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予:实现中国核电“零的突破”
2022-05-30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是建国之初投身祖国核工业的一代科研人员的真实写照。他们历经艰难、鞠躬尽瘁,为共和国核事业的起步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中国核电之父”的欧阳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负笈苏联,求学万里]
四川乐山,通高71米的乐山大佛,笑眯眯地远望着大渡河的对岸。1927年7月26日,岸边白塔街上一座平常的民房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被取名为欧阳予。
这个满口乡音的四川娃子于1945年走出乐山第一中学大门,来到江城武汉秀丽的珞珈山念大学。在武汉大学电机系电力工程专业读书时,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过,当欧阳予1948年毕业后就职于武昌发电厂,担任中南电力建设公司的工程师时,他的“四川款武汉话”已说得像模像样。同事们最佩服的是,他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那是他从小时候起练出来的本事。
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方要向苏联学习,因为工作的需要,欧阳予开始通过收音机自学俄语。大概是懂一点俄语的关系,1952年初,他被组织上推荐参加赴苏联留学的俄语考试。
面对全俄文的试卷,欧阳予把能看懂、能回答的试题都认真地答了,剩下看不懂和答不出的,他直接把俄文题目在试卷上抄了一遍。没想到,他竟通过了考核,顺利赴苏。半个世纪后,欧阳予回忆起这件事时,笑着说:“也许是因为我再抄一遍难题的精神,感动了判卷的老师吧。”
[临危受命,披荆斩棘]
20世纪50年代,核工业开始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工业大国兴起,党和国家领导人敏锐地看到这一趋势,开始为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布局未来。
1955年的夏天,中国驻苏大使馆参赞李强打电话约见欧阳予,告诉他党中央决定一面争取苏联援助,一面自力更生地发展原子能事业。为此,国家需要一批留学生转向原子能领域,希望他努力学习这方面的课程,将来为祖国服务。带着国家的嘱托,欧阳予开始兼修核技术课,从此与原子能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7年,在苏联获得副博士学位的欧阳予回国,从事核工程研究、设计、建造工作,历任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主任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1958年,欧阳予再度赴苏联,在原子能研究设计院等单位考察、工作了半年。回国后,他出任中国第一座生产原子弹燃料钚-239的反应堆的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是苏联专家。不料风云突变,苏联撤走全部援助专家,带走所有技术资料,停止了器材设备供应。中国第一座军用核反应堆的研究设计因此而暂停。
“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干!”作为这项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33岁的欧阳予憑着一腔热血,咬紧牙关、自力更生,重新调整了部署。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结合中国国情、集众家所长的设计道路,强调自主设计中的技术关键只有通过自己研究和开发,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掌握技术上的主动权。欧阳予带领技术人员先后完成了380多项科研试验项目,每一项技术难题他都一一仔细研究。
[铸剑为犁,修建核电站]
1982年,国家决定修建秦山核电站。核电站是通过适当的装置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设施,以核反应堆代替火电站的锅炉,以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的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加热水产生蒸汽推动发电机。自1957年开始,欧阳予就从事核工程的研究、设计、建造工作,他成功设计了我国第一座军用核反应堆,此时又主持研究、设计并成功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是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典范。从1971年到1991年,欧阳予和他的团队用整整20年的心血,实现了我国核工业由军用到民用的历史性跨越,他们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树起一座巍峨雄伟的历史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