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尾巴”隐喻下的发展思考
2022-05-30蔡志刚
蔡志刚
“长颈鹿的尾巴怎么搭”这个话题呈现了一个建构游戏中幼儿想办法搭长颈鹿尾巴的故事。在案例中,从用布条编织成的尾巴,到用单元积木搭建的尾巴,再到用各种材料做的尾巴,长颈鹿尾巴的外形、建构的方法、与躯干的连接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长颈鹿尾巴”的变化与发展就像是一种隐喻,我们可以借此来思考幼儿的发展以及教师的发展。
在这个案例中,活动是在幼儿、教师与材料三者之间的持续互动过程中不断推进和发展的。幼儿对建构游戏充满兴趣,有一定的建构能力,能够发现问题,愿意挑战自我,但幼儿之间在各方面均存在差异;教师有自己的教育理念、研究取向,会与幼儿互动,有观察的意识,也有反思的习惯;材料(这里指的是用来表现长颈鹿尾巴而非躯干的材料)主要有三种,一是单元积木,二是现成的辅助材料(即用布条编织的尾巴),三是需要拼接的辅助材料(塑料积木、夹子、扭扭棒、冰棒棍、吸管、绉纸等),三种材料的物理属性和连接方式各不相同。
教师在认识和分析了不同材料的属性后,选择一定的材料投放到建构区,并根据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增减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幼儿在感知材料的属性后用其搭建自己想要的作品(这里主要指长颈鹿的尾巴)。他们将材料连接起来,尽可能地表现尾巴的形态特征,并将尾巴安装到长颈鹿身后。安装方法主要有支撑法和悬挂法两种,相对来说,悬挂法难于支撑法。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以教师发起为主,主要是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与幼儿对话、讨论,鼓励幼儿,引导幼儿进行评价等;幼儿则积极地与教师对话。幼儿同伴之间也有互动,主要表现为相互之间的学习、讨论、质疑、评价。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中,伴随着长颈鹿尾巴的变化,幼儿和教师都获得了发展。
一、幼儿:在持续互动中走向深度学习
综观整个案例,长颈鹿的尾巴始终在发生着变化。在材料上,从布条到单元积木,再到其他各种材料;在外形上,从细到粗,从光溜溜到体现其绒毛和蓬松感,从单一颜色到多种颜色;在连接躯干的方式上,从支撑到悬挂。通过案例中具有递进关系的三次主要互动,长颈鹿尾巴在不断“进化”,幼儿也逐步走向深度学习。
尾巴可以用现成的吗?
教师将建构区材料换成了单元积木,幼儿基于在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中产生的兴趣,生成了搭建长颈鹿的建构游戏。但幼儿在搭尾巴时遇到了困难,最终直接将其他游戏中用过的布条尾巴用作长颈鹿的尾巴,顺利解决了问题,为此,大家感到非常兴奋。
可以看到,这次互动主要是在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之间发生的。那么,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发生了怎样的学习呢?一是幼儿对新投放的单元积木属性的认知,这种认知是渗透在建构游戏的整个过程中的;二是幼儿将对材料的认知与已有的建构经验(如平铺、垒高等)、对长颈鹿外形的认知相结合,用以搭建长颈鹿;三是幼儿发现尾巴搭建中的难题后,迁移在其他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利用现成的布条尾巴,以悬挂的方式给长颈鹿装上了尾巴。
在长颈鹿的建构游戏中,尾巴可以用现成的吗?在当时的情境下,不少幼儿认为是可以的,从他们成功地给长颈鹿装上尾巴后兴奋的表现中就可以看出来,但其中肯定也有幼儿对这一替代方案不甚满意。
由对这次互动的分析可以看到,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情景中可以更多地思考这样几个与幼儿的发展相关的问题:幼儿已有的和当前的发展是什么?幼儿还有更多发展的机会吗?
尾巴是不变的吗?
教师显然认为简单地把现成的布条尾巴装在长颈鹿身后不符合心中的预期,于是,教师主动发起了互动,利用分享交流的机会,从“困难”的角度切入,引出了讨论的话题,其背后隐含的要求是“尾巴不可以是现成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以搭建腿的方法来搭建尾巴,并获得了成功。随后,幼儿又不满足了,通过两周时间,用架空和间隔垒高的方法将原来的长颈鹿改建得更大、更高,同时也对尾巴进行了改造,使其更粗,但建构方法基本不变。
在这次互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与幼儿、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都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的学习与发展有:一是进一步加深了对单元积木属性的认知,体验到单元积木的块与块之间只可以运用支撑的方式自下而上地连接,同时他们的建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从简单地平铺、垒高到架空和间隔垒高,这是一次跨越式发展;二是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并做出分析和比较(如为什么尾巴会掉下来,而身体不会掉下来);三是迁移了用腿支撑长颈鹿身体的方法,以解决用单元积木搭建长颈鹿尾巴的困难。
在搭建长颈鹿的游戏中,长颈鹿的尾巴可以变吗?显然,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认为尾巴是可变的,从用布条编织成的尾巴到用单元积木搭成的尾巴,从细尾巴到粗尾巴,大家都认为尾巴要与长颈鹿身体的特点“配套”。
由对这次互动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日常的教育情景中,我们需要经常反思这样几个问题:幼儿的发展是一成不變的吗?幼儿的发展是怎么变化的?幼儿朝什么方向发展?
尾巴只有一种吗?
有的幼儿对用支撑的方式搭建的尾巴还是不满意,于是引发了互动。幼儿根据书中的长颈鹿照片,质疑之前那种支撑在地上的尾巴。应该说,这种质疑获得了大部分幼儿的认可,由此,大家纷纷想办法,用各种材料来搭建、制作长颈鹿的尾巴,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富有创意的尾巴。最后,教师请幼儿对这些尾巴进行评价。
与上次一样,教师与幼儿、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都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的学习与发展可概括如下。第一,对长颈鹿尾巴特征的认识进一步清晰了,包括认识到尾巴是不着地的,尾巴不是笔直的,尾巴是毛茸茸的,尾巴末端有蓬松的长毛,等等,与之前相比,无论是对特征维度的认知,还是对每个维度的特征细节的认知,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第二,对不同材料属性的认知更加深入,如塑料积木、夹子、扭扭棒、冰棒棍、吸管、绉纸等的形状、颜色、连接方式等。第三,为了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更能体现细节的长颈鹿尾巴,采用的方法更加多样,有接插、缠绕、夹、塞等。当然,最终安装尾巴用的是悬挂的方法,看似和前面采用布条尾巴时差不多,但不只是用积木压一压了,而是拓展到了勾、挂等方法。由于案例中没有呈现所有尾巴的具体安装方法,我猜想还可能会有粘贴、捆扎等方法。由此可见,这里不仅有搭建,还有艺术表现。第四,幼儿对作品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也有所体现,包括具体的评价维度。因此,这次游戏体现的实际上是幼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
对这次互动的分析,提示我们进一步思考这些问题:不同时期幼儿在游戏中的外在行为表现看似差不多,其指向的内在发展是一样的吗?幼儿之间的发展是一致的吗?我们如何满足幼儿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将思维过程具体化为六个教学目标,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其中识记、理解、应用归为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归为高阶思维。在这个案例中,虽然三次互动似乎都是围绕搭建长颈鹿尾巴开展的,但幼儿思维的运用得到了拓展和提升。所谓拓展,就是同一层次思维的深化。如识记,幼儿后期对长颈鹿和材料的认知已经大大超过最初的水平;如建构能力、迁移能力、评价能力等的水平,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谓提升,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前期幼儿更多运用的是识记、理解、应用的思维,而后期则更多运用了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可以说,幼儿在三次互动中,在长颈鹿尾巴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深度学习。这才是本次游戏对幼儿来说最大的发展价值。
二、教师:在适度纠结中发现与支持幼儿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主体。由于这是一次游戏活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很好地把握了自身的角色定位,追随幼儿的游戏,适度地加以引导,但教师时时刻刻处于活动的“现场”,而且自始至终都带有一些纠结,其纠结的核心问题是:建构游戏中,究竟是发展技能重要,还是鼓励想象创造重要?如何平衡这两种价值?
纠结之一:尾巴没有按照预设的方法产生,可以吗?
在幼儿使用布条尾巴完成了长颈鹿的建构并表现得非常兴奋时,教师纠结了:“如此解决装尾巴的难题是完美的方案吗?孩子们那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难题,是否错失了发展建构能力的机会?”
为什么教师会纠结?因为他的心里有预设,有一个前置的目标,那就是单元积木“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有助于孩子感知和理解数学关系”。教师还做了专门的课题研究,也为此对班级建构区的原有材料进行了调整。但是,孩子在按照“预期”完成了作品大部分的建构之后,在尾巴的搭建上卡了壳,活动脱离了教师预设的“轨道”。
那么,教师要不要纠结呢?至少在活动的推进中,教师的纠结直接引发了游戏分享交流环节的师幼对话,也推动了幼儿尝试使用单元积木来搭尾巴,从而进一步引发了幼儿对用单元积木搭的尾巴的不满意和在尾巴的搭建、制作上的进一步探索。如果没有教师的这次纠结,可能一部分幼儿在最近一段时里就满足于使用布条尾巴代替了。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长颈鹿尾巴一定是预设的吗?换句话说,幼儿的思维方式、建构行为是可以预设的吗?再进一步讲,幼儿的发展是可以预设的吗?显然不是的。
纠结之二:在这个游戏中,如此多样的尾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关于这个问题,案例中的教师其实既纠结,又不纠结。说不纠结,是因为教师觉得用不同的材料做长颈鹿的尾巴“很有创意”,能反映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说纠结,是因为教师觉得辅助材料用得多了,原本运用单元积木搭建尾巴带给幼儿的挑战便不存在了,幼儿就错失发展建构技能的机会了。教师还纠结于如果规定幼儿用单元积木,会不会打击幼儿的信心、削弱幼儿的兴趣。
教师为什么要纠结这个呢?因为教师认为,在建构游戏中,“建构技能”和“想象创造”是相互矛盾和对立的,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
那么,教师要不要纠结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没有必要。面对孩子的探索,教师要有一颗“大心脏”。因为事实上,即使幼儿使用了其他材料,其建构技能也在发展,而且具体运用的技能更加多样、更加复杂。能让幼儿在发展建构技能的同时又获得其他方面的发展,教师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在这个案例中,幼儿在搭建长颈鹿的主体部分时已经运用了大量教师所预期的建构技能。反过来说,如此多样的长颈鹿尾巴,正隐喻了幼儿的发展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在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会思考的教师,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纠结而强行要求幼儿使用单元积木来搭尾巴,也没有禁止幼儿使用其他材料来表现尾巴,而是对幼儿创造出的各种尾巴抱有欣赏的态度。
那么,教师真的都不用纠结了吗?并非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纠结正是教师具有反思习惯、善于反思的一种表现,优秀的教师往往是比较纠结的教师,也往往比其他教师想得更多,想得更深。但教师在纠结的过程中,首先要破除“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其次,要以发展的眼光,从幼儿整体发展和课程整体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分析问题;最后,要追随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发现并支持幼儿按自己的节奏个性化地发展。
“大心脏”与适度、适宜的纠结并存,教师便可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发展,也可以更好地助力自身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