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美好生活需要的四维解读

2022-05-30张娇

学理论·下 2022年8期

张娇

摘 要: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人们的需要由“物质文化需要”上升为“美好生活需要”。在马克思的视域下,美好生活需要是“现实的人”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摆脱劳动异化的束缚,以人民为主体进行劳动创造,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美好生活需要构成人全面发展的动力,推动了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美好生活需要;自由全面发展;劳动解放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8-0027-03

“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下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愿景。美好生活需要是从历史走向未来的目标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从青年时期就关注穷苦大众的生活,致力于维护下层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可以说,马克思虽未明确提出这一概念,但从始至终都在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而终生奋斗。本文将立足于马克思的美好生活需要四重维度进行探究,揭示美好生活需要思想的主体、理论、价值意蕴以及实现途径。这不仅对于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深刻的意义,而且还为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根本价值意蕴和取向。

一、主体维度:马克思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主体

(一)现实的人是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起点

马克思摆脱了以往理论家从“抽象的人”出发的观点,强调从“现实的人”讨论美好生活需要。首先,“现实的人”是依赖于物质世界的。现实的个人要生存,“首先应该确立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1]。而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不能自生的,必然要通过生产活动从物质世界来获取,而生产性的创造活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异。其次,“现实的人”在其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人本质的现实规定。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会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丰富而复杂化,且社会关系只能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发展,不存在超越时空的社会关系。最后,“现实的人”是“历史性”的人,人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打破“不相往来”的界限,逐步建立起普遍的交往联系。因此,马克思是以现实的人为基点,把人的美好生活需要落在“粗糙的尘世”中,而不是神圣的“抽象王国”中,落在满足人的真实的物质需要上,而不是单从内心发扬禁欲主义去追求美好生活,在实践中变革世界,在改造客观和主观“二重”世界中探赜美好生活。

(二)人民是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主体力量

美好生活需要实现虽受社会规律的支配,但其本质是一个主动自为的过程,人民在美好生活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主体性作用。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马克思生前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实践,始终和工人阶级、贫苦大众站在一起,为的是改变人民被压迫的命运。用今天的话说,人民是马克思最牵挂的群体。回望历史,中国能够取得如此焕然一新的骄人成就,都离不开中国人民一代代的赓续奋斗。毛泽东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2]美好生活从来不会从天而降,而是靠人民群众在共同奋斗中实现的。在新时代下,人民只有不断提升个人的内在修养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努力建构自由自觉的主体,齐心协力,才能为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注入强大的动力。

二、理论维度:马克思美好生活需要的多重体现

(一)劳动解放是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形式

生活不美好根源于劳动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人民自由得一无所有,只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售,听从资本和资本家的任意支配,生产出和自己根本对立的资本家。工人整个劳动过程没有任何自主权,完全在资本家监督之下,生产出来的劳动成果也和工人背道而驰,其归资本家所有。劳动效率越高,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劳动人民被资本家压榨得越深,其劳动价值越是低廉。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3]。劳动完全沦为了民众生存的工具,工人成为流水线上的“奴隶”和“工作机器”,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工人在劳动中感到的不是幸福,而是无尽的黑暗和无止境的不幸。

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得益于劳动解放。劳动的解放表现在劳动范围的扩大、劳动工具的改进、劳动效率的提升、劳动成果的共享。封建社会,人们生产劳动的范围只是局限于眼前的“三分地”,劳动成果一方面歸自己享有,一方面交给地主;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的扩张,劳动的范围也逐渐拓展到各个民族国家,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劳动成果完全由资本家支配,劳动异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状态。因此,在非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处于不同程度的异化状态。但随着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将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劳动不断地使人回归于其本质,劳动正在走向解放。同时只有通过劳动解放,改变剥削人的生产关系,旧式的社会分工才能得以消除,人才能成为人发展的目的和手段,才能从本质上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只有劳动解放,才能使其摆脱异化状态,回归原有对象化的性质,成为“第一需要”,而劳动形式的不同只是社会多样性的体现,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消极意义。

(二)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样生产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是关键,影响一个国家的高度与发展层次。生产力就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内生动力,是把“蛋糕”做大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生产力作为物质支撑,生产资料私有制就无法根除,此时若一味地追求生产资料公有制,人类社会只会陷入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物质的极大丰富是美好生活的“社会存在”基础,人们只有在物质上得到保障,从异己的力量中解放出来,才能达到美好生活最基础的阶段。纵观人类历史发展,人类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而提升的背后永远离不开生产力的支撑。若没有物质生产力的提升,人类相互争夺、利己的那一面会暴露无遗。同样,人们也不可能有足够的能力“改造世界”。因此,要注重美好生活物质供给的“数量”与“质量”,达到二者的有机统一。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理想愿景

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最后会趋向于“自由王国”。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美好生活的实现由于资本的劣根性和阶级的局限性而不可能完全实现,只能是部分实现。但它的部分实现是建立在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之上的。而在“自由王国”中,马克思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科学描绘了“自由人联合体”的美好愿景。它将彻底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真正全体人民全方位的共享。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其进行阐述:“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一个社会产品”[1]。因此,美好生活需要和自由人联合体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自由人联合体是美好生活的根本旨归。

三、价值维度:马克思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意蕴

(一)美好生活需要构成人全面发展的动力

美好生活需要包含着人充足的物质需要、丰富的精神需要、多元的文化需要、和谐的社会需要以及绿色的生态需要等,它是我们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中国化表达,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主体性表达,是中国人民致力实现的生活理想,是虚假共同体逐渐消失、向“真正共同体”过渡的人类政治宣言。美好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其目的和归宿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会构成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动力和提供根本价值指向。同样,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前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具体化的规定性,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蕴含着对美好生活需要追求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美好生活需要正是在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现阶段的特色话语体系。

(二)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华民族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历史难题,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数字差距”有所缩小。全体人民的共同发展将进一步提升,物质上的充裕得到进一步的实现和平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条件进一步成熟。美好生活需要则扩展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外延,实现由物质上的充裕转变为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共同富裕。特别是美好生活需要在民生、法治、生态等方面的要求推动了全体人民在精神生活方面的富足,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加速了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

(三)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社会本质上是由无数个个体构成的,无数个个体的全面发展必然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从古就有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从古代对于“大同社会”“世外桃源”“理想国”等的美好畅想,到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问世、巴黎公社的尝试,无不体现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今日之中国,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初步实现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各方面基础。“一带一路”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形成等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偕同世界各国实现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需要是动力的源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将激励中国和世界人民为之接续奋斗,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迹。

四、实践维度:马克思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融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纵观中共党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三座大山”的多重压力,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独有的武装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创造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政治前提;新时期,党带领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形成了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强大活力和物质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得人们的美好生活取得实质性的飞跃,并继续指导人们向更美好的新生活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进。因此,要坚定不移坚持和发挥党在实现美好生活需要中的先锋队的作用,才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交出无愧于人民的时代答卷。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美好生活需要是属于人民的。新时代下,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民利益的生动表达。人民性是中国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属性。离开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就无从谈起。这里的“人民”指的是全体人民,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民群众,而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少数资本家阶级。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需要也随着物质的充裕发生了结构性的质的变化。因此,在“美好生活”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人民主体需要的多样性与层次性,重视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新兴的或者人民群众意愿最为强烈的需要,“对症下药”,促进人民主体需要的广泛性和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的辩证统一,实现马克思所畅想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坚持科学、高质量发展

实现美好生活归根结底要靠发展。发展是基础,是硬道理。唯有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方面需要。只有发展才会有扎扎实实的成果,才会奠定美好生活的各方面基础,形成美好生活需要的内生动力。当然发展应该是科学、高质量、全方位的发展,片面地、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是不可取的。要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中。

(四)规范和调整不合理需要

追求美好生活是每一个人的愿望,但由于每一个人的需要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要加强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引导,规范、调整不合理需要。美好生活需要能够把人从不合理的欲望枷锁中解放出来,从异己的物质力量中挣脱出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向“自由人联合体”过渡的重要条件之一。

規范和调整不合理需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调整,一是减少需要的物化。诚然,物质是人生存发展最基本的需要。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片面地追求物质享受、只关心自己兜里的金钱,物欲横流,随之而来是人性冷漠。片面地强调物质需要只会导致人的畸形发展,人最终成为物的奴隶。当然我们不提倡禁欲主义和单一的物质需要,丰富多元的物质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二是丰富其他方面的需要。当物质财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发展和享受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提上日程。如何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如何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如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如何使我们生存的环境能够更加山清水秀等应该成为我们的内在需要。

(五)构建和谐全面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不仅认为生产力发展是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前提,而且认为社会关系也制约着美好生活需要的可能性。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社会关系的全面性,“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4]。社会关系影响着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如果人们要牺牲部分的社会关系才能发展自身,那么其发展必然是片面的、畸形的发展。因此要摒弃作为异己力量的社会关系,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全方位来构建和谐全面的社会关系,实现人本质的“复归”。

五、结语

追求美好生活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实现是一个长期且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中华儿女要敢于破除不合理的欲望,确立和升华真正美好的生活需要,构建现实本真的需要系统。同时学会将个人需要和社会、国家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心系苍生、胸怀天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为实现美好生活需要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8-15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