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致富
2022-05-30张红
张红
一片片茶园青翠欲滴,一个个加工企业开足马力,一条条“茶旅线路”人气火爆……初夏时节,张家界市桑植县迎来最热闹的茶叶采摘季节,茶农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着穿行在茶园采摘透着无限“钱景”的茶叶嫩芽。田间地头,连带着茶叶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
茶产业是桑植的特色产业,也是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桑植白茶”地标的培育和发展,使桑植茶產业在转型与融合中焕发蓬勃生机。一条因茶兴业、因茶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阔。
逐绿而行,让白茶产业旺起来
2021年首届桑植白茶文化节活动在桑植县举行,众多学者、专家齐聚一堂,以“桑植白茶,世界生态白茶”为题,说茶事,论茶道。地处武陵山脉,气候温和适宜,生态环境优美,北纬27至30度,是茶叶的黄金产茶带。
近年来,桑植县利用生态优势做大做强茶产业,从2016年开始,该县制定了打造桑植白茶品牌的思路,通过引进新技术,改良老茶园,引进新品种,扩建了茶叶生产基地。同时,为把控桑植白茶的品质,桑植县建成了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白茶地方标准体系,完成了“桑植白茶”SC食品生产许可证、绿色食品认证。
自从将白茶确定为主导产业后,桑植县致力于打造桑植白茶的品牌,注册了湖南湘丰桑植白茶有限公司,领衔进行“桑植白茶”产品研发、销售渠道开拓和品牌推广,制定了桑植白茶标准加工工艺,在全县进行推广。
2018年,“桑植白茶”入选“五彩湘茶”,成为湖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5大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之一。2019年,“桑植白茶”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潜在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十分突出。对其资源进行保护、适度开发,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时任桑植县副县长张帆说,实施地理标志保护,“桑植白茶”的品牌内涵更加丰富,市场知晓率不断提升,成为全省86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耀眼的“明星”。
立足资源优势,做足茶产业文章。从2012年的2万亩发展到如今的近8万亩,桑植茶产业持续做大做强,群众因茶而富、乡村因茶而美的生动实践更有底蕴、更添活力。
打造品牌,让地标资源活起来
“采茶很有讲究,既要注意手法,还要看准芽尖。”2021年5月20日,在桑植县五道水镇茶叶村的茶园里,茶农孙成平双手飞舞,说话间娴熟地将茶芽采摘下来装入身后的茶篓中。
6亩茶园,每年收入3余万元,孙成平说:“这几年,县里为我们提供技术培训和销售指导,我们只要严格按标准种植和管理,就能种出好茶、卖上好价钱。”
地理标志不仅让“桑植白茶”身价倍增,也让茶农的腰包鼓起来。孙成平只是桑植白茶产业链上7.45万从业者、受益者之一。
“让茶企和农户充分认识地理标志,是用好、护好地理标志的前提。”桑植县茶业协会会长伍孝冬介绍,桑植县实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核算”,从培育、申报、运用、监管等方面服务地理标志产品,持续提升产业质效和品牌溢价。
目前,地理标志品牌辐射桑植县7.9万亩茶园和23个乡镇,开发出“风花雪月”茶产品系列,年产茶2100余吨,涌现出56家茶叶企业,呈现出全产业链高速运转、创新发展的强劲势头。
注重提升,让地标品牌强起来
连日来,在桑植县湘丰桑植白茶有限公司鲜叶收购区,前来交售茶叶的茶农络绎不绝,验茶、称重、搬运、摊凉,各个环节紧张有序。“我卖了20多天春茶,有4000多元,收益还不错。”现场拿到钱,官地坪镇金山坪村茶农谷红英笑呵呵地说。
作为用标企业,湘丰桑植白茶有限公司有一套完善规范的生产标准和技术标准,每一款茶产品包装上都贴有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只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实现商品溯源。
“我们对茶农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茶叶收购,采摘时也统一了标准,只采单芽头或一芽一叶的茶叶。”公司负责人黄骁说,做大擦亮产业品牌,企业就要确保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的高标准、高质量。
在桑植县,像这样经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企业已有5家,正在申请授权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企业2家,“地理标志”的运用日渐广泛,品牌带动效能更加凸显。
2019年,“桑植白茶”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严格执行品牌、质量、标准、包装、宣传“五统一”管理机制,通过标准化管理、动态化监管,着力打造特色“金字招牌”。
“品质提升的每一个环节都跟上了,产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正循环。”桑植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晓春介绍,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强,茶叶年产值不断提升,占全县农业综合产值比重达20%左右,销售的“触角”遍布全国各地。
如今,桑植以茶为媒吸引八方来客,不断延伸产业链,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的好路子,一幅产业优、茶农富、生态美的幸福画卷正沿着绿水青山徐徐展开。
(据《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