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2022-05-30顾银鸥

天津教育·中 2022年9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德育

顾银鸥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生的德育成为当前小学教育中重要的课题。但是,在日常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降低了学生的德育效果。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怎样积极地改正不足且有效渗透德育,这是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与建议,希望不仅能够促进小学生养成强健的体魄,还能为学生的道德培养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参考。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必要性

(一)满足新课改下的教育要求

新课改要求小学教育中应该积极提升德育的地位,寓德育于教育中,积极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作为新时代下的小学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有效满足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同时这也是满足新课改要求的重要方式。

翻看《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体育教学分为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目标,在情感目标中指出: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自信心、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等。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技能传授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把德育渗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体育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性,要看到德育在学生体育锻炼中的价值,同时也要看到学生德育下身心健康发展的成果。德育不仅仅是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的内容,其实更是一个教育的大工程,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二)满足小学生的品行培养要求

新课改中强调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来抓。针对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教师应开展相应的德育,把学科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当下,由于年龄的关系,并且大多学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到长辈的关爱,因此很多学生在性格上存在了较多的不足,如自私、缺乏正确的三观意识等。加上网络信息中很多如韩流等思想的侵袭,学生更容易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认识,降低了对事物分析和认识的能力,也会就此衍生出很多行为上的偏差,这对学生的素质培养造成了阻碍。比如,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不够全面,认为体育课是一节活动课、放松课,可有可无,大多学生希望体育课能够自由活动,不喜欢教师约束其行为,也不喜欢枯燥、单调的技能练习;在遇到比较疲劳的体育训练时,常常会选择放弃或者抱怨的行为。在生活中,学生也会缺乏对他人的关心或者缺少集体意识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为我们的教育画出了重点,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小学道德教师的任务,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由此可见,培养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融入德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投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展现新时代少年的风采。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师缺乏德育的正确意识

大部分体育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简单的德育,比如在体育课堂中的比赛环节渗透竞争意识、协作意识等。但是还有较少的小学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认为德育跟自己没关系,不理解德育与体育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甚至部分体育教师忽视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渗透作用,在课堂上的教学中只关注学生的体育训练是否达标,学生的体育训练强度是否合格,对学生存在的放弃和缺乏坚毅的品格等问题却“视而不见”,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导致很多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很容易放弃或者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性格上存在了较多的软弱和不足之处,对其今后的发展非常不利。教师对相关的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对学生的成长不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这是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思考和正视的问题。

对部分体育教师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这与教师受到当前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有关。大多教师认为小学生的教育中,学习成绩的提升才是教学的重点,只有学生保证具有良好的成绩,才是小升初的关键。至于学生的道德品行教育,因为没有相关明确的教学要求,也缺少相应的考核办法,因此没必要投入太多的时间。这更加重了教师对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忽视,不能将学生的体育和德育相结合。

(二)教师缺乏德育的創新意识

多样合理的方法不仅增加了体育课教学的趣味性,更能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德育的渗透也会更有实效。现阶段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更多的是以教师的说教为主,过于刻意或者频繁的“大道理”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排斥的心理,德育在课堂上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反而影响了体育课基本的技能教学。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需要探索符合当下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的教学已不适合新形势下的小学生,特别是小学教学阶段,学生年龄差异大,各个年龄段的小学生都有各自阶段的特点。比如一年级学生刚离开父母的怀抱,迈向新的环境,对学校的所有事情都充满了新鲜感;二年级的学生逐渐表现安定感,也开始产生好胜心;三年级的学生性格开始变得外向,但也容易分心;四年级的学生是主观意识开始增强,他们 “自我”观念开始成型,四年级是十分重要的时期;五年级学生竞争心日渐增强,开始组织小团体,教师单纯的口头褒奖逐渐起不到作用;六年级的学生开始会讲道理,开始了解自己的实力,会在生活中动用策略。体育教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有时一点点变通,不但有助于上好体育课,还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

(三)缺乏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学问题上,学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缺少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构建模式。部分学校在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标准上,还停留在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上。比如,在体育教师在上校级、区级等公开课的时候,学校对体育教师评课的标准,也大多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技能教学等内容上,很少会关注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融入了德育的内容。又如,若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加区级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则体育教师获得的体育评价则相对其他教师来说会更高,很少有对体育课中学生品德的学习实效进行评价。这样很容易导致体育教学渗透德育这一形式被淡化,评价方式也变得单一。另外,大多数体育教师缺少多样有效的评价方式,评价的对象更多的是体育技能学习,采用的评价方法以口头表扬为主,比如“这位同学做得很好”“这个动作做得很正确”“今天,你们表现得很棒”……其评价语言更是单调乏味,缺乏对学生表现的针对性评价,受到的表扬也是与其锻炼的效果有关,使学生局限地认为自己只要体育锻炼达标即可,其他的方面则没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思想认识提升和反思的教育问题。教师要知道,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不可能通过一节体育课就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而是需要对体育教学中品德教育制定翔实的目标。比如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道德品质,在课后反思中及时反馈本节课中德育渗透的落实情况,分析学生存在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避免学生继续发生这样的问题出现,从而为下一节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提供经验。通过几个单元、几个学期的积累,量变到质变,最终养成学生良好品德,让学生成为一个道德品质和体育体能都达标的好学生,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对策

(一)加强培训,提高教师思想认识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师的基础,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是上层建筑,在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上,才能落实体育课中的德育。因此,学校需要在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对体育教师德育渗透的培训。比如举办体育教师德育分享会、体育课堂中的德育等此类主题的培训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师的育人观念,提高体育教师的德育素质。

比如,可以定期开展教师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体育教师在体育技能教学中挖掘德育的教学能力。还可以聘请一些教育的专家和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来进行学生体育锻炼和德育结合相关的教育讲座,为教师详细介绍学生体育锻炼中融入德育的意义,从而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意识,让教师深刻地认识到体育教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德育资源,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练习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社会情感的培养。这样才会促使体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把握教材中德育内容,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方式,抓准德育的“关键点”,落实德育。如在“后滚翻”教学中,鼓励学生克服恐惧,勇敢地去尝试,最终完成技能动作,从而锻炼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品质。

(二)合理渗透,把握德育深度

小学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时,教师要掌握好教学的方式和教育的深度,做事情要适得其中,不能忽略对学生的德育,同时也不能过分提升德育的比重,从而产生喧宾夺主的效果。要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会让学生更好地形成良好的思想认识和品行表现。因此,我们要把握好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度”,不仅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使其学会体育运动方法,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比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在德育的渗透上做好准备工作,针对学生存在的拈轻怕重和缺乏自信的问题,找穴位、抓重点,侧重对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担当和坚韧品格。如可以播放一些世界冠军的訓练视频,或者为学生讲述一些成功的案例和故事等,让学生在故事中来感受运动员的辛苦和不易,学习运动员身上的优秀品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信心,让德育在体育课中锦上添花,实现学生的体育与德育共同进行的育人目标。

(三)创新方式,提升德育的效果

小学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融入德育时,要使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社会情感的培养,让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更有实效。下面以游戏法和竞技法为例研究:

1.游戏法

游戏是小学体育课堂采用最多的教学方法,体育游戏不但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而且也成为德育渗透的主阵地。游戏教学中,游戏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是开展游戏教学的基础,学生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地进行游戏,并体验游戏的快乐。通过多次的游戏教学,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并逐渐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例如,在“大鱼吃小鱼”游戏中,教师跟学生一起参与游戏,带领学生在游戏中争夺“鱼王”称号,不仅融洽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且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

2.比赛法

一节体育课的高潮往往在比赛中产生,热烈的气氛、激烈的角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学生奋勇拼搏、力求上进的竞争意识。如在接力赛中通过小小的接力棒,教师可以教育学生要互相合作,才能取得团队的胜利。每个学生时刻集中注意力,准备着接棒起跑。在队列练习的齐步走中,可以采用小组比赛,比比哪个小队精气神最好,哪个小队手脚协调,步伐一致。学生在评比中认识到个人的表现会影响集体的成绩,从而培养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完善评价,构建教师师德评比通道

体育教师的德育教学成长,离不开学校的政策指导,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往往跟学科教师没有明显的区分,即使有些学校关注了体育教师的带队成绩,也极少有学校会考查体育教师的德育能力。所以,在制定一些考评办法时,增加相关条例,设定诸如“师德工作先进个人”,以提高教师在体育课渗透德育教学的意识,这样才能真正让体育教师的德育工作拥有强有力的后盾。在考评细节上,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评价,通过问卷、访谈或者公开课,分析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程度,总结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成果。评价时,应该采取民主公开的方法,把握评价的权重,才能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师德评价体系。

四、结语

体育教学已逐渐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提高学生品德的重任。体育教师要以实践为依据,从教材和教学方法上积极寻找渗透德育教学的对策,挖掘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有效方法与策略,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习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邱瑞玲)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