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新变局
2022-05-30黄仁伟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9年来不仅向中国周边辐射,而且越走越远。截至2022年5月底,中国已与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有力证明,“一带一路”合作模式和发展方向是对的,也证明“一带一路”倡议目光远大。
着眼世界需要,“一带一路”倡议高瞻远瞩
“一带一路”倡议问世之初,首先是着眼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开放与联结。过去是西方的资本、产业和技术率先进入中国,中国作为接受方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再以资金、技术及发展经验对接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而这种新的联结方式与以往不同,日益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中国投资世界基础设施的条件已经具备。从2000年到2010年前后,中国基本建成国内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完成基础设施革命。随着资金、技术和经验以及人力资本完成配套并臻于成熟,中国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帮助世界上一些欠发达地区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9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形成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金字塔“塔基”。这种发展和合作方式被越来越多国家所接受。
“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着眼于各国最紧迫最现实的需求,这种发展合作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响应和接受,逐渐变成全球性合作,爆发出巨大潜力。
理念不断丰富,建设持续推进
“一带一路”倡议获得更多国家和民众承认,有利于厘清“一带一路”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大概念之间的关系。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写入党章。2018年2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又被写入宪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指导着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这决定了“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有利于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目标,是各国发展的共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国共建共享各类基础设施和产业链,逐步实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实践不断推进,也从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初认识转变到基础设施联通和产能合作“两个轮子”缺一不可。随着“五通”合作互动深入,中国与沿线国家走向三个“共同体”即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更加深入、紧密、默契。
目前,“一带一路”已辐射出三条南北走廊,分别是中巴经济走廊、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其中包括中老泰铁路项目)、巴尔干半岛经济走廊。通过多年发展,中欧班列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物流运输网络,不仅有铁路,还可以海陆空多式联运或转接公路甚至直接联通电子商务,实现数字丝绸之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一带一路”建设在助力“健康丝绸之路”发展上成效显著,未来还会成为推动“低碳绿色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力量。
应对新挑战,信心更坚定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国际经贸、金融市场都面临严峻挑战。共建“一带一路”也面临着新挑战。
首先是不少海外项目进程受阻,人员往来受限。由于全球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设备、物资、原材料不能及时运送到项目工地等原因,部分项目被迫放缓或不得不停工。其次,由于受疫情影响和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些沿线国家经济形势不稳,有些国家出现政治动荡甚至权力更迭。一些国家内部各种利益集团的态度不一,对是否参与和支持“一带一路”出现分歧。美西方舆论鼓噪攻击抹黑“一带一路”,抛出所谓“债务陷阱”“新殖民主义”等论调蛊惑人心。此外,俄乌冲突持续对中欧大通道以及相关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长期影响,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一带一路”合作形成障碍。
尽管面对上述种种挑战,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联结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符合沿线国家加快发展和提升人民福祉的需要、符合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方向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今年3月初表示,过去一年里,“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扎实推进。中老铁路、以色列海法新港等重大项目顺利竣工,中巴經济走廊、比雷埃夫斯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运营都在稳步推进,中欧班列开行量和货运量再创历史新高,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强劲动力。
共建“一带一路”,带动了全球投资和经济复苏,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通过市场规则、多边机制、多元主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富有意义的“一带一路”。
黄仁伟: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