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

2022-05-30赵常利

炎黄地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古籍馆藏老化

古籍,是从我国古代时期留存至今的书籍,其具体指的是在1912年前完成书写或印刷的,并且具备我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成为古籍的基本条件有两个,第一个条件是该书籍必须是在我国辛亥革命之前出版的,第二个条件是该书籍必须是具备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圍绕地方博物馆馆藏古籍开展的保护工作,是我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长期保持高度重视的基本问题。主要介绍我国地方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的现状,以及有效提高我国地方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的对策,仅供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参考借鉴。

博物馆可以让人们享受中国历史的熏陶,但是博物馆针对古籍文物的管理工作,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将详细分析阐释我国地方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工作的基本现状以及相关对策。

博物馆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博物馆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能促使博物馆达成业务发展目标

博物馆长期被视作我国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载体,馆内的文物古籍承载着我国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印记。只有做好博物馆古籍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彰显古籍的价值,确保后人能从古籍中的内容获得完整的阅读体验,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可以亲眼见证历史的变迁,这也是开设博物馆的初衷。只有做好博物馆古籍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才能更快地达成预设发展目标,促使博物馆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好。

博物馆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能促进公众服务能力的持续增强

在进入博物馆之后,参加展览的游客会跟随博物馆向导,有针对性地参观博物馆古籍。因此,只有做好博物馆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才能让博物馆馆员对展出的古籍进行详细的解读和介绍,而不仅是将古籍的相关背景和内容一笔带过。博物馆做好保护与管理工作,能提升博物馆对公众的服务能力,促进博物馆事业的总体发展进程。

博物馆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能促进中华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由于在博物馆展出的都是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古籍,客观上可以借由古籍推广并传播我国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鉴于上述背景,只有做好博物馆保护与管理工作,将馆内管理工作环节做到井井有条,才能使参观游客更好地体验来自历史古籍的文化熏陶,并且清晰了解古籍的内容和发展过程,从而延续历史文脉。

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现状

由于博物馆处于日常对外开放经营模式,随着博物馆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潮,客流量呈直线上升趋势,馆内实际发生的意外事件将无法预料,间接导致博物馆古籍的安全受到影响,因此需要以保护馆藏古籍为核心,做好博物馆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但从当前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现状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古籍的保护方案不合理、监控环境存在死角、古籍分类不合理、博物馆相关文物保护制度不够与时俱进、古籍保护的经费短缺,以及古籍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无法完成古籍修缮等。下文将会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古籍的保护方案不合理

在博物馆开展馆藏古籍保护工作过程中,古籍的保护方案不合理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对于古籍的保护,重在防护,围绕预防和损坏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古籍保护方案。古籍的纸张极易受空气湿度影响而产生氧化现象,纸张上的墨也会因氧化作用导致文字模糊。但目前针对古籍的保护工作方案并没有以防止古籍快速老化为主要内容,而是以防止人为损坏为主,无法从根本上保护博物馆的古籍,这种保护方案容易使古籍受到损害,未免有些考虑不周。

古籍的监控环境存在死角

在博物馆开展馆藏古籍保护工作过程中,古籍的监控环境存在死角是一个需要加强重视的问题。博物馆在保存文物和古籍过程中,都会在文物古籍的摆放处安装监控设备。每当博物馆开办展览时,都会将博物馆的文物古籍重新摆放。将展览所要用的古籍摆放在较为显眼的位置,方便游客参观,将不用展览的古籍存放在其他位置,却忽略了在其他位置存放的古籍可能会出现监控死角。大量游客进行参观时,博物馆的主要保护对象只在于那些被展览出来的博物馆古籍,而对未展出的古籍保护力度有所不足,无法确保古籍的安全。倘若古籍不小心被损坏,也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查看修补,并且很难查明是否人为,这就使得博物馆的古籍会有被损坏的风险。

古籍的分类不合理

在博物馆开展馆藏古籍保护工作过程中,古籍分类不合理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存放古籍时,博物馆工作人员如果无规律摆放古籍,客观上会导致游客在参观浏览时感到困惑。除此之外,古籍分类不合理可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当古籍的分类不合理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很难发现古籍是否被挪动了位置。因此,博物馆古籍分类不合理,那么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则会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

我国针对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制度缺乏时代性

在博物馆开展馆藏古籍保护工作的过程中,相关法律与政策的保护力度不够,导致古籍的保护制度无法全面实施,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虽然我国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博物馆中馆藏古籍的重要性,并且也制定了相关的古籍保护制度,但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各行业经营方式、经营模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其中也包括博物馆。当前博物馆在经营过程中,地方政府不够重视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工作,没有向国家上报相关问题,也没有完善相应的古籍保护制度,使博物馆的馆藏古籍得不到足够的法律政策的保护。

古籍保护经费短缺

在博物馆开展馆藏古籍保护工作过程中,古籍保护经费短缺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由于当前博物馆的馆藏保护经费十分短缺,导致博物馆的建设极其有限,同时导致我国博物馆用于保护古籍的设备以及防护系统十分匮乏,继而导致博物馆对于馆藏古籍的保护并没有做到万无一失。与此同时,由于经费不足,还会使博物馆馆藏古籍的保护设备长时间无法进行更新优化,无法引进更加先进的古籍保护设备,同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配置数量也极其有限,无法发挥针对馆藏古籍的全面性保护作用,无法充分体现出现代化的古籍保护理念。

古籍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无法进行古籍修缮

在博物馆开展馆藏古籍保护工作过程中,古籍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根本无法完成古籍修缮。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以及我国教育系统的改革,一些有关专业已经具备娴熟的古籍文物修缮技术,很多高校也相继开展了相关的教学科目。但是博物馆中的古籍保护人员却很少能掌握不断更新的古籍保护技术以及古籍修缮技术,仍然只掌握了最基础的古籍保护技术。这样在古籍出现严重损坏后,博物馆的古籍保护人员无法对其进行修缮,处理方法则除了请教高人,就是将古籍放置原处不去理会,这就导致古籍的保护存在很大的弊端。

有效提高我国地方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的对策

根据古籍的老化特性调整完善古籍的保护工作方案

由于当前保护古籍的方案不合理,无法从根本上对古籍进行有效保护,因此需要对古籍的特点进行分析,重新制定保护工作方案。古籍的纸张老化变质是纸张内部的离子运动所造成的结果,虽然人为很难改变纸张的老化,但是可以从纸张老化的外部因素出发,减缓纸张老化的速度。在古籍保护的过程中,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古籍的纸张制作材料虽然有耐老化的作用,但是也会随着古籍保存时间的增长而降低耐老化的能力。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当古籍纸张所接触的环境湿度较高的时候,其老化速度会相较于正常环境略快一些。因此,以保护古籍老化为突破口,在制定保护古籍工作方案过程中,将古籍存放到空气相对干燥的环境下,古籍的老化速度就会明显变慢。随着对古籍老化的研究深入,要不断寻找减缓古籍老化的条件,并不断完善保护古籍的工作方案。借由上述措施,古籍的存放时间就会得到延长,这才是对古籍的根本保护,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地方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的总体效果。

加强对古籍的监控保护措施

前文已经介绍了古籍监控存在死角,容易带来古籍被破坏的隐患。因此需要在存放古籍的各个角落都安装相关的监控设备,不可以存在侥幸心理。在进行博物馆古籍展览的过程中,需要增加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一方面可以对博物馆展览所需要用到的古籍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交替看护的形式对不需要展览的古籍进行有效的看护和保护。这样借由监控和人为看护双重的古籍保护手段,可以有效保护古籍,继而有效提升我国地方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的实施效果。

将博物馆的馆藏古籍按照章法和顺序进行分类摆放

博物馆的馆藏古籍分类工作,如果摆放十分杂乱随意,古籍则会有位置挪动或人为损坏的风险,也会影响游客体验感,无法将游客带入到历史文化情境当中,不利于博物馆的长期发展。所以博物馆应该将古籍按照时间以及朝代的顺序进行摆放,这样不仅可以使游客在参观博物馆古籍过程中更好地被带入我国古代文化中,还能够提升游客对博物馆的好感度,促进博物馆的发展。从馆藏古籍的安全性来讲,当古籍按照条理章法進行分类摆放后,若有人擅自挪动古籍,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就会有所察觉,并对古籍进行检查,同时还会调取监控设备查明挪动原因。若古籍出现损坏,也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给古籍营造一个良好的保护环境,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地方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的实施效果。

制定科学规范的古籍保护管理工作程序

很多的政策制度都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其中就包括博物馆馆藏古籍的保护制度。现如今博物馆的馆藏古籍很难全面实施国家曾经下发的保护制度,因此博物馆应该思考当前实施国家制度的现状以及需求,并整理出材料上交到地方的政府机关,配合政府机关进行调查,在调查核实之后再上报给国家,让国家了解和重视该制度的变化,最终促使国家下发科学规范的古籍保护管理制度和程序,这样博物馆在进行保护古籍工作过程中,就可以根据相关的国家制度来进行古籍保护,并且可以给馆藏的古籍最为有效的法律保护措施。由此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地方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的实施效果。

加大古籍保护工作资金投入力度

我国在最近若干年间的科技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我国的古籍保护设备设施得到不断升级优化,甚至已经研发出更加先进的古籍保护装置。博物馆的古籍保护设备尚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为提升古籍保护力度,博物馆需要加大古籍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这样才能及时引进先进的古籍保护设备,同时利用我国先进的失窃报警装置,在技术上给予博物馆古籍最好的保护支持。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对博物馆的报警系统进行全面升级,防止古籍被窃。在大量资金的支持下,博物馆可以将古籍存放的环境设置成最佳状态,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地方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的实施效果。

重视古籍保护专业人员培养,提高古籍修缮技术水平

博物馆对古籍的保护效果,还取决于从事古籍保护的专业人员。因此博物馆的古籍保护人员,应该定期进行古籍保护的专业培训,以便学习到比较超前的古籍保护技术、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古籍的修复知识和经验,这样古籍保护专业人员可以科学专业地对古籍进行保护。工作人员还可以对古籍实施定期检查修复的工作。这样既可以确保古籍存放的环境相对干燥,减慢古籍纸张的老化,延长古籍存放的时间,还能够及时对老化破损的古籍进行修复,从而有效提升我国地方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讲述了博物馆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博物馆的保护管理工作,可以促使博物馆达成发展目标、促进公众服务能力的增强、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还讲述了博物馆馆藏古籍的保护现状,其中包括古籍的保护方案不合理、监控环境存在死角、古籍分类不合理、博物馆相关文物保护制度不够与时俱进、古籍保护经费短缺以及古籍保护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无法完成古籍修缮。最后讲述了提高我国地方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的对策,其中包括根据古籍的老化特性完善古籍的保护方案、加强对古籍的监控保护力度、将博物馆的馆藏古籍按照章法和顺序进行分类摆放、制定科学规范古籍保护管理程序、加大古籍保护工作资金的投入以及重视古籍保护专业人员培养,提高古籍修缮技术,并对上述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地方博物馆开展古籍保护工作的具体对策。

参考文献

[1]田晨,周余姣.试论古籍的"传承性保护"——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例[J].古籍保护研究,2020(02):107-117.

[2]马霄.无酸纸质古籍函套的设计与制作[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3]张进进.古籍文献保护修复方法与技术研究——以安徽博物馆馆藏古籍文献保护修复为例[J].神州,2018(28):31.

[4]邵译萱.全面分析博物馆馆藏书画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6):94-95.

[5]唐迎菲.博物馆馆藏古籍的价值及保护策略[J].艺术品鉴,2019(14):359-360.

【作者简介】赵常利(1989—),女,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文物管理。

猜你喜欢

古籍馆藏老化
延缓大脑老化,要怎样吃
馆藏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我是古籍修复师
杜绝初春老化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