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2-05-30朱媛

天津教育·中 2022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色彩美术

朱媛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各个学科引来了重大改变,课程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学美术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不但要学习相应的技巧、技能,还要了解美术相关的知识。在“互联网+”浪潮中,保持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协助下寻找相关知识,利用互联网知识库学习更多的知识,找到兴趣点,也为将来提高审美能力打下基础。教学的目的是增加学生知识量,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以后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因此跟随时代的教育方式显得十分重要。小学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倾向点不同,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向,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求知大有裨益,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动手能力。

一、传统背景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形式

教育追求以人为本,小学美术教育也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首先,在传统教育背景下,教师教学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一般以了解美术知识、知道部分美术文化为主,在美术技能修炼、提高美术技巧的技术层面学习比较少。欣赏美术作品自然是提高審美能力的方向,不过也不能忽视对技能、技巧的训练,否则容易限制学生对美术的深入思考。其次,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美术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学生全程创作会以课本、教师的观点为主,模仿已有案例,很难融入自身的思考与创作,使创作出来的作品没有艺术感与灵性。长此以往,容易增加学生的负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美术课程效率的提高。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契机,通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作品,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从“适应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为“我想要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上,可以让学生参考教师的观点,但主要还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情感,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如礼物包装制作,学生可以通过包装设计凸显包装美感,通过想象给礼物穿上个性化的衣服,包装图案更是学生喜欢的动物或者是一些美好的事物。教师主要通过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让学生意识到原来通过几步动作就可以设计出漂亮的事物。当然,学生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课程进行更加细致的学习,用细腻的手法呈现出漂亮的设计,色彩、线条、生活用品的装饰等都可以成为设计的元素。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互联网教育不再是传统的课本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视频、音效等方式展现出美术的美感。针对难以理解的美术常识,教师不再是生硬地讲解,而是通过动态的教学模式,限定范围,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找寻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还可以通过自主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很多知识都可以从网上寻找,等到储备足够的知识,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美术常识的认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线上找寻合适的美术作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深入讲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如针对贴画,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上网寻找合适的作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互联网+”美术课堂的课程设计需要以下流程:1.分析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的美术实际学情和需求。2.分析教材内容、素材,选择相匹配的教学方法。3.从互联网这个资源库中搜索可用的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4.线下教学借助多媒体设备,线上教学借助浏览器网页、教学平台APP,方便师生沟通交流。比如,以“红色、黄色、蓝色的画”为例,教师首先分析教学大纲和学生学情,决定从学生自己的画入手,通过改变色彩来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给人心情的影响,开拓学生的艺术审美意识和能力。教师可借助绘图软件,来将学生所绘的画作改变色彩,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色彩下的画作所能够传递的情感,从而感受色彩带给人的启发和联想。在学生通过自己的画改变色彩,对色彩带来的感受、启发有初步感受后,教师可从互联网上搜索一些名家画作,让学生带着对色彩的初步感受来看这些作品,使其对色彩在画作中的体现有进一步的认识。又如,在“中国龙”这种美术教学课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从互联网中搜索历年的普通邮票和有收藏价值的邮票,另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借助计算机软件来进行邮票的自定义制作,充分满足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整个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开展的策略

(一)借助“互联网+”陪伴式游戏教学

小学课堂追求个性化发展,游戏可以活跃气氛,提高学生参与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动、自我约束不高的特点,开展有趣的游戏课程,与学生商量玩什么游戏,前期需要准备什么,借助互联网准备相关的道具,明确相关的流程,让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例如,“彩云衣”一课,以设计服装为主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小组成员讨论前期需要准备什么衣服,结合色彩学、服装搭配等各种知识,选择合适的衣服。同时引导学生每人制作一顶帽子作为时装秀的展示品,让每个人的时装秀都可以融入个人思考,在游戏中讲解各类知识,从而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游戏化教学其实可以很容易调动积极性,各种美学知识信手拈来,何况互联网超大的数据库,更是学生参考的来源。教师根据不同的色彩、设计,就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美术的重要性,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如,“漂亮的建筑物”一课,教师可提前从互联网上搜索有关中外著名建筑物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建筑物的外形、色彩、材料、造型,并将建筑物与其所在的环境背景分离开,将多个背景图和多个建筑物混杂在一起,让学生将建筑物放回到对应的背景环境中,进而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绘画、造型、建筑意识。这种带有一些游戏趣味的美术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提供的案例、日常生活所见,将视野拓宽,从环境与建筑物的整体协调角度来看待建筑物的造型、色彩选择,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手工制作教学

手工制作属于实操部分,可以很大程度上刺激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激发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无形中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小小蜗牛”的课程打造,第一,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地展现相关视频、图片,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引导学生想象蜗牛是怎样的;第二,明确重点,引导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蜗牛的造型是怎样的,通过展示现实中的蜗牛帮助学生了解蜗牛的大概样貌,同时展现各种关于蜗牛的折纸图片,通过大量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蜗牛的造型非常多,可以让学生结合参考资料发挥想象力,制作出个性化的蜗牛;第三,教师可以分步骤拍摄小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手工制作的过程。就算是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也可以通过重复播放熟悉步骤,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个性思考,更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第四,学生除了参考教师的制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添加或减少一些步骤设计,不要过于停留在每一步,出现问题可以先思考问题所在,再进行讨论;第五,拓展教育,积极探索。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源进一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发挥想象力,将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

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选择手工制作实用性的物品,让小学生感受到课堂与实际生活是相结合的,他们的作品一样可以成为工具或商品。如制作手工纸袋,装一些轻便的衣服还是很有用的。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纸袋进行了解,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纸袋,有什么用处,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各种类型的纸袋,特别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纸袋更是可以展现;其次,可以让学生带一些纸袋到课堂上,讲解结构、色彩搭配、牢固程度等特点,最后通过有效的制作手法,带着学生边学边做,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当场解决。事实上,制作实用类的手工用品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不断完善手工制作过程,制作出越来越有个性的手工品,给家人和朋友用,更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三)借助“互联网+”搜集信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互联网产生大量信息,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借助家长的力量查找相关信息,制作个性化的作品进行呈现,这样更能培养小学生收集信息、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废物新用”,教师通过视频、图片教学废品不处理会带来的影响,以及变废为宝后神奇的物品是怎样的,给学生做基本的科普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小学生需要了解废品的价值与作用,为什么要变废为宝,怎么做才可以更好地变废为宝,同时借助网络、书籍、手机等方式明确废品有哪些、怎么分类、废品都可以用来做什么。小组成员通过商量讨论并做好表格统计,然后小组展现出团体的设计变废为宝的个性物品。在整个过程中,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更深刻地了解了“废物利用”的价值,培养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又如,在“布艺温馨”一课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先从互联网中搜索民间玩具的图片,从玩具的造型、材料上来猜测这些玩具的玩法,然后通过百度百科等途径浏览玩具的成型时间、玩法,帮助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进行一定的了解,使学生在脑海中对民间玩具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最后再指导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想要拥有的玩具,并让学生向同学、教师阐述自己对玩具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目标,培养学生搜索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美术鉴赏教学

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是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但想要更好地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就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小学生受到生活阅历的限制,不能接受过于抽象的鉴赏教学,因此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美术作品的细节和動态,引导学生用双眼真切地感受作品的美感。以徐悲鸿的《八骏图》为例,单纯地依靠一张平面二维的美术作品和教师的口头讲解,小学生较难感受和理解徐悲鸿先生所描绘的骏马奔驰的美感所在。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对《八骏图》进行细节展示,让学生在大屏幕上看清画作中的每一匹骏马,看清骏马的姿态、鬃毛的线条,从静态的画面中感受动态;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寻找一些与《八骏图》中骏马形态相似的真实骏马的视频资料,将静态画作中的骏马与真实骏马的某一瞬间定格相对比,带领学生观察二者在肌肉、肢体形态上的异同之处,带领学生感受徐悲鸿先生在创作这幅画作前对骏马的观察和了解到了怎样的程度,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五)借助信息技术做好美术色彩、明暗等教学

色彩、明暗、线条等都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最主要的美术内容,也是美术世界的基础。在开展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发现,给学生讲冷暖色调、讲明暗、讲线条,学生大多处于一脸懵圈的状态。归根结底是美术教学比较抽象,学生并没能真正将看到的和听教师讲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为学生呈现更具象化的美术教学内容,比如将一张放在桌上的照片进行曝光、矫正等处理,使暗成一片的阴影位置能够被看得更清楚,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阴影中颜色最暗的部分和稍暗的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美术知识。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帮助学生看到一幅照片或画作中看似同一个色彩的部分,其实是由多种相似色彩组成的,这样才能在视觉上造成一种动态的、流动的效果。教师可借助计算机软件中的取色功能,来对看似同一色彩的部分进行取色,将所取到的色彩逐一罗列出来;还可以借助软件功能对画面进行处理,将应用多重相似色彩的部分替换为真正的统一色彩,从视觉上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二者的不同,死板的色彩画面对比下,原图的色彩流动性更加凸显。

四、互联网环境下美术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互联网+”美术容易导致学生丢失对传统绘画方面的技巧掌握,过度依赖计算机绘图工具;容易导致学生被互联网中的内容吸引注意力,致使课堂效率下降。以上两点,教师要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并加强监管,在课堂上兼顾传统美术技巧和互联网美术的教学,扬长避短,避免学生既丢失了传统绘画技巧,又被互联网的负面信息影响,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丰富的数据库资料,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借助“互联网”来获得更丰富的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美术教育对学生影响深远,通过画笔、物品表达内心所想与文字表达所不同的是,美术呈现更加直接,产生的视觉效果更加丰富,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表达内心的想法。

注:本文为宁夏第六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互联网+美术核心素养‘T型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XKT-HL-06-008)的研究成果。

(左毓红)

猜你喜欢

互联网+色彩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