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2022-05-30
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数全球第二
8月9日,在第29届国际核工程大会开幕式上,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汤搏介绍,核电的发展为保障能源供给、改善环境和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我国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为核电确立了积极安全有序的发展方针。目前,我国在运核电厂的安全运行指标不断提高,居于国际先进行列。截至2022年6月,我国在运核电机组54台,在建核电机组23台,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数为全球第二。
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在开幕式上表示,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核电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我国已拥有“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第三代核电技术,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研发持续推进,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开工建设,钠冷快堆、熔盐堆、聚变堆等先进核能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获得新突破。2021年,我国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随着推进“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等要求的落实,核能发展迎来重要机遇期。预计到2025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7000万千瓦左右。
据悉,国际核工程大会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和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于1991年共同发起,是核工程领域内最重要的全球性学术会议。中国核学会2005年起成为会议的主办方之一。第29届国际核工程大会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和深圳举行,主题为“核能创新助力碳中和未来”,来自20多个国家的1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天文专家发现191个新的银道面背景类星体
中国科研团队近日在国际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增刊上发表了一项新成果。研究人员通过机器学习方法,使用国内外5台光学望远镜观测发现,证实了204个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其中191个为首次发现。
银道面是银河系内绝大部分恒星所在区域形成的盘状平面。类星体是一种看起来类似恒星,但实际上是在极其遥远距离外的高光度天体。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通过吸积周围气体物质释放巨大能量,因此对研究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和演化至关重要。大型类星体巡天主要关注北天的高银纬天区,通常不覆盖银道面天区,再加上银道面方向上严重的尘埃消光、红化及密集的星场,使寻找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十分困难。这些因素导致观测到的银道面背景类星体样本较少,因而难以对银道面天体测量系统误差进行准确估计。
高精度的天体测量数据对研究银道面天体十分重要。为此,中国科研团队构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银道面背景类星体选源方法,最终确定了16万多个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候选体。从2018年起,团队通过与国内外研究团队合作,利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的5台天文望远镜,对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候选体开展光谱观测证认工作。
此次研究结果验证了团队对银道面背景类星体选源方法的有效性,将类星体的系统搜寻拓展到了银道面方向的密集星场区域,为后续大样本的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巡天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分布图编制完成
受气候变化和人類工程活动影响,我国东北多年冻土退化剧烈,但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分布底数不够清晰,一直以20世纪70年代多年冻土区域分布图来替代,严重制约区域基础科学研究和综合规划建设。经过近10年调查、观测和研究,中国科研团队编制完成了我国东北地区首张多年冻土分布图,并分别以《基于地表冻结数模型的东北多年冻土热状态图》和《东北多年冻土温度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为题,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遥感》和《可持续发展》上。
分布图显示,我国东北不存在极稳定多年冻土区,稳定多年冻土区在减少,半稳定多年冻土面积有少量增加,过渡或不稳定永久冻土面积在增加。由于气温持续升高,稳定冻土的分布缩小。
海拔高度是控制东北高纬度地区多年冻土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2003年至2019年,多年冻土面积由32.77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7.10万平方公里。分布特征表明,温度较低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山脉,从漠河最北端到山脊中部的阿尔山。其中多年冻土温度在-2℃至0℃范围内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73.81%。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温度分布主要在-1.5℃至3℃之间,小兴安岭主要在-2.0℃至0℃之间。
中国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茂盛,多年冻土的持续退化将改变植被生长环境,影响全球碳循环过程。研究将为东北地区冻土与环境区域研究提供更详细的基础数据,为欧亚大陆多年冻土区气候变化反馈、自然灾害过程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响应预警与预防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发布
8月3日,《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了中国、亚洲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监测信息。《蓝皮书》显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2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打破观测纪录。
根据目前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7个最暖年份之一;最近20年(2002—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01℃。2021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较常年值(报告使用1981—2010年气候基准期)偏高0.81℃,为1901年以来的第七高值。
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变化区域间差异明显。1961—2021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5mm;2012年以来年降水量持续偏多。2021年,中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值偏多6.7%,其中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而华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近10年最少。
中国高温、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1961—2021年,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极端高温事件明显增多,登陆中国台风的平均强度波动增强。2021年,中国平均暖昼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云南元江(44.1℃)、四川富顺(41.5℃)等62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1961—2021年,北方地区平均沙尘日数呈减少趋势,近年来达最低值并略有回升。
另外,《蓝皮书》还从冰冻圈、生物圈及气候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提出了特点及预测。
国家药物敏感专业委员会成立
多重耐药菌在全球的蔓延严重威胁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耐药问题可能使人类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为了应对日趋复杂的耐药问题,8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折点研究和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简称“国家药敏专委会”)成立。
由于致病微生物的抗药性增强,越来越多的常见感染将变得更难治疗,新的耐药机制不断出现并趋于复杂。中国此前一直借用欧美标准,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受到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差异等因素影响,导致直接借用欧美标准产生了偏差。
国家药敏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说:“化学药物对细菌敏不敏感、耐不耐药,决定了我们用不用这个药物,但是耐药和敏感都有一个标准。那么这个标准是哪里来的,我们国家是个空白,没有针对我们中国人群的。所以说建立我们国家自己的标准,还是势在必行。”
国家药敏专委会成立后,将组织国内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临床感染病学等各领域专家,在我国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体系建立、药物临床评价及合理使用、耐药性监测等领域开展各项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