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互生成的人、美术、文化

2022-05-30傅曼颖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美术

摘 要:美术史是文化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应当以更为宏观的文化史为背景,从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中国美术史进行分析与拓展。特别是艺术文化学的介入,使美术史不再局限于书画研究和文献解读,而是连接艺术与美术之间的纽带。因此,立足于人、文化、美术的交互关系,从艺术文化学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美术史与文化身份、社会意识形态、族群精神信仰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构建全新的中国美术史研究范式。

关键词:美术;中国美术史;文化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艺术类专业理论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究与改革——以中国美术史为例”(2021370)研究成果。

中国美术史课程是高等艺术教育中绘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已有的对中国美术史的相关研究和探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美术史演进中的风格流变;第二,美术史研究和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第三,美术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实际上,大多数高校的美术史教学都脱离不了以历史朝代为经、美术门类为纬的客观主义手法,主要表现为缺乏特色、以求平稳,将美术问题简化为“风格”问题,把美术史省略为“风格史”,“美术创作”最后被剥离成对个人语言、风格的寻找和建构。本文旨在将美术史置于文化学的框架内,讨论美术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用更鲜活、富有人生哲理的方式解读我国美术史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一、文化与美术的相关概念

(一)文化的内涵及本质

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从广义上来看,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智慧、创造性、情感融入自然,使自然成为可被人理解、沟通和利用的对象。人类也在不断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实现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从狭义上来看,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在精神创造活动中所获得的成果。英国著名人类学者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中提出了文化的概念:“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也就是说,文化应是人类的思想、情感以及在物质创造的形式建构中不断成熟的特有成就,并将其符号化、制度化,成为可在历史轨迹中呈现出特定价值的体系。本文所论及的文化主要指其狭义的释义。

(二)美术的内涵及本质

美术作为艺术中的一个门类,是人类按照审美标准,并通过特殊的活动与技艺所创造出来的产物,而艺术也是文化视域下的一个子范围,因此在这个包含关系中,美术必须涵盖上文中对艺术释义的全部内容。本文所讨论的美术是指在艺术文化学视角下,从多样性审美或其他维度为人的各种解放和自由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让美术创作主体在创作中感悟到“个人生存的丰富性”,核心是从中国美术史中感悟到自身的需要。

二、美术史的文化释义

(一)从人的本质问题出发思考中国美术与美

人作为美术创造的主体,也是美术内容与形式的决定者,因此在对美术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必然从人的主体意义方面入手。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集中探讨了人的价值和解放等问题,他认为人不像动物那样依靠本能来生存,而是可以开展劳动、创造、艺术创作等活动。“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2]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体现出人的精神力量与价值,这种力量对象化就是人对自然、社会现实以及审美对象的改造,同时在这种对象化中,人的本质力量也可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我国的艺术精神中,道家思想主张将自由视为人生和艺术的最高境界,《逍遥游》的核心思想是关心自由、真人、至人、神人,懂得天地的自然无为而达到自由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由自觉的人生意义。魏晋玄学在美学和艺术领域进一步发展了老庄思想,在生命、生活和艺术领域追求精神的自由与情感的畅达,晋人也在艺术形式中体现出先秦所没有的情感深度,即生命的“自我”意识和艺术的“自觉”意识开始苏醒,在美术上也表现为书画的自觉。“人”的觉醒和“文”的觉醒使得艺术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艺术成为生命获得不朽的寄托,而这种寄托通过书法这一载体成为魏晋人传达心志的主要途径,这点在王羲之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注重个人的才情。他的书法不再是李斯那种作为秦国国家意志的体现,而是率先把中国书法从实用功利主义中解放出来,作为個体存在的艺术进行呈现,体现了魏晋士人特有的“魏晋风度”。他的作品只求在挥毫之间表达真情实感,而非束缚于礼教之中的刻意之作,一撇一捺皆关乎生命价值的表达,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实现了精神超越,摒弃了“书同文”的政治使命,转向对个人存在的意义的关切。这在他乘兴而作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那些笔意连绵、字字精妙的表达,反映了魏晋时代书法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王羲之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自觉化的产物,是文人书画的结晶,成为后世文人书法的有效参考。

此外,东晋画家顾恺之在绘画创作中借用线条的形态表达内在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就是“魏晋风度”:任情放达、风神潇洒、不拘泥于法礼、不拘泥于行迹。这一点与老庄美学也有着内在联系,借助人物画的形式,目的是通向作为宇宙的本体和感悟生命的“道”,获得“意义所在”。例如在《洛神赋图》(图1)中,顾恺之以画面来讲述故事情节,通过描绘飘动的衣带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画面中的人物形象“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其变幻之仪态,飞动之流美,飘忽若神,形神毕现,韵味深长。这也代表了中国绘画艺术中出现的文化自觉精神,使人的形象成为一种充满内在活力的现实存在。笔、墨等要素构成了中国书画独特的审美意象,具有强烈而丰富的哲学内涵,是中国哲学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

(二)中国美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之一

除了在人的本质的基础上确定美和美术的价值之外,还可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类社会结构出发,实现美术应有的价值。美术是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之一,艺术家需要将其置于社会、历史环境、经济基础的复杂系统中来辩证地思考与艺术相关的问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社会学进行研究时,人们要正视艺术的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强调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特定时代下的艺术总是会受到当时政治、宗教、文化、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历史唯物主义观比较重视艺术家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阶级、社会地位)、社会环境(主导思想、观念、经济、文化条件)和艺术遗产(艺术在这一历史阶段所达到的水平、风格、趣味、倾向)等的关系,认为艺术家是无法真正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的[3]。

我国儒家美学观也主张将艺术与社会政治、道德伦理联系起来,强调艺术与国家之间的血脉联系,对我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人们的审美等都产生了持久且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以“仁”与“和”为哲学与美学的核心,强调“礼乐合一”。“礼”是指礼仪、制度,是政治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用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乐”指音乐,也泛指今天的艺术,孔子认为艺术中存在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人与社会的价值导向有直接的引领作用,甚至可以决定国之兴衰。因此,在艺术创作中,要将“善”与“美”联系起来,不仅要注重艺术的悦耳悦目之感,更要注重作品内容的价值意义,明确艺术与天道、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的主从关系,在此基础上,将艺术视为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把“艺品”和“人品”相结合,在艺术创作中进行社会价值的表达。

书画作品中形成了以自然景物比拟人品的“比德”传统,也是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美术作品的表达中,梅、兰、竹、菊、松柏等物象不仅有着形态上的美感,更是表达美好人格的媒介。在艺术创作中,植物高洁、挺拔、雄壮的形态特质,可与人类坚毅、不屈、果敢、刚毅的性格特质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中华民族历代推崇的中华美学精神,具有激励中华人民不断前行的无声力量。例如诗人、画家郑思肖擅长画墨兰,且兰叶疏淡,不着根土,寓意“土为番人所夺”而无处安身,他通过绘画将赤诚的爱国之心鲜明地表达了出来,在生活习惯上更是认为“坐卧必向南”,永远面朝家乡所在方向。明末清初画家朱耷常用“冷、艳、怪、绝”等艺术风格来表达亡国的隐痛,其花鸟画以水鸟倔强、冷艳的眼神最为著名,这些水鸟或闭眼无视一切,或白眼看人,流露出一股不可遏止的怒气,而这也是画家内心愤慨、沉痛感受的写照。近代以来,中国画更是成为画家们表达爱国之情的媒介。比如,徐悲鸿创作了《负伤之狮》,画面中受伤的“东方沉睡的狮子”神态中流露着深切的情感。这种认知发展到今天,也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观的独特表达,将艺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联系了起来。而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应承载着民族的希望,注重民族精神的表达。因此,在对美术蕴含的精神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不能仅着眼于艺术风格,更要将美术与民族精神和国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挖掘作品中蕴含的巨大价值与意义。

三、人、文化、美术的辩证关系

艺术史并不是孤立的学科,也不是就艺术自律性单纯地研究艺术语言、风格的范式,艺术家应将其放置在文化场中研究艺术创作中的“场效应”。也就是说,在文化背景下,艺术会在由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情境中产生连锁反应。美术是艺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艺术家更要将人、文化、美术放在同一个框架之中进行研究,形成一种全面、综合,能够再现文化历史、重新认识和预测未来文化价值走向的新思维。

首先,人、美术、文化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作为美术创作的主体,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与情感表达方式,也会必不可少地在作品中渗透物质、精神、制度文化形态,从美术创作的角度探析作品的艺术价值。其次,文化价值的导向决定了美术创作的方向。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4]。中国美术史的实质是中国人民、中国文人、中国画家的思想观念的演变史,透过中国画可以窥见几千年文明孕育的精神气质、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情感。

在“艺术—人—文化”这样的认知框架下,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中国美术史,带给我们的精神引导正是对具体、人赖以生存的文化现实的关注。这种研究范式的转换主要是希望人类学不再只是流于艺术知识的重新淘洗这一层面,而是以真理为念,有着更高层次的人文追求,全景式地解析过去、现在和未来民族民间艺术中所折射出来的种种生存理解、生命感受和生命情怀,巡视每个时代的艺术在超越个体有限性、寻求精神无限性上的种种努力,倾听种种鲜活、富有人生真理意味的信息,并不是用静态、猎奇的方式看艺术,用一时一地、一族一国、一维一相的方式看艺术[5]。

四、结语

艺术会和其他学科产生交互关系,尤其是美术这一可以反映历史演进过程的视觉艺术,其所承载的是文化再生产和再创造过程中体现出的价值。因此,在对中国美术史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在人、文化、艺术的交互系统内,从艺术文化学的视角出发,注重艺术的精神文化价值,从而真正实现美术史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侬,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

[3]彭吉象,张瑞麟.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24.

[4]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0.

[5]鄭元者.完全的艺术真理观:艺术人类学的核心理念[J].文艺研究,2007(10):23-28,166-167.

作者简介:

傅曼颖,硕士,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原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史、美学、艺术文化学。

猜你喜欢

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美术不朝西方走,朝哪里走?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