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热点预测
2022-05-30曹振国
曹振国
一般来说,对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进行预测,要基于两点共识:一是无论全国卷还是地方卷的作文命题,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性;二是全国卷与地方卷的作文命题,往往会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梳理了几点作文备考的基本方向,大体包括时政热点、“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母题、“时代青年”母题、“文化自信”母题、多元关系思辨话题、关联教材的写作话题等几个方面。这些备考热点,可能会出现重叠交叉的现象,比如时政热点和“时代青年”母题可能出现交叉,“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母题和“时代青年”母题可能出现交叉,而“文化自信”、多元关系思辨话题几乎可以成为所有命题材料的形式和载体。我们选取以下五个方面的话题,结合典型模拟题,做一些备考方向和写作思路的解读。
一、时政热点话题
2022年是政治大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迎接党的二十大,关注新起点与新征程,将会成为高考作文备考的重要内容。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依旧是值得关注的主旋律。2023年值得关注的热点还有《中国青年》创刊100周年、北京将举办世界地热大会等。请看模拟题:
1923年10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共产党员恽代英、萧楚女、邓中夏、张太雷等革命先驱曾先后担任主编。迄今为止,它在广大青年中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中国励志第一刊”。在《中国青年》办刊史上,曾宣传、树立了一大批具有新中国精神风貌、深刻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青年典型,如雷锋、王杰、张海迪等。
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信中提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利己主义伦理命题,并发出“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困惑,引发了一场全国大讨论。2018年,《中国青年》杂志发起“强国一代,路如何越走越宽——人如何活得更加美好”大讨论,有文章写道:我们始终怀揣着一个盼头,在时间里匍匐前进,我们点燃了头顶的朝霞,我们把涓滴意念汇成了河。
假设该杂志开设“青年论坛”,引导读者思考与讨论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请结合以上材料,以“当代青年的成长之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这是一道“时政大事+青年话题+文化自信+思辨能力”的综合性考题。写好这道作文题,要紧扣“当代青年的成长之路”这一话题来解读材料和思考立意。材料第一段交代了《中国青年》杂志创办的时间和地点,指出它曾宣传、树立了一大批具有新中国精神风貌的青年典型,被誉为“中国励志第一刊”。这些信息暗示当代青年,要走好自己的成长之路,必须继承红色血脉,学习英模精神。材料第二段引出了不同时代的两次大讨论,实际上是“人生之路为什么会越走越窄”的反思与“人生之路怎样越走越宽”的思考。而引述的话——“我们始终怀揣着一个盼头,在时间里匍匐前进,我们点燃了头顶的朝霞,我们把涓滴意念汇成了河”,可以解读为:树立远大理想,怀揣赤子之心,保持奋斗状态,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国家的发展洪流之中。结合两次大讨论,重新解读材料第一段中的英模人物,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身上体现出一种利他主义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而这些恰恰是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的重要精神动力。有了这些综合考量,可以确保写作的大体方向。另外,材料中的“文化自信”主要指“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辨能力重在辨析“利己主义”产生的困惑与“人生之路越走越宽”的精神动力,可以适当融入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二、“核心素养与全面发展”母题
众所周知,“核心素养”是近年高考内容的重点。我们要始终关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以及对应的十八个基本要点。“全面发展”涉及的“德”“智”与核心素养多有重叠,“体”“劳”近年已经涉及,备考的重心可以放到“美”上,而且它与“人文底蕴”中的“审美情趣”也有重叠。请看模拟题:
近年来,短视频发展迅猛,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针对短视频发展现状,某地举办了“短视频与审美文化”研讨会。有人认为:带有互联网基因的短视频带来了共享文化,短视频火爆彰显出当下审美文化的时尚化与草根化。有人认为:短视频体现的生活美学、互动美学等审美价值,给影视大众文化生产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有人担心:部分短视频内容泛娱乐化和低俗化倾向,影响社会风气,对青少年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会带来较大冲击。还有人坦言:短视频这种碎微化的传播形式,体现出浅薄化、感官化的审美特征,最终会导致审美泛化与精神迷失。
生活中,与上述材料相近的现象还有不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你怎样看待短视频火爆背后的审美文化?你怎样理解这些现象及其背后的审美话题?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这道模拟题关乎“核心素养”中的“审美情趣”与“信息意识”,且直接就“全面发展”的美育话题设题。写作本题,首先要学会整体把握,以辩证思维的方式观照材料,完成就事论事和就事说理的“规定动作”。材料涉及四个角度,前两个角度分析“短视频对审美文化发展之利”,属于肯定视角;后两个角度分析“短视频对审美文化发展之弊”,属于否定视角。暗示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角度和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不能执其一端或只看一面。同时,任务指令要求还提到,“生活中,与上述材料相近的现象还有不少”“你怎样理解这些现象及其背后的审美话题”,这些要求暗示我们,在就事论事与就事说理的基础上,还要拓宽视野、由此及彼,思考相近现象及其背后蕴含的审美内涵。
另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低美感”现象(如“畸形审美”“以丑为美”等),也可以做一些思考与辨析,增强自己辨別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对写好这类话题也不无裨益。
三、“时代青年”母题
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关注自我发展、关注时代责任,认清自我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一直是近年高考作文的热点话题,这是由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高考选拔考试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写好这类作文,要根据命题材料的基本指向,结合写作的任务指令进行综合思考。请看模拟题:
复兴中学校团委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中国青年形象大讨论”活动,围绕“新时代中国青年最重要的形象特质”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有人认为,刚健自信而不柔弱盲从最重要;有人认为,积极有为而不“躺平”“摆烂”最重要;有人认为,勇敢担当而不逃避责任最重要;有人则说,胸怀家国而不囿于小我最重要;也有人说,追求理想而不无所适从最重要;还有人说,放眼世界而不狭隘短视最重要……
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你认同哪种观点?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这道模拟题,关涉“时代青年”母题和“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担当”“健康生活”等。写作本题,要围绕“新时代中国青年最重要的形象特质”这一话题来思考问题,材料中提及的六个观点,都是用“……而不……”的正反形式呈现出来的,这暗示我们要合理运用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辨分析;六个观点中“你认同哪种观点”,暗示在作文中要有所比较和选择,可选择某一个观点重点突破,也可选择两到三个观点平均用力,但不宜选择三个以上的观点蜻蜓点水式的泛泛而论。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理解”这一任务指令,体现现实性与针对性。
写好这类作文,在素材运用方面还应做到与时俱进,选择材料要体现出鲜活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朝气蓬勃的生命意识,要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青年形象。当然,我们要始终牢记议论文的根本在于“议论”,要突出思辨色彩,彰显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四、多元关系思辨话题
多元关系思辨是一种形式,它可以结合多种内容来命题。2022年高考四套全国卷中有三道作文题采用多元关系思辨的形式命制,分别为:全国甲卷“移用、借用、妙用”,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和Ⅱ卷“选择·创造·未来”。多元关系型话题并非新生事物,之前地方卷的这类命题较多,如2016年高考江苏卷“话长话短”、浙江卷“虚拟与现实”,2017年高考浙江卷“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2019年高考浙江卷“心里装着读者与不为读者左右”、天津卷“个人与国家”,2020年高考浙江卷“个人与家庭、社会”,2021年高考浙江卷“得失与起点、过程”、上海卷“时间的沉淀与事物的价值”、北京卷“生不逢时、安分随时与生逢其时”都属于这一类命题。仔细思考,全国卷近几年也有这类作文题目,如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弹痕多”与“弹痕少”,2020年新高考Ⅰ卷“疫情中的联系与距离”,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新高考Ⅰ卷“强弱之变”等。再往前追溯,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高速公路打电话”(“亲情与法律”)也属于这类命题。只不过,以前的作文题多属于二元关系,2022年全国卷的三道题目则属于三元关系。
关系型话题作文具有多元性、思辨性和发散性等特点,能较好地考查学生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一般来说,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难度比单向型话题作文要大一些。在具体写作实践时,写作者也容易陷入误区:一是观点偏执,不能辩证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思想极端化,导致存在明显的思维漏洞;二是任意割裂联系,行文时只重一点,不及其余,导致各自分割或偏题离题;三是不能敏锐地捕捉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陷入泛泛而谈或空洞无物。在备考训练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解决一些常见问题。
高考备考训练的话题,可以有机融合多元关系思辨,如“志气、骨气与底气”“英雄、偶像与崇拜”“努力、条件与运气”“竞争、合作与共赢”“平凡、高贵与平庸”之类的话题,皆可纳入训练范围。请看模拟题:
材料1 南宋理学家朱熹坚持儒家“知易行难”说,认为“知”是为了“行”,还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材料2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原名陶文俊,后两次更名。青年时期因信奉王阳明“知者行之始”,改名“陶知行”;但实践使他认识到“行而后知”,后改名“陶行知”。
材料3 有人说,“知”“行”的方向选择也很重要。人生就像钉钉子,只要认定方向不停敲打,就能凿入坚固的木材;一旦失去了方向,钉子再坚硬也会失去自身价值。
关于“知、行、向”的讨论,我们不妨来一次穿越式“对话”。作为当代青年学生,你对三者及其关系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这道作文题围绕“知、行、向”三者及其关系命题,融入传统文化,贴合青年学生的生活。它不等同于“知行合一”之类的话题,“向”的介入,拓展了传统“知行合一”的写作内容;三元关系的综合考量,也会让思维层次进入一个新的境地。
五、关联教材的写作话题
关联教材的写作话题,应该是近两年高考命题的成功尝试,但本质上只是一种命题材料呈现形式的创新。在“双减”背景下,这种命题形式有其存在的价值和逻辑性。从内容来看,我们要关注统编教材中几个重要学习任务群的编排,特别是与表达交流关联紧密、内容方面关涉文化自信的几个学习任务群,如“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等学习任务群。请看模拟题:
《红楼梦》中,曹雪芹这样写“香菱学诗”的故事:黛玉悉心指导香菱,认为“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主张写诗要讲求意趣。香菱喜欢陆游的诗句,黛玉却说,要从难从严,千万不要先学简单浅显的。按照黛玉的指引,香菱学诗很快进入了忘我的状态,苦学李白、杜甫、王維等大家诗作,宝钗笑她成了“诗魔”。香菱习作的第一首诗,文句显得幼稚生涩,内容有些空洞;第二首诗运用许多联想,但内容有些偏题;第三首诗,则是经过废寝忘食的苦苦思索,在梦中得到的。
“香菱学诗”的故事,对每一个学习者来说,至今仍有许多重要启迪。请你结合对材料的理解和自己的学习体验,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这道模拟题以“香菱学诗”的故事为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与总结“学会学习”这个重要话题。材料中,着眼于黛玉的“教”,可以有两点启示:一是写作要注重立意;二是学习要从难从严。着眼于香菱的“学”,有学习态度方面的启示,如“痴迷”与“忘却”的矛盾统一(一方面是如痴如醉的学诗“疯劲”,另一方面是完全沉浸其中的“废寝忘食”);有学习方法上的启示,如“学习模仿与创新创造”(虚心求教、转益多师与自主实践、吟诵探寻);还可以是学习态度与方法的结合,如“苦学、乐学与善学”。着眼于“教与学”的关系,可以谈学习中“他人外力作用与自我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其他还可以谈及“学习过程中的成败与甘苦”“学习的阶段性与自我成长”等。可写的内容与角度可谓丰富多彩,有的角度也不无思辨色彩。另外,写作这道题目还可以融入自身的学习经验和成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