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公路隧道全寿命周期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22-05-30刘永杰白永厚龚航涛安炬峰
刘永杰 白永厚 龚航涛 安炬峰
摘 要:以西藏S5线拉泽隧道项目圭嘎拉隧道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对BIM加以运用的必要性,其次对建立模型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说明,最后围绕如何将BIM用于全周期管理展开讨论,指出要想使BIM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要以各施工阶段所表现出特点为依据,对BIM进行合理运用,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全寿命周期;公路隧道项目
中图分类号:U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2)08-0028-03
0 引言
在经济水平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各地政府纷纷加大了对公路隧道进行建设的力度,如何凭借现有技术对项目进行高效管理,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实践经验表明,将BIM技术用于项目施工,可对项目现场情况具有系统且准确的了解,通过形象管理与可视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使施工质量最大程度接近预期,与此同时,项目所具有安全系数也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1 研究背景
近几年,国内对公路进行建设的速度有所加快,随着项目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原有管理模式所存在不足也逐渐浮出水面,具体表现为管理人员无法对相关信息进行连续且充分的使用,导致施工期间所遇到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为实现全周期管理目标,越来越多单位选择引入BIM技术,通过对材料、采购和几何信息进行整合的方式,使项目相关信息所具有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1]。
事实证明,BIM所具有信息化、协调性以及可视化特征,均能够给项目管理产生积极影响。例如,有关人员可凭借该技术对动态处理方案进行制定,在实时汇总各项信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统一且科学的处理。再例如,可通过该技术对数字模型进行建立,确保参建人员对项目情况具有全方位了解,提前规避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
2 将BIM用于公路隧道管理的策略
2.1 项目介绍
圭嘎拉左洞长12.798 km,右洞长12.790 km,含2座分离式斜井,累计单洞长为33.8 km,考虑到现场环境较为复杂,施工期间需要用到运土车、汽车吊和挖掘机等设备,且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极大,为保证项目如期交付并投运,项目决定引入BIM技术,对项目质量安全进行全周期管理。
2.2 建立模型
基于BIM技术开展全周期管理工作,可最大程度拉近各参建方的距离,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使工作质效得到提高。对此项目而言,BIM模型应体现以下内容:首先是几何信息、隧道情况和危险源信息;其次是项目类型、材料性质和施工边界;最后是设备分配情况、设计方案与建设计划。
2.2.1 设计模型
BIM模型往往包含立项、可行性研究等多方面内容,可借助相关软件对自身所掌握资料进行转换,由此获得施工所需数字信息,这样做既能够避免出现工作内容重复的问题,又可以为信息安全提供保证。除特殊情况外,设计模型均应涵盖环境、人员、管理风险等内容,其中,环境风险模型涵盖应急准备、空间管理和水文条件分析,人员风险模型所描述内容以人员能力、业务素养为主,管理风险模型更注重管理层能力、人员安全意识。
对相关模型进行建立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第一,保证模型所涵盖信息真实且完整,构件涵盖功能属性、物理属性还有几何属性等多方面内容。第二,对模型信息进行关联,确保在修改某个信息后,相关信息均能够随之更新。第三,以信息要素为依据,对模型信息进行分解,从而获得符合项目情况的管理模块,具体包括资料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和物料风险管理,其中,资料风险管理应涵盖施工方案的制定,现场数据的监控和采集,隧道情况的预报;人员风险管理的重点是业务培养、心理辅导,同时还应考虑骨干人员的专业水平;环境风险管理的内容相对较多,既有常规的水文、地质条件,自然条件,还有针对性较强的空间管理以及应急准备;物料风险管理主要包含三个子模块,分别是物料检查和运用,机械设备选型,设备使用与保养。另外,在本项目中,有关人员还新增了施工风险管理,该模块的内容主要涵盖员工安全意识和管理层能力两方面。
2.2.2 施工模型
施工模型主要负责展示项目信息,对该模型进行建立前,先要确定设计模型,再以设计模型为基础,根据合约文件和相关规定,对模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所建立模型能够发挥出应有作用。对公路隧道项目而言,通过BIM技术对施工模型进行建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是确保项目能够获得施工所需信息,为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基;其次是在保证数据完整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最后是使设计信息与施工信息实现实时共享,确保潜在问题可被及时发觉并得到处理[2]。
需要注意的是,设计模型往往难以做到完全满足项目施工对图形结构所提出要求。因此,在前期准备阶段,有关人员应先对BIM模型进行拆分,再根据数据库所提供资料对模型加以完善,确保BIM模型所传递信息与现场情况完全一致。在项目中,有关人员以所掌握资料为依据,通过BIM技术建立了隧道施工模型及风机房施工模型(如图1、图2所示)。
2.2.3 管理模型
以设计、施工模型为基础,对管理模型进行构建,充分考虑安全管理所包含内容,确保模型体系完整且具有实际意义。项目所建立管理模型被划分成数据、管理和施工3个层次,其中数据层所涵盖信息以组织设计、项目施工标准和设计模型为主,日常工作中,管理层应对上述信息進行维护与管理,确保其具有实际意义。在图2所示模型中,施工层主要负责加工数据层所涵盖信息,根据现场情况对子模块进行构建。应用层的核心职责是以工作需求为依据,对项目进行全周期管理,确保项目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应通过BIM技术对施工计划、管理方案进行编制,施工期间则应将重心放在技术交底和处理监控数据上,竣工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安全管理要点、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2.3 前期管理
前期准备阶段,可利用BIM进行虚拟施工,由此明确施工期间较易发生的情况,通过调整管理侧重点的方式,使管理工作取得理想成效。对项目而言,该项技术在该阶段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虚拟施工、监测危险数据和检测碰撞情况等,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2.3.1 虚拟施工
为保证项目施工能够按照预期计划有序推进,决定引入模拟技术,在对隧道开挖流程进行动态模拟的基础上,通过BIM模型将模拟所得数据告知施工现场,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流程加以调整,确保现场空间可得到充分利用,为项目安全性提供保证。
2.3.2 监测危险数据
施工前,应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并对危险源进行监控,项目的监测对象主要包括地表沉降、支撑轴力。可根据BIM模型所提供数据,对现场安全性加以明确,通过对比临界值和监测数据所存在差异的方式,确定监测区域的安全系数与危险等级,酌情调整项目安全措施,为参建人员提供稳定且安全的施工环境。
2.3.3 检测空间碰撞情况
对项目进行碰撞检测期间,同样需要用到BIM模型,目的是保证空间得到科学利用,最大程度避免出现重叠或穿插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检测报告进行编写,明确施工期间可能遇到的难题,提前拟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方案[3]。
2.3.4 优化既有资源配置
项目既要对管理机构进行设立,还要对生产制度进行制定,根据安全管理需要对人员进行配置,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的方式,确保管理人员对自身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具有准确认知。本项目对管理人员所提出要求如表1所示。
2.3.5 确定施工专项方案
公路工程相关技术规范明确指出,对于专业性强、施工难度大或危险系数高的项目,提前根据项目情况对专项方案进行编制,并派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全过程监督。在编制专项方案期间,应综合考虑管理方、技术人员所提出建议,方案确定后,通过BIM技术对方案内容加以呈现。
2.4 施工管理
2.4.1 落实安全检查
施工期间,为保证项目安全,项目委派专人对现场进行检查,通过拍照等方式如实记录现场情况,借助现有软件对BIM模型进行调阅,以安全管理平台为依托,对施工期间所遇到问题、现场情况进行共享,由此形成系统且完善的管理档案。
开挖隧道时,率先确定仰拱、二衬工作的实施时间,同时对围岩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为围岩可靠性、项目安全性提供保证。随后,将基准模型、现场模型导入管理软件,对碰撞公差进行设置,由此明确项目偏移情况,根据隧道变形程度,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还可以借助BIM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处理所得结果建立相应模型,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2.4.2 进行技术交底
要想保證施工过程安全且可靠,关键是要由管理人员组织参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参建人员明确项目难点,为安全措施的落实奠基。与此同时,还可以凭借BIM技术优化既有技术方案,提高方案所具有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在施工内容方面,应以施工模型为依据,对项目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明确本项目潜在的危险因素,对防控方案和具体措施进行制定。另外,还要对技术交底期间所使用图片进行导出,为参建人员提供参考。
2.5 竣工管理
待项目施工告一段落,对安全管理经验进行总结,编制并移交相关安全档案,对项目所涉及安全信息进行反馈,为日后同类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事实证明,基于BIM建立安全信息模型,对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有助于施工方提前发现既有方案存在的不足,从而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在保证信息得到实时传递的基础上,为项目施工所具有安全性提供保障。
3 结语
综上,考虑到公路隧道项目往往具有工期紧张、施工难度大等特点,要想在保证项目质量和安全系数的前提下,对施工功效进行提升,关键是要拟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与方案,依托BIM技术对隐患识别系统进行建立,并保证参建人员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各项工作。其中,施工前需要重点关注安全措施费用的落实情况,根据现场情况编制专项方案,并完成应急疏散模拟等工作,施工期间需要对安全技术进行交底,同时对空间安全性与工艺安全性进行检查,根据监测所得数据制定后续施工计划。事实证明,将BIM技术用于公路隧道管理,可使项目安全性、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对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向荣,刘跃成,叶保权,等.公路隧道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研究及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2):18-20.
[2] 程方圆,姚国明,奎永才,等.集成GIS/BIM的公路隧道数字化管理研究及应用[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9,39(12):1973-1980.
[3] 魏丽彬.基于BIM技术的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运营管理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5(11):234-23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