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籍点校对编校工作的启示
2022-05-30王延红
王延红
摘 要:古籍点校是对古籍标点、校订的简称。在点校古籍的过程中,点校者会融合编辑、校对、批注、点评等方法,将古籍整理成内容可靠、便于进一步阅读和研究的出版物。一本精良的点校本古籍的点校过程和方法对当今的图书编校工作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汝企和先生点校的《续编两朝纲目备要》自1995年7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以来,因点校质量高,备受学界好评。2013年11月重印,足以证明该点校本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文章谨以《续编两朝纲目备要》点校本为例,就古籍点校对图书编校工作的启示加以详细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古籍出版 点校 校对
《续编两朝纲目备要》是南宋无名氏以纲目体编的有关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至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凡三十五年的史书。全书共十六卷,近十八万字。在现存史书中,记载南宋史事的很少,像该书这样详记光、宁两朝史事者为数更少,因此,它对于南宋史料文献具有极高的校勘价值。正如四库馆臣所论:“(该书)叙次简明,议论亦多平允……足补宋史所未备。”因此,对它进行整理、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汝企和[1]先生点校的《续编两朝纲目备要》自1995年7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以来,因点校质量高,备受学界好评。2013年11月重印,证明该点校本是整理研究成果中的佼佼者。笔者在读书时通读该点校本,并对每卷末的“校勘记”印象深刻。后来从事图书出版工作,反复阅读该点校本,发现汝先生对古籍的点校方法颇值得编校人员学习。试析如下。
一、广征博采,大胆复名
《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多被称为《两朝纲目备要》,此书的原名到底是什么?点校者从版本、内容、体例方面进行了辨析。首先从版本来看。因为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承明代《永乐大典》录以《两朝纲目备要》[2],所以,《两朝纲目备要》这一名称广为流传。但《四库全书总目》中同时也说“疑此书在元时尝称为‘续宋编年”。实际上,明之前的宋刻元修本和三种影宋本,无一例外地以《续编两朝纲目备要》为名。这些均可说明该书在宋代本名为《续编两朝纲目备要》。
接着,点校者从内容、体例方面分析了该书原名为《续编两朝纲目备要》的依据。南宋高、孝、光、宁四朝被誉为“中兴”时期,另一无名氏所撰《中兴两朝编年纲目》记载的是前两朝的史事,而《续编两朝纲目备要》所记为后两朝的史事。且在书的体例方面,點校者亲眼所见的《续编两朝纲目备要》价值较高的宋刻元修本和三种影宋本均与《中兴两朝编年纲目》相同。两书体例相同、内容相续,因而,前者既名为《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后者冠以“续编”二字顺理成章。因此,基于以上的考查和梳理,点校者在出版该点校本时,果断为该点校本恢复其原本的名字——《续编两朝纲目备要》。
二、综合分析,判定年代
关于该书的成书年代,一直没有确切的说法。点校者以上、下限的办法进一步具体化了该书的成书时段。
关于上限,点校者认为本书自身已经包含了解决问题的线索,如第十二卷“追赠朱熹官”这条纲目中提及理宗淳祐元年(1241),“以熹列于从祀”的史事。这是书内出现的最晚年代,故成书时间当在此之后。
关于下限,点校者则从版本和内容方面予以考查。从版本来看,如点校者所考,该书迄今除尚存宋刻元修本残卷外,还有三种影宋抄本,以此为佐证,该书成于南宋末年当无异议。从内容来看,点校者基于宋代有关避讳的常识给出了更为具体的下限年代范围。宋代程大昌《演繁露》卷五“讳”字条载:“本朝著令,则分名讳为二:正对时君之名,则名为‘御名;若先朝帝名,则改名为讳,是为庙讳。”[3]纵观《续编两朝纲目备要》,书中将宋理宗(赵昀)名字中的“昀”均改为“御名”,可见作者的时君当为理宗皇帝。如此一来,下限的时间可限定为宋理宗统治的末年,即景定五年(1264)。
综上,点校者综合版本和内容方面的避讳常识等,有理有据判定该书的成书范围基本可推断为宋理宗淳祐元年至景定五年(1241—1264)年。
笔者认为,点校者的判定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读此书时,在卷一中发现:其中所记乾道(孝宗年号)七年事(按:本章所记为光宗即位之前的事)中有“皇第三子恭王 御名 立为皇太子”的话,而这里的“恭王”即后来的光宗皇帝。按程氏所说的避讳原则,作者的时君当是光宗,但他不可能记载宁宗朝的事情。点校者提及本书后面避了理宗的名讳,怎么回事呢?作者在著书时只可能有一个时君。因此,笔者认为,该书作者当不是一个人,光宗朝的史事可能由一个人完成,后面内容则由另一个人完成,他再把两个人所著编在一起;还有一种可能,由第三个人来总编前两人的著作。以上是笔者的一点个人看法,权作学界参考。
三、学识渊博,科学评价
判断一本史书的史料价值,无非有以下几个标准:第一,看该书的史料来源是否为第一手的资料或是否接近原始资料;第二,看该书是否保留有比较稀有的资料;第三,这些资料是否符合历史史实;等等。基于以上标准,点校者断定,《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首先,该书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南宋名臣虞允文、赵汝愚、真德秀等人的奏议,点校者据此判断该书的史料来源之一是诏书和奏议。其次,书中另有大量的光、宁两朝的实录和各种官方文件片段,又据四库馆臣的评判:“此书则本两朝实录……如称赵鼎为赵丞相,安丙为安观文,钱象祖为钱参政,李壁为李参政,史弥远为史丞相,多仍当时案牍之文,未尽勘正。”[4]点校者断定这些“两朝实录”和“未尽勘正”的“案牍之文”为本书的又一史料来源。除此之外,点校者据相关内容推断出本书与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有相同的史料来源,或本书援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所有上述诏书、奏议、实录,包括《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历来被认为是史料价值较高的资料。因此,《续编两朝纲目备要》的史料价值不容低估。
点校者还认为,本书的史料价值除了来源多为一手资料外,还体现在它保留了珍贵的少数民族史料和川蜀地区的史料以及关于权臣韩侂胄的史事。卷十二、十三中有较多的关于彝族的史料,另有其他少数民族如黎族等民族活动的记载。此书纲目共计1360余条,其中有关川蜀史事的约170条,占1/8,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韩侂胄是南宋显赫一时的权臣,在旧时代史家的眼中是奸臣贼子,所以,一般史事多涉及他玩弄权谋、结党营私之事,对其他方面较少提及。本书中有“韩侂胄却生日贺仪”一段内详录了他谢绝百官馈赠厚礼的文字400余字。这段众书俱无的史料,对全面、客观地评价俨然脸谱化的韩侂胄来说,是弥足珍贵的。类似珍稀、可靠的史料,不一而足。
四、旁征博引,严谨校勘
(一)校勘记折射出的版本优劣
点校者考证出该书的其中五个版本:宋刻元修本、影宋抄本、《永乐大典》残卷、《四库全书》本、清抄本。《四库全书》本与清抄本都源于《永乐大典》,与《永乐大典》残卷同属于一个系统。在“点校说明”中,点校者说明了前五卷以宋刻元修本为底本,以影宋本为主校本;后十一卷以影宋本为底本,以《永乐大典》残卷本为主校本(残卷本所缺六、七两卷,以北京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藏的影宋本互校),《四库全书本》、清抄本为参校本。从后面的校勘记中可以看出,前五卷的注释几乎没有超过20条的,可见原书的质量相对较高;后十一卷中,注释条数均在20条以上,其中以第六卷注释最多,达82条,其中校脱字的有39处。足见,前五卷的底本(宋刻元修本)优于影宋本和后代抄本很多。
(二)旁征博引,力著善本
点校者点校此书,除采用版本间的对校外,还进行了大量的他校,根据需要还进行理校或将几种点校方法相结合。其中,在进行他校的过程中,以《宋史》《金史》《宋史全文》《宋会要辑稿》《玉海》《文献通考》以及南宋真德秀、朱熹、范成大的文集等为重点(14种),并参以《后汉书》《旧唐书》《新唐书》《蒙古秘史》等正史、别史类文献,《乾道临安志》《吴郡志》等地方志文献,《攻媿集》《水心文集》《鹤林集》等宋人文集,至少57种文献。点校者用功之深,涉猎之广可见一斑。基于如此众多的文献,在数年的点校过程中,点校者旁征博引,为著成古籍善本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三)综合校法,严谨校勘
作者的点校原则是很严谨的,有充分的依据,参考三四个版本,进行甄别后才进行校改。如证据不充分,要么存疑;对于存疑的地方,则将所能看到的、想到的种种疑问给出详细注释。对于可以释疑的地方,则在广征博引的基础上,谨慎地推断后,注明“似得其实”或某某“文义较胜”。
虽然该点校本已经出版多年,囿于时代和史料的局限,有些内容已有更好的呈现方式,但总体而言,该点校本以及点校者的工作仍能给当下的我们以启示和裨益。下文中,笔者在反复阅读该点校本的基础上,谨参照点校说明、卷末校记,结合校勘内容和校勘方法,提取正文中的相关史料,对点校者的校读方法加以详细分析,以兹编校人员参考。
1.对校法
卷九“(孝宗皇帝开禧二年)十二月甲戌,毕再遇权招抚,以镇江副都统升为都统制,权山东,京东招抚司公事”。经校者考证,《永乐大典》本于“事”字下有十个空格,并标明“原本缺”三字,空格后又有如下一段文字:“……”校者已补出,约230字。此处为校脱字脱句,书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另外,还有根据不同版本对校校衍字的例子:卷十二“(宁宗皇帝嘉定三年)十二月丙辰,诏安集流民”一段,小字部分“(四年二月)特将司理理赵师夔罢黜……”此处衍一“理”字,校者据《永乐大典》本、《四库全书》本、清抄本删。
2.理校法
卷七“(宁宗皇帝嘉泰二年)二月丁卯,诏修正史、宝训”。经校者考查,嘉泰二年二月为壬午朔,按干支纪月法,自此日起,第三十四天才为丁卯日,故二月是不会有丁卯日的。又查《宋史全文》卷二九、《宋史·宁宗本纪一》皆作“丁亥”[5],“似得其实”。这里点校者运用传统的干支纪月法和历法常识进行推算,发现书中错误,是理校的例子之一。
3.他校法
卷四“(宁宗皇帝庆元元年)六月癸酉,韩侂胄建节”一段中的小字解释部分:赵汝愚任丞相时,徐谊建议授予韩节度使,汝愚不听,命韩为枢密都承旨,韩辞而不受。汝愚“乃拜(韩)保宁节度使,提举万寿[宫][观]”。点校者考《宋会要·职官志》一至七、《宋史》卷三十七《宁宗本纪一》、《宋史全文》卷二十九皆作“万寿观”[6];又考《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二有专条记“万寿观”[7];《乾道临安志》亦载“万寿观在新庄桥之西”,故此处“宫”似“观”之误。点校者为确定“万寿观”之名,翻阅了不止五种文献(只不过为了在这五种文献中找到“万寿观”一词而已),足见点校者考证功夫之精细。
4.本校与理校相结合
卷三“(光宗皇帝绍熙五年)冬十月辛卯,铨量四川诸州守臣”一段的小字部分:“……盖奴儿结以癸巳之春盗边……至戊申冬始降,始终凡三十六年云。”按干支纪年法,从癸巳到戊申仅十六年,文中明显错误。在该条的上条校记中,校者根据本书卷十一、十二的记载以及《宋史》卷三十九《宁宗本纪三》与《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二十的相同记载,这里的“戊申”似“庚午”之误。如将“戊申”换作“庚午”,自始盗至降,凡三十八年。故此处的“三十六年”似“三十八年”之误。点校者运用干支纪年常识,联系上、下卷,采用了本校法兼理校法,推断出事发的确切年代。
5.本校与他校相结合
卷二“(光宗皇帝绍熙三年)秋七月,泸州军乱”一段中,逆徒尽死后,光宗接受焕章阁直学士丘崈的建议,降旨:“……世忠(等)赠一官,各官其一子。”点校者据本卷上文和《宋史全文》卷二十八皆作“(雷)世明”[8],疑此处的“世忠”误。类似的例子不少,兹不赘述。
6.面对孤证
由于光、宁两朝的史料确实不够丰富,点校者在校勘过程中使用了为数不少的孤证。由于学界一直有一种观点“孤证不立”,因此,面对孤证,点校者尤其谨慎,根据已掌握的知识、经验,大胆假设,小心论断。如卷十二“(宁宗皇帝嘉定三年)二月辛酉……”一段中,追忆“庆元乙卯吐蕃入寇,郡始稅户人(未)(夫)经行三百里,谓之长运”,这里的“夫”原作“未”,“人夫”连用较合适,点校者据《四库全书》本改。如果作者下不了定论,根据可确定的程度,标上“存疑”“似得其实”诸字眼:卷十四“(宁宗嘉定八年)五月辛酉”段的小字部分的追记中,嘉定七年,“鞑人围燕京。……大名至是破之,燕京都元帅完颜福兴自刭死”,按《金史》卷一〇一《承晖传》载,完颜福兴(承晖)“仰药”[9]死。与此异,故校者存疑。卷十“(宁宗皇帝开禧三年)夏四月戊申”一段中的小字部分,“有合州人杜源者,为蓬州守,坐上逆曦表,为御史中丞所得,窜贺州”。在中国古代,御史可监察百官,对官吏有弹劾权。据此历史知识,点校者据《四库全书》本将“得”改为“劾”,后注“似得其实”。
除此之外,本书的校记中,“存疑”约10处;“似得其实”约30处;相比较后,某某“文义较胜”约5处。这些用词足见点校者的治学态度严谨,但并非只用于“孤证”处。如果多个史料记载同一件事,其中的某些史料与另一些不一致。点校者经分析,倾向于认同哪些史料,会注上“似得其实”几个字。如卷十三“(宁宗嘉定五年)十二月乙丑,再蠲濠州税”,点校者按嘉定五年十二月为癸酉朔,故当月无乙丑日。《宋史全文》卷三十、《宋史》卷三十九《宁宗本纪三》皆作“丁丑”[10],“似得其实”。如果别书中有此信息,而本书中没有,经斟酌后,点校者会判定优劣,冠以某信息“文义较胜”。如卷十三“(宁宗皇帝嘉定六年)秋八月己巳朔”一段的小字部分,提到“吴乞买之长子曰宋国王宗磐(亶之世领三省事,为所杀)”。按《永乐大典》本、《四库全书》本、清抄本作“为亶所杀”,“文义较胜”。
研读《续编两朝纲目备要》点校本,除了对南宋光、宁两朝的史事脉络和历史背景更为明晰外,点校者汝企和先生严谨扎实的学风、熟稔专业的点校手法和颇见功力的考证功夫颇值得晚学后辈学习。尤其,汝先生广泛查证,严谨治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轻改、不妄改,敢于存疑,留待后考的开放式治学诸方面更值得编校同人学习。以上是笔者研读《续编两朝纲目备要》点校本的一些浅见,希望能对我们的编校工作有所启发和助益。
(作者单位系中山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