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方言作文”初探
2022-05-30陈建勋
陈建勋
摘 要: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农村学生用方言土语写作文,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作文的可读性,有助于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传承,能够加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但因为方言土语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学生写作容易陷入“方言”误区,作文内容可能会涉及愚昧迷信的消极内容等。为使学生运用方言土语写作时能扬长避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关注日常生活,多积累方言俚语,以提高学生写作的语言审美水平,让“方言作文”在朴素的语言中流淌出“乡村”“泥土”的清新气息。
关键词:中学语文;方言土语;优势;缺憾;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26-0023-03
笔者参加工作已有32年,一直从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觉最困惑的莫过于作文教学。由于农村学生地理位置偏僻、生活环境单一且没有丰富的课外读物,因此他们写作文往往东拼西凑,材料缺乏新意、语言枯燥无味。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探索多年,发现如能将方言有效地融入学生作文中,无论是学生的写作兴趣,还是他们的写作水平,都会大幅度提高。下面笔者就以河北省沧州市的方言为例来论述方言写作的利弊与应用的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用方言写作文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用“纯方言”写作文。由于“纯方言”中太多的口语土话在书面语中很难找到相应的词语呈现(如书面语中的“昨天夜晚”,用沧州本土方言表述为“夜了个哄哄”),加之方言本身的区域性,所以“纯方言”在学生作文中不宜提倡。第二类是用“泛方言”写作文,就是在使用书面语写作过程中,适当地使用方言俗语,或是经过书面语加工的方言土语,让作文散发出一种乡土的清香气息,进而形成个性化的语言特色。本文所阐述的方言写作,就是指这种用“泛方言”写作文。
一、用方言写作文的优势
首先,用方言写作文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农村中学生从小学甚至幼儿园接触到的都是普通话教学、书面语写作文,他们在语言表达上已经形成思维定势,作文中八十岁的老爺爷与三十岁的小婶婶说话都是一个腔调——文雅正规,没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千口一词。而用方言写作文时,由于特别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身边的一草一木、田间地头的农谚俚语都可以信手拈来,因此学生不用凭空想象,便能成功表现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真实的语言交流,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年龄、职务、性别等区别使用方言土语来刻画形象。用方言写作文,学生兴味盎然,再也不用为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而发愁了。
其次,用方言写作文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作文的语言活力,方言土语与书面语言的结合使用,极大地增强了作文的可读性。如形容一个人有小聪明,沧州方言表述起来又形象又简洁:插上尾(yǐ)巴就是猴儿。别人要求多、快、好、省地完成你难以完成的事情时,你会怎样反驳呢?你是一句生硬的“我干不了”,还是准备讲一大堆理由呢?看看用沧州方言怎样“多、快、好、省”地解决问题吧:又想巧,又想好,又想小驴不吃草,还想赶得嘚(dēi)嘚儿跑,这样的好事上哪找?试想,学生作文中如果适当运用这些俗语土话,效果绝对不逊于名言警句,教师阅读这样的文章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会颔首称赞。
再次,用方言写作文能够展现本土的风俗民情,有助于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加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用方言写作文就要了解本土历史渊源、风土人情、节日习俗等。例如我们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刘家庙乡,乡政府所在地是刘家庙村,该村始建于明代,因刘姓官宦出资在该村兴建大型寺庙2座,而命名为刘家庙。刘家庙村已有六百年的历史,乡民至今还保留着“四月庙会”的习俗。四月四日起,共两周时间,本乡各村庄,附近各乡镇,男女老少,盛装集会。搭台唱戏,高跷杂技,打把式卖艺,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刘家庙乡所辖自然村共26个,风土人情大同小异又各具特色,仅元宵节就色彩纷呈:黑徐村舞狮,肖官屯村烟花晚会,西代村扭秧歌、跑落子,王占村高跷、小车子会等;儿婚女嫁,孩子百岁娘满月,老人去世做大寿,那更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当然,沧县各乡镇、沧州各县区,方言也各不相同。学生用方言写作文,势必要关注这些风土人情,那么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必将得以留传,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也会油然而生。
二、用方言写作文的缺憾
首先,方言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适应于本地区的民间对话环境,对本地区外的人们来说就非常陌生,因而学生使用一些特殊的方言土话,可能会给读者理解文意造成一定的障碍和不便。如疫情期间,学生作文《核酸检测风波》中出现一个句子:“做核酸的队长死了。”这个句子对本土外的读者来说,可能理解成“队长死了”,实则不然,这个句子的正确理解是“做核酸的队伍长(cháng)极了”。又如沧州人说一个人有点儿“炮”,是指这个人或性格直爽、或脾气暴躁、或爱好吹牛、或做事莽撞,对熟悉方言土语的读者来说,很容易把握此人的特点,而本土外的读者就会大费周折,甚至会误以为学生作文写得“驴唇不对马嘴”。
其次,用方言写作文时学生常会陷入另一误区:为了突出方言土语的行文特点,整篇文章完全方言化,直白拗口甚至低俗粗陋的语言,极大削弱了读者的审美享受。如学生作文《我的姥爷》中“那天晌活歪(那天刚过晌午),姥爷在后边扶犁,我在前边旁(牵着、引着)牲口,‘驾!喔!姥爷边吆喝边骂骂咧咧地说,‘压不(妈的)介(这)地呀,没白经(耕)的,老天爷也疼苦勤进(勤快、勤奋)的孩儿!”如果纯粹“为方言而方言”,那么这样的作文就缺乏艺术美感了。
第三,用方言写的作文中,因学生过于关注本土生活,在真实展示风土人情时也会暴露出愚昧迷信等消极内容。如学生作文《十二寡妇求雨》中写村上辈分最高的八爷会“法术”,征集全村十二寡妇,让她们几乎赤裸上身,在烈日下抬着稻草扎成的巨龙游街求雨。前面吹鼓手开道,后面村民簇拥,场面盛大壮观。这种习俗描写极具有地方色彩,很有吸引力,但结尾写道八爷“法术”高明,十二寡妇诚心动天,三天后真的喜降大雨。这样的迷信“糟粕”就必须摒弃了。
三、用方言写作文的有效途径
首先,学生要多多积累方言土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时学生已习惯运用书面语言,反而对身边的方言土语充耳不闻。用方言写作文,一定要有丰富的方言积累,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平时要多深入民间生活、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去田间地头、多去村口炕头、多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经常与他们交流座谈,让他们讲一讲过去的时光。在与他们的聊天中学生会掌握许多新鲜活泼的坊间俚语,这些词语是语文课本中所学不到的。比如请老人们回忆一下“大跃进”时代、“文化大革命”时期、“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富起来”等,在你震惊、疑惑、兴奋的同时,太多的方言土语肯定会喷涌而出。
其次,还要多关注民风民俗。农村的婚丧嫁娶、寿诞喜庆、传统节日,都能体现出不同的本土特色,在描写这些风俗习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就会使用方言土语,那么朴素语言中的“泥土”气息就会扑面而来,在娓娓而谈地叙述中,爱家乡、爱社会的情感也会油然而生。
第三,用方言写作文要注意实用性,任何方言土语的运用都有一定的区域性。作家周立波曾经说:“使用方言土语时,为了使读者能懂,我采用了三种办法:一是减少使用过于冷僻的字眼;二是必须使用估计读者不懂的字眼时,就加注解;三是反复运用,使读者一回生, 二回熟,见面几次,就理解了。”这就需要我们在使用方言时要设身处地地为读者考虑,尽可能在突出方言特点的同时,减少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偏差。
当然,在用方言写作文时,我们也要提高自身的方言审美能力,寻找、使用有营养、有活力的方言,尽管是“土得掉渣”,但“话粗理不粗”,越琢磨越有味道,这才是用方言作文的应有之效。
精通多种方言的汪涵曾说过,“普通话可以让你走得更远,走得更方便,但是方言,可以让你不会忘记你从哪里出发;普通话让你交流极其顺畅,而方言让你感受到无限的温暖。”所以,提倡学生用独具韵味的方言写作文,对本土方言、家乡传统、习俗文化等非物质文明的传承和发扬都有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立波.周立波选集.卷6[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2]饶高琦.当方言不再“土味”.[N]光明日报,2022-03-31(02版).
【责任编辑 李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