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3I应对挫折”教学设计

2022-05-30王敏铧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韧性挫折团体

王敏铧

一、教学理念

团体动力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团体动力学主要强调团体成员在互动中互相产生作用,通过团体的力量来影响团體成员,验证这个团体是否有机会发展成为所期待的团体。团体动力学在心理课程中的应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1. 热身阶段;2. 转换阶段;3. 工作阶段;4. 结束阶段。

国际心理弹性研究计划IRRP提高学生心理弹性采用的是教授学生“我有”(I have)“我能”(I can)和“我是”(I am)的策略。其中,“我有”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拥有的外部资源与支持体系;“我能”是帮助学生发现和培养人际交往的技巧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可以做出什么改变;“我是”是协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内部力量,包括个体的品质、态度和信念。

二、背景分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简称《纲要》)中提及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纲要》还指出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包括帮助学生培养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加之,近几年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多发,出现低龄化的趋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学习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和身心快速发展,他们的心理弹性也正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在认知上表现出独立自主的倾向,同时在情绪上会表现出剧烈的变化。但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在处理问题上缺乏方法,当负面性事件出现时,很可能会对其心理造成较大的冲击甚至会导致一些不可挽回的意外事件发生。我们应引导学生认识心理韧性,增强其挫折承受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知道心理韧性“3I”策略有什么;

2. 情感目标:感受勇于面对挫折的从容;

3. 技能目标:掌握心理韧性“3I”策略。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心理韧性“3I”策略有什么;掌握心理韧性“3I”策略。

难点:掌握心理韧性“3I”策略。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发现法、情景教学法

七、教学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八、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每位学生课前准备一幅挫折绘画、视频、音乐、颜色笔

九、教学过程

(一)热身阶段

1. 回顾心理课堂约定

2. 亮出主题:巧用“3I”应对挫折

3. 热身活动:妙笔生花

用嘴巴把自己的名字写下来,书写成功后就可以通过第一个关卡。

问题研讨:

(1)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2)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这一体验活动体会到挫折带来的情绪,增强学生想要寻找“3I”的动机。

(二)转换阶段

1. 播放《鹬》视频

2. 引导学生归纳出心理韧性“3I”策略

问题研讨:

(1)在这个故事当中,谁帮助了鹬宝宝呢?

(2)鹬宝宝的成功,除了外界帮助,还有什么原因呢?

(3)一开始的鹬宝宝是一只    的鹬宝宝;

后来的鹬宝宝是一只    的鹬宝宝。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小组研讨回答关键词,教师引导归纳心理韧性“3I”策略。

(三)转换阶段

1. 观看提前拍好的视频片段,小组合作分析案例

片段:①在演讲时忘词;②参加竞选,但是名额有限,自己觉得可能竞选不上。

2. 小组代表分享。

3. 学生拿出挫折绘画,用写或画的方式尝试运用“3I”策略应对自己的挫折。

【设计意图】先在小组内合作,尝试运用“3I”策略分析和解决他人遇到的挫折。随后,学生个人尝试运用“3I”策略来应对自己遇到的挫折,由浅到深,由远及近,由他人到自己。

(四)结束阶段

1. 学生分享收获;

2. 教师小结,赠予“3I”宝剑;

3. 拓展延伸,课堂结束。

【设计意图】再次强化本课所学新知,强调遇到挫折时可以运用心理韧性“3I”策略。

十、板书设计

巧用3I  应对挫折

我有  外部资源

我是  什么样的

我可以  做什么

猜你喜欢

韧性挫折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挫折使我更坚强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