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章中的“山水”

2022-05-30高帆

美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孙先生隔膜背影

高帆

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人生有三境界。

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是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

今日读了孙绍振先生《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和调节》一文,发现文章中也有山水之玄机。

孙先生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告诉读者经典文本的结构不是单层次的,至少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显性的、最通俗的,学生一看就知道。孙先生在文中提道:“教师的任务,就要从学生的一望而知指出他的一望无知,甚至再望也还是无知。”

这段话说得太好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是重复的无意义的工作,這也是语文教学有时不被学生喜爱的一个原因。就像一个猴子去掰玉米,猴子本来能够到的玉米,我们偏偏还要把这个玉米送到猴子面前。猴子感到好烦,为什么你要替我做呢?久而久之,猴子变懒了,对于能摘得到的玉米也不去努力摘了。一旦如此,学生就会失去对文字最原始的感受力,这也是有些学生越学越倒退的原因。

像是《背影》,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学生这篇文章之所以好在于作者写出了父爱的深情。但是,仅仅如此吗?

这样读的话,文章就太浅了,仅仅停留在表层。

因此,我们要进入阅读的第二层,即隐性的、潜在的、变化的、流动的思维层面。

父亲把大学生当作“小孩子”关怀,无微不至,却忽略了文章前半部分提到这种关怀是遭到儿子厌烦,甚至是公然拒绝的。文章的高潮是儿子看着父亲为自己艰难地爬月台买橘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从公然拒绝到偷偷地被感动,构成完整的“意脉”(注:意脉,指文思的脉络)。

上述孙先生的这段解读,正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伸手去摘的“玉米”。能读出这个“意脉”,能读出这种转折,才能明白朱自清的亲子之爱是有隔膜的。

爱的隔膜,这才是文章的深刻之处。

如果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这个“意脉”的转折,就会有一种满足感,有一种和作者共鸣的快意。

我想起了鲁迅写《故乡》,前半段写自己和少年“闰土”像铁哥们儿一样相处,那个项带银圈的十一二岁少年“闰土”是作者的好伙伴。然而若干年后,两人再见,“闰土”喊了一声“老爷”。一声“老爷”,隔膜就出来了,文章就深刻了,打动人心的痛点就有了。

没有转折,就没有人性的深度。

由此涉及学生的写作。比如我教学生写作,写与“亲情”有关的作文,不可一马平川地写爱和温暖,要写矛盾、写冲突、写纠结、写转折,写着写着就深化了对爱的理解,映照了自己的成长,文章就有深度了。

阅读到了第二层之后,已经发掘了文字背后潜藏的秘密。但如果能回到文章本身的语言风格,就是作者怎么写的场面,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

像文章《背影》,到了高潮之处,不用抒情散文常用的渲染、形容、排比,而是用了朴素的叙述——白描,这就是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

再比如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写西湖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三言两语,宇宙之浩渺、个人之渺小的慨叹就全在其中了。

这种大道至简、豪华落尽见纯真的语言风格方是作文的最高境界。简言之,第三层的阅读,要上升到文本的审美风格上面,挖掘出文字背后的美、对传统的超越、风格的创新。

山和水就在那里,用审美的角度去欣赏: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若问读者去何处?眉眼盈盈处。

猜你喜欢

孙先生隔膜背影
两个背影
一种高压钢化橡胶双隔膜滤板
一种高压钢化橡胶双隔膜滤板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纪念孙筱祥先生
莲藕排骨汤
两车相撞,73岁“老学霸”用物理运算自证无责
大型氢气隔膜压缩机的开发及应用
山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