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的千层底

2022-05-30刘明礼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鞋样钢针顶针

刘明礼

说到千层底,不用过多解释,一般人都知道是指鞋底用若干层袼褙(我们华北一带叫“夹纸”)重叠起来制作而成的布鞋。它穿着舒适,轻便防滑,冬季保暖,夏季透气吸汗,因而广受老年人喜爱。正如流行歌曲《中国娃》中所唱的那样:“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站得稳哪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

据说,中国最早的千层底布鞋始于周代。从山西省侯马市出土的3000多年前周代武士跪像的鞋底上,明显可见一行行规整的线迹,与今天的纳底布鞋完全一致,表明3000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经有了纳底布鞋。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那时候,由于物资匮乏,人们平时所穿的鞋,大多是这种千层底的布鞋。所以在曾经的那个时代,“纳大底”应该算是项最基本的“女红”。

做鞋先得“打夹纸”。就是把穿坏的衣服裁成齐整的布头,浸湿后熨平,再在墙上用糨糊一层一层贴在一起,大约四五层厚,晒干后揭下来便成了“夹纸”。接下来是打样。我小的时候,家里珍藏着一本线装的古本书,属于大字不识的母亲。当然她不是用来读的,而是当成了“鞋册子”,内页夹着用报纸裁好的各种鞋样。我们七口之家,所有人冬夏两季的鞋,都靠母亲一针一线手工缝制。尤其是我们几个孩子,身体一天天长大,有时候不等鞋子穿坏就顶脚了。所以母亲基本上每年都要打几次夹纸, “大底儿”更是从不离手。

母亲趁阴天下雨不上工的工夫,把夹纸按照鞋样分别裁成鞋底和鞋面,再给它们外层包层新布。鞋面一般用黑色的老粗布或灯芯绒,鞋底则用白色的粗布。接下来,就是纳鞋底,纳好后再将鞋面与鞋底绱到一起。

鞋底需要结实耐磨,所以要加到大半厘米厚,再用粗线绳或麻绳,一针一线密密麻麻缝在一起。鞋底又厚又硬,得先用针锥子扎透,再用顶针将钢针顶入,翻过来拿尖嘴钳夹住针尖用力拽出,才能将带线钢针穿过。每穿过一针,还要使劲地勒绳,以使鞋底紧实。多少个夜晚,母亲坐在煤油灯前,左手握着鞋底,戴着顶针的右手不停倒换着针锥和钢针,麻线和鞋底摩擦发出的“刺啦”声,像一曲流觞,流淌在时光的河,流淌在寂静的夜……

母亲纳的千層底,朝外一面针脚齐整,错落有致,很是美观,穿在脚上更是大小合适,既跟脚又不夹脚。说来也奇怪,我穿了18年的千层底,从来不知道脚气是什么东西。18岁我参军离家之前,母亲特意连夜为我赶做了一双千层底的布鞋,那可真是“临行密密缝”。虽然我一直没有机会再穿,可是母爱无疆,终生难忘啊!

斗转星移,岁月如歌。千层底从远古走来,穿越几千年的华夏文明,承载过炎黄子孙的艰辛与磨难,记载着中华民族的不屈与坚韧。如今,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打夹纸,自做鞋”,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简直就是一段故事。但是,我们却不应忘记母亲曾经的岁月,不应忘记母亲为我们付出的艰辛,不应忘记一代代中国母亲留下的美德与家风。

(编辑  余从/图 槿喑)

猜你喜欢

鞋样钢针顶针
顶针 下
顶针 下
顶针(上)
家有老鞋样
情侣偷鞋被抓:为筹钱办“体面婚礼”
小魔术——鸡蛋里的钢针
鸡蛋里的钢针
母亲的鞋样书
一种冰雪防滑鞋
奇迹漂浮的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