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2022-05-30翁炫
翁炫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纪念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落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靠的是国际社会摒弃意识形态分歧,精诚合作。战争结束后,国际社会凝聚了重要共识,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悲剧重演。
本期,我们从《抗战为什么赢: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这本书出发,从中国抗日战争史来看“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抗战为什么赢》是教育部哲学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成果,由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陈红民带领团队历时六年完成。
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亦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1937年7月7日,举世震惊的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
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抗击外侮,同时也成功牵制了日本在其他地区的侵略行动。
在八年全面抗战中,中国战场共歼灭日军260余万,牵制了日本陆军60%以上的总兵力与大量的海空军。
战争结束时,侵驻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陆军部队始终未敢北上进犯苏联,使苏联红军得以避免两线作战,全力对抗另一个法西斯国家纳粹德国。与此同时,中国远征军还在缅甸与盟军携手作战,打击敌人,扬威域外。
中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1937~1945年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人),约占世界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
中国人民绝不妥协、团结一致、积极抗日,既是为中华民族而战,也是为正义、和平而战。
毛泽东1939年1月在《论持久战》英译本序言里指出:“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中国的抗日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所有战场中,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说,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是反法西斯盟国共同浴血奋战的结果,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战精神”捍卫和平
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表现出了空前的觉醒与团结,形成了“抗战精神”。中国各党各派捐弃前嫌,国共两党团结一致抗击强敌,各族人民团结协力抗战,身居世界各地的海外侨胞也自发地组织起来支援祖国。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海外华侨举行各种规模的抗日大会和游行示威,向所在地的人民揭露日本侵华暴行,展现中国抗日真相,传播中国抗战信息,呼吁国际友人从道义上、物资上支持抗战,共同捍卫世界和平。
还有不少华侨历尽艰辛回到战火纷飞、满目疮痍的故土,投入民族复兴的战争中。有的参加医治伤患的救护队,有的参加报道战况的记者通讯团,有的从事难民救济和动员民众工作。更有海外赤子投效军旅,浴血奋战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
回国参军人数最多的是航空飞行人员,广东空军中的华侨飞行员比例非常高,当时空军的驱逐机中,华侨飞行员达到四分之三。华侨战士英勇杀敌,视死如归,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洒下了自己的汗水和鲜血。
结成统一战线
中国站在正义的一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的尊重与支持。
淞沪抗战产生了大批难民,法国天主教神甫饶家驹等人建立了难民区,收容难民10万人以上。淞沪会战结束后,饶家驹继续从事中国的战时难民救济工作。
南京告急,德国人拉贝毅然留在南京,组建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先后收容、庇护了多达20万的难民。拉贝还在日记中记录了侵华日军的残酷暴行和中国平民遭受的苦难。他的日记成了侵华日军屠城的铁证。
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到达延安后,始终在最前线为抗日官兵服务。他曾连续三天三夜工作,创下为115个伤员做手术的纪录,还几次为伤员输血。
还有盟国支援中国。苏联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的官兵与中国军民共同奋战;甚至有日本被俘士兵建立“在华日人反战同盟”,调转枪口,支持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
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团结在了一起,结成了统一战线,最终,反侵略战争取得了胜利。
延伸阅读:日本为什么发动战争?
日本是怎样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在《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这本书里说,战争并不是日本政府单方面的决定,而是日本民众的集体选择。
日本发动针对清朝的甲午战争,是因为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内政府职位被长州藩和萨摩藩把持。一些日本人认为,只有日本拥有了海外殖民地,才会出现更多的政府职位。于是,他们支持日本入侵朝鲜,由此爆发了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后,日本迫于压力归还了辽东半岛,国内掀起要求普遍选举权的热潮。日本政府被迫下调了选民资格标准。为了筹集日俄战争军费,日本政府又在国内加税,导致满足标准的选民人数激增。新增选民又以工商业者为主,原先占据选民主力的地主逐渐被边缘化,引发了日本农民的诉求无法在政治中得到表達,成为日本政治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1929年,经济大萧条,日本农民纷纷破产,又无法获得政府的救助,转而支持军部。军部和农民结盟,促成了国家的法西斯化。此外,日本的对外扩张被包装出了正面意义。
1938年,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声明: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打击欧美资本主义,和中国一起在东亚建立新秩序。
这份声明体现了日本国内对这场战争的认识,没把这场战争看成是对外侵略,而看成是日本在亚洲发动的一场革命。
这套说辞,他们说着说着,自己也信了。
1941年,日本深陷中国战场,又因为偷袭珍珠港和进攻东南亚把英国和美国都惹怒了。而且,日本的盟友德国当时还在和苏联打得不可开交。天皇让军官们商议,怎样终结这场战争。
军官们建议,日本可以出面调停苏联和德国之间的战争,让德国集中力量进攻英国。只要英国投降,美国收手,战争就有可能结束。
军官们认为,这场战争本来就是要打倒邪恶的英美资本主义,而苏联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反对英美资本主义这一点上,苏联和日本、德国都是一致的,只要坐下来,没什么不好谈的。
荒谬的建议说明,日本军方也信了自己编出来的鬼话。无数日本民众就是被这套话语蒙骗,投身到战争中。加藤阳子指出,当下日本不少右翼分子不肯承认日本的战争责任,就是这种思路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