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李世民的亲密战友
2022-05-30刘心印
刘心印
唐太宗将六骏置于陵前,除了显示自己对六匹战马的深厚感情、告诫后世子孙大唐创业之艰辛以外,也有夸耀武功、宣扬国威的意图。
昭陵,位于陕西礼泉县烟霞镇九嵕山主峰上,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合葬陵。从唐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了107年,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最为后世瞩目的是“昭陵六骏”石刻。
名字来源于突厥语
在李世民开创大唐基业的数次决定性战役中,他的六匹坐骑立下赫赫战功,先后战死沙场。为了让它们和自己永远相伴,唐太宗下令“朕所乘戎马,济朕于难者,刊名镌为真形,置之左右。”
“昭陵六骏”原置于昭陵后山祭坛寝殿前的白石台基上,后世整修时移至东西两庑,西侧依次是“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东侧则是“特勒骠”“青骓”和“什伐赤”。
这些读起来十分拗口的名字来源于突厥语,六骏中至少有四骏属于突厥马系中的优良品种。而六骏均为三花马鬃、束尾,这是唐代战马的特征,也是从突厥传入的习俗。
唐太宗将六骏置于陵前,除了显示自己对六匹战马的深厚感情、告诫后世子孙大唐创业之艰辛以外,也有夸耀武功、宣扬国威的意图。
马背上的少年英雄
作为一个天才的骑兵统帅,李世民崭露头角是在武德元年(618年),那一年他20岁,意气风发,伴随着他的是六骏之一的“白蹄乌”,应是一匹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骏马。
当时唐军初占关中,立足不稳。割据兰州、天水一带的薛举、薛仁杲父子率军10万大举进攻,与唐军争夺关中。两军在浅水塬相持,李世民看准薛仁杲粮运困难,速战对其有利,便下令坚壁不出。
当年十一月,薛军粮草不济、士气浮动,李世民瞅准时机以少量兵力正面牵制诱敌,亲率主力直捣敌后,使薛仁杲阵容大乱、狼狈溃退。李世民乘胜追击,催动“白蹄乌”身先士卒,衔尾猛追,一昼夜奔驰200余里,迫使薛仁杲投降。
来自西域的“汗血宝马”
第二年,依附突厥的刘武周派宋金刚的精锐部队向南袭扰。相继打败李元吉、裴寂等李唐大将,几乎占领河东全境,震动关中。当年十一月,李世民骑着“特勒骠”,率兵3万东渡黄河,实施反击。针对宋金刚孤军深入、军中少粮的弱点,他力排手下将领速战的主张,决定以逸待劳、静待时机。
果不其然,来年二月,宋金刚陷入了像薛仁杲一样缺粮的困境,李世民发动总攻,乘着“特勒骠”突入敌阵,一战击溃宋金刚。而得胜心切的李世民率领数千精骑穷追不舍,连续两天不吃饭,三天人不解甲、马不卸鞍,依靠“特勒骠”优秀的耐力最终追上了宋金刚主力。长途奔袭、人困马乏的唐军依旧生猛,李世民一天之内连破宋金刚八道防线,杀敌上万。
“特勒骠”为什么拥有如此优良的特性,它可能是突厥可汗的一个子弟进献的“汗血宝马”。
最危急的时刻
“飒露紫”像列于西侧南端,从次序上看是“昭陵六骏”之首。“飒露紫”的含义应是“勇健者的紫色骏马”,是李世民东征洛阳王世充时的坐骑。
在“昭陵六骏”石刻中,只有“飒露紫”一幅上刻有人像,这个俯身为骏马拔箭的人就是唐初大将丘行恭。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渊命李世民率十万大军东征盘踞在洛阳的郑帝王世充。在拔除了郑军在洛阳外围的据点后,次年二月,李王二人在洛阳西北的青城宫展开了一场大决战。
为了打破僵局,李世民跨上 “飒露紫”,亲率数十骑兵从侧翼冲入敌阵,希望能打乱对手阵脚。他在敌军中横冲直撞、所向披靡,不经意间一回头,才发现随从诸骑大都失散,只有猛将丘行恭一人紧随其后。此时,一条长堤横在面前,郑军骑兵追了上来,“飒露紫”又被流矢射中,哀嘶摇晃。李世民从马上跌落,郑军蜂拥而上。
丘行恭见状,急忙调转马头,弯弓搭箭,向四方射去,箭无虚发,使敌骑不敢近前。在敌兵迟疑的间歇,丘行恭翻身下马,从“飒露紫”胸前拔出箭矢,骏马轰然倒地,再也没有起来。丘行恭把坐骑让给李世民,自己在马前徒步持刀,保护李世民杀出了重围。
为了记住这人生中最凶险的一役,李世民命人将丘行恭给“飒露紫”拔箭的一幕,永远定格在了青石上。唐太宗为“飒露紫”作的题赞是:“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最后一句,既可以看作是赞马,也可以看作是赞人。
“什伐赤”“青骓”“拳毛騧”
在攻取洛阳的战役中,李世民还折损了两匹爱马。
当时王世充求援于占据河北的夏王窦建德。窦建德率十万大军西援,李世民把主力留下来继续围困洛阳,自己率领3500人为前锋,抢占虎牢关,阻遏窦军西进。从石刻上来看,“什伐赤”身上中了五箭,都在马的臀部,其中一箭从后面射来,可以看出是在冲锋陷阵中受伤的。如果它的速度再慢一点,或许李世民将性命不保。李世民为其题赞:“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从“朱汗”一词看来,它应该也是一匹汗血宝马。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初二,窦建德出动全军,在虎牢关前列阵二十里,逼唐军出战。唐军坚守不出,夏军无隙可乘。到了午时,李世民登高远望,发现夏军列阵时间久了,士卒都饥渴难耐。有的坐地休息,有的争相饮水,阵形已散。李世民立刻亲率轻骑出击,直冲敌阵。李世民乘“青骓”率三千铁骑追击敌军30里后,窦建德受伤被俘,唐军斩杀夏军3000多人,俘虏5万余人。
虎牢关大捷后,唐军主力回师围城八个月之久的洛阳,并且押窦建德至洛阳城下.与王世充对话。王世充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献城投降。
唐太宗给青骓的赞语是:“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前三句形容马的矫捷轻快,后一句道出这一战役的关键性意义。
“昭陵六骏”中为李世民立下战功的最后一匹駿马“拳毛騧”(guā),是代州刺史许洛仁在虎牢关前进献给他的坐骑。李世民正是骑着它平定了河北刘黑闼的反叛。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窦建德兵败,被唐军押解到长安处死。刘黑闼等人以复仇为名,在河北一带起兵反唐。叛军不到半年时间,就攻城陷郡,势如破竹,收复了窦建德原来在河北一带占据的大部分土地。
武德五年(622年)三月,刘黑闼与李世民决战于洺水,擒斩唐军大将罗士信。后来,刘黑闼军粮已尽,不得不寻求决战,主力渡河时,唐军从上游决坝,趁机掩杀。战斗异常激烈,石刻上的“拳毛騧”身中九箭,战死在两军阵前。
这场战争后,唐王朝统一中国的大业完成了大半。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