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视域下高校混合式教学的优化路径
2022-05-30黄景文杨瑞琪
黄景文 杨瑞琪
摘 要:《2022年EDUCAUSE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中关于混合学习空间、混合/远程学习模式的主流化、混合/远程教学的专业发展等新技术的提出,为高校混合式教学的优化路径提供了新的启迪。文章通过分析报告中的新趋势,了解高等教育教与学的整体走向,深度剖析三个新增关键技术的实践与应用,为高校发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最后,针对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三个责任体,提出了高校混合式教学的优化路径:一是支持为先,教育部门要完善运行保障机制;二是应用为王,学校要鼓励开展混合式教学;三是质量为本,教师要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关键词: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G6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2)09-0052-06
一、引言
2022年4月18日,美国高等教育信息技术机构EDUCAUSE发布的《2022年EDUCAUSE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2022 EDUCAUSE Horizon Report,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ition,以下簡称《2022报告》),提出了六项影响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技术及实践,分别是用于学习分析的人工智能、用于学习工具的人工智能、混合学习空间、混合/远程学习模式的主流化、微认证、混合/远程教学的专业发展[1]。本文将着重分析《2022报告》中有关混合学习方面的新技术与实践,并结合我国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发展现状,提出优化建议。
二、新技术:促进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发展
《2022报告》针对上述六种关键技术和实践情况,围绕师生需要的新能力、使用成本、师生的接受度、技术风险、对学习结果的影响、解决公平和包容问题等六个维度进行了评估。但不同的是,《2022报告》所提出的技术是对《2021年EDUCAUSE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2021 EDUCAUSE Horizon Report,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ition,以下简称《2021报告》)中技术的深度拓展,而不是笼统讨论。此外,如表1所示,《2022报告》新增加了三种技术,分别是混合学习空间、混合/远程学习模式的主流化、混合/远程教学的专业发展。这三种技术都指向了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发展方向,是高校优化混合式教学的立足点。
(一)混合学习空间
混合学习空间是指针对混合学习这种特殊的学习形态,按照开放获取、自由参与、互动交流等特色,考虑混合学习相关因素的学习空间,包含了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组合,是学习空间在特定场域的拓展,也是学习空间内涵的进阶[2]。
混合学习空间相比传统的学习空间,体现了非线性、智慧化、个性化等特点。首先,混合学习中的课堂具有更多的随机性,教师不能过多地预设教学设计,在这种生成性的课堂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其次,在线学习系统也可以根据对学习者的主动感知推荐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持续意愿。
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已经逐渐开始关注混合学习空间的研究和实践,相关典型案例如表2所示。
但混合学习空间的设计十分依赖技术,成本也很高,它需要大量全新设施的支撑。例如,为支持现场和远程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学习互动,需要为现有的教室配备更先进的视频和音频设备。因此,如果将混合学习纳入主流,对机构文化、教育和教学模式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也反映了高校真正具体的改变意愿。
未来高等教育机构构建混合学习空间应重点关注以下两个领域:首先是技术。设备的采购要充分,整个校园的教室都需要配备麦克风、扬声器、双向摄像头和视频屏幕,使远程和现场的学生都能听到看到并与教师彼此互动。并要对人员定期展开培训,包括技术人员和教师。在拥有设备的同时,要保证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更新。其次是学习空间的设计。若要使混合学习空间更加合理有效,需要教师学习教育理念,了解学生学习的方式,结合特定的教育目标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二)混合/远程学习模式的主流化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早期,许多高校转向“紧急远程教学”,教师网上授课是出于需求,而不是进入一个新的教育模式。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都需要对在线学习更加适应,并发觉在线学习要长期持续下去。2020年,大多数学院投资于在线教学设计和教师发展,并创建了强大的在线教育项目,如表3所示,混合/远程学习模式在高等教育中日趋主流化。
混合学习是一种多样而灵活的学习模式,可应用于项目或课程,有助于克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课堂时间的限制。它起源于在线学习,其定义包含三个部分:在线学习部分、受监督的实体场所的学习部分、整合式的学习体验[3]。混合/远程学习模式的主流化创新了教学模式,解决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问题。但由于该模式的实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并面临着巨大挑战,在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机构是否会持续有效地推广和开展混合/远程学习模式,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未来高等教育机构若想将混合/远程学习模式主流化,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领域:一是学生和教师的支持。教学模式面向的对象是人,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者,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和教师对教学模式的接受度,直接影响该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二是设计并实施更丰富的混合模式,教学设计者要敢于挑战并丰富已有的教学框架与方法;三是保证教育的公平性。混合/远程学习模式的实施需要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支持,对于未能到达硬件要求的学生,学校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以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地参与到混合教学中。
(三)混合/远程教学的专业发展
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在“紧急远程教学”期间,教师突然被推入新的混合/远程教学环境,被要求使用新的技术工具进行教学。但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机构对混合/远程教学模式进行了长期的规划,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也逐渐提高。为此,评审机构和资助机构已经采取措施,为远程教学时间制定了标准化的指导方针,教师混合/远程教学的专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已有部分高校为此进行了教育实践,例如,美国莫兰大学每月的15日提供免费的教师发展课程,主题有基于数据的教学评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社会和情感学习、包容性实践、教育技术等。课程是向全球学习者开放的,参与者在课程结业后还可以获得结业证书。此外,也有学校开展帮助教师改进和更新教学设计的培训,具体实践案例如表4所示。
未来高等教育机构若想促进混合/远程教学的专业发展,应重点关注两个领域:一是关注教师对学习的热情。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一门新技术。学校负责人要积极鼓励教师去学习和实施新技术;二是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学成果的影响。《2022报告》提出,混合/远程教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风险最小、成本最低且对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实践领域。高等教育机构要投资时间和资源,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并制定能力评估方案,确保教师具备有效参与混合/远程教学的能力。
三、新思考:高校混合式教学的优化路径
在后疫情时代,深入研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4]。从国内视角来看,我国有76.5% 的高校教師愿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5],说明在高校规模化推进混合式教学已初见成效。但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涉及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师等多方责任主体的共同配合,因此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依然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当前缺少构建规范化数字资源生产、审查、发行、选用、维护的共建共享机制[6];相关部门配合度低,教学管理机构单打独斗[7];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技术素养和能力不足[8]等。
本文通过分析《2022报告》中出现的新技术,对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优化路径产生了以下思考:
(一)支持为先,教育部门要完善运行保障机制
1.制定标准,安全运行
首先,完善资源建设标准,构建一体化平台。“数据孤岛”是高校常见且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能实现校内一体化。一个学校会出现多个系统,每个系统的日常维护与安全防护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更给教师的资源获取带来了麻烦;二是未能实现区校一体化,高校与高校之间无法实现资源共享。高校之间没有沟通合作,也造成了各个高校出现“数据孤岛”的现象。混合式教学依赖于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因此,教育部门可以构建一体化平台,开展区域教研,实现“教师—班级—学校—区县”四级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优质的线上教育资源。
其次,完善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多元评价指标。混合式教学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对参与混合学习的学生进行评价时,要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教育部门可以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个方面作出一些共性要求的明文规定,辅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判定。
此外,混合式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也决定了混合教学的成功与否。因此,质量评价标准中应包括针对教师的多元评价指标。以评促教,激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适应并完善混合教学设计。
2.示范引领,推广运行
首先,教育部门要给予高校资金支持,保障教学设备的充分投入。混合式教学是线上线下的双向融合,它的开展需要大量智能设备的投入,因此高校需要资金的支持。教育部门要严格审批各个学校的资金申请项目,合规合法地为学校拨款,并要持续关注学校的设备采购情况,保证技术设备能够充分投入到教学中。
其次,教育部门要选择试点示范院校,引领其他高校推广运行。杨宗凯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系统化推进,其一就是实施教育数字化试点示范。混合式教学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项成果,若想追求混合式教学的主流化,教育部门就要选择出试点示范院校。一方面,可以为选中的高校提供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相关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并引领其他高校积极落实混合式教学。
(二)应用为王,学校要鼓励开展混合式教学
1.投入资源支持,落地混合式教学
首先,学校要合理采购技术设备,招聘技术人员给予支持。技术支持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前提,学校要尽可能地满足教师教学的设备需求。混合式教学重视学生的课堂互动,因此要在混合学习空间中配备视频和音频设备,用以支持线上线下学生与教师的有效互动。此外,学校需要招聘专门的技术人员来维护设备,并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技术人员不一定是教师,可以是设计师、工程师,也可以是学习的“激活者”。
其次,学校要重新规划课程安排,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资源。不同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混合式教学鼓励个性化教学和团队协作。因此,学校要重新思考混合式教学的培养方案并规划课程安排,迭代优化混合式教学流程。
此外,在线学习也是混合式教学的一部分。面对海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负责人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培育目标合理选择,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优化整合与应用。
2.组织开展培训,提升教师技能
首先,学校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操作技能。学校应针对混合式教学所用到的设备,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要求教师进行教学演练。根据演练后学生反馈的学习效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调整中力求教学过程的流畅和教学效果的完善。教师是混合式教学的设计者,需要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如果教师不能流畅地使用设备辅助教学,不仅会为学生学习过程带来不好的体验感,还会引发自身的非教育性疏离感。
其次,学校要组织混合式教学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在基础的操作技能培训外,学校还要组织专门的混合式教学培训,包括专业人员的讲解式培训和针对混合式教学开展的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经验交流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己教学时的不足,也可以借鉴其他教师教学的优势,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与混合空间设计能力。
(三)质量为本,教师要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1.加强实践操作,消除非教育性疏离感
首先,教师要拥抱技术,消除非教育性疏离感。非教育性疏离感是指教师在教育技术活动中,由于自由受限、个性挤压的主观感受与技术的适用性、易用性等客观问题,从内部分化出与原有认知互斥的意志情感,并在外力刺激强化的作用下形成对抗关系,弱化个体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连结,使其产生抵触的心理态度[9]。在学校中,常常会听到教师抱怨信息技术,也会出现技术设备沦为公开课才用一用的现象,这些都是教师产生非教育性疏离感的表现。在智能时代,教师作为教学技术的使用者要拥抱技术,客观地看待技术带来的利与弊,辩证地运用技术展开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教师要跳出技术,利用技术辅助教学。教师在进行混合式教学时要明确两点:一是技术只能是教学的辅助者,而不是主导者,要围绕教学需要融合创新技术应用;二是教学设计是围绕教学本质,即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的。教师不能被技术框住,要跳出技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的教学目标,开展混合式教学设计,这也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来支持教学实践。
2.强化理论学习,丰富混合模式
首先,教师要大量学习理论知识,优化混合式教学设计。教师要了解最基本的学习科学和认知理论领域的相关原则,包括反向设计、建构一致性、最近发展区、教学支架、探究社区模型等。教师在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时,要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跳出知识点,锚定终身点,尽量使学生具有“学会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其次,教师要积极创新混合模式,打造混合生态课堂。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与变革呈现的十大趋势之一是“新技术重塑教育生态”[10]。教师是教学模式的使用者和创新者。混合式教学已呈现出主流化和常态化,这也要求教师要敢于利用现有的技术挑战并丰富已有的教学框架与方法,积极创新混合模式。例如,朱永海基于深度学习理论视角,构建了体系化混合教学模式:在线辅助型、递进型、进阶/翻转型、螺旋型、强化型、在线主导型、交替/并列型等,完善了混合教学课堂2.0生态[11]。教师将扩展的混合模式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再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调整混合结构,达到以评促新的效果。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高教改革的必然趋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然成为常态,也有效解决了在疫情等突发性公共应急事件面前教育教学不被中断的问题。但面对其主流化的发展趋势,还需要进行各方面的优化。本文通过分析《2022报告》中提出的新趋势和新技术,在把握了高等教育整体的教与学走向后,针对我国高校中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高校主流发展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KATHE PELLETIER, MARK MCCORMACK, JAMIEREEVES, et al. 2022 EDUCAUSE Horizon Report,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ition[EB/OL]. (2022-04-18) [2022-04-28]. https://library.educause.edu/resources/2022/4/2022-educausehorizon-report-teaching-and-learning-edition.
[2]吳南中.混合学习空间:内涵、效用表征与形成机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21-27.
[3]张宙.美国K12混合式学习的探究和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9(5):75-80,74.
[4]JOHN R, BRYSON, LAUREN ANDRES. Covid-19 and rapid adoption and improvisation of online teaching: curating resources for extensive versus intensive online learning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 2020,44(2):608-623.
[5]郑宏,谢作栩,王婧.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在线教学态度的调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7):54-64.
[6]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探析与研究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22(4):1-8,25.
[7]李政辉,孙静.我国混合式教学的运行模式与对策研究——以中国财经慕课联盟44所高校为对象[J].中国大学教学,2022(Z1):88-95.
[8]张倩苇,张敏,杨春霞.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准备度现状、挑战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1):46-53.
[9]李芒,申静洁.论教师教学的信息技术疏离感[J].中国电化教育,2020(5):62-68.
[10]黄荣怀,王运武,焦艳丽.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关于科技与教育双向赋能的命题[J].中国电化教育,2021(7):22-29.
[11]朱永海.深度学习视角下混合教学系统化设计与体系化模式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1(11):77-87.
作者简介:
黄景文,副处长,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教育发展战略,邮箱:kingwen@gxu.edu.cn;
杨瑞琪,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邮箱:1246173462@qq.com。
Optimization Path of Blende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Jingwen HUANG Ruiqi YANG
(1.Social Sciences Department,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
2.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100)
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new technologies (blended learning space, mainstreaming of blended / distance learning mode,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blended/distance teaching) in the 2022 EDUCAUSE Horizon Report,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ition provides new enlightenment for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blende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analyzing the new trends in the repor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verall trend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elucidates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three new key technologies, which provides new think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lende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nally, aiming at the three responsible subjects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school and teachers, it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blende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rstly, it is based on the support of which education department should improve the operation guarantee; secondly, it is application-centered, around whic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ncourage blended teaching; thirdly, its quality-oriented, for whose sake teachers shoul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words: EDUCAUSE Horizon Report; Higher Education; Blended Teaching
編辑:李晓萍 校对: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