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践行“大食物观”实施“藏粮于树”战略的思考

2022-05-30田志

环境与生活 2022年9期
关键词:木本构树粮油

2022年全球各国共同面临严峻粮食安全危机,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树立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国投集团中投咨询有限公司曾于2021年承接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委托的“构树扶贫工程评价项目”,对杂交构树木本饲料产业情况开展了全国六省试点区县摸底调查。以2020年我国木本油料为例,其种植面积达2.46亿亩,其产量占全国总植物食用油产量的8.5%。木本粮油、木本饲料作为传统农业重要补充,着眼于非耕地国土资源的增量开发,能够有效纾解我国食物缺口和进口依赖问题。

农业专家指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已由口粮安全转变为饲料粮安全”。尤其木本饲料能够有效增加饲料粮供给,具有种植养护简单、生命力强、适种性强、防虫抗病性优异等产业优势,其种养一体生态循环模式是绿色高品质农业发展重要路径,能够有效助力解决当前畜禽与人争粮、与人争地矛盾。笔者为此建议:一是国家推动实施“藏粮于树”战略,将其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整体政策框架;二是进一步明确木本农林产业的政府部门职责及实施政策协同;三是创新利用国土增量空间为“藏粮于树”提供发展载体;四是通过发展订单式、品牌化产业发展打通消费市场终端;五是通过行业协会建设保障行业高品质、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食物供给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我国饲料用粮尤其是优质粗蛋白饲料严重依赖进口。2021年我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自给率达96%,但整体食物自给率只有65.8%,主要原因在于蛋白饲料原料自给率不到20%。其中优质苜蓿自给率仅为64%,而大豆对外依赖度高达84%。当前国民膳食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米面等淀粉类主食消费逐步减少,植物油和肉类人均消费量逐渐增加,进而推动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原料需求随之增长。可以说,我国只有增加优质蛋白饲料本土供给,才能解决好食物缺口和进口依赖问题。

(二)我国粮食供给过多倚重耕地和禾本作物,木本作物的食物贡献度过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一年生禾本农作物,对水土气候条件要求高、人工养护成本大、旱涝虫等自然灾害风险抵御能力低,且对春种秋收时令要求高。相比而言,除了18亿亩耕地之外,我国存在大量荒山、荒丘、荒地、荒沙、荒滩,有着包括6亿亩经济林在内的全国几十亿亩山林,木本饲料、木本粮油等特色农林作物拥有巨大产业前景。

(三)当前我国农业食品安全保障不足,农业生产模式及产业结构有待革新。目前我国整个农业领域生产呈工业化发展趋向,种养殖产业过度依赖农药、化肥及各种生物添加剂,重成本不重服务,重产量不重品质,种养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尚不成熟。

二、“藏粮于树”战略是我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重要体现

我国曾先后提出藏粮于仓、藏粮于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战略举措,在当前中央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指导下,建议进一步实施“藏粮于树”战略。作为对耕地主粮生产的有益补充,该战略有助于拓展食物供给的三大增量空间,一是拓展耕地之外林木产业用地空间,助力耕地红线保护;二是拓展人类用粮之外畜禽饲料用粮空间,解决人畜争地矛盾;三是拓展禾本作物之外木本作物空间,更充分利用太阳能光照资源。

“藏粮于树”战略,处于传统农业、林业交叉领域,作为大农业概念涵盖了木本粮食、木本油料和木本饲料。木本粮食,主要包括枣、柿和板栗、核桃、杏、榛等坚果,以及木薯、葛根等根茎类作物。木本油料,主要包括油茶、油橄榄、山桐子、文冠果、油用牡丹等。木本饲料,主要包括构树(杂交构树)、饲料桑、辣木、刺槐、柠条、榆树、骆驼刺等。木本饲料往往具有药食同源、人畜皆宜特征,其植物茎叶除了为畜禽提供饲料来源,同时能够提供人类所需的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2021年中投咨询课题组对中科院植物所培育的木本饲料杂交构树调研发现,该树种具有速生、丰产、耐砍伐、蛋白高、营养丰富、適口性好等优点,2015年被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列入国家级“精准扶贫十项工程”。杂交构树其全株鲜料干物质粗蛋白含量25.41%,比苜蓿鲜料高6.41个百分点;其青贮发酵料粗蛋白含量为21.15%,比苜蓿发酵料高出3.15个百分点。杂交构树、饲料桑等木本饲料主要优点如下:一是木本作物种植养护相对简单,可多年获益,对土地条件适宜性强,能有效对抗旱涝等自然灾害风险;二是发展木本饲料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畜禽与人争粮、与人争地矛盾;三是木本饲料具有种养一体生态循环农业特征,是我国绿色高品质食品的重要发展路径。

三、“藏粮于树”战略实施的障碍及对策

2020年11月,国家十部委曾发布《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有关原则、目标和方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实施“藏粮于树”战略还存在以下障碍。一是“藏粮于树”行政主管部门有待明确。木本产业兼具林农双重特征,有关部委对该产业领域关注较少,有待更多协同;二是“藏粮于树”缺少配套产业支持政策。木本饲料等产业发展近年来受到耕地红线政策约束,且在非耕地的产业发展缺乏明确配套政策。三是“藏粮于树”产业科技研发和产业链发展仍然薄弱,木本饲料和粮油的新品种研发、新功能开发、种养一体产业发展等前期投入成本较大,社会个体企业难以独自完成新产业全链条开发。对此,特提出“藏粮于树”战略实施对策如下。

一是将“藏粮于树”战略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政策框架。将木本粮油、木本饲料产业发展、耕地之外国土空间食物综合开发利用、种养一体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建设等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手段,纳入国家政策框架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机制保障其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理顺“藏粮于树”战略实施的政府主责部门及协同机制。相关部委进一步打破传统林农产业分而治之体制障碍,由国家林草局提供木本粮油、木本饲料产业用地政策保障,农业农村部提供木本粮油、木本饲料种养、产销方面政策保障,乡村振兴局等部门为此类乡村特色产业试点推广提供政策助力。

三是在脱贫地区、边远山区、五荒地等地域重点推行“藏粮于树”产业。遵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原则,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耕作条件相对恶劣、耕地资源较为紧缺地区,充分发挥产业比较优势,通过企业规模化生产和家庭农户个体生产两个发展路径,进一步试点和推广差异化、特色化木本饲料、木本粮油等新型农林产业。

四是创造性开发利用国土增量空间作为“藏粮于树”战略重要载体。充分利用我国城乡的道旁、岸堤、沟渠、园林、景区、景观带、生态林、公益林及国家级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广阔国土空间,通過“藏粮于树”战略实现粮食增量开发。各地农业、林业、交通、环保、水利、园林等政府部门加强协同,在相应国土空间增加木本粮油、木本饲料品种种植比重,多物种因地制宜合理匹配,做到一树多用、一林多用,增加特殊、突发情况下的木本粮食、木本蔬菜保供能力。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利用国有和公共空间发展木本特色产业,鼓励当地家庭饲养业、庭院经济与之协同,并通过以工代赈、定产定销等辅助政策手段助力产业发展。

五是通过订单农业和品牌农业打通消费市场终端。中投咨询课题组调研发现,我国木本饲料、木本粮油产业发展滞后,关键在于产业链没有打通,种植端向养殖端传导不畅、养殖端向市场端传导不畅。针对这一极富前景特色产业,建议利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中西部协作等机制、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832平台等机制,发挥订单农业和品牌农业优势,发挥国企先导性投融资专长,直接施策消费终端,来为上游的木本饲料、木本粮油种养端提供市场驱动力。

六是健全行业协会保障“藏粮于树”产业高品质、可持续发展。支持龙头型产业企业、国内科研骨干技术单位等组建强有力的行业协会组织,加强物种资源科技研发,进行木本饲料和粮油新产品、新功能开发,加大对“藏粮于树”战略及相关产业、产品官方正面宣传推介。行业协会建设好相关产业信息平台和产销对接平台,做好行业标准、产品标准认证工作,增强木本粮油及饲料行业公信力和市场生命力。

(作者:田志,高级经济师,现就职于中投咨询有限公司。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资料参考中投咨询2021年承接的中国扶贫发展中心重点课题《构树扶贫工程评价项目》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木本构树粮油
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构树扶贫工程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构树的坏与美
木本曼陀罗的写生方法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滨州市蒲园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配置分析
木本花卉花期调控技术
“构树+”的致富路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