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创优路径探析

2022-05-30林健连李宏刚

新闻潮 2022年8期

林健连 李宏刚

【摘 要】新时代,主流媒体积极应对,改革转型,创新创优,是适应当下融合发展的要求。本文以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访谈节目为例,从获奖作品在价值、场景、主体方面的推陈出新,分析此类作品未来的创优路径:以时代热点为题,以人民关切为纲达成的价值路径;技术与场景相融合,沉浸式的拟态互动建构的场景路径;主持的素养与艺术,榜样的平凡与力量体现的主体路径。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创优路径

在2021年发布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名单中,共有7件电视新闻访谈类作品(以下简称“获奖作品”)。这些获奖作品兼具新时代主题报道的普遍性,又着力探索融合视听传播的特殊性,其所呈现的传播特点,展现了主流媒体创新发展的方向和新闻舆论的导向。尤其是作品在价值、场景、主体三条路径上的创优,为电视新闻访谈节目这一特殊新闻体裁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一、价值路径:以时代热点为题,以人民关切为纲

经梳理发现,获奖作品均呈现出一个共性:主流媒体只有以时代热点为题,以人民关切为纲,才能用心讲好故事,用情传递声音。

(一)以时代热点为题

获奖作品选题紧扣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等社会热点,紧跟时代浪潮和国家大政方针,从大处着眼,于小处入手,使节目更接地气、报道更具体、内容更有价值。例如,作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情况如何?》在疫情发生时,第一时间连线专访钟南山院士,发出权威的声音,解答公众对未知病毒的疑惑、担忧和关切;作品《李舸,镜头里的感动》用镜头记录下疫情中“逆行者”的珍贵影像。两部作品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主题下细化到“子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进行报道,从小到大、由点及面,发挥舆论引导、精神鼓舞等功能。

同样,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作品《路不修通 决不收兵》,讲述时代楷模毛相林带领全村村民,花7年时间在悬崖绝壁凿通道路、脫贫致富的故事;作品《丛志强:划火柴的人》反映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讲述丛志强副教授在贵州开展艺术振兴乡村课题的初心和缘起、实践过程中的失落和困难、最终课题取得突破的全过程;作品《黄金时间——为了一江清水浩荡奔流》以保护环境为主题,传递“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的价值观,对长江大保护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和舆论引导效果。由此可见,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只有跟随时代热点确立选题,并从小的角度切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才能讲好符合时代趋势和主流价值的故事。

(二)以人民关切为纲

人民关心的内容,才是好内容;群众想听的故事,才是好故事。新闻媒体只有紧随时代潮流,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获奖作品围绕时代大主题,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讲述大众想听的故事。例如,作品《丛志强:划火柴的人》在创作过程中,节目组从2019年4月开始就一直关注丛志强的选题,记者用2年时间跟踪拍摄,积累了大量真实素材,使得节目兼具厚度、深度和温度,将葛家村和定汪村改造前后的实情,用一个与“乡村振兴”相关的好故事娓娓道来。

如今,网络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渠道,年轻群体逐渐成为主体受众,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好的内容是节目成功的关键。获奖作品在讲述方式上推陈出新,站在年轻人的角度展开内容,以年轻人常用的传播渠道和媒介,为作品在年轻圈层中形成影响力奠定了良好基础。例如,作品《李舸,镜头里的感动》把全媒体产品生产纳入流程,全面开发制作微信预告、微头条、图文合集等多款新媒体产品,通过新媒体矩阵实现多屏共振、全媒扩散、立体传播,形成“刷屏”效应;作品《路不修通 决不收兵》除在重庆卫视《重庆专访》栏目播出外,还同步在重庆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的融媒体矩阵联动展播,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场景路径:打造多元立体场景,营造多重交互体验

“场景”原本是影视用语,指在特定时空发生的行动或因人物关系构成的具体画面,移动时代场景的意义被大大强化。学者彭兰认为,场景是同时涵盖基于空间和基于行为与心理的环境氛围。[1]随着融媒体技术的革新,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场景由单一的演播室变得立体多元,场景要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

(一)技术与场景相融合

随着5G、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交互应用等技术应用到融媒体领域,各大媒体创新了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节目样态、场景呈现和对话模式。在获奖作品中,全媒体传播实效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评标准,突出了技术和场景的融合,以及对提升视听传播效能的重要作用。例如,作品《自贸港建设的基石——制度集成创新》打造了360度高清融媒体演播室,开合屏的巧妙设计契合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向全世界敞开大门的主张,采用“演播室演说融合1+N对话”形式,让访与谈相得益彰,搭建了主次错落的多元思想“广场”,从海南的实践切入讲述中国故事。

当节目要呈现的内容以及要传达的信息越来越依赖访谈场景时,场景本身已经成为信息、关系和服务三者连接的纽带,节目利用技术赋能搭建的访谈场景推出适配观众需求的内容和体验,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情。作品《黄金时间——为了一江清水浩荡奔流》采用“户外+室内+云端”的互通联动模式,使用视频、图集、慢直播等多种表现形式,构建了多元、多维的谈话场景,让现场观众和网友随时分享转发、跨屏互动,使他们不仅享受到了场景提供的服务,也参与了由场景主导的移动传播;作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情况如何?》除了传统的电视直播外,首次实现与央视新闻新媒体的大小屏同步直播,使当晚的播放量达到3892.1万次,进一步提升了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沉浸式的拟态互动

新技术的应用为场内外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拟态互动体验,人机互动的沉浸式体验具有两大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2]节目构建多元谈话场景,使观众更接近真实现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将节目的主题价值最大化,有助于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在《路不修通 决不收兵》节目中,除了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场景,还播放与乡村相关的背景影像、烘托气氛的音乐,融合场景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沉浸式的拟真场景中,媒介技术塑造的“象征性现实”会让观众产生有别于现实社会的互动,即“拟态互动”,观众不仅能与作品主人公对话,还能与短暂的象征性的“我”,即“拟我”,获得多重交互体验感受。《自贸港建设的基石——制度集成创新》是高端对话访谈节目《这是自贸港》的首期节目,其运用云技术连接了不同地域的嘉宾和场内外的观众,使现场和屏幕前的观众都能以人屏互动、话题讨论等方式融入交互访谈场景。嘉宾在解读政策的过程中,观众可以在抖音APP和央视频的直播平台上参与访谈现场的话题互动。这种同一作品线上与线下相融的传播模式,打破了线上和线下的用户隔阂,节目与受众不再是简单的单向传播,而是轉向“智能交互”,增强了参与感和互动感,为受众带来交互式、场景化、个性化的视听体验。

三、主体路径:主客同频,讲好“小人物”的“大故事”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两大主体是主持人和访谈嘉宾。主持人的职业素养、主持风格、提问逻辑,对整体节目的节奏把控和效果呈现至关重要;访谈嘉宾的选择是节目策划的重要环节,嘉宾是否有代表性、权威性、感染力对于节目的起承转合和价值导向也很关健。节目主持人循循善诱、发挥穿针引线式的作用,方能激发与嘉宾的互动,使二者的思想、意识、言论、精神状态都在同一频率,让嘉宾以最佳状态讲述自己的故事。

(一)主持的素养与艺术

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扮演倾听者和提问者的双重角色,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主持人的问话艺术与节目的传播效果关系密切,主持人的职业素养也深深影响着节目的品牌形象。[3]首先,主持人要具备较强的话语功力,能通过语言来实现节目目标,确定节目基调,增进主客沟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情况如何?》节目中,主持人白岩松8次提问钟南山院士,每个问题均聚焦民众关切,又具体严谨,提问循序渐进,为公众一一解疑释惑。其次,主持人提问要灵活,能依据现场对话适时追问,进行有效互动。如在《丛志强:划火柴的人》作品中,主持人顺着嘉宾的思路继续提问,问与答环环相扣,紧扣主题连贯交流。最后,主持人不论是面对普通人还是位高权重之人,都能保持平等相待、不卑不亢的姿态。例如,在《自贸港建设的基石——制度集成创新》作品中,节目组选取了各领域专家学者和实际参与自贸港建设的负责人作为受访者,主持人采访时,表现得从容不迫,以交互式对话,展现海南营商环境的优势,获得了观众好评。

(二)榜样的平凡与力量

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提出的培养理论认为,媒介的某种倾向性所带来的影响效果,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4]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导向,以报道事实、讲述故事的形式传达给受众,在形成“共识”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获奖作品中访谈的嘉宾,有权威的传染病专家、专业领域的智库、权威的学者,也有普通民众,透过他们有温度的真实故事,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

在获奖作品中的7位主要访谈嘉宾,均是当代中国新时代的榜样,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用行动践行使命,以作为诠释担当。节目通过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奋勇作为,传播向上向善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品《战疫·中国之治》采访对象的范围很广,节目从多个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感人事迹。如《路不修通 决不收兵》里被评为“时代楷模”的重庆市开州区巫山镇巫山村村主任毛相林,在节目中穿着朴素,鞋子上还沾着工作时留下的泥土,他的故事虽然很平凡,但这些真实的场景和细节却令很多观众感动。

四、结语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要在纵深化、专业化、精品化上实现突破,就要在价值、场景和主体三个维度上持续推陈出新。一方面,在未来发展中,媒介技术将越来越趋向于与人的结合,不断制造人体的多重感知。[5]获奖作品融合了价值、场景和主体三条创优路径,在选题上契合新时代主题和国家大政方针,内容上做到传播基础定位与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相适应,技术与场景的融合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而主持人和嘉宾的主体特色鲜明,成为节目特殊的标识。因此,一方面,媒体要着力打造注重场景、体验和感知的新型生产模式,以感知带动创新,达到传统叙事与互动体验相互融合;另一方面,随着媒介技术的普及应用,媒介技术格局逐渐趋于稳定,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守正创新不再是一味地追求新技术,而是以内容为核心打造精品,在选题、策划、报道细节上推陈出新,这也为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创新之路指明了方向。潮

参考文献

[1]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03):20-27.

[2]陶侃.沉浸理论视角下的虚拟交互与学习探究:兼论成人学习者“学习内存”的拓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9(01):20-25.

[3]张焱.新闻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问话艺术[J].传媒论坛,2018,1(01):39.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5.

[5]曾祥敏,董华茜.红色视听传播创新策略研究:基于庆建党百年融媒体报道作品分析[J].传媒,2021(21):10.

(编辑:覃世默)

作者简介   林健连,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宏刚,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