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师请回答

2022-05-30DAISYCHENJIN

ELLE世界时装之苑 2022年9期
关键词:郝景芳经济学哲学

DAISY CHEN JIN

成年人的好奇心更珍貴

刘颖 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曾获得2019年科学探索奖。

刘颖在29岁时成为了当时北大最年轻的博导,她在追溯自己的科研之路时,提到最多的词是“好奇心”和“探索”,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甘苦自知却始终甘之如饴,大概因为她始终没忘记自己对这门学科的出发点。为了让更多人感受科学的魅力,她推广科普教育,希望把好奇心的力量传递下去。

ELLE:你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想成为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你现在怎么理解生命科学?

刘颖:小时候是因为对生命感到好奇,一直想要学习和生命科学相关的知识,到了读本科期间还是好奇心在驱动着我。直到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始深入一些科研项目,在这个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我被激发起一种使命感,我想要去探索生命的奥秘,想要以此为人类进步和生命的认知做出贡献,并且把它作为毕生为之努力的事业。这门学科始终是在探索未知中行进,它要追寻的是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我学了这么多年,在生命科学领域里,研究得越多你反而会感觉自己知道得越少,生命的奥义是无穷尽的。

ELLE:大学中科研工作常被看做是在象牙塔里,在你看来科研工作的苦与乐是什么?

刘颖:现在网上很多人吐槽说有四大“天坑专业”是“生化环材”,指生物、化学、环境和材料,因为这四个专业就业前景不被看好且就业要求较高,课程和实验难度又大。这虽然是一种玩笑,但确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这类专业的现实,特别是当你选择了科研这条路。一方面,科研,是一项付出和收获常常不成正比的工作,可能你投入了两三年但一无所获,这个时候对人的打击特别大,需要很强大的心脏。另一方面,每当你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获得了一个小小的成果时,就会特别激动特别开心,因为你是全世界第一个知道它的人,这种幸福感难以言表。

ELLE:现在做科研的年轻人,跟你当时相比有什么不同?

刘颖:现在的年轻人确实跟我们当年不太一样。我不能用“更功利”这个词去评价他们,但他们确实更渴望能快速获得一些直接的东西,更多时候想要得到一种即时满足。而科研恰恰是一件非常非常延迟满足的事情。当然,我并没有那种一代不如一代的想法,社会进步到每个阶段都会有自己的时代特质,这种特质自然会呈现在这一代人身上。我也并不会对他们这样的状态而感到焦虑,毕竟那是他们的人生。

ELLE:那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

刘颖:嗯……希望他们不要躺平吧,我不太赞同“躺平”这种观念。我们那一批学生当年非常拼命,倒并不是非要他们像我们一样,而是我觉得人需要逼一下自己,看一下自己人生的极限在哪里。

ELLE:所以保持好奇心变得特别重要,对吗?

刘颖:我就是因为小时候对生命产生了好奇,才一路走到今天,好奇心是我的起点。

ELLE:这也是你致力于青少年科普事业的原因吗?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

刘颖:科普的意义在于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让他们对世界抱有探索欲。在做科普的过程中有个故事让我很感慨,当时我们把百合花插进混合了不同颜色墨水的水里,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本白色的花瓣变了颜色,以此就能够体现出百合花根茎的吸水性。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结束后有很多人围着我问问题,我发现最积极的不是那些学生,而是家长们,他们想要了解为什么有的颜色显色快,有的慢;为什么颜色出现的位置在这里,而不是那里……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孩子更有好奇心,好奇是孩子们的专属,其实并不是,好奇心是属于每个人的,成年人的好奇心更加珍贵,它从未消失。

ELLE:但好奇心并不能让科研成功……那些正在从事或想要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应该如何正视这份工作?

刘颖:我带的硕博连读的学生,一下子就是5年,相处的时间很长,有时候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会在每个人毕业的时候送上祝福,就是简单朴实的四个字“平安喜乐”,如果他们的人生能够取得重大的成就,成为国际知名学者,我确实会非常开心,但我并不强求,我还是那个想法,科研不可以急功近利,要真正去享受探索的过程。

追求教育起点的平等

郝景芳 科幻作家,儿童通识教育品牌童行书院创始人。

从获得世界科幻雨果奖的小说家到儿童教育领域的创业者,致力于探索普惠的通识教育,郝景芳有何所思所想?在她看来这件事所肩负的使命和意义又是什么?同时在跟她的谈话中,我们也生发出了很多对教育本身的思考。

ELLE:我们经常会考虑沉没成本,从物理专业到研究经济学,再到投身教育事业,你在每一次转变时有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郝景芳:我觉得所学即所得,都属于工具,每个人所学到的东西在所有领域都是有用的,像我现在做的事情,物理、经济也都能用上。面向过去的选择法是总去看自己过去有什么,然后基于此去做决策,可是面向未来的话,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想要达成什么目标,根据这个目标来做决策,不太考虑过去的路径,我自己是这样的。

ELLE:决定投身做教育,尤其面向的是低龄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有过担心吗?

郝景芳:我没有犹豫过,但还是会有一些顾虑,包括一些舆论上的影响,所以我也不太会在公开场合过多地去讲这些事情。但我们做这个事情是比较实在、扎实的,虽然属于比较大胆地向前去尝试去探索,但我自己是非常坚定的,有一个很强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带给更多孩子更好的一种成长路径。那么为了这个目标,是可以付出很多的。

ELLE:你眼中当下我国青少年教育存在的最大困境是什么?

郝景芳:我們走访过很多城市和乡村,“童行书院”的老师们也做过很多调研,我们发现其实孩子本身差别不大,感兴趣的问题也都很相似,对于世界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像;但是孩子生下来的资源差距很大,我们发现,乡村家庭很现实的生活现状:首先,家里就没有相关的书籍或者工具、玩具,有的甚至没有父母的长期陪伴,艺术类的启蒙可以说更是微乎其微的存在。他们很多人,平时想去趟县城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去到大城市,去博物馆参观或者参加各种体验学习。我们平时能看到的直观对比,主要是学习成绩和考分上的差别,但是很多人意识不到的是,对于就业及未来的差别性,其实是来自于这种生活经历和经验、眼界以及见识带来的差别。

ELLE:你和童行书院希望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郝景芳:我希望教育本身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存在,教育不只是追求一个阶段性的累积,而是面向更广阔的人生和世界—能让一个人的心胸和视野都越来越开阔,最后能够在一个更大的世界范围内做自己合理的选择。我们现在做通识教育,更多的是面向幼龄及低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知识积累,让他们了解更多科学、人文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让他们参与到创意型创作项目。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更多孩子有一个很好的成长路径。

ELLE:你一直在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当下的教育方式需要改善的有哪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郝景芳:我觉得很多时候学生的眼界并没有被打开,这就导致他们一直在学,但是一直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也没什么兴趣,就很容易产生为了考分考学而学的心理。这样学生的眼界其实是变窄了,内心也会随之变窄,等他将来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很容易迷茫,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找不到自己的人生之路,选择的空间也窄。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试图帮助更多的孩子,把自己的眼界、心胸打开,一方面是可以激发兴趣,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学的这些知识都有什么用,同时也希望他们之后面对人生和世界时,能更有胸怀天下的精神。城市教育部分,我们更多的是试图影响父母,让父母从理念、教育思路和方法上去帮助到孩子,但是确实很多乡村孩子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父母不在家,或是父母本身的受教育水平就相对低一点,所以乡村教师是我们会想要去试图影响和合作的伙伴。

ELLE:近几年国家继续贯彻教育“减负”,但也引发了很多对于“教育公平”的讨论,你怎么看?

郝景芳:我认为起点平等是需要去追求的,但终点教育的平等可能不用特别去强调。我们可以回到最基础的层面,去减小差距,比如多一些投入,多做一些努力给那些贫困孩子,让他们0~3岁都有免费玩具,3~6岁有更好的免费幼儿园,甚至是用一些人为的干预,比如教师资源的分配,让他们能够到更弱势的地区支援孩子等等。最后的筛选阶段,我觉得反而不应该有太多的人为控制,像我们运动场上大家如果同一起跑线起跑,那么最后有人赢、有人输,这个谁也不能说什么,但如果说我们最开始的起跑点差别特别大,最后我强行安排一个人说必须他拿冠军,因为他体能比较弱,所有人都会觉得不公平。

ELLE:怎么看待中产精英的教育焦虑?尤其是“双减”下这种焦虑好像更严重了?

郝景芳:所谓“双减”是在试图弱化、压制城市家庭里的追求。我觉得更好的方式是我们尽可能帮助更多小城市、乡镇农村的孩子也拥有获得更好教育的机会和更好的教育资源。当然这不是说要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说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比较好的上升通道,这个上升通道不只是说高考,也包括很多兴趣特长的培养和教育拓展。我们如果能够给到乡镇乡村小孩更多这种课程,其实就能够让很多孩子也都有更开阔的人生发展机会,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努力方向,就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去拉平孩子们的起点,以及尽可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多元化的上升通道。

ELLE:你对于近几年的“知识流量”“知识破圈”“网红教师”这种现象怎么看?当老师成为一种新偶像,在你看来其中的利弊是什么?

郝景芳:首先当网红并不是想当就能当的,能够成为网红的人,一定有他自己非常独特的魅力和优势。我们首先要去思考一个人为什么能够成为网红?像李永乐老师、董宇辉老师都非常幽默,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个很好的素质。其次他们专业能力也很过硬,他们能够用很幽默的方式把专业表达出来,又能够旁征博引,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地方,是很多老师应该学习的。像李永乐老师,他相当于把人大附中最优秀的教育教学,让所有人都能去享有,这个本身是一个挺博爱的事情。

ELLE:科技的发展是否会推动未来教育的公平性?你如何看待在线教育的发展?

郝景芳:科技发展肯定是促进教育普及和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媒介,网络上有很多学习内容确实是很好的一件事。但现在真正能够在互联网去学这些内容的群体,其实都是已经偏独立成人的个体了。我觉得还是要有一个搭桥的过程,希望未来能让初中以下、幼儿园到小学这个阶段的孩子,也能够在符合他们需求的数字世界里遨游。

ELLE:通识教育对成年人是否适用?成年人如何学习并运用通识教育的理念?

郝景芳:我觉得成年人要考虑到这个时代是在剧烈变化着的,需要适应变化才可能有一个更长久的职业道路。从实际来看,现实中,职场每年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不能与时俱进地持续学习,只知道固守自己原有的一项技能,那你在今天这个社会中,可能连份工作都找不到。那就得变成一个互联网思维,一个成年人就需要不断地去跟随发展潮流,去跟随这些新的变化,并且得需要去拓展自己的视野,这就是成年人的通识教育。

哲学是发问,不是鸡汤

郁喆隽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宗教学系副主任,对电影领域亦有深入研究,著有《神明与市民》《 当柏拉图遇到卢米埃尔》《 50堂经典哲学思维课》。

哲学是高冷的,很多人都这么认为,可是如此高冷的哲学又无处不在。当你陷入思考,很有可能就进入了自我的“哲学时刻”。郁喆隽在喜马拉雅上开设的哲学课程,有500万的播放量,他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梳理出一张引导你畅游哲学世界的地图,按图索骥,让人体悟到:哲学,是要去发问。

ELLE:你认同大家对哲学抱有的“艰涩高冷”的印象吗?

郁喆隽:首先,从学术文章的角度来说必须有专业术语,造成了较高的门槛,仅限于小圈子传播,形成了一个越来越高的专业壁垒,把大众挡在了外面,这确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其次,现在大部分学术工作很大程度上被卷入了近似工业化的产业流程中,为了写而写,为了发表而写—而古代的哲人和贤者们都是真的在思考和处理自己的人生问题。最后,哲学之所以让人感觉“高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是没有这门学科的,但我们又会在教科书中一知半解地了解到一些简单的哲学命题,这种“知而不明”的状态反而会加深普通人与哲学的距离。

ELLE:普通人认知中的哲学跟作为学科的哲学有多少距离?

郁喆隽:曾经我有个学生遇到过一件有趣的事。他大一暑假坐火车回家时,车厢里的人听到他是学哲学的都一拥而上,围着他问“形而上”“存在”“物质与意识”,甚至“毕业后是不是要给领导做秘书”,这些问题让他觉得有点可笑,大众认知的哲学和学院里的哲学之间的鸿沟非常大。所以第二年他再坐火车时,遇到别人问他专业,他就回答自己是学核物理的,整个车厢一路上都非常安静,没有人追问他核物理的问题。

ELLE: 随着自媒体和知识付费的发展,哲学变成了网红课程,你怎么看?

郁喆隽:如果把哲学放在更长的人类历史中考量,现代这种近工业化的学术形式只存在了一两百年,在之前更漫长的时间里,哲学家不写论文和专著,像孔子、苏格拉底,甚至没有所谓的专业的哲学家群体,有人是帝王,有人是贵族,有人是奴隶,人人都可以思考,他们也有更丰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苏格拉底在雅典广场上论辩,孔子周游列国,西方近代可以用虚构小说的方式进行哲学思考。哲学从来就不应该是关在象牙塔里的。但要警惕的是,让大众能接受和为了迎合大众而无限下沉,是兩回事,有些短视频断章取义,把哲学碎片化,破坏掉其发问的脉络,甚至是跟初衷背道而驰了。

ELLE:在下沉的过程中有时候哲学会被“鸡汤”化,大众又很容易接受这种表达。

郁喆隽:苏格拉底说,他只做一个精神的助产士,就像助产士帮助生产,但不能说这个孩子是他生的。所以哲学能帮什么,不能帮什么,当你内在驱动力受阻,自己不思考的时候,它怎么能包治百病呢?而我最重要的观点是,哲学它恰恰是不提供标准答案的,很多时候它只负责提问题,这永远比给答案来得更重要。

ELLE:那哲学到底如何跟普通人的生活发生关系?

郁喆隽:每个人进入哲学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人通过文学,有人通过科幻,有人通过对科技的反思。当然你可以说,我现在不想去思考一些问题,但没有人可以保证,在人生的某一天哲学问题不会找到你,就像笛卡尔说的,一个人可以不专事于哲学工作,但一辈子总需要有一次认真且诚意地整理自己思想的时刻。

ELLE:你对电影也很有研究,会有一些独特的哲学化解读。

郁喆隽:有些电影中探讨的核心问题其实跟哲学中思考的问题高度一致,所以有时候我会把电影作为一个“梯子”,以此去揭开、剖析哲学问题。虽然我们总在感叹现在的社会过于娱乐化,但总有一些人会不满足于简单的娱乐,或者说可以在娱乐中玩出更高级的东西来。

中文系再度“翻红了”?

张怡微

作家、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现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生导师。已出版长篇小说《细民盛宴》、中短篇集《樱桃青衣》《 家族试验》等,今年7月出版最新小说集《四合如意》。

年少成名,张怡微始终坚持写作。做了老师之后,创作的时间被极度压缩,但如今她也在讲台上遇见了很多热爱写作的人,历史悠久的中文系现在竟吸引住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那写作该如何被教授呢?个人经验如何变成拥有强大共情力的作品?在这个数字自媒体的时代里,爱写的人,爱读的人,又该何去何从?

ELLE:中文系是大学里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现在也成了最不时髦的专业,你认同吗?

张怡微:中文系有过一段群星璀璨的辉煌时代,确实也有过十几年的没落期,但我听说这两年报考中文系的人又多了起来。现在报考创意写作的人明显地非常多,可是这是中文系的景气吗,还是社会本身的“卷”导致大家在求学道路上选择了比较保守的专业?也许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读书,写作反而没有那么大的压迫感吧。

ELLE:但是创意写作现在成了当红专业,是因为爱好写作的年轻人变多了吗?

张怡微:确实它突然变成了风口浪尖,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作家都纷纷进入学校,成为驻校作家。1994年王安忆老师来复旦开课,教授文学写作,后来这个专业也培养出不少成名的写作者。很实际的情况是,现在这个专业的就业还不错。创意写作并不是只写纯文学,很多游戏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很喜欢我们的学生,因为只有产品不够,他们太需要会讲故事的人了,去赋予产品意义感。我的感觉是很多人都挺想写的,尤其是那些没有考上我们专业的人,创作欲望很强烈,其实当下是个全民写作的时代,不缺作者,反而好的读者是稀缺的,是要靠“抢”的。

ELLE:作为作家和老师,你怎么平衡这两种身份?

张怡微:教学和考核这些事情其实跟写作没有关系,当作家本来可以很“狡猾”的,我只看自己喜欢的就好了,不熟悉的部分就绕开,不必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但是我又是一位教创意写作的老师,学生会问我,写到这里写不下去了怎么办,面对他们的问题和困惑,我也会告诉他们一些通俗小说的创作方法,让他们去尝试。现在真正留给自己的写作时间其实很少,我不得不学会了一种新方法,把一部作品的创作时间拉长到5年,一年写两个短篇,对我这样一个急性子来说,是一个自我训练的过程。我也依然每天都在怀念拥有大段完整写作时间的日子。

ELLE:坚持做老师的乐趣和意义又在哪里?

张怡微:对像我这样一个不喜欢旅行、一直待在家里的人来说,当老师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过程,我会看到很多复杂而新鲜的东西,这是创作者所需要的。但是现在大家依旧会对老师有一定的“刻板印象”,老师不仅要承担专业指导的责任,还要承担起人生导师的职能,中国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一定能够拿出明智的建议,其实不是的,我可以给你提出一些建议,但不能指导你的人生。

ELLE:真正能在写作这条道路上坚持下来的人多吗?

张怡微:真的不多。我觉得很多人对于材料的辨识或者说对写作本身的认识是有限的,他们常常会觉得自己经历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是一次巨大的挫折或人生风波,这件事就可以成为文学作品了。其实它离真正的文学作品还很远,它只是材料,只是一个纲要。有的事情可能让创作者本人很激动,可是在他人看来毫无波澜,这是写作中经常发生的问题,所以创作者要接受一个事实:人生经历要在经过处理之后才能形成艺术品。

ELLE:最后坚持下来那部分人,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张怡微:他们太需要肯定了,对外界的评价和肯定的焦虑与渴求无法避免,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会因为只看到我小说第一句话就丢掉的编辑而痛苦,会因为别人说我矫情,说我写得一般而痛苦。现在我不再痛苦了,随便他们说什么。我很想告诉年轻的写作者,自己觉得好就好。我发现学生们会非常在意我的评价,他们会揣摩我喜欢哪种风格,哪一类题材,就为了获得我认可,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真正的喜好,但其实没必要这样。

ELLE:你期待着坚持下来的人中出一个伟大的作家吗?

张怡微:我经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要不要培养出来一个学生像石黑一雄那样,突然拿了诺奖,然后开始直言说学校老师并没有教会他什么,他的成功跟老师毫无关系诸如此类,那我要怎么面对。我想没有一个老师会希望学生全都不如自己,他们总要超过我,而且超过我是一件很小很容易的事情,我时刻准备着这一天的到来,那会是一个奇妙的时刻,作为老师不可能永远高高在上,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也就懂这些。

ELLE:在当下写作的意义是什么?写作者如何面对速食时代的焦虑?

张怡微:写作是一项“最便宜的”创作事业,经济门槛极低,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可是想要成为一位知名作家却变得更难了,媒体太分散,圈子也不断被细化,短视频让长时间阅读也变得越发困难。没办法,我觉得要顺从自己的情感,相信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这些都有历史的能量,可以打破流行化的东西,虽然流行文化会驯服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但每个个体的感受和独特的生活经验是无法取代的。就像郁达夫说的,五四以来文学最大的贡献是对自我的发现,你是个别的,不是大数据的整体,尤其是写作者,要相信自己足够特别。真正该感到焦虑的是流行文化,它转瞬即逝,一个人突然爆红,又突然消失,而文学始终都可以放在更悠久的时空。

经济学,不是功利学

梁捷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在看理想App上开设了爆款经济学课程《生娃·养老·打工人: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一平方公里内的经济学》。

不知何时起,经济学仿佛是高级成功人士的标签,商学院、经管系成了会赚钱的代名词。梁捷学了经济学也喜爱文史哲,他从更人文的视角去看待经济学对于普通人的影响,希望人们放下对经济学的功利主义假想,那我们应该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ELLE:最早你对于经济学的兴趣点始于何处?

梁捷:我是完全的理科生,曾经在上海最好的中学参加数理化竞赛,但我深知自己跟天才理科生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对文史哲感兴趣,而经济学恰恰是一个文理兼收的学科,就报考了。其实那个时候我对到底什么是经济学一无所知,直到读到博士,才开始有了一些认识,并且慢慢地产生了兴趣。我发现很多读经济学的学生跟我当年一样,连报考的理由都相似。

ELLE:如果有年轻人问你,经济学是什么,你会如何回答?

梁捷:我认为关于经济学是什么的答案是根据不同目标来选定的。一个目标是成为经济学家、学者,这也是绝大多数大学经济系培养学生的目标,但现实是,绝大多数的学生不能成为职业的经济学家或学者。对普通人来说,经济学最重要的意义是认识这个世界,它是研究人类基本行为的一种科学,从股票投资,失业养老,到买房买车,甚至在哪家饭店办婚宴都可以运用经济学加以分析。这个世界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得多,从当代经济学的角度看,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仍然很肤浅。經济学能够让人对世界抱有探索的好奇心,对经济学真正关心的人,最基本的是了解身边正在发生什么。

ELLE:具体来说,经济学是如何跟每个人的生活发生联系的?

梁捷:举个例子,经济学家始终非常迷恋一个理论,周期性理论,可能两年高峰之后是两年低谷。这个理论对个体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我们的行为决策可以有很大帮助,当下你是出来找工作还是继续读研,哪个行业处在高峰,经济下行时应该怎样平稳度过等等问题。但在现实中,很多人都更关注短期的周期,趋利而往,像现在核酸产业很好,对吧,如果真的要决定我们长时间的生活质量,就要学会把握长周期,这就是宏观经济对每个人的影响。虽然它叫宏观经济,但它最终是施加在每个普通人身上的,为什么现在考公考编的人越来越多?人怎样在一种经济大环境下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对这个世界做出判断,也许就是经济学与每个人切身相关的联系。

ELLE:经济学看似跟普通人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但其实经济学原理又无处不在,你如何看待大众对于经济学认知的偏差?

梁捷:经济学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艰深,就像现在有很多时髦的教科书,简单到10分钟就能教会你经济学中最简单的理论,而有些复杂的经济学模型谁都看不懂,但不管怎样,经济学是一个工具,对于大众来说,不要过于关心经济学理论和专业名词,我们最终是要通过它认识和解释这个世界,这才是目的。我们需要一个理论,并不是因为它多简单或多复杂,而是它能够有用,关键是解决问题。另外,经济学跟物理学或天文学这类纯理科不一样,它们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改变,而经济学不同,它的本质特征是研究人的行为,描述的是普遍大众一般的认识规律,它不是客观存在的,大多数人觉得雪糕变贵了,不去消费而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只有你一个人认为很便宜,没用。

ELLE:大众对经济学确实存在一定的误解?

梁捷:我觉得要摆脱一种功利主义的思想,就是学了经济学对我们的生活一定有什么用,这其实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大家对文史哲类的专业会比较“宽容”,比如,读了《红楼梦》之后,很少会有人觉得它可以直接用在生活中,大多数都是寻求一种长期的审美体验,没有那么强的功利性目标。而对于经济学就比较“苛刻”,存在着功利主义的想法,甚至认为读了经济学就能提高赚钱的能力,我觉得这种想法非常不可取,经济学跟文史学和自然科学一样,是一种基本的人文素养,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ELLE:普通人如何做到能和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梁捷: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认识这个世界,改变这个世界。所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就是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经济学本身没那么重要,如果经济学理论和真实世界不一致,那错的一定是经济学而非真实世界。所以在学习经济学理论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观察世界,思考经济社会运作的一些内在规律。如果你知道怎么去认识这个世界,就已经做到和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了。当然,终究经济学理论只是告诉你理论,具体到你学会了成本收益也就是算账清楚,但即使你把什么账都算清楚了,就真的会做了吗?最后要做决策和判断的时候,不是单靠经济学或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更多的是勇气、信念、理想等等这些无法被计算的东西。

推荐书单

刘颖的书单:

《植物的智慧》

李振基/李两传 著

本书揭秘的是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希望用深入浅出的手法把植物写活,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换一个角度认识植物世界。

刘颖的书单:

《癌症·免疫与治愈》

[美] 迈克尔·金奇 著

这本书是一部免疫肿瘤学的演化史,讲述了免疫疗法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功,人类对癌症的理解如何演变,以及肿瘤与免疫系统的动态相互作用如何得到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郝景芳的书单:

《造星主》

[英]威廉·奥拉夫·斯特 普尔顿 著

这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科幻作品,描述一个地球人灵魂出窍之后,漫游宇宙,追寻造星主的故事。书中探索了生命真意、生存与死亡以及造物主与万物之间关系等一系列哲学命题,同时还涉及了基因工程、戴森球等前沿科学概念。

张怡微的书单:

《四合如意》

张怡微 著

12篇故事,聚焦于当下青年一代,他们在表情包、弹幕、播客、直播构建的电子丛林中表达自我、享经验、传递情感,辨析生活的真相,权衡得失。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亲情、爱情、友谊,又如何写下自我的宣言?

郝景芳的书单:

《为深度学习而教:促进学生参与意义建构的思维工具》

[美]杰伊·麦克泰 [美]哈维·F.西尔维 著

著名的教育家麦克泰和畅销书作家西尔维提出了教会学生自己进行意义建构,从而获得深度持久的理解,培养有价值的、可迁移的内在技能。

张怡微的书单:

《始于一次分神》

胡桑 著

在写作中,胡桑秉承了细读方法,深入文本肌理,揭示文本寫作的秘密,为读者开辟出诸多通往文学作品的条条幽径。

郁喆隽的书单:

《50堂经典哲学思维课》

郁喆隽 蓍

本书选取50个当代生活的大问题,带你重温50部哲学经典,对话哲学家的沉思人生,指引你向人类思维的边界不断探索。

郁喆隽的书单:

《大问题》

[美]罗伯特·所罗门/凯思林·希金斯 著

本书将引导读者进入真正思考的大门,自然而然地进入哲学的殿堂,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史上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思考的乐趣。

郁喆隽的书单:

《大问题》

[美]罗伯特·所罗门/凯思林·希金斯 著

本书将引导读者进入真正思考的大门,自然而然地进入哲学的殿堂,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史上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思考的乐趣。

梁捷的书单:

《好的经济学》

[美]阿比吉特·班纳吉[法]埃斯特·迪弗洛 著

经济学家班纳吉和迪弗洛以明晰优雅的笔触阐述了经济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提出了诸多富有创新和启发性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郝景芳经济学哲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千万次折叠,千万次克服
简明经济学
菱的哲学
三味书屋 DRAGON'S DIGEST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郝景芳:“清华学渣”变身雨果奖获得者
经济学
The Lonely Ward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