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豪横”一词的发展与词义变化

2022-05-30贺闱丁忠婧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当代文学历史

贺闱 丁忠婧

关键词:豪横 历史 文化 文学 当代

当前通行的汉语词典中对于“豪横”的词语释义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指强暴蛮横;第二词义与豪放相类,形容爽朗有力;三是指性格刚强,有骨气。除了较为通行的现代释义之外,“豪横”也被视为方言语汇的一种:“形容硬汉不屈服的气概,是赞词。北京话不用豪横表欺人的强横之意。”“豪横”一词于唐宋时期已普遍使用,尽管与今之词义存在不尽相同之处,但其在历史文献、笔记丛刊、古典文学创作及评论著述中表现出了丰富的语言意义和社会文化内涵。

对于“豪横”一词在唐宋时期的语言表现和历史文化内涵,已有学者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如陈琛《说“豪横”》一文,通过从唐宋到当代词性与内涵的变化,讨论“豪横”一词的历史文化面貌和语言学表征。王彬在《豪横形容谁》中,从语义、情感色彩和语用学的角度,指出“豪横”是一个同时兼有褒贬两种感情色彩的词语,其语义随着人们的使用还在继续泛化,适用范围仍在扩大。苗梦颖的论文《“西门豪横难存嗣”的深层解读》,以《金瓶梅》文本为分析对象,探讨“西门豪横难存嗣”的评语中所蕴含的色空观和独特结构。李永卉的《宋代豪横的危害以及惩治》一文,则以社会历史的研究视角,着重讨论了宋代“豪横”一词所代指的人群社会势力对社会地方的危害以及政府所采取的具体惩治态度和措施。当前成果中,已有学位论文在讨论中论及了“豪横”一词的内涵及其表现层面,多从历史学和历史文献的角度进行具体讨论。如黄安康在《善恶之间——从〈夷坚志〉看南宋富民的两种形象及其文本生成》中,指出南宋时期富民“豪横”与“长者”两种形象本质上是宋代社会财富力量兴起之后,舆论对其引导的结果,是“善意”与“恶意”的相互激荡。谢明清的《宋代江西豪横与地方政府关系研究》认为宋代的豪横势力既在法律与伦理方面与政府对立,又通过缓解地方政府困境来扩大自身势力;而宋朝政府在管理控制豪横势力的同时,又在政务运行上对豪横势力有所依赖,双方的关系既对立又依附。李永卉的学位论文《宋代豪横研究》指出宋代豪横势力主要由恶霸地主、官僚豪横、僧道豪横及依附势力构成,破坏地方济秩序,危及宋代政权对基层社会的统治,触犯了封建国家的刑律,损害了封建国家的利益。而在处置豪横势力问题上的暧昧态度,导致了宋代政权在社会基层的统治力和权威下降。综观上述研究成果,学界讨论基本集中于阐述“豪横”一词意义范畴的两个层面:一是作为(豪横)之人的简称,“所谓的豪横,既非官员,也非吏胥,而是乡村中的土豪劣绅、恶霸地主”,从人物的身份进行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其二是以某一群类的行事方式或行为举止来作为豪横的判定,更为注重对于实际行动层面和现实既有发生的状态判定,即“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或政治势力,在基层社会有相当的影响,其中作恶并违反国家法律的便是豪横,包括乡村中的恶霸地主、官僚豪横、僧道豪横以及依附于豪横的势力”。

一、历史文献与笔记丛刊中的“豪横”

现在所见相关历史文献中,编订并成书于北宋真宗朝的《册府元龟》约是较早对于“豪横”一词进行较为具体的表述的,在书中“将帅部”的“豪横”这一条目下进行解释:“夫作福作威,凶于而国,败礼败度,戻于厥躬,皆圣训之格言,实人臣之明戒,况乃总握兵要,肃将天威,慎固封陲,诘诛暴慢,诚当义以先众,惠以感人,用宣戒诏,克贞师律,若其不恤危难,废乱典常,戕害生民,图报仇怨,负固滋横,崇侈无厌,贪黩之心,踰于谿壑,凶忍之性,甚于豺狼,以至诬害良臣,轻侮王室,虽膏斧钺,污鼎镬,盖有余戮。”这一论述从对于国家和君主的臣子身份、对于“生民”的危害性以及贪酷心性等层面界定了其时“将帅”之中的豪横行为和性质。《册府元龟》在讲述汉时灌夫、晋代桓玄等事时,同样使用了“豪横”一词:

并奏其在乡豪横,处夫弃市。

晋桓玄,嗣南郡公在江陵,其豪横,士庶畏之过于殷仲堪。

上述对于“豪横”的描述,是较为具象的,同时又表现出浓重的意识形态性。此类体认在传统史学的著述体系中是比较普遍的。汉代之后,尤其以唐宋时期的历史文献中较为多见,如汉代贾谊《新书》中“诸侯犹且人恣而不制,豪横而大强也,至其相与,特以纵横之约相亲耳”的描写,南朝时刘宋朝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中亦有“值汉桓之末,阉竖同事,外戚豪横”的表达,《旧唐书》在“外戚列传”中写“(太平)公主日益豪横,进达朝士,多至大官”,而《宋会要》也以“(镇侯伯)其子弟因父兄财力,卒豪横奢纵,民间患之”来表现“豪横”之祸,《三朝北盟汇编》则用“常胜军所至,豪横四邻不能安居,此燕民之尤怨者”对军臣及其部曲的行为作以勾勒。

二、笔记丛刊中的“豪横”

历史文献中所使用的“豪横”一词,基本是贴近其语词本义的,或强调“豪横”之“横”,大概意同蛮横、横行之义,“这些人所以被称为豪横,是因为他们触犯了封建国家的刑律,损害了封建国家的利益”;或聚焦于豪横之“豪”,词义近同于富豪、豪气、豪放、豪杰等,“显贵之家”“高资之家”为其主要表征。唐宋及之后的笔记史料著述中基本是沿袭了这种阐释范畴的,下以简表略作说明。

三、文学创作与评论视野下的“豪横”

正如《朱子语类》在论及官员职守时所言,“况州郡乃朝廷行法之地,保佑善良,抑挫豪横,乃其职也”,“豪横”在历史文本及笔记丛刊等传统语境下的表述更多指向了偏重于具有政治意義和意识形态的人物、事件及评价。这一较为确定的词义在进入文学创作领域和文学评论视野后,其内涵、意义范畴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既有历史文献中词义、内涵的留存,也出现了与文学创作及评论更为契合的丰富意义。

当然,传统文学创作视野中的“豪横”一词,也存在着《现代汉语词典》中所阐释的第一层词义,即指强暴蛮横的人或者行为。如唐代诗人郑愔的《少年行》中就写道:

颍川豪横客,咸阳轻薄儿。田窦方贵幸,赵李新相知。轩盖终朝集,笙竽此夜吹。黄金盈箧笥,白日忽西驰。

其中的“豪横客”当与“轻薄儿”在句式上相呼应,指代的就是后句历史文献中所言西汉时期的田蚡与窦婴等人。其他文学作品如清代署名为虫天子所著的《香艳丛书》中“金州石泉县民杨广……故豪横兼并其乡邻”,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巨绅子某申者豪横一乡,窥李申妻有色欲夺之,道无由”等,基本都使用的是“豪横”的强暴、蛮横之义。

古典文学尤其是詩词作品中所出现的“豪横”一词,更多地呈现出如《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其释义的第二层面和第三层面,即着重表现性格豪放、笔力豪气等意,而这两个层面的词义在描述创作主体特征和文体文风特点时,无疑是具有互通、互融的可能性的。因此,其中涉及的创作现象与作品文本较为多见,故仅举例简示如下:

饮啖惟所便,文章倚豪横。(韩愈:《东都遇春》)

短楫画菰蒲,斗作豪横归。(孟郊:《送淡公》)

如此等色恣豪横,耸身往往凌青冥。(陆龟蒙:《五歌·水鸟》)

平生豪横气,未老半消磨。(刘子翚:《出郊》)

豪横当年气吐虹,萧条晚节鬓如蓬。(欧阳修:《答资政邵谏议见寄·其一》)

欢时虽索寞,得酒便豪横。(欧阳修:《述怀》)

腹虽枵虚气豪横,犹胜谄笑病夏畦。(欧阳修:《再和圣俞见答》)

平生豪横心,虽悟不得遣。(袁枚:《行役杂咏·其四》)

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学评论领域,在使用“豪横”一词时,也多以其释义中的后两个层面为主。如清代潘德舆的《养一斋李杜诗话》说:“然朱子曰:‘太白诗不专是豪横,亦有雍容和缓者。”翁方纲的《石洲诗话》说:“然宋元之诸贤,正如唐之开元、天宝诸贤,自有精腴,非徒雄阔也。即东坡妙处,亦不在于豪横。”赵翼的《瓯北诗话》说:“其实(韩愈)《石鼓歌》等杰作,何尝有一语奥涩,而磊落豪横,自然错笼万有。”

上引材料中的“豪横”基本上都表现出与豪放、豪气相近甚而类同的意义,在作为对于创作主体的自身个性特质、作品创作风格特征的评论之语时,具有与前文所言历史文献中的词义各有侧重、特点鲜明的情状。

四、网络语境下的“豪横”

在当前网络媒体环境、时代文化背景等多元语言环境下,“豪横”一词的使用出现了具有时代特点与文化氛围的鲜明特征。如“豪横美食”“豪横楼盘”“豪横奶茶”“豪横酒驾司机”,等等。诚如已有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豪横”迅速成为人们口中及笔下的热词,看似偶然,实则是社会、文化、大众生活需求变化的缩影……“豪横”的流行,打破了词语传统含义的限制,衍生出丰富的意蕴,在商品市场、口语交流、新闻通讯中得以灵活使用,这是在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的大势之下,中华文化对新时代多元文化、流行文化的尊重与包容。

“豪横”一词的发展与词义变化经历了从历史文献、传统文学创作到新时代网络媒体环境之下的漫长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文化氛围以及语境中展现出了其释义的不同侧面和特征。《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豪横”的释义基本上涵盖了其词义的主要内容和大致层面,但作为2020年新词中的“旧词新义”一类,这一词语与其他同类词语因其填补了语义空位会得以保留,向平稳型发展,也使得其在具体作品文本和语境中仍潜存着不断焕发新的独特意蕴和语言张力的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

当代文学历史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新历史
《当代》背后的当代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