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发力点,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

2022-05-30王俊海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思政学段教研

王俊海

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们对教育的期盼值越来越高。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好思政课的教学教研工作非常重要。唯有解决“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问题,才能实现教研、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统一,实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针对县域内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师资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方式单一的现状,笔者通过调研,归纳出几个特点: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一以贯之;学科名称不固定,旁人很难说对、写准;课程体系变化频繁;教学内容年年有更新,教师永远都是新手;各册内容间相互独立,犹如大杂烩;教师观念陈旧、落伍等。唯有找准发力点,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才能激活内驱力。笔者认为,正确处理好“课程思政化”和“思政课程化”的辩证关系,把思政学科、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课程等整合、融合,才能推动思政课教学教研的提升。

一、顶层设计重实效,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以《平遥县教育局“四·三·一”教学纲要》为指导,在坚持“校本—校际—联片—县域”四级网络教研体系的基础上,实施“蹲校包片”计划,进一步下沉学校、贴近课堂,发挥学科“浸入式教研”“场景化教研”的作用,宏观协调、微观服务,突出重点,强化弱项,推动全县思政课程教研规范化、主题化、系列化发展。

一是突出联片教研机制建设。联片采取县域内优势学校与乡镇中心校结盟的形式,组成教学教研联合体,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合作共赢的教研模式,联合体组建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地缘相近原则,尽量组合邻近学校,方便活动开展;均衡互助原则,全面考虑各学校的办学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做到相对平均,实现优势互补;动态调整原则,联合体成员校实行动态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交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达到一定层面后,成员校在联合体间调整,形成新的联合体,产生新的联合效益。

二是突出三大教研体系建设。常规教研:围绕“新课标、新教材研究学习;精品课堂、优秀作业、试题案例研磨;扶困提质、课后服务、学科教研”等项目组織,指导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活动。专题教研:小学学段以《前置作业背景下各学科深度教学的实践研究》等课题为抓手,形成系列“减负提质”改革成果,着力形成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新格局和系列实践创新成果。主题教研:围绕“精品教案、精品作业、精品试题”“三精攻坚”,开展“校本、校际、联片、县域”四级展示观摩,组织开展阶段性质量监测分析,推广教科研成果,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三是突出“五个一”工作清单建设。围绕学期教研重点,在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县教研室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研员们要完成“五个一”工作项目,即:一周研磨一节精品课;一月研评一次作业、试题设计;一月一次示范课(学科主题讲座);一学期组织两次联片教研活动;一学年提交一份县域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打破单一的听评课形式,活动内容指向提高课堂质量的具体问题,通过专题讲座、课例研习、多层结对、网络交流等形式,促使不同学校的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四是突出教研实效。通过对蹲点校、包联片的调查研究、理性研判、指导改进,着力解决思政学校教学教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高教研水平服务,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建立健全联合思政教研工作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以及保障机制,加强管理与指导,建立校际、联片间“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的捆绑式考核机制,调动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二、完善教研网络四级体系,为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蹚新路

统筹县域各级各类思政教师资源,对标教育改革发展对教科研工作的新要求,充分利用“校(园)本—校(园)际—联片—县域”四级教研网络体系的奠基作用和多重功能,在管理、研究、指导、服务方面再提质,在学段衔接、学科主题教研、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等方面再增值,为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蹚出一条创新之路。

一是强化团队建设。以县整体统筹,将思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本土优质教师资源纳入四级教研工作体系,壮大学科核心教研组阵容,要大力发挥优质教师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及辐射带动作用,优化教研内容,创新教研形式,集中优势攻关,着力破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建立学科教研基地校。全县以学段分学科培育一批学科力量强、教研氛围好、教师热情高、学校(幼儿园)重视度高的教研基地校,培养一批会学习、善思考、勤实践的学科教师,积极带领更多的教师参与教研、实践教研、创新教研,促进县域思政教科研水平的整体提质。

三是拓展研究领域。以“五育并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思政一体化、学段衔接、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劳动和实践教育、班主任工作、家校协同教育、课后服务育人、“创意创新创造创业”教育、生命安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学校管理等内容纳入教科研范畴,加强精品课堂、优秀作业、试题案例、主题教研、项目学习、评价机制等内容的研究,形成全面育人综合研究长效机制。

三、构建幼小、小初、初高思政教研一体发展新格局

树立全县思政教研一盘棋思想,构建幼小、小初、初高一体发展格局,打通学段、融合内容、创新形式、强化协作,全面提升思政教育教科研协同攻关能力。

一是常规工作。指导学校(幼儿园)和教师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精准把握课程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和教材目标及体系,准确理解编者意图,有效开展思政校本教研,提升教研水平,深入开展课堂实践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开发评价标准和工具,注重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积极探索基于发展学生(幼儿)学科(领域)思政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探索开展全程评价研究,探索制定评价学生发展过程的各类评价方案和评价标准,提炼评价要素,描述评价形式,划分权重及等次,研发思政教育评价量规。

二是重点工作。坚持以夯实课堂教学、促进教研提质、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整体性、游戏化、整合观”为重点、在义务教育及高中学段开展“以精品课、优秀作业、试题案例”为重点的“三精攻坚”行动,坚持全科覆盖、人人参与、集体攻关、优中选优原则,引导教师转变思政教育思想,革新思政教学理念,创新思政教研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和学生素养养成能够匹配的作业设计以及命题改革方面的研究,以命题改革促进思政教育评价改革。

三是主题工作。以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思政教育改革项目为抓手,以各级思政课题研究为中心,推出一批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扩大成果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教科研水平。学前教育阶段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小衔接理念及行为研究等课题为抓手,持续提高保教质量,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幼小衔接策略。小学阶段以《“双减”背景下思政学科深度教学的实践研究》等课题为抓手,形成更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系列减负提质改革成果。初中阶段以学科主题教研及《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区域整体思政教育改革实践研究》课题为抓手,區域整体推进语文、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五门学科的思政教育学习实验。高中阶段以《基于深度学习的思政学科教学实践研究》课题为抓手,形成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思政教学新格局和系列理论实践新成果。

全县教研体系实行整体统筹、学段负责制,在县域教研工作上涉及学段学科核心教研组成员的管理、考核、动态调整,由学段学科教研员具体负责;确立的思政学科工作室和思政学科基地校要对县教研室直接负责。

一是助力名师成长。平遥县教育局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创新“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思政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县级学科组成员优先参加各级组织的课堂展示、学科培训和专业提升学习等活动,各校也应该为此类教师开展相关的教科研工作创造一定的条件,并纳入学校教学工作量。

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平遥县教育局对在教科研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思政学科核心(团队)教研组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命名一批思政学科工作室。在评选推荐各类综合荣誉及学术称号时,向长期坚持一线教科研工作、贡献突出的思政学科核心教研组及个人倾斜。

三是强化督导考核。平遥县教育局对思政学科核心教研组、思政学科工作室和思政学科基地校进行日常考核,对教研体系的领衔人和成员,因不服从组织管理,影响教研工作开展以及在任职期间违法违纪的,责令退出教研组织,取消教学教研荣誉称号。

四是破解发展瓶颈。以破解瓶颈、补齐短板、优化提质,促进思政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为主要任务和目的,充分利用县域思政教育资源,挖掘内在潜力,发挥教科研自身的支撑、引领以及推动作用,推动思政教育内涵、科学发展。

四、让考核评价成为教师成长的动力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一环,能否上好思政课,教师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师的主场在学校,其专业能否获得发展也取决于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是否科学有效。

动态监测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及对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等进行监测,为此,平遥县教育局制定了《平遥县中小学校(幼儿园)综合评价体系》,围绕考核细则要点,紧扣发展要素,坚持“发展导向、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质量导向”五大导向,全方位考评、动态化评估、常态化监测、立体化评价,突出体现为五个方面:

一是从评价体系上着力,坚持遵循“办好一个点,发展一个片;抓好一个学科,建成一条线”的工作思路,通过多种评价模式,及时了解情况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各级思政教科研活动的规范化、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是从评价指标的具体维度上着力,既要考察家校社合力育人的情况,也要考察本学段与相邻学段衔接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实施效果;既要考察各学段思政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作用发挥,思政课的教师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队伍的作用发挥,也要考察各学科课程及教职员工育人作用的发挥。

三是从评价方式上着力,既关注结果评价,更注重过程性评价。结果评价要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测评结果、评价主体(即教师)对自我育人工作的评价以及满意度等的搜集,探索增值评价;过程评价通过对学校重要会议的讨论的记录、主要举措、关键事件来判断自己对思政一体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所有工作要有对呈现材料的评价,要有现场调研的评价,包括课程和活动观摩、对不同评价主体的问卷和访谈等。

四是从评价的目的上发力,为了能够起到更大的辐射作用,我们积极寻找问题并改进问题,及时总结推广优秀做法及经验。在构建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健全反馈机制及推广机制,对其优点进行表彰的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意见。对于评价中的可以借鉴的经验方法,召开经验交流会,鼓励相关人员撰写思政一体化工作推进的先进案例,在工作交流平台上推广、发布,以便起到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作用,以思政一体化评价、反馈、推广联动机制,有效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对于评价中的不足,加强教育专项督导,建立督导清单,同时推行问责机制。通过评价,让教师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自信和不断前进的动力,从而促进其发展。

五是从评价的导向上发力,紧紧围绕新时代教研转型要求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及研究,坚持问题、目标及效果导向,做到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提质。教师要把思政教研工作重心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从“领域教学”转向“领域教育”,把思政教学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提升”,思政教研内容从关注“教”转向“学”,思政教学改进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实证”,从“基于教授”转向“基于体验”,思政教师研修从“专家报告”转向“众筹学习”,实现指导思想转向、工作任务机制与方式转型,提升全县思政教科研发展水平,实现科研强教目标,真正让评价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发动机”,充分激发教师教书育人和变革创新的潜能。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思政教师,要紧紧跟随时代改革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思想,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大思政学段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