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死如归 宁死不屈
2022-05-30辛湘理
辛湘理
14年抗战,留下来的文物数不胜数,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血泪历史、有一个动人故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陈的一面“死字旗”就是其中之一,总是引来参观者驻足观看,其背后的故事也时常让人感动落泪。1937年进入全面抗战后,四川北川县的青年学子王建堂毅然投笔从戎,临出征之际,白发苍苍的老父亲给他送来了这面五尺见方白布做成的“死字旗”。除了旗帜正中一个大大的“死”字外,一边还写有小字:“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永往直前,勿忘本分。”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80多年前,在国家民族存亡绝续的巨大危机面前,无數中华儿女像王建堂一样抱定赴死的决心奔赴抗日前线,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几十年后令人闻之仍血脉偾张、心怀激荡。
气节,不屈之志气,凛然之节操也。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的人格化特征,是决定一个民族存续的精神品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气节的民族,从苏武、辛弃疾、岳飞,到文天祥、史可法、林则徐,一大批民族英雄以坚贞不屈之气节青史留名。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风雨洗礼而能始终薪火相传,绵亘其中的正是这种精神风骨和浩然正气。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往往在国家民族遭遇深重危机之时迸发得最为强烈、最为彻底。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侵占中国东北全境,“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空前的民族危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殊死抗争,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杨靖宇,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只身与敌周旋,直至战斗到最后一刻;抗日名将吉鸿昌在刑场上以树枝作笔,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的诗句以明心志;女英雄成本华宁死不降,临刑前她面露微笑、蔑视日寇的照片至今让人动容……“宁愿站着死,誓不跪着生”,抗日战争中无数忠义节烈之士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站到民族大义一边的不只是中国军人,还有千千万万不愿做亡国奴的普通百姓。抗日英雄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在日军逼她给儿子写信劝降时,誓死不从,最终绝食7天殉国;湖南湘乡人杨让德坚守民族气节,因拒绝出任日伪维持会长,一天之内包括他在内的杨家8口人惨遭毒手、以身殉节……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无数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宁以义死,不苟幸生,正是他们忠烈而坚贞的民族气节、英勇而无畏地顽强抗争,陷日寇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而民族气节就是支撑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历经风雨而弥坚的灵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传承英雄之志,砥砺民族气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努力在新的征程中夺取新的胜利。
(执笔:吴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