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展”文物保护与修复

2022-05-30毕佳

东方收藏 2022年9期
关键词:博物馆

摘要:如果文物是博物馆的灵魂,那么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就是灵魂的守护者,因为他们的工作是保证展览中文物安全的关键。本文以广东省博物馆“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展”为例,详细阐述展览不同阶段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并对展览期间部分文物出现的问题展开思考与分析,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修复;文物藏品保护;控制展览环境

“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展”是广东省博物馆策划的原创性展览,于2018年7月13日至11月11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书画展厅展出。展出藏品近130件/套,包括书画、矿物标本、陶瓷、玉器杂项、古籍等类别。

为保障展览中文物的安全,由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配合展览完成对文物的检查、保护修复及监测维护展厅环境的工作。该中心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工作配合展览的顺利开展。

一、展前文物藏品的保护修复工作

(一)编写及上报保护修复方案

2017年12月12日,策展人选定展览相关藏品,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进入库房与策展人、库房管理人员按照文物清单逐一过检,并主要记录藏品的现状、级别,对需要保护修复的文物进行整体与局部拍照并做好详细的病害状况文字描述。此次展览需要展前修复的藏品有25件馆藏二、三级文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實施条例》的规定,该中心对这批有级别的上展文物分级别进行修复方案的编写和上报,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在制定方案之前要对文物藏品进行拍照记录病害详情,绘制病害图并收集整理文物信息。

1.核对文物详情

根据需要展览的文物清单,核对文物画心尺寸、材质、年代等信息。如果发现文物清单上没有注明的病害,就在表格备注处作记录。对文物整体及其病害位置进行拍照存档,印章位置要特别用色卡标尺放置在旁边进行比对记录。

2.绘制病害图

绘制病害图需要准确地按照文物病害情况进行标注,按照实际文物尺寸等比例缩放,让修复文物的工作人员能够准确地看到文物上病害位置及状况。在绘制病害图时可以使用Photoshop或Adobe Illustrator等软件。Photoshop主要被用于图像处理,出图不是矢量图,放大会模糊;Adobe Illustrator为一款创作软件,可以绘制矢量图形。本次绘制病害图选用Adobe Illustrator软件进行制图。

图1为该批文物中的一件文物,从病害图上可以看到主要病害是在装裱部分,包含了折痕、断裂、残缺这三种病害。能够清晰地看到病害位置,天杆两侧有断裂,装裱部分天、地头位置有折痕,地杆部分轴头缺失。图1下方附比例尺和病害图例。总之,病害图能够很好地弥补照片不能明确看到的病害及实际尺寸信息。

3.上报方案

馆藏二、三级文物藏品方案编制完成后需要上报省文物局,文物局组织专家审核,通过后开始实施修复工作。方案的编制加上方案的上报评审工作的流程时间约为5个月。

(二)开展修复工作

1.藏品提借

方案审批完成后可以办理藏品提借手续,在广东省博物馆办公自动化系统上选择需要提取的文物,关联相关请示,按照约定时间办理提借手续,主要核对藏品号和藏品是否对应,确认提借藏品数量,接收人确认签字。注意交接藏品必须保证每个参与部门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在场,签字也要两个及以上人员签字确认。

2.藏品修复

本次方案涉及馆藏二、三级文物25件,主要病害为断裂、折痕、残缺,按照方案内步骤进行修复。下面举例介绍针对该批藏品不同病害的修复方法。

(1)断裂病害修复方法:

书画经过装裱后上画壁挣平是纤维被拉长的过程,书画从画壁上取下后变为放松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画整体宽度收缩小于天地杆宽度,左、右相差约2毫米。再加上书画挂轴款式长期悬挂、天地杆位置回拉受力的原因,天杆及地杆两侧极易出现靠边缘处断裂的病害情况(图2)。针对此种病害,将进行局部修补连接断口处。根据藏品天头裱料颜色和材质选择修补用材料,选择颜色与装裱材料相近的颜色花绫或绢加托一张宣纸(图3、4、5),上墙挣平后裁切成类似于楔子形状、长度长于裂口处1厘米左右的长条。掀开裂口正面装裱材料与天杆上覆背纸之间留出空隙,在楔子形状长条正反面涂抹均匀浆糊,注意不要漏浆,用镊子夹住尖角处,从裱件边缘处向中心断口节点位置移动。移动到断口节点再往里面移动约2毫米,目的是让没有断裂的位置与断裂位置紧密黏结,稳固连接处。让楔子形长条平整连接断裂处正反面,让断裂处复原到之前的位置黏牢黏实,正反面对接好裂口处,宣纸折叠6—8层后放置于连接好的位置,正面向下,靠近天杆的位置用尺子垫平,上加重物压实,间隔两个小时可以更换一次吸水宣纸,直到黏结处彻底阴干。更换宣纸时可以看一下接口处是否滑动移位,如果有这种情况要重新调整对缝。

(2)折痕病害修复方法:挂轴款式书画藏品一般是由浆糊黏结覆背纸、命纸和画心,共四层,在收卷时纸张长期处于卷曲的状态下,收缩挤压的力量会使书画慢慢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画藏品最终形成明显的折痕病害现象。本次修复的书画中有23件藏品出现了折痕病害现象,采取的是在书画覆背纸后面一侧加折条的方法以减轻折痕病害现象。折条是选用加托在一起的红星棉料纸裁切成2毫米宽度的长条纸。清理干净裱画台面,把书画展开,画心向下翻转放置于裱画台面上,在折条上均匀涂抹浆糊,取折条看准位置,折痕线对准折条中心线位置固定黏牢,然后用干净的吸水宣纸放置在折条上用掌心按压折条,确保折条黏牢黏实。取干净的吸水宣纸折叠数层放置在黏好的折条上,上压重物,阴干压平。

(3)残缺病害修复方法:此次修复书画藏品画心部分保存完好,只有个别书画藏品装裱部分有残缺破损的病害。选择与装裱材料相近颜色的花绫或绢,如果颜色差距较大可以染色。操作方法如下,按照破口大小裁剪好修补材料,把残缺位置边缘处用刀刮成斜坡,在覆背纸一侧沿着破口边缘涂抹均匀浆糊,对好位置黏牢,隔吸水纸用手掌处压实。取干净的吸水宣纸折叠数层加重物阴干压平黏结处。

二、展中文物藏品的保护修复工作

展览的目的是向观众展示文物藏品的真实状态,传达历史信息。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把文物藏品更好地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并维护好文物藏品及其保护环境的安全。展览期间,展厅的工作人员会每天巡查并记录文物藏品的状态,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也会定期上展厅巡查,如果发现有问题就会及时上报并做出相应的保护处理。考虑到对书画本体的安全,配框的书画都是采取最小干预的方法固定在画框里,在展示时会出现画心移位的情况。出现这类情况就要及时把书画临时取下,进行画面矫正等工作。

在整个展览周期,文物藏品由文物库房到达展厅进行展览,工作人员要控制好这些空间环境中不良因素对文物的影响。控制展览环境的稳定性和维护展览环境的安全性是文物藏品保护的工作重点。展厅环境是否能达到文物藏品保护的标准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的温湿度控制

广东是全国降水最丰沛的地区之一,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1500—2000毫米之间,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在1350—2600毫米之间,年平均雨日114—187天。年度温度最高接近40℃,最低气温接近2℃,相对湿度77%。高温高湿的环境使霉菌和虫害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展览中的展厅、展柜内的温湿度控制极为重要,按照规范标准,此次展览藏品都放置在独立柜台中展示,展品类别多为纸质类藏品,保存温度标准为20℃,相对湿度标准为50%—60%,藏品中有少量的矿物标本、陶瓷、玉器杂项,保存温度标准为20℃,相对湿度标准为40%—50%。展厅和展柜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保持稳定,温度日较差应控制在2℃—5℃范围,相对湿度日波动值不应高于5%。

广东省三楼书画厅的面积约为1200㎡,展厅内固定展柜设计是专门针对书画藏品的恒温恒湿可单独控制柜,恒温恒湿系统在展览期间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这也有利于书画藏品保护工作的开展。针对温湿度的监控,广东省博物馆在2012年12月建立了无线环境检测系统,针对不同的展览有针对性地放置传感器,通过无线网关与传感仪器远程发送实时数据,设备实时传递交换数据,测量的参数包括温度和相对湿度。然后将测量的数据结果统一上传服务器,实现检测平台中服务器与展柜自动、高效交换数据的目的。在服务器端将收集整理的数据记录,生成数据及图表,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数据的观测记录及整理,更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本次展览的时间是2018年7月13日至11月11日,根据展厅的展览格局设计,工作人员分别放置了2个传感器在展柜及展厅内,主要分布在4号柜和18号柜。分布位置在出入口附近展柜和室外,更好地监控受大环境影响多的位置,查看温湿度的变化情况。

(二)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是根據空气污染物浓度来判定的,空气污染物主要包含有害气体和颗粒污染物。本次展览所涉及的文物属于有机类文物,大部分为书画类文物,空气污染物对其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空气污染物超标使文物老化加速,严重影响文物的保存寿命。为了更好地将文物呈现给观众,上展之前及展览中要对展厅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及维护,数据要达到《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中博物馆藏品存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博物馆藏品存放环境建筑材料污染物浓度限值。

(三)光辐射控制

光辐射对于文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按照光辐射波长及人眼的视觉感知度可以将光辐射分为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三个部分。人们将可见到紫外波段波长单位用nm表示、在红外波段波长单位用mm表示、波数的单位用cm-1表示。

波长在100nm—380nm的为紫外线,会使有机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使其分子链被打断。当有机质文物受到紫外线辐射时,其分子链被打断,在潮湿环境中紫外线还可分解空气中的氧,使其成为游离态,引起一些系列光氧化反应。紫外线会使书画藏品的强度和耐折度下降,藏品表面出现变色、老化斑点、大面积褪色等病害。

波长在380nm—780nm的为可见光,对于有机质文物的危害主要是可见光的热效应,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光热老化的破坏作用是累计递增的,会使纸质藏品出现老化变形,书画上的矿物质颜料也会受其影响,使结构发生变化,造成画面变色。

波长在1mm—760nm的为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太阳的热量主要是通过红外线传递,对于有机质文物的影响主要是其热效应,会使文物温度升高,加速光化学反应对文物的破坏。纸质文物展品会出现褶皱不平、纤维断裂等病害状况。

由于书画展厅没有自然光射入,可以避免自然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对藏品的不利影响。在选用人造光源时要考虑到在不影响参观效果的同时确保光照度符合文物保护要求的标准数值。“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展”以书画类展品为主,按照《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规定光照度要控制在小于或等于50勒克斯。

(四)防控生物危害

影响纸质文物的主要生物因素包括鼠啮、虫蛀、霉斑等病害。为了防控此类病害,在文物上展前,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使用环氧乙烷对上展的文物进行杀虫灭菌处理,这样能有效地控制文物之间互相传染病害的情况;有需要的展柜也会放置适量的灵香草,防止病虫害的出现影响文物展品。博物馆闭馆是展厅大环境的清洁、消毒时间,定期对展厅进行白蚁监测和防治等工作。这些工作都能有效地控制生物危害对展览文物的有害影响,确保展览中的文物安全。

三、总结

博物馆的每一次展览都是为了让观众体验到珍贵的文化,高质量的文物展品是展览的重要基础。作为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工作人员,既要修复好文物,也要提前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配合策展人维护好展览环境,提前做好展品的保护修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涛.把脉问诊,保画护展——“千年风雅”修复与保护实例[C]. /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展览解析(2014—2015),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8.

[2]刘舜强.关于博物馆环境的讨论[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6(01):60-63.

[3]薛峰,杨敬.电磁辐射对文物的破坏分析及其防护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

[4]杨谨.再论环境对文物的影响及保护方法[J].文物修复与研究,2003(00):408-418.

作者简介:

毕佳(1983.7—),女,汉族,吉林蛟河人。大学本科,广东省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书画修复与保护

猜你喜欢

博物馆
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
去博物馆shopping
博物馆里的“潮应用”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之城』如何建?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流淌在水上的博物馆
去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