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古诗文本特质回归有效语文课堂

2022-05-30刘小燕

天津教育·中 2022年9期
关键词:古诗文古诗背景

刘小燕

现行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129首古诗,其中,一年级13首,二年级14首,三年级20首,四年级23首,五年级28首,六年级31首,不仅所占比重较高,且随着年级的上升逐渐增加。在古诗教学受到如此重视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深入钻研,用心寻觅每一首古诗的文本特质,并以此为载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而言,要把握古诗文本“想象、背景、表达”的三大特质,解决“古诗教什么”的问题,要回归有效语文课堂,通过兴趣教学、层层递进、结合朗读,解决“古诗怎么教”的问题,从而提高和增强学生对古诗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

一、把握古诗文本特质,解决“古诗教什么”的问题

古诗即中国古代诗歌的泛称,是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曲。本研究中的古诗指的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129首古诗词。古诗按照是否具有故事情节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按照表现内容可分为田园诗、山水诗、哲理诗、讽刺诗等;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师等。针对古诗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强化文本意识,什么样的古诗,就应呈现什么样的课堂,要切实把握古诗的文本特质,解决“古诗教什么”问题。

(一)想象是古诗的灵魂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古诗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古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想象是古诗的灵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129首古诗中,既具有质朴、浅近、自然、新奇的想象,又有一种文人想象的精美、节制、平和。笔者通过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登鹳雀楼》的解读,来探究古诗文本中的想象艺术。《登鹳雀楼》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作者登上鹳雀楼后,向远处眺望,先看到太阳依山而落、阳光将尽未尽,后看到黄河气势磅礴、向东奔腾。但“黄河入海流”并非实景,而是作者的想象——鹳雀楼在山西运城的黄河岸畔,黄河入海口在山东的渤海之滨,其间相隔700多公里,而作者在鹳雀楼上,一眼就望到了黄河入海,足见其想象之奇特。后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作者自觉“看”得不够远,还想“看”得更远,就应该再上一层楼,气吞万里、昂扬向上,借此表达了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极尽想象之妙。

(二)背景是古诗的基点

背景是古诗文本的支撑点,尽管不作为古诗的框架,却是理解古诗、学习古诗的基点。正如前文所述,古诗言简意赅、内涵豐富,而这一丰富内涵必须通过挖掘古诗的背景来体现,并让学生感知。笔者通过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望天门山》的解读,探究古诗文本的背景内涵。《望天门山》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为一首抒情诗,写的是作者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初出巴蜀,乘船前往江东,初次经过天门山时所作。开元十二年(724年),24岁的李白已有诗赋多首,其才华得到了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但他此前一直生活在四川。到了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此时,初次经过夹江对峙的天门山,看到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短短的28字的绝句。从这一背景中,可以一窥李白雄奇豪放的诗风、豪放飘逸的个性和无拘无束的情感。

(三)表达是古诗的翅膀

一首古诗就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无论是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恬淡闲适的田园风光,还是富含哲理的故事,诗人必须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表达是古诗的翅膀,是诗人的创作手段,主要包括叙述、描写、修辞等。笔者通过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回乡偶书》的解读,探究古诗文本的表达旨趣。《回乡偶书》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作为一首抒情诗,写的是作者年少时离开故乡,到了两鬓斑白才回乡,故乡的儿童看见他,已经不认识他了。第一句,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作者离乡之久;第二句,用对比法,将乡音与鬓发对比,故乡的语言习惯已难以更改,美好的青春却转瞬已逝;三、四句则是一副引发人无限感慨的场面,“客从何处来”对儿童而言只是随心的一问,对作者却是重重的一击,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然写己,却从儿童口中脱出。全诗短短28个字,却用了三种对比,突出作者离开家乡时间之长、人事变化速度之快以及人世沧桑之感。

二、回归有效语文课堂,解决“古诗怎么教”的问题

(一)兴趣教学,激活学生联想想象

对古诗的理解,重在想象。每一首古诗,尽管只有寥寥几句,却能向学生呈现浩渺的意境。在古诗文本特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兴趣,激活学生的审美想象。笔者在基于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一些古诗教学经验,论述在古诗文本特质教学中激活学生审美想象的方法:

一是利用形式逼真的课件。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加之生活阅历、经验不够丰富,对古诗中的一些意境较难想象出来。或者说,学生需要一定的媒介、载体去引导他们更好地想象,那么,教师就应寻找一些现实的支撑。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的时候,笔者就精心制作了形式逼真的课件,主要是夹江对峙的天门山、浩荡东流的长江等风景图以及相关的视频,这些图片、视频将短短28字的绝句进行了充分的延展,既让学生欣赏到了气象万千、壮阔雄浑的景象,又可以让学生基于这些风景图,让自己化身诗人,展开想象之翼。

二是重视形具神生的表演。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对古诗意境展开进一步的想象,教师可以利用课本剧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表演来充分想象诗里、诗外之意、弦内、弦外之音。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回乡偶书》的时候,笔者就要求学生三~五人一组,扮演两鬓斑白才回乡的作者及与作者对话的儿童,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演绎古诗中描述的情景,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反复对比注释译文、学习创作背景,并在模拟和排练中一次次推敲古诗的情境与深意,不断提升审美想象能力。

(二)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学习背景

诗人创作古诗,是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际遇的,对古诗背景的解读,能充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古诗,提高其审美与鉴赏能力。为此,古诗文本教学要攥紧“文本”和“背景”两条线索。当然,鉴于小学生知识经验的缺乏,需要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学习背景、理解古诗:

首先,介绍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较大,而大多数小学生的古诗阅历并不丰富,很难与作者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此,要让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悯农》的时候,笔者向学生重点介绍了本诗的历史背景:唐德宗贞元年间,唐朝已经从盛世转入衰世,经济不再繁荣,政治也日益腐败,作者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下了这首流芳百世的小诗。如此一来,学生便很容易理解全诗。

其次,介绍作者经历,帮助学生理解感情。古诗含蓄凝练、情感丰富,对小学生而言,通过阅读短短几十个字的古诗,较难体会到这些情感。因此,要让学生对作者的个人际遇有充分的认知。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时,笔者先向学生讲述了作者王维的人生,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此诗写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后,他在终南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寄情山水田园、生活怡然自得,随后引导学生去理解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学生再来体悟诗的意境,便容易得多了。

最后,让学生自主研读文本。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背景、体悟古诗的意境,教师就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他们自己去研读文本、查找资料,走进作者,走进古诗。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游子吟》的时候,笔者先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注释译文,了解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后世影响,并进行自我点评和整体鉴赏;再通过讲解、点评等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本诗蕴涵浓郁醇美的诗味,理解其对母爱的歌颂,以及千百年来广为传颂的原因。

(三)结合朗读,促进学生体悟表达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式。在古诗文本特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朗读,促进学生体悟表达:

一是开展多种多样的诵读。单调、一味地诵读并不能带来“其义自见”的效果,教师需要开展多种多样的诵读,使学生感受情境,更加理解古诗的表层意思和弦外之音。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的时候,笔者就引导学生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诵读。首先,笔者向学生范读了古诗文本,在聆听的过程中,学生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诗句是能理解的,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去想象太阳依山而落、阳光将尽未尽,黄河气势磅礴、向东奔腾等情境;其次,笔者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并提出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想象古诗情境的要求,从而助推学生联想的拓展、想象的延伸;最后,配合上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一齐认真朗读这首古诗,在仪式和庄严感之下,进一步想象古诗中的意境。

二是要进行朗读指导。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诗境的感悟,教师需要进行科学、灵活的朗读指导。一方面,可以适当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古诗具有一定的节奏感、韵律感,朗读时有时需要延宕、停顿,有时需要加速、加强,教师可以对诗句进行一定的标注,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再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诵读,从而感受古诗特有的乐感和韵味;另一方面,要通过多媒体音像手段帮助学生进入情境,通过音频、视频,帮助学生边读边想,再现诗中的画面,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咬字清晰、准确,控制好抑扬顿挫和停顿,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让学生通过反复吟咏,领略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四)鉴赏创造,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诗是美的化身,兼有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因此,教授古诗需要寻找出其蕴涵的丰富的审美因素,这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今后审美品位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感受、鉴赏古诗中发现美,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滋养。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品词析句,领会诗情。古诗的语言文字闪耀着诗人的光芒与智慧,其中的每一个字都经过了诗人的反复推敲。教师要想挖掘诗中的审美因素,就要利用好每一次分析的机会,通过咀嚼这些重点字词,让学生更深入地领会诗情画意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如贾岛的“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其实都能说通,有人说僧“推”是和尚本心,有人说僧“敲”是夜阑观照,最终确定了“推”好,因为“推”字里无“我”,和尚行云流水,内心波澜不惊,没有悲喜,是为“禅”,“敲”字反而有了顾忌有了世俗礼法,因此也便有了烟火气。并且,“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的重点不在“推”和“敲”,而在“推敲”背后的风韵,不仅体现了贾岛作为苦吟诗人的心思之巧,也体现了唐人的风采和气魄,千年以来,仍令人心驰神往,不能自抑。“推敲”也超越了文字,有了更加高尚的灵魂。

二是诗畫结合,描绘诗境。所谓诗情画意,指的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与绘画是相通的,有一首好诗必然也存在一幅好画,两者融合,传递出诗境。当前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数量增多、含义变深,面对大量的古诗,一些教师会感觉无从下手。对此,教师更应重视诗画结合,描绘诗境,以“画”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画”中感受古诗意境,如三年级上册《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共28个字,却描绘了一幅诗人清晨离开白帝城前往江陵,轻舟在江中顺流而下,两岸的山重峦叠嶂、巍峨雄伟,又有猿声啼叫,不知不觉已经行驶了很远的画面。全诗气势豪放、画面明亮,处处体现作者内心的喜悦与愉快。教师只有将这种画面感传递给学生,学生才能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才能充分融入古诗的魅力殿堂。

三、结语

总之,语文教学应紧紧抓住文本特质,并以此为载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为研究对象,从古诗词中那些极有特点的想象、背景、表达入手,探究了“古诗应该教什么”,并回答了“古诗应该怎么教”:一是通过兴趣教学,激发学生审美想象;二是强调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学习背景;三是要有效结合朗读,促进学生体悟表达;四是要结合鉴赏创造,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古诗学习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

(邱瑞玲)

猜你喜欢

古诗文古诗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品读古诗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