要连续一个月第一个到学校准备晨读材料,那后来为何涂改成一周了呢?是担心自己无法坚持一个月最早到班级吗?要对自己有信心,老师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你在思想上重视就一定能完成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从思考如何能避免受处罚,逐步思考如何将这次受罚当成激励自己进步的机会,他们自会有更大的动力。

初中生心理可塑性比较强,如果能将处罚变成一种期待,则能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教师的善意,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且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三)融入集体活动,加强环境影响

教师还可以将惩戒教育和集体活动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融入集体环境中,在同学的监督下提升自己的认识。集体活动能更好地触动他们的心灵,起到教化的作用。

在一次学校突击卫生检查工作中,由于学生没有保持教室卫生,导致班级整体排名落后。教师让学生分析一下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能否单独归咎到某些同学身上,应该制定怎样的惩戒措施。学生在讨论后认为全班同学都没有做好卫生工作,而班干部也没有起到监督作用,所以全班同学都有错。最后一致商定将惩戒设定为义务劳动,先将教室打扫干净,并设计文化角和黑板报的内容,让班级面貌焕然一新。此外,他们又来到学校包干区打扫,为校园环境的改善出一份力。最后,学生还参与到了小区义务清扫中。从班级到学校再到社会,构建了多维一体的集体活动,不仅让自己记住所犯的错误,还清洁了四周的环境,实乃一举多得的做法。

初中生参与感和表现欲有所增强,但是社会阅历不足,态度认知和情感因素出现不协调的问题,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充满矛盾,很容易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倾向。参与集体活动,能让他们从他人的身上得到启迪,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改正不良行为。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情绪多变、容易激动的阶段,所以会出现不端的行为,教师要合理运用惩戒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继而改进自己。在初中教师工作中,教师在采用惩戒教育时要注意工作策略,切实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引导和矫正,让惩戒教育发挥更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丁继慧.正面管教理念下的惩戒教育初探[J].中小学班主任,2020(1).

[2]吴胜.浅谈教师对学生惩戒的六个度[J].中小学教师,2019(4).

猜你喜欢

德育功能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探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