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22-05-30李英
李英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进行探索、研究、讨论等一系列的行动。兴趣是学好语文的根本,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增长知识,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体会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这就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则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学习情境
一、重视师生关系,创造愉悦氛围
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掌握学生的平时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平时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解决学生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另外,及时进行家访,和学生家长积极沟通,与家长、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认识到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相同的,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做到公正公平,处处为人师表,做到身正为范,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三是教师要做到和学生相互信任,心意相通、坦诚相待,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下备课,依据学生的不同类型进行教学,因材施教。
二、重视兴趣培养,创造轻松学习情境
只有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积极投身于学习当中。但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要求具备宽松的学习环境,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尽情感受轻松与快乐,激发大脑的兴奋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同时掌握语文知识。如在学习《群鸟学艺》一课时,笔者课前制作了大量关于鸟的图片,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鸟类视频,接着告诉学生,教师今天给他们带来了一群新的朋友——鸟,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到课堂上来,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笔者及时抓住机会,讲出课文内容。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情绪入手,不再用苦口婆心的講授方式,更能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机会。
好奇是孩子的天赋,“问题是学习的灵魂”。有意义、有趣味的问题有其独特的魅力,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促使他们为之绞一番脑汁,费一番苦心,探索它,解决它。所以,课程开始时,教师应根据该节课的内容,精心巧妙地设计、创设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吸引学生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到新奇,体验到学语文的乐趣。另外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课外活动讲作家的故事,猜语文谜语;针对学生喜胜不服输的心理,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竞赛和游戏,这些活动都非常受学生欢迎,能适时地把他们引入课堂或课外活动中,可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开始积极思考,下面的教学过程自然事半功倍。
三、引入故事情节和角色转换,增加学习兴趣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都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只需要讲故事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更强,求知欲更为旺盛。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尽可能多地应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语文教师在课前可以搜集大量的故事信息,根据课文每一课的教学内容,用故事的形式体现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有教师在讲新课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述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来达到教学目的,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当中引入生活趣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心理学家认为:“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要求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活动状态和研究状态。”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果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会有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的思想,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与探索活动掌握知识。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自己设计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生活常识进行解答,也可以在课前向家长请教,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这样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口、手、脑,发挥了学生的最大潜能,而且全部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气氛异常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巨大推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语文的使用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生活中充满着语文,语文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出语文问题,使学生感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萌生求知欲望。
五、有效设计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目前的小学语文学习活动,教师活动常常占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如分析课文就需要用很长时间。语文兴趣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做好学生练习,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练习的设计工作,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一是依据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休息时间,设计反馈练习。如可以利用幻灯片、录音等重复播放课文内容,加强与原课文对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习相近字和同音字时进行比较,防止发生字的混淆,加深学生印象。可以利用选词填空和口头造句的方法进行新知识的巩固;二是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同时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游戏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认识知识、掌握知识,同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留下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尽情感受学习的快乐。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进入游戏当中,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很短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
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主动学习的兴趣
进行情感交流促进自主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小学生的情感容易在行动中反映出来。如果一位学生因受到某位教师的斥责而产生畏惧感,那么他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是不会感兴趣的。反之,若一位学生因事受到有关教师的表扬和赞赏,那么他会因喜欢这位教师而喜欢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在与学生交谈时,应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关系,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对学困生采取少一点威严,多一点亲切的方法,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在教与学中产生和谐的共鸣,也能增进相互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因喜欢语文教师而喜欢学习语文,从而对语文产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马学霞.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 当代家庭教育,2020(05):120.
[2]毛静.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析[J]. 作文成功之路,2020(05):82.
(责任编辑:淳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