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匿名女性

2022-05-30郭宬

摄影世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帕蒂卡罗尔后人

自1970年代以来,帕蒂·卡罗尔(PattyCarroll)一直因拍摄高饱和度彩色照片而闻名。她创作了《匿名女性》(AnonymousWomen)这个系列作品,旨在解决女性及其与家庭生活的复杂关系。帕蒂·卡罗尔通过窗帘、家居用品等物品来伪装人物,在观众和“匿名女性”之间创造了一个黑暗而幽默的捉迷藏游戏。《匿名女性》由4部分组成,分别是《头像》(Heads)、《帘后人》(Draped)、《重塑》(Reconstructed)和《消亡》(Demise)。该系列作品在全球诸多国家展出并获得多个奖项。2014年和2017年被评为美国Photolucida(美国波特兰的专业摄影艺术组织—编者注)前50强作品之一,并在《赫芬顿邮报》(TheHuffingtonPost)、《英国摄影杂志》(BritishJournalofPhotography)、《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新闻摄影栏目“镜头博客”等诸多杂志和媒体发表。

郭宬:你最初从事的新闻摄影和你现在创作的当代艺术摄影方向是完全不同的领域,是什么原因让你的创作产生这种变化?

帕蒂·卡罗尔:我真正开始摄影是在伊利诺伊理工大學设计学院读研究生期间,跟着盖瑞·温诺格兰德(GarryWinogrand)学习了一年,他教我们街头摄影的基础知识。使我学会理解自身与相机、眼睛之间的关系,并快速做出视觉判断。我用这种方式观察、拍摄、记录着熟悉的世界,例如美国的热狗摊、娱乐场所的夜晚、我成长的市郊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着迷于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并试图融合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但那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发现走进摄影工作室就像走进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工作室风格的改变代表着我拍摄风格的改变,也是我对女性身份自我认知的改变。

郭宬:《匿名女性·头像》这是你的早期作品之一,你能和我们谈谈《匿名女性》这个系列以及《头像》是如何开始的吗?你当时是怎么找到这个拍摄灵感的呢?

帕蒂·卡罗尔:这始于我和丈夫搬到伦敦生活的4年。虽然曾广泛旅行,但我从未在一个与美国文化如此不同的地方生活过,英国相对传统的社会对我来说很不一样。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以我在家庭中的身份—“夫人”来称呼和认识我。这让我开始思考,很多女性只能通过丈夫、家庭在社会中建立个人身份。我开始质疑,什么是家?我的避难所?还是一个标识我身份的地方?于是就诞生了拍摄《匿名女性》的想法。

郭宬:《头像》之后,《匿名女性》系列就过渡到了《帘后人》。你是怎么开始《帘后人》系列的创作?作品蕴含的信息是什么?

帕蒂·卡罗尔:大多数妇女在操持家庭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可以说她们基本都处于后台隐形状态。她们做饭、打扫、照顾孩子,等等。我将女性放在帘子后面,想表达的是她们默默地承担着家庭中的角色以及家务劳动。女性经常不声不响地进行这些工作,照片中的帘子也象征着完美和幽闭的双重性,女性身份和隐蔽性的双重性。

郭宬:《帘后人》和《头像》相比,有了很大变化,那就是出现了布帘。接下来,无论《重塑》或是《消亡》系列,布帘都成为画面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什么你会选择使用布帘将女性身体隐藏的手法来表现?布帘的什么特质吸引了你?

帕蒂·卡罗尔:帘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英国室内装饰的影响。在英国,厚重的装饰性窗帘已经使用了数百年之久。最初,在没有中央暖气的房屋中,它被用来保持家中的温暖。此外,窗帘能够装饰房间并维护隐私。然而,我使用不同图案、颜色和类型的窗帘来表明窗帘背后不同女性及其特质。我把她们看作各类群体,而不是特定的某个人。例如,喜欢粉红花卉少女风格窗帘的女性与偏爱厚重天鹅绒风格的女性完全不同。在创作中,这个过程是颠倒的,我先找到适合的布料或窗帘进行拍摄,而不是率先考虑女性类型。

下午茶时间(Tea Timer ),选自《匿名女性·帘后人》(Anonymous Women:Draped )。帕蒂·卡罗尔 摄

郭宬:你在创作《帘后人》系列时,画面中的女性具体对象一般会有哪些?你当时是选择真人模特吗?

帕蒂·卡罗尔:《帘后人》系列中拍摄的女性都是随机的。一般是助理或朋友,都是真实的女性。但帘子后面具体是谁并不重要,因为这位女性代表了所有女性,而非某个人的肖像。

郭宬:从第三个系列《重塑》开始,你选用了人体模型来替代真实的模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否和你的作品内容发生变化有关系?

帕蒂·卡罗尔:在《帘后人》系列之后,我在作品中运用了更多家庭生活中的物品,这些都是女性为方便日常使用而收集的,所以就创作了《重塑》系列。我还想对我们身处的消费主义文化进行评价,我们都被太多的东西裹挟着,因此《重塑》系列也引发了后来的《消亡》系列。《消亡》系列细致地描述了更多家庭中的特殊场景。由于画面中增加了大量的物品,拍摄场景更加复杂,我改用人体模型是想用其代表被理想化的女性,同时也象征了她并不真实。整个系列是对真实情况的虚构表现。因此,使用一个“假”女性是完全合理的。

郭宬:我能够感觉到在《帘后人》《重塑》《消亡》这3个系列作品中,你的情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作品风格也日趋成熟。同样作为女性,你的作品能够引起我的共鸣。比如《消亡》系列中,我能够感受到女性承受的压力。是什么使得你的作品发生这样的变化?

帕蒂·卡罗尔:人的年纪越大,积累的东西就越多,这些占据了我们的生活。《重塑》系列是对这一点的回应。然而,拍摄时人体模特所指代的女性只是被她的东西包围着。随着项目演变成《消亡》系列,这个“女人”(人体模特所指代的女性)成为她自己收藏的物件的受害者。这个模特与整个叙事更加融合,就像我认识的许多女性一样,大多是已婚女性,她们做了太多的事情,包括经营家庭、从事多份工作。她们努力地生存,同时还保持自我价值感。

郭宬:你从2003年开始创作《匿名女性》这个系列,迄今已经将近20年。我想《头像》《帘后人》《重塑》《消亡》这些作品的创作是随着女性对家庭生活认知而递进和改变的,可以感受到每个系列摄影师所处的状态不同。你觉得这些作品背后所传达的信息是否与你开始设想的一致?

帕蒂·卡罗尔:随着这个系列的发展,我也在不断深入思考。作品变得更像短篇小说或电影的场景,可以有各种结局。这一切都从简单的图像开始,但后来受到其他类型叙事的影响,作品传达的信息也更多了。例如,2020年,我们被美国选举前的政治广告充斥着,无法回避它们,所以我创作了几张照片,表明这种情况是多么令人难以承受。我觉得疫情也让我作品中的女性变得更加不堪重负。

礁湖(Lagoon ),选自《匿名女性·帘后人》(Anonymous Women:Draped )。帕蒂·卡罗尔 摄

郭宬: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在疫情期间你的创作状态及作品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

帕蒂·卡罗尔:我通过创作更多的作品来度过这段煎熬的日子。我统计了每一年拍摄的照片数量,2020年,我拍摄的照片比其他任何一年都要多。也许是因为我们不能去任何地方,没有任何干扰,在居家隔离期间,我产生了更多关于家和身份的想法,思路也更加清晰了。每个人都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审视自己的家,要么是出于工作或学校的需要,要么只是意识到是时候整理一下,或者在墙上挂上一些新的艺术品。

郭宬:你创作的这些作品,每一个画面都像是精心设计的场景。我想这个创作过程就像你设计的一个个舞台剧,你既是编剧,又是导演,同时又是摄影师,集多重身份于一体。你的前期准备和制作过程是什么样的?如何构思?如何设计搭建场景?如何布光和后期处理?

帕蒂·卡罗尔:在根据想法积累道具后,我们决定选一个主题颜色,并拿出可能的织物或窗帘。通常情况下,我会去买合适的布料、服装、物品。我有一个巨大的车库,里面装满了成箱的布料和道具,但我们也会因为不适用而将它们扔掉,所以前期准备这件事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最终确定之前,我们会尝试多种方式,在基本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后,才开始拍摄,然后在电脑上查看并决定哪些要调整,这个过程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这一切以及如何布光都与最初照片的设计有关。

燈饰(Lighty ),选自《匿名女性·重塑》(Anonymous Women:Reconstructed )。帕蒂·卡罗尔 摄

卷发神器(Rolly ),选自《匿名女性·重塑》(Anonymous Women:Reconstructed )。帕蒂·卡罗尔 摄

种(Planty ),选自《匿名女性·重塑》(Anonymous Women:Reconstructed )。帕蒂·卡罗尔 摄

舒适(Cozy ),选自《匿名女性·重塑》(Anonymous Women:Reconstructed )。帕蒂·卡罗尔 摄

罐头(Canned ),选自《匿名女性·消亡》(Anonymous Women:Demise )。帕蒂·卡罗尔 摄

保护膜(Protected ),选自《匿名女性·消亡》(Anonymous Women:Demise )。帕蒂·卡罗尔 摄

书虫(Booky ),选自《匿名女性·消亡》(Anonymous Women:Demise )。帕蒂·卡罗尔 摄

猫女郎(Catlady ),选自《匿名女性·消亡》(Anonymous Women:Demise )。帕蒂·卡罗尔 摄

郭宬:在你的画面中充斥大量的物品叠加表现手法,以及高饱和的色彩,请问你是否有受到波普艺术文化的影响?

帕蒂·卡罗尔:绝对有的!波普艺术和超现实主义是我一直以来最喜欢的艺术。我向安迪·沃霍尔(AndrewWarhol)致敬的作品是名为《罐头》(Canned)的照片。我想创作一张基于储藏室的作品,因此,我们必须得到很多金宝汤罐头和其他红色的标志性食品来放入储藏室。我将波普艺术的世俗主题在我的作品中呈现,同时还用了明亮、饱和的色彩。

猜你喜欢

帕蒂卡罗尔后人
路易斯·卡罗尔:《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论后人和陶“归去来”辞之缘由
美国一新娘拍婚照时被呲牙笑马儿抢镜
霍家的败亡带给后人的警示
身残创基地 呕心育后人
金晖关爱育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