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洪涝灾害特点及灾后农作物管理技术建议
2022-05-30王守军马楠崔志娟
王守军 马楠 崔志娟
汤阴县位于河南省北部,西面是太行山脉,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有羑河、汤河、卫河等河流,据气象部门统计,降水主要集中在6 — 8月,年平均降雨量600 mm,属于降水偏少地区。2021年7月,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之间的低值系统在黄淮地区停滞少动,汤阴县出现罕见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平均降雨量449 mm,累计降水量大于400 mm的乡镇有6个,其余4个乡镇累计降水量也大于200 mm,其中,最高的韩庄镇达到749.3 mm,均超过汤阴县气象历史极值。
一、雨情分析及灾情分析
(一)雨情分析
1.累计雨量大。全县有3个站点单过程降水量超过多年平均降水量(587.7 mm),最大降水量韩庄749.3 mm,是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3倍,上游降雨量更大,平均降雨量在700 mm以上。
2.暴雨區范围广。100 mm以上的大暴雨覆盖全境,特大暴雨区覆盖了中西部乡镇。
3.短时降雨强。本次过程最大小时强降雨出现在宜沟镇74.2 mm(7月20日14:00 — 15:00),最大3 h强降雨出现在韩庄164.4 mm(7月21日14:00 —17:00)。
4.持续时间长。7月16 — 23日一直降雨,降水时间长达7 d,其中,主要降水集中在韩庄、宜沟、城关等乡镇。
(二)灾情特点
1.受灾面积大。此次洪涝灾害涉及全县10个乡镇,298个村,其中,重灾区主要是古贤镇、菜园镇、伏道镇等6个乡镇。
2.受灾严重。据统计,农作物受灾面积2.8万hm2,绝收1.19万hm2,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
3.受灾损失惨重。由于农作物长时间被浸泡,造成部分农田受损或绝收,导致夏季玉米平均每667 m2产量350 kg左右,只有往年平均单产的1/2。
二、受灾情况及技术建议
(一)玉米受灾情况和灾后技术建议
1.受灾情况。一是部分农田积水,玉米被淹,土壤湿度过大。二是受洪涝和大风影响,部分玉米发生倒伏。三是部分夏玉米植株被洪灾过后的泥沙掩埋。四是部分夏玉米植株心叶部分被泥沙淤灌。这些灾情易导致玉米烂根、烂叶,且诱发病害,植株不能正常生长,甚至会严重影响后期授粉。
2.技术建议。一是排除田间积水。积水地块要尽快疏通渠道,进行排水清淤,防止被洪水长时间浸泡。二是扶正倒伏植株。对于发生根倒的玉米,由于植株难以自行恢复直立,必须及时人工扶正,扶起时要做到“早、慢、轻”,结合基部进行培土;对于因大风等原因倒伏的玉米,一般不需要进行扶正,可让其自然生长。三是及时补施肥料。过水地块土壤肥料流失严重,如不及时补充养分,玉米极易出现脱肥现象,一般每667 m2可追施尿素10~15 kg,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生长。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要加强田间病虫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发生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也可采取统防统治的方式进行统一防治。
(二)蔬菜受灾情况和灾后技术建议
1.受灾情况。一是部分棚室内积水,造成蔬菜减产甚至绝收。二是受洪涝和大风的影响,致使部分蔬菜设施受损坍塌。三是菜田洪灾过后,植株下部叶片发黄,被淹蔬菜霉烂,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
2.技术建议。一是尽快排除积水。要及时采取机械或者疏通沟渠等措施,排除积水,并清理大棚内淤积的杂物。二是加强棚室管理。对于被冲毁或者倒塌的棚体要及时进行加固,棚膜损毁的要及时进行补救。对于绝收的棚室要及时晾棚晒地,选择适宜的作物进行补种。三是加强病虫防控。对于受损较轻的大棚,要合理控制大棚室内温度、湿度,及时通风透气,经常清理棚内杂草、枯叶、病株等杂物,防治病虫害发生,喷洒药物时,要注意施药的间隔期和蔬菜的采收期,确保蔬菜产品质量。
(三)花生受灾情况和灾后技术建议
1.受灾情况。一是部分花生田积水,土壤湿度大,对根系生长不利。二是地势较高的地块由于墒情较好,部分花生田出现旺长,存在倒伏和减产危险。三是部分地块长期被积水浸泡,已经绝收。
2.技术建议。一是及时排除积水。7— 8月正值雨季,应注意疏通排水沟渠,大雨或暴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花生被长时间浸泡。二是控制旺长问题。秧苗过密不利于通风,容易引发病虫害,影响光合作用,输送到果实上的营养也会减少,无形中影响花生产量。因此,对于出现旺长的地块,应抓紧时间进行化控,或者采取机械进行踩踏。三是延长叶片功能期。通过喷施微肥延长叶片功能期。叶片发黄(脱肥明显)的地块可以用1%~2%的尿素水溶液、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30~50 kg进行叶面喷施。四是及时防治病虫害。要加强花生田间病虫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虫害,对花生田的棉铃虫,可用菊酯类、辛硫磷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
(责任编辑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