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内涵及质量提升研究

2022-05-30梁振伟郑建斌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8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新时代大学生

梁振伟 郑建斌

摘 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对于领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意蕴、推动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新时代劳动观念的认识不够深入,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内容泛化、劳动实践体验吸引力不足、推进劳动教育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高校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质量,需要构建多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打造高素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丰富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和项目资源,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从而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2020年3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高校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构建体现劳动教育时代价值、符合高等教育阶段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着力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增智、强体、育美方面的综合育人作用,不断开创高校劳动教育新局面,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在特殊性

劳动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是人真正实现自我的表征,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并不断向前的根本动力。劳动教育对于促进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优良的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使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强化公共服务意识,激发面对重大疫情、自然灾害等危机时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要突出更高层面的价值导向和更强的实践性,与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目标和已有知识结构相适应,与国家发展需求和经济社会建设相匹配。

(一)凸显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结合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人是劳动的产物,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全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还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发展的基础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因此,高校作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终端出口”,其每个学科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都是满足劳动的根本需要,都带有劳动教育的性质,即高校通过开设学科专业课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劳动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并将其输送到相应劳动岗位上,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高校的许多专业课程实践性强,具有丰富的劳动属性和劳动指向。比如,海洋学专业的出海科考、下养殖场,机械专业的金工实习、设备维修,社会学专业的田野调查、人物采访等,都是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鲜活实践。因此,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劳动教育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实现对大学生劳动素养和劳动精神的培育。

(二)凸显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深度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以及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实施,新时代劳动的创造性特征更加鲜明,劳动价值的体现标准日益突出“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意见》中强调高校劳动教育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使大学生能够在劳动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大学生是创造性劳动的关键主体之一,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训、社会实践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体现社会发展的新态势、新需求,强化对大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教育,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密集、智力密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劳动者大军。

(三)凸显劳动教育与职业价值观教育深度结合

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和劳动伦理品德,让受教育者掌握经过抽象化、带有总括性的劳动科学知识。由于大学生群体是直接面向劳动、直接对接职业的劳动后备军,所以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充分结合,通过正确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品质等劳动素养的系统培养,教育、引导大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刻领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的道理,树立扎根基层、成才报国的远大志向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转变就业观念,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提升就业决策能力,最终实现理性择业、顺利就业。

二、当前高校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劳动教育的推进情况及大学生对劳动认知的现状,2020年10月至11月,厦门大学团委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厦门大学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劳动教育现状及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62份,回收率约为95.69%。从调查样本来看,男生占39.42%,女生占60.58%;獨生子女占49.15%,非独生子女占50.85%。从户籍所在地来看,城镇户籍学生占59.08%,农村户籍学生占40.92%。从受教育水平来看,本科低年级学生占50.39%,本科高年级学生占25.15%,研究生占24.46%。从所学专业类别来看,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占37.95%,理工类专业学生占47.94%,医学类专业学生占14.11%。课题组经统计分析发现,在劳动教育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知局限:大学生存在劳动观念片面化、劳动选择功利化以及知行不一的倾向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劳动意识,能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度认同。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较为淡薄。77.20%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参加劳动实践(特别是体力劳动),同时表示高校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但在劳动选择上,虽然有85.14%的大学生认同“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仅有27.28%的大学生愿意从事体力劳动。同时,有64.20%的大学生认为脑力劳动在多数情况下能比体力劳动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在劳动实践方面,仅有20.51%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经常参与劳动实践,有61.10%的大学生只是偶尔参与。60.48%的大学生能够做到经常打扫宿舍卫生,但仅有33.57%的大学生参与过学校组织的劳动体验活动,如后勤服务、公共教室保洁等。

(二)内容泛化:体现高校特点的劳动教育内容、形式和载体不够丰富,劳动实践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不强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劳动教育的频率较高。在大学生参加过的劳动实践活动类型中,社会实践最多(62.41%),其次是志愿服务(55.85%)和专业实习实训(38.11%)。当前,高校在具体开展劳动教育时,其教育内容仍以体力劳动和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为主,缺乏劳动育人的深度。同时,高校将生产劳动、实验课程、志愿服务等都纳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范畴,但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缺少明确的育人导向,缺乏教育的计划性、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实现目标聚焦和资源整合。同时,大学生对当前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总体评价不佳。比如,有61.95%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或实践活动形式不够丰富,吸引力不强;有54.74%的大学生认为劳动教育或实践活动内容单一,流于形式;有41.44%的大学生认为劳动教育或实践活动缺乏连贯性;有39.94%的大学生认为劳动教育或实践活动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三)机制缺失:尚未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劳动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离不开健全的保障体系。在被问及希望学校建立什么样的机制来鼓励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时,有66.23%的大学生希望通过综合测评加分或计入志愿服务工时的方式,有50.62%的大学生希望将劳动实践纳入课程学分或实践学分,有68.13%的大学生认同学校以学分制等形式要求大学生参加一定学时的义务劳动。从当前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较为健全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在师资保障、机制保障、物质保障方面也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三、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质量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劳动托起中国梦”。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高校要精准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目标价值,发挥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和资源条件,从课程、师资、实践、考核、文化等方面扎实推进劳动育人。

(一)构建“劳育课程”与“课程劳育”同向同行的多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意见》指出,“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这为构建多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重要遵循。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教学目标,科学编制课程内容和教学指南,不断丰富课程“菜单”。注重创新劳动教育教学方式,积极探究新时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劳动教育手段,用好微课、慕课等线上教学资源,着力打造新时代劳动教育“金课”。此外,还要深入推进“课程劳育”建设,充分挖掘其他学科和专业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形成具有学科和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价值体系。

(二)打造“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关键在于打造一支专业型、复合型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高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指定专门部门对劳动教育师资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配置,配备劳动教育专职教师,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结合学科和专业聘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技术能手等专业人才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

(三)丰富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和项目资源

高校要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多样化劳动教育基地和劳动实践平台,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机制,进一步统筹利用各方资源,在现有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等基础上,绘制“科技+”“制造业+”等覆盖各个行业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图谱,开发全流程劳动实践项目,为大学生开展多样化、创新性劳动实践提供丰富的选择空间。开展供给侧研究,精准对接社会和企业需求,通过多种激励方式提升社会资源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利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教学楼、实验室、食堂等资源,建设校内劳动实践场所,开展助研助管、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

(四)建立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高校要参照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机制,将劳动教育作为五大维度之一,客观评价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团队理念和合作意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的提升情况;强化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结果的价值应用,将其作为大学生评优、考核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同时,高校劳动教育评价还要凸显专业教育目标多样性的特点,探索在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中实施多元评价。

(五)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要继承和发扬办学过程中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如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让大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感受劳模精神。同時,要选树先进典型,让身边的师生成为劳动教育的示范先锋,如厦门大学举办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身边的好同学”等活动,已逐渐沉淀为特色校园文化。要结合学雷锋纪念日、劳动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劳动主题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劳动精神,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劳动教育资源。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强化劳动教育氛围营造,推出更多轻量化、可视性强、互动性强的融媒体作品,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6).http://www.

xinhuanet.com/2020-03/26/c_1125772938.htm.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3).http://www.gov.cn/xinwen/2018-

05/03/content_5287561.htm.

[4]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0-07-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

0715_472808.html.

责编:瀚 海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新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