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立足“三个聚焦”做好乡村振兴报道

2022-05-30蔡恒敏

新闻潮 2022年8期
关键词:乡风党报文明

【摘 要】新形势下,地市党报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着眼小切口,立足村容村貌、农业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聚焦乡村“形、实、魂”,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营造助推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地市党报;三个聚焦;乡村振兴;报道

距离乡村较近的地方党报应聚焦乡村振兴的“形、实、魂”,加强主题策划和新闻宣传,采用多种表现方式,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营造助推乡村振兴的良好舆论氛围。

一、聚焦乡村振兴之“形”,展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画卷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塑乡村振兴之“形”。地市党报如何聚焦乡村振兴之“形”?图片报道是直观展现乡村外观变化的方式之一。图片的视觉冲击和给人的心灵震撼,决定了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地位。与文字相比,图片更加生动、直观。随着媒体转型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读者获取新闻的途径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一幅具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能够瞬间吸引读者的眼球。因此,地市党报要更加重视新闻图片的作用,多采用新闻图片,展示乡村的山水人居美景。

在宣传报道乡村振兴时,地市党报记者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将镜头对准农业、农村和农民群众。要着眼于乡村人居环境,关注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的提升,找准切入点,报道乡村风貌的改变,展示乡村美景。报道乡村人居环境,要抓住特点,突出“新”和“变”,反映出农村人居环境的新情况;要善用对比衬托,多渠道掌握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用图片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今昔对比,展现农村人居环境的变化。

2020年8月10日《洛阳日报》第5版中,整版只有一篇文章,报道了根据《洛阳市美丽乡村住宅方案示范图集》建设的豫西风貌新房,外观古朴典雅,入住舒适,还提出村民在建房或者改造住房时,可以免费使用该图集的方案,“按图索居”建新房。整版1600多字的文字稿,从小处着眼,以汝阳县十八盘乡赵庄村为例,引出洛阳市推广《洛阳市美丽乡村住宅方案示范图集》应用,当地乡村按照样板来设计建设民居取得的良好视觉效果和居住环境提升。版面配发8幅图片,图片有前景、中景、远景,编排合理、美观,一排排整齐矗立、粉墙黛瓦的豫西民居散发着典雅、古朴的气息,整洁的街道、四季常青的花园呈现在读者面前,展示了规划建设的豫西风貌民居,勾勒出欣欣向荣的生活景象,既传承了传统民居文化,又让乡情乡愁有了依托,当地农村建房更加有章可循,也为广大农村民居整治和改造提供了参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闻图片的生动直观,让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勾画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美丽乡愁,引起乡村群众共鸣,促进城乡互动,带动生态观光旅游业发展。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山边村,地处港南城乡接合部,千年古刹南山寺和南山二十四峰就在山边村。2021年初,港南区将山边村列为该区乡村风貌改造示范村,建设了包括龟山风景区、文创核心区、花鸟大世界、生态农业观光区、休闲垂钓区、油菜花公园等。贵港日报社摄影记者紧紧聚焦山边村“形”的变化,运用图片报道方式,展现该村经过乡村风貌改造后带来的喜人景象。短短几个月时间,山边村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2022年五一小长假,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随后广西农业农村厅在官网上公示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拟推荐名单,山边村入选。

文创园是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节点,示范带涉及该镇3个行政村6个自然屯,全程约7公里,计划总投资3.48亿元。文创园是利用闲置的教学楼改造而成,有农耕文化博物馆、图书馆、特色餐厅、民宿等,是集文化、农耕、餐饮、住宿、手工业、灯光秀等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贵港日报社记者多方面、多角度对文创园进行摄影报道,文创园在乡村旅游业中迅速升温。2022年五一期间,文创园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创收6万多元。

由此可见,地市党报聚焦乡村振兴之“形”,运用图片报道形式展示乡村生态宜居、美丽的田园风光,非常直观,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目光,打动读者的心灵,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让读者在思想上和视觉上受到触动和启发,从而更好地体现乡村振兴给农民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和实惠。

二、聚焦鄉村振兴之“实”,夯实产业根基赋能发展新动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地方党报要聚焦乡村振兴之“实”,精心策划,深入挖掘现代化农业产业典型,展现产业振兴给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农民带来富裕美好的幸福生活以及良好的精神面貌,为乡村振兴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一)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的作用在于通过典型指导一般、带动全局。地市党报在报道乡村产业振兴时,应注重选择典型新闻主体,选择带有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报道在一定时期内为人们所关注的、具有普遍引导作用的新闻典型事件,既有针对性,又能解决问题,重在典型性和引领性。

《来宾日报》2021年6月2日2版刊发通讯《特色产业“牵手”幸福生活——忻城县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侧记》。文章报道了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围绕矿产资源、林木资源、生态资源、水草资源、土地资源做文章,通过招商引资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写好这篇通讯,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以忻城县思练镇澳湖肉羊全产业链项目现场见闻为切入点,详细描写羊舍的景象和澳湖羊的形态,以及位于忻城县思练镇的中国南方牛羊交易中心项目和食品冷链加工基地现场,总结了忻城县发展农业产业的成功经验,画面感强,引人入胜,具有指导意义,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2年以来,广西桂平市大力推行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重点对优质稻、荔枝、鸡、牛、香料五个特色优势产业及稻虾综合种养、西山茶、澳洲坚果、中草药、蔬菜等特色产业集中倾斜支持。通过鼓励发展、项目引进、品种改良、延伸产业链等方式,积极引导经营主体以土地租赁、务工就业、订单生产、带种带养、消费帮扶等途径,带动农户、脱贫户增收致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贵港日报社记者重点关注桂平市产业发展,对西山茶这一传统产业如何扩大规模、升级发展进行了深入采访,写下了《桂平市:“小茶叶”成乡村振兴“大产业”》的文章,文章发表后,获人民网等各大网站转载,再一次扩大了西山茶的影响力,当地政府在金田茶场扩大种植西山茶5000亩。

(二)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的“深”,在于深挖、深刻,其“度”在于有力度、有厚度,深度报道通过对新闻事实一个个点的探究,用理性将其贯通起来,解读和剖析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使读者在思考中获得启迪。

随着乡村振兴纵深发展,读者对于乡村振兴报道已不仅仅满足于单纯地接收信息,对乡村振兴理性思考和分析的需求大为增加。因此,做好乡村产业振兴深度报道,地市党报要对乡村产业进行理性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乡村产业发展的背景、措施、成效和经验。首先,要挖掘乡村产业发展的内在本质,从高处着眼,捕捉它所包含的时代精神和普遍意义,将某一具有代表性的乡村产业发展放在历史、现实和时代的特定阶段来观察,做纵向和横向的宏观分析,显示其意义和价值。其次,要对乡村产业发展进行具体细致的观察、考察和比较、分析,揭露其特殊性、个性和本质,以点带面,通过现象发现其背后的内涵。只有从宏观和微观上对乡村产业发展做分析,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提高宣传报道的可读性、知识性和指导性,才能给读者带来反思和共鸣。

《陇东报》2021年5月8日头版头条刊发通讯《产业兴旺领航乡村振兴——庆城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综述》,报道了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振兴乡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形成畜牧、香瓜、中药材、苹果、万寿菊、黄花菜、白瓜子、香菇等八大特色产业。文章选取事例典型,深入分析庆城县农村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培育经营主体、政策引导扶持、创建品牌等,让特色产业壮起来、群众钱袋鼓起来、市场营销火起来。

实践证明,对于深度报道而言,突出思想性十分重要。地市党报在宣传乡村产业振兴时,应灵活运用故事、见闻、评论、访谈等形式。要正确、深刻地了解乡村产业及其所处时代的特点和意义,即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等,紧抓方向性、决策性的问题;要想读者所想,考虑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选取鲜明的主题进行分析,回答读者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乡村产业振兴宣传报道更具及时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三、聚焦乡村振兴之“魂”,提振农村精、气、神

如果说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形”,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实”,那么乡风文明则是乡村振兴之“魂”,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所在。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做“实”,更要铸“魂”。中央明确提出,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风貌,留住乡土味和乡愁。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寄托着乡愁,凝聚着记忆。地市党报报道乡风文明建设时,要深耕传统文化沃土,做好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的宣传报道。一是要立德树人讲好“乡村故事”。要根据主流意识,挖掘乡村好人、好事、好风尚,以树立榜样的力量,讲好“乡村故事”,通过一个个最美人物、一件件感人事迹,灵活多样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厚植文化唱响“乡村赞歌”。

比如,《贵港日报》开设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德耀荷城》《诚信建设》等专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宣传、弘扬新风正气。基于这样的思想指导和编辑策划,记者在采访时便有了明确的方向和针对性,聚焦乡村振兴之“魂”,采写出一批反映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的稿件。如桂平市江口镇东升村百益屯利用屯内建立的村规民约、文明公约等制度,做到“屯里的事村民管”“自己的事情自己定”。同时,深化“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 ”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好公婆好儿媳、法治之星、创业之星、文明户等评选,通过示范典型,形成比爱心孝心、比邻里和睦、比带动致富、比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同胞的文化素养。记者深入采访和详细报道,进一步促进了东升村乡风文明建设。2022年6月,东升村被评为2021年度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

平南县官成镇八宝村位于平南县北部,距县城20公里,全村三面环山,是一个以种养业为经济主体的农业村。该村聚焦乡村“形、实、魂”要求,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助推乡村振兴发展;通过制定《八宝村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实施方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文明积分卡制度建设,形成村庄良好文明风气。记者巧妙构思,写下了《官成镇八宝村:传递乡风文明 推进乡村振兴》(《贵港日报》2021年4月16日2版)的文章,有力地推进了该村文明建设。2021年10月,八宝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

思路打开,乡风文明建设的题材纷至沓来。2021年6月,记者到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石连村冲口屯采访时,发现该屯设有一个长者康养餐厅,餐厅为80多名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餐食,餐厅的运行成本来自村集体经济收入。记者顿感好奇,经过进一步采访,发现这个孝老敬亲的行动只是冲口屯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为激励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该屯还成立了“美德银行”,以村民的“移风易俗、孝老敬亲和好人好事”为内容,以“美德储蓄”为手段,以“正向激励”为目的,鼓励村民从点滴积累的实际行动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弘扬文明乡风和正能量,用美德的力量助推乡风文明。经过深入采访,记者写下了《港南区:“美德银行”存美德》的文章,文章在《贵港日报》发表后,引起人民网等各大网站平台的关注和转载。

乡村文化是农民共同的文化记忆,继承和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捍卫乡村记忆,就是延续文化根脉。地市党报要关注乡村乡贤名人,政府搭建文化阵地、提供文化保障、加强文化传播等,展现乡村文化百花齐放、佳作纷呈、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历史任务,实现乡村振兴是一篇鸿篇巨制。宣传引导是关键,只有提升乡村振兴宣传效能,才能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引导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振兴这一伟大实践。因此,支持和关注乡村振兴“形、实、魂”是地市党报的职责所在。地市党报要观察农村实际、掌握农业情况、感受农民生活,找准切入点,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好的经验做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潮

参考文献

[1] 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N].人民日报, 2017-12-11.

[2]赵林,做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中国广播,2018(9).

[3]宋圭武,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N].经济日报,2020-09-12.

[4]张华伟,乡风文明:乡村振兴之“魂”[N].学习时报,2018-09-14.

[5]汪洁琼,浅谈地市党报在促进乡村振兴中该如何发力[J].新闻前哨,2018(7).

[6]黄善强,聚焦“形”“实”“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J].当代广西,2020(22).

[7]王海涛,做强党报深度报道 提升影响力传播力[J].记者摇篮,2020(1).

(责任编辑:黄康温)

作者简介   蔡恒敏,贵港日报社记者通联部副主任

猜你喜欢

乡风党报文明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请文明演绎
乡风
漫说文明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文明乡风聚人心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对不文明说“不”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