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农田抗旱能力评估及提高夏秋作物抗旱能力的对策
2022-05-30王向前
王向前
近年,新乡市的农业生产多次遭遇极端天气,特别是夏季高温干旱少雨、冬春寒旱相加等现象持续出现,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严重威胁人畜饮水安全和农作物生产需要。面对严峻形势,正确评估全市农田抗旱抗灾能力,制订预案,未雨绸缪,对全市农业持续健康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新乡市农田抗旱能力评估
(一)常年降雨分布不均,旱涝频繁
新乡市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少雨天气爽,四季分明,旱涝频繁。年平均降水量为558.8 mm,各县(市)降水量在550~610 mm,但時空分布不均匀。区域内,少雨中心在原阳县,多雨中心在辉县市西北部山区。夏季(6—8月)降水量为300~380 mm,占年降水量60%左右;春季(3—5月)降水量为80~110 mm,占18%左右;秋季(9—11月)降水量为90~140 mm,占19%左右;冬季(12月至翌年2月)降水量为15~24 mm,占3%左右。全市年均蒸发量为1 611.1 mm,各县(市)间变幅为1400~1800 mm,为年平均降水量的3倍。一年中最大蒸发量出现在6月,在230 mm以上;最小蒸发量在1月,在75 mm以下。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是新乡市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这造成土壤中水分大量外逸,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水资源较为丰富,农业利用潜力大
新乡市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流域,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97亿m3,产水系数为41.7%,共分为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两大类。
1.地表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包括地表水、黄河水和入境水三部分。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形成地表水资源量7.43亿m3,在河南省18个地(市)中居第11位。黄河水在新乡市水资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每年黄河水的利用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
40%~50%,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包括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获嘉县、新乡县、卫辉市及牧野区等县(市)、区。20世纪90年代后,受黄河水费增加、节水灌溉工程增多等因素的影响,黄河水用量明显减少,新乡市年均引黄河水8.8亿m3。每年从山西省和焦作市流入新乡市的入境水径流量为3.22亿m3。其中,从修武县入境到大沙河年平均水量为1.22亿m3;从山西省入境到峪河年平均水量为0.997亿m3,入境到香木河年平均水量为0.448亿m3。以上3条河年入境水量合计为2.665亿m3,占入境地表年径流量的83%。
2.地下水资源。新乡市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11.23亿m3,其中黄河流域5.59亿m3,海河流域5.64亿m3。按富水程度分为强富水区、中等富水区、弱富水区和极弱富水区。强富水区主要分布在天然文岩渠区、金堤河区和卫河平原区的东南部,面积分布广,藏水丰富,易开采,近年由于大量开采,部分地区已形成超采区;中等富水区分布在太行山前平原区中部、辉县的南部、获嘉的北部和部分卫河山区,浅层地下水不足,由于超采,峪河、占城一带已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弱富水区零星分布于山丘区;极弱富水区分布于京广铁路西侧,山前丘陵岗地。
(三)平原农田河灌、井灌结合,井渠配套,有效灌溉面积大
全市农田灌溉设施主要有引黄灌溉工程、井灌工程、站灌工程、喷(微)灌工程及水库(河泉)灌区工程等,有效灌溉面积为32.97 万hm2,占全市总面积的70.14%。一是引黄灌溉工程。新乡市有8处引黄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为36.732万hm2,新乡市境内25.75万hm2。二是井灌工程。到2001年全市有灌溉机电井70 607眼(机配套井16 839眼,电配套井47 942眼),井灌面积达23.66万hm2。三是提灌站工程。2001年全市共有提灌站103处,装机147台,7 186 KW,机灌面积0.34万hm2。四是电灌站工程。全市有电灌站518处,装机784台,24 541 kW,电灌面积1.79万hm2。五是水库(河泉)灌区工程。以河泉、水库作为水源的自流灌区有群库灌区、沧河灌区、百泉灌区、三泉灌区4处,总设计灌溉面积4.89万hm2,有效灌溉面积0.19万hm2。六是喷(微)灌工程。新乡市喷灌面积0.25万hm2,微灌面积0.011万hm2,低压管灌面积0.68万hm2,主要的喷(微)灌工程有延津沙区花生喷灌工程、龙门自压喷灌工程、卫辉市道士坟水窑滴灌工程。
(四)防洪排涝体系健全,易涝地区除涝迅速
新乡市的防洪排涝体系是蓄、控、排、滞相结合。平原区有卫河、共产主义渠、天然文岩渠、柳青河等30多条干支流排水河道和1500多条田间沟河,在原阳县、封丘市、延津县等黄河洪积低洼平原易内涝地区,逐步进行了以田间工程配套为主的工程建设,大部分实现了干、支、斗、农四级配套,分别能达到3~5年一遇的除涝标准和5~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在山区有塔岗、狮豹头、石门、宝泉等8座中型水库和16座小型水库,总库容达到23 112万m3。截至2012年底,全市除涝面积达到17.5万hm2。
(五)新乡市易旱地区分布
易旱地区主要为辉县市、卫辉市、凤泉区等山丘区,分布耕地2.18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67%。该区域除南村盆地外,多数为靠天降雨的“望天田”,十年九旱,减产幅度大,是干旱年份重灾区。其次为延津县、原阳市、封丘市、新乡黄河故道沙丘区,分布耕地5.17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1.07%。该区域土质偏沙,保水能力差,若提高抗旱能力,该区具有巨大增产潜力。此外,黄河高、嫩滩地,黄河背河洼地分布耕地面积分别为2.75万hm2、3.88万hm2,分别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88%、8.31%。这些地区靠近黄河,多偏重河灌,在特别干旱的气候条件下,黄河水位偏低,引水困难,也易引发旱灾。
二、提高夏秋作物抗旱能力的对策
(一)根据作物生长发育需要,浇好关键水
小麦、玉米、水稻整个生育期的关键需水期要保证水分供给。在壤土、黏土等保水能力较好的土壤类型区,小麦浇好“底墒水、冬水和灌浆水”,玉米浇好“出苗水、孕穗水和灌浆水”,水稻浇好“插秧水、分蘖水、孕穗水”。如果其间下雨,可减少浇水次数。在沙质土壤、丘陵地带除浇好“三水”外,还要根据墒情增加浇水次数。
(二)根据不同区域生产条件,科学灌溉
1.平原灌区。对于墒情适宜的地块,可在播种期直接施肥、整地、播种。对于墒情不足的地块,可在施肥、整地前进行灌溉,每667 m2灌水40 m3左右。灌溉时要做到小水细灌,确保灌匀灌透,灌后及时施肥、整地和播种。有条件的地区,结合施肥,可以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耦合,提高水肥利用率。同时,要保证浇好越冬水。
2.山地丘陵旱区。由于缺少灌溉条件,故以趁墒、造墒播种为主。如遇雨,应在雨后趁墒及时施肥、整地和播种;或者利用集水窖池有限水资源进行造墒播种。有条件的地区,可在播种后进行行间麦糠或细碎秸秆覆盖,以达到抑蒸保墒的效果。进入返青期后要普遍进行镇压和划锄,二者要相互结合,遵循“先压后锄”的原则。镇压可压碎坷垃,沉实土壤,弥封裂缝,减少水分蒸发,以防根系受旱;划锄能增温保墒,破除板结,消灭杂草,改善土壤通透條件,促进根系生长。
(三)扩大深耕面积,推广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储水能力
1.在严重干旱区,玉米苗期要采取保墒护苗的措施,即浅中耕,适当培土,然后覆盖作物残渣、秸秆、干草、树叶等,以切断土壤毛细管,阻断深层土壤水分上升的通道,减少水分蒸发,保住土壤墒情,保护玉米苗的正常生长。在水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苗期玉米田尽量少灌水,采取保墒护苗的措施,以锻炼玉米的抗旱能力。对处于大喇叭口期至抽穗期的玉米,结合开沟深施肥及时灌水,灌水时采取沟灌、长畦分段沟灌的方法湿润土壤。
2.受旱的水稻大田,宜采用节水灌溉方法。首先,要满足移栽后的缓苗水,之后湿润灌溉;其次,要满足孕穗水,此期水稻对干旱最为敏感,如受旱会引起大量颖花败育,从而减少总颖花数且使花粉粒发育不全,使其抽穗后不能受精而成为空壳,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如田面尚未完全干涸,要抓紧中耕除草,以利于根系发育,减少水分蒸发,增强水稻的耐旱力。
3.深耕可以打破阻碍根系下扎、水分上行的犁底层,不仅能够疏松土壤、加厚耕层,而且具有涵养水分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小麦、玉米抗旱能力。据新乡市农技站2012—2014年度连续两年试验,在“旋耕、旋耕+耙实镇压、深耕+旋耕、深耕+耙实”四种不同耕作条件下,土壤深耕耙实后播种小麦0~10 cm耕层含水量,在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和成熟期始终保持最高,说明深耕耙实后土壤具有很好的储水能力。中壤、重壤、黏土田地每3年深耕1次,并注意当季增施适量化肥。
(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水利用率
针对全市不同区域和灌溉条件,因地制宜,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
1.井灌区“小地龙”低压喷灌带灌溉。在井灌区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可购买喷灌机或低压喷灌带进行低压喷灌。低压喷灌带每条带喷幅4~6 m,每667 m2均匀喷水30~40 m3。
2.井灌区“小白龙”软管灌溉。用输水软管将井水引至田间放水进行灌溉,每667 m2均匀灌水30~40 m3。
3.渠灌区短(窄)畦灌。
(五)选用耐旱品种,提高自然抗旱能力
目前,相对耐旱的小麦品种有周麦18、漯麦18、豫麦49-198等。旱作麦区旱肥地主要种植洛旱6号、洛旱7号、洛旱8号、偃佃9433等品种,旱薄地主要种植洛旱6号、洛旱7号、西农928等品种,玉米耐旱品种以郑单958为主。
(六)加强墒情监测 ,做好旱涝灾害预警
切实加强墒情监测,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结合长势长相,尤其旱情发生较重区域,应加密测墒,每5~7 d监测1次,准确掌握墒情变化动态,因墒科学灌溉。遇旱及时进行适量灌溉,遇涝做好清沟理墒、排涝防渍,降低土壤湿度,增加土壤通透性,确保各类作物正常生长。
(七)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减轻因灾损失
“旱生虫,涝生病”,要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防治旱涝灾害天气产生的病虫害,尽可能减少生产损失。
1.小麦。小麦播种期主要防控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全蚀病、地下害虫,兼防秋苗期锈病、白粉病和蚜虫;返青后拔节前实施纹枯病早控;抽穗扬花期主要预防小麦赤霉病和吸浆虫;后期推行“一喷三防”综合用药,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科学配伍、混合喷洒,综合控制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枯病、吸浆虫、蚜虫等多种病虫危害。
2.玉米。播种期防治玉米黑穗病和全蚀病;苗期以防治玉米蚜、灰飞虱为主;心叶期和穗期以防治玉米螟、黏虫、纹枯病、叶斑病为主,兼治玉米蚜、蓟马等;灌浆成熟期以防治青枯病和早衰为主。
3.水稻。苗期防治水稻恶苗病、条纹叶枯病、苗瘟病、灰飞虱等;拔节孕穗期及抽穗期防治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褐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穗颈瘟和穗部的其他病害等;乳熟期病虫危害高峰已过,因距收获已近,不宜再喷施农药,但要注意防范洪涝、热害、鸟害等。
(责任编辑 刘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