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初任教师的课堂评价素养

2022-05-30沈琦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8期

摘要:课堂评价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任教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提升他们的课堂评价素养能够促使他们快速成长。调研发现,初任教师存在课堂评价素养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课堂评价知识不全面、课堂评价理念理解及运用不到位、课堂评价能力不足。对此,从学校、教师两个维度分析不足的成因,提出提升初任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评价素养;初任教师;评价知识;评价理念;评价能力

一、对“课堂评价素养”与“初任教师”的认识

课堂评价是日常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学,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如课堂提问、作业评价、测验等收集学生学习结果的信息并作出评价、解释和反馈。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槨教授指出!评价是教师专业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素养必须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教師的评价素养应当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最为迫切的需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课堂评价素养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场域中进行评价活动的品质和能力,具体包括教师在评价规划、实施与反馈过程中所渗透和反映的评价意识、评价知识及评价能力等。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教师的课堂评价素养因自身的专业知识、对理念的理解和具体实践能力的不同而水平不一。换句话说,每位教师都有通过提升课堂评价素养来达成专业发展、生长的可能。

初任教师是以“新教师三年上岗考核”中的“三年”为依据,指通过各类教师招聘考试正式人职于各类公办及民办小学且教龄不满三年的教师。“初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此时的教师拥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但欠缺实践经验。也因为这样,初任教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提升他们的课堂评价素养能够促进他们快速成长。此外,初任教师作为学校的新生力量,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初任教师的发展,学校可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

二、初任教师课堂评价素养不足的具体表现

(一)  课堂评价知识不全面

笔者调查发现,很多初任教师不能正确、完整地回答关于评价的概念,如:对于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信度、效度、成长档案袋等概念,很多初任教师表示听过这样的名词,但具体是什么含义、如何操作并不清楚,自己所使用的课堂评价全凭个人片面的理解。正是因为理论知识不全面,所以初任教师的课堂评价不能很好地开展,也不能在他人的课堂中发现评价方面的问题或者优点。这使得这些缺乏正确、全面课堂评价知识的初任教师,既不能改进自己的课堂评价,又不能帮助别人改进课堂评价,从而进人课堂评价的“死循环”。

(二)  课堂评价理念理解及运用不到位

初任教师尽管具备一些课堂评价知识,但他们的课堂评价往往会出现理念理解不到位的情况。比如,不少初任教师认为,考试是课堂评价的重要标准,哪些内容经常考到就重点教学哪些内容%巴重点内容教透、让学生会做题,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则验是课堂评价最重要的方式。

初任教师在教学中的课堂评价运用也不到位。笔者访谈发现,很多初任教师明白课堂评价的重要性,但课堂评价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大多是教师指向学生,很少有学生评价自己、同伴甚至教师的。评价更加注重知识技能方面,只关注学生是否回答对了问题,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评价也较简单笼统,以肯定或否定为主,没有具体讲明这样评价学生的原因,也没有对学生提出改进建议。课堂评价以即时评价为主,忽视了延时评价的作用#

(三)课堂评价能力不足

初任教师开展课堂评价活动是需要课堂评价能力支撑的。课堂评价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技能、语言表达素养、教育教学机智等。纵使初任教师课堂评价理论知识十分丰富,评价能力不足也会使得初任教师课堂评价素养不高。

在课堂上,我们会发现,不管低年级还是高年级,不管什么学科,初任教师的课堂评价都是差不多的,都是诸如“很好”“不错”“你说得真棒”这类的“场面话”。这样的评价缺乏学科专业性,学生也很难从这样的评价中有所收获。反观名师的课堂我们则会发现,名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能把学生表达不清楚的观点用学生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的语言表达构成的评价,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

此外,初任教师因为缺乏教学机智,不能很好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或者预设以外的生成,使得课堂陷人尴尬或者低效的情况比比皆是。而名师能够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有效地评价教学中的生成,让学生学得有深度。

三、初任教师课堂评价素养不足的成因分析

造成初任教师课堂评价素养不足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学校层面的原因,同时也与初任教师的自身行为息息相关。

(一)学校层面

学校是教师管理的执行者,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颇使得初任教师的课堂评价素养存在不足。

1.学校考核不重视课堂评价

笔者了解到,笔者所在地区的学校对初任教师的考核主要包括教学质量、教科研、师表规范、教学成果、班级管理等,未把课堂评价列为考核项目,在教学质量考核中也是以各类学生调研成绩为主。这些都使得初任教师不会主动去获取课堂评价知识,不会主动去形成课堂评价技能,致使课堂评价素养存在不足。

2.学校缺乏课堂评价文化与环境

学科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基本的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定向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不少学校的教研活动缺乏对课堂评价文化的研究。教研活动以集中备课、评课议课为主,尽管也会涉及一些教师的课堂评价,但缺少持久深人的专业对话,很少产生思想上的碰撞。教研活动更加关注教师的课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是否已经突破教学难点。这也使得初任教师在缺乏课堂评价文化与环境的情况下很难发展自己的课堂评价素养。

(二)教师层面

教师是课堂评价的落实与执行者,初任教师的个体层面的因素也会导致其课堂评价素养不足。

"“应试教育”的教学目的观根深蒂固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很多年,课程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那为什么还会出现教师课堂评价素养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初任教师“应试教育”的教学目的观根深蒂固。课堂中,教师还是评价的主体,测验是课堂评价的重要方式,分数是教师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一些初任教师认为,课堂评价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工具,而忽视了它其他的功能。还有一些初任教师认为,分数是体现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缺乏自我学习与提高课堂评价素养的意识

思想观念上的偏差,使得初任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学生的学习结果上,对课堂评价素养的重视不足,缺乏自我学习与提高课堂评价素养的意识。正是对课堂评价的学习与研究不多,从而对课堂评价的理解片面,如认为课堂评价是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一个工具,对学生课堂上的评价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的,忽视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长此以往,初任教师的课堂评价素养不仅不会提高,反而极有可能倒退。

四、初任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提升策略

初任教师的课堂评价素养存在诸多问题,形成的原因也很复杂。提升初任教师课堂评价素养意义深远,明晰提升初任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策略也迫在眉睫。

(一)  学校层面

"重视初任教师课堂评价素养水平的考核

学校考核中应该设置课堂评价素养板块,以校本政策带动初任教师重视课堂评价素养的培养,让他们像重视教学质量一样重视课堂评价,从而使得他们在重视中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课堂评价素养。

2.为初任教师的发展营造评价文化与环境

如果说专家的讲座培訓是专业的指导,那么学校教研活动则是基于本校教学、教师实际情况的“接地气”的研讨。学校教研活动中应该开设专门的课堂评价研究主题,以教研组为单位带动教师开展课堂评价研讨,让初任教师在研讨中发现自身课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灵活调整,及对改进。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课堂评价标准,让初任教师的课堂评价有实实在在的对照标准,助力初任教师在这样的评价文化与环境中提升课堂评价素养。

(二)  教师层面

1.树立正确的课堂评价理念

初任教师要培养课堂评价素养,首先要摒弃陈旧的课堂评价理念,树立正确的课堂评价理念。初任教师可以通过主动参加相关培训、讲座活动,阅读相关书籍等途径树立正确的课堂评价理念。这是提升初任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基础。

2. 改善自身的评价行为

纵使初任教师有了正确的课堂评价理念,但若不去改善自身的评价行为,也无济于事。所以,初任教师需要切实行动起来,改善自身的评价行为。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是简单的“正确”或者“错误”,而是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等,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合适的评价。

比如,一位数学初任教师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一课的过程中,很少使用“对的”“不对”“再想想”“很好”这样指向不明的词语评价学生。在认识尺子的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自己的尺子并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这样回答!我看到了尺子上有数,1,2,3……一直到2,还有刻度线,刻度线分长一点的和短一点的,每两条长的刻度线中间有5小格。”学生回答后教师这样评价:“你观察得非常仔细,不仅看到了尺子上的数,能一一说出来,还观察到了刻度线,并且非常细心地发现刻度线有两种长度。”这样的评价具体、有指向性,学生听完后能知道自己的回答好在哪里,其他学生也能知道努力的方向。

3. 完善自身的评价能力

从前面的成因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堂评价中的很多问题都与初任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语言素养、课堂教学机智等因素有关,而这些都可以看成初任教师在课堂评价中所应具备的素养及能力。想要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积极作用,我们要先提升初任教师的评价能力。但这种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初任教师自身不断地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积累、研究、反思、再学习,才会慢慢形成并发展成为自身的技能。

学校可以为初任教师提供一些理论书籍、优质教学视频,供初任教师学习。同时,应开展一些沙龙活动,让初任教师学习理论后能进行同伴交流、互动,以能更好地理解评价的意义、方式等。比如,我校“贤书共阅”活动中就有这样的沙龙,初任教师能在这样的活动中迅速找到正确的评价方式并付诸实践。此外,我校课堂观察研究中也有观察执教教师评价方式的项目。初任教师通过别人对自己课堂评价的观察和自己观察别人的课堂评价,使自己的评价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比姆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课堂评价正是为了改进教学,提升教师的专业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以说,提升课堂评价素养是促进初任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因子。

参考文献:

[1]崔允槨.亟须培育教师的评价素养[N]·中国教师报,2018H12.

[2]斯蒂金斯.促进学习的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第四版)[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钟启泉.课堂评价与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养成[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1).

[4]王少非.教育评价范式转换中的教师评价素养框架[]·教师教育研究,2009(2).

(沈琦,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