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舌尖上的幸福

2022-05-30王治钧毕坤

知识就是力量 2022年9期
关键词:人造肉细胞培养肉类

王治钧 毕坤

细胞农业科学家伊莎·达塔(Isha Datar)提出“细胞农业”这一概念,并在TED大会上展示了她在实验室“种植”的肉类。

 细胞农业科学家伊莎·达塔(Isha Datar)

吃肉,却不吃动物

细胞农业指的是在实验室中用细胞培养物培育农产品。2013年,一个成本为33万美元的牛肉汉堡,让细胞农业一词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个汉堡中夹着的是世界上第一块在实验室中用细胞培养出来的牛肉饼。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到本世纪末,地球上的人口有可能达到110億。要保证这么多人吃饱饭并有足够的营养,种植业和畜牧业都需要更加高效的科技革新技术。人造肉成了未来食物创新发展的大趋势。

人造肉按照原材料分为两种:植物肉和动物细胞培育肉。

植物肉是利用植物蛋白,通过技术生产加工成类似动物肉的口感、味道和外观的食品;动物细胞培育肉是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利用动物肌肉细胞中的多能干细胞(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干细胞)培养出来的具有传统肉类结构、风味口感的人造肉。

2020年,新加坡批准了动物细胞培育肉上市。一些让食客大快朵颐的鸡肉,并不是通过宰杀鸡得来的,而是在实验室中用细胞培养物培育出来的。

动物细胞培育肉生产过程示意图

未来饭碗里的高科技

动物细胞培育肉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呢?以牛肉为例,先从牛身上提取所需的细胞,然后放入实验室的生物反应器内培养,最终细胞发育成含有肌肉纤维、血管与胞外基质的肌肉组织。

动物细胞培育肉在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同时,减少了畜牧业给环境和气候带来的影响。

除了对环境友好外,动物细胞培育肉还可以减少动物性病毒的传播、降低对抗生素的使用,从而体现对健康食物的追求。

如今,动物细胞培育肉成为很多国家的发展重点。中国在《“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有序发展全基因组选择、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生物育种技术,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

有科学家预测,到2040年,全球“人造肉”的市场份额将达到60%,其中35%的肉类将由实验室培育而出,另外25%将是植物蛋白肉。

科技创新有可能给人类和地球带来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

(责任编辑 / 高琳  张佳鑫  美术编辑 / 周游)

猜你喜欢

人造肉细胞培养肉类
第一家人造肉火锅店开业啦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MEAT 2.0
MEAT 2.0
人造肉,你敢吃吗?
作者更正启事
肉类加工
酶解大豆蛋白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其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3种阴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捕获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红细胞生成素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