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2022-05-30王益民
摘要:“课路”青山外,课课复课课;行舟绿水前,行行重行行。辗转多地,“沿河漂流”,职业生涯的思考与实践也汇成一条生命的河流。激情燃烧的岁月从未谢幕。努力把一个人的实践转化为一群人的行动,每天做好课堂改革的“小事”,日新、日进。向未来,积跬步,至千里!
关键词:课堂改革;专业成长;职业生涯
名师成长故事自述之十五。唐代诗人王湾在江苏镇江写下的《次北固山下》中有“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的句子。“客路”,是我职业生涯辗转多地的写照。工作38年,我先后在安徽芜湖,江苏无锡、镇江,重庆两江新区,还有如今的福建厦门,四省六地任教。经有心人提醒,我无意中发现,这些年到过的几个地方,都有一条河,恰恰暗合“行舟绿水前”。而相比“客”的身份,我更在意自己的每一堂“课”。回首过往,我写下一首诗——《生命里的那条河》,六个小节,引发我的六段“课路”回忆。
一、 起锚:芜湖夹河——《大自然的语言》生命里的那条河/我的唐古拉山脉/一亩方塘/平静的,干净的,原始的/几亩方塘/浸润着我的童年/迷幻着我的前路/多少次,湿漉漉的奔跑/包裹着那位骑着长征自行车的愣小伙儿。
——《生命里的那条河》第一节夹河是我们村子的名字,换句话说,并没有一条河叫“夹河”。但这里属于江南水乡,蜿蜒曲折的小河是大地的毛细血管,每一条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河流里面,都有我童年的故事,它们也流淌在我的散文集《心灵散步》里。
1984年,从恽代英、萧楚女任教过的宣城师范学校毕业,我被分配到村子北边的一所新建初中——南陵县金阁中学。校长问我:“你愿意教语文,还是教数学?”我说:“根据学校需要。”那时的我,自信无论教哪科都能教好,算是一种年轻的“傲慢”吧。没想到,这一诺,就是一辈子的语文老师,并且是一辈子有着“反骨”的语文老师。
我职业初期的“第一反”,就是反对照本宣科,反对唯“教参”是从,反对安静的课堂。
那年春学期,县中学语文教研员要下乡听课。20世纪80年代,教研员是“稀缺物”,这使得学校校长、主任们都很紧张,老师们也不愿意上公开课。有人提议:“学生很喜欢王老师的课,就让王老师上吧。”但校长始终不放心,怕我不守语文课堂的“规矩”,让专家笑话,但又找不到更合适的人。况且过去的两年,我们班语文成绩一直名列片区前两名,上课人选似乎非我莫属了。
其实,我也很犹豫,又黑又瘦又不高的农村小伙儿毕竟没见过“大世面”,但一股冲动一直憋在胸腔。爽快答应后,最终敲定了上竺可桢的科学小品文《大自然的语言》。此文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阐述了物候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说明了物候學的特性与本质。
那时语文课的一般“程序”是:揭示课题—作者介绍—生字生词—课文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我也未能超越此程序,选择了前四项任务。由于时间限制,“课文分析”自然只能分析前几段。第一次试上,自我感觉还不错,语文组老师的几条意见却让我瞬间没了信心:“除了普通话好点,跟我上得没有多少区别嘛!”“板书有点乱。”“不像说明文……”他们说不出具体的问题所在,有的只是最朴素的直观感受。正是这直言不讳的直观感受,让我内心备受煎熬。
“你自己把文章读一遍,你的音色有点像赵忠祥,你就用播报《动物世界》那种感觉读《大自然的语言》。”任老师鼓励我。可是读一遍课文就要花八九分钟,这适合作为课堂环节吗?我很纠结。
夹河的夜晚是迷人的,青草和着泥土的芬芳在鼻翼下舞蹈,此起彼伏的河边蛙声如潮。我一个人走在田埂上,享受着寂静,煎熬着内心的“问对”。回到家,我让还在读小学的弟弟和老爸当了回学生,给他们上了一遍《大自然的语言》。
教研员来的那一天,我精心打扮,穿上过年时才穿的中山装,发型也尽量靠近“赵忠祥”,尤其是发音,共鸣点进一步靠后,更有一点男中音的磁性。那节课最后竟然是“一片叫好”,教研员的几句评价实际上影响了我后来的课堂追求:“王老师的范读声情并茂。”(那年,普通话刚刚开始普及,我们这些师范毕业的“正规军”是有优势的。)“让学生自己绘制课文结构图是这节课最大的亮点……”
有点成绩,加上年轻,我就开始“漂”了,“第一漂”,“漂”到了无锡。
二、 击水:无锡太湖——《读报常识》生命里的那条河/流经到无锡/汇成无边无际/一群江湖好汉/扒开了教育的边界/看见了豪华的阵容/还有阴谋、背叛与封闭/夹杂着各种方言的攒动里/只在它的岸边/数着垂落的夕阳。
——《生命里的那条河》第二节“无锡是个好地方。”《雷雨》里周朴园这句台词早已成为无锡的城市宣传语。我用八年的时间,享受无锡的“好”,看到了民办体制的“活”,看到了名师荟萃带给我的“学”,也受到了各种“挑战”。
我承认,看上无锡,自弃“铁饭碗”,是因为《中国教育报》在学校招师广告里有句“每年举办一次创新实验课大赛,奖金丰厚”。我想,有了《大自然的语言》的经验,我可以试一试。2001年,机会来临,学校举行第一届创新实验课大赛。作为初二年级推出的参赛选手,我历经初赛、复赛,很快进入了校总决赛。
决赛组委会安排的课文是人教版八年级的《读报常识》。这也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报纸的相关常识,以及阅读报纸的主要方法。当时,分管全校教学的杨健青副校长认为:决赛的课要“磨”,因为决赛课要对全校教师有示范作用。那晚试课后,当老师们“一路赞歌”地评下来,我已经“发晕”了。最后一个发言的是杨校长,我期待着最后的鼓励。然而,杨校长一下提出了18条改进意见,听得我心惊肉跳,本以为很完美的课竟然还有这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回望在无锡的八年,我特别怀念在太湖边漫步的日子,可以瞭望太湖的烟波浩渺,可以想象鼋头渚的人间仙境,可以看落日的余晖。有时是和同事们一起,有时是一个人踯躅岸边。这天,念叨着18条改进意见,我一路走,一路“愤愤不平”。“意见很多,也很中肯,但最终要听自己的。”初中校长韩彦君的话也不时回响在耳边。
白天的分分秒秒都是属于工作的,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有私密的时空。多少个夜晚,我研读教材,寻找各种不同的“报纸”,去图书馆查阅语文教学的书籍,然后备课,一稿又一稿。那年,刚接触电脑,打字也只是“二指禅”。“这样浅显的说明文,要完全放手交给学生。”杨校长的这句话,我最终在赛课中做到了,但一直到若干年后,才真正懂得其含义。
2009年,有一次和杨校长通话,寒暄几句后她就反复检讨起来:“我这个老太婆那时对你们批评太多了,我不会‘中庸一点,现在想来很后悔。”我赶緊说:“其实,大家对您的敬重正在于您的学术批评,这种批评是一种最深沉的爱。”这件事,我“耿耿于怀”,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批评是最深沉的爱》,怀念那段被“批评”的日子。也是后来我才知道,宁鸿彬、胡明道等前辈语文教师都曾经有过经典的《读报常识》的课例。有时候想一想,如今,网络时代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
或许是有了这一次比赛的经历,眼界也被打开了。2002年开始,我一路被拔擢,教务主任、年级部长、副校长、小学部校长……我也开始利用“职务之便”邀请名师、名家来校传经送宝,魏书生、李镇西、肖川、钱梦龙、朱永新……一次次的“震撼”后,我开始阅读他们的著述,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学校成立“教学管理中心”后,我开始在樊瑞先生的领导下参与主创“集体研究式教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合作学习”;还带领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团队进行单元整合教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大单元教学”。
还记得那天中午,陪同朱永新老师在学校食堂用餐,我向他汇报了自己对“新教育实验”的认识以及对课堂的孜孜以求。他告诉我:“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就有‘构筑理想课堂,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延展度、练习度是我们对课堂的理解。你可以按照这‘六度先做起来。”
2007年,我所在的这所民办学校资金链发生问题,招生人数迅速缩减,老师们纷纷另谋出路。我也去了江阴的一所学校。
三、 漂流:江阴澄江——《沁园春·雪》生命里的那条河/一条被集装箱占领的要塞/拥挤得只有一条细缝/看见苏氏,还有陶公/展露的锋芒/一事无成的喟叹/澄江边的夜风里/一次次吹散。
——《生命里的那条河》第三节我在江阴两年,先后在两所学校任教。两校都属于华士教育集团,也都属于当初中央教科所的附属学校。这两年,我向外拓展、“聆听窗外声音”的收获,抵得上前20年的总和;这两年的阅读量,抵得上前20年的总量;这两年,我正式开始了教育写作,至今不辍,十几年来约有500多万字。
2008年,第五届“中华杯”初中语文课堂大赛全国决赛在我校举行。东道主“占便宜”,有一个自动晋级参加决赛的名额,学校推荐我参加。虽然很幸运,但也很忐忑,毕竟要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过招,作为东道主,还不能不出彩。自选文本是个优势,得选一篇自己拿手的,有利于发挥特长的文本。我很快就敲定了《沁园春·雪》,大气磅礴,正适合朗读教学。
记得磨课的那段日子,我把毛泽东的七十几首诗词几乎全部研读了一遍;与《沁园春·雪》相关的背景资料全部“烂熟于心”;该课的文字实录打印了不下十几份。比赛的前一天,我进行了最后的试讲。老师们都说:“完美,明天正常发挥就好。”其中,徐老师也是个“课痴”,他扮演了杨校长的角色,不过只说了一条:“明天你能不讲就不讲,能少讲就少讲,越俎代庖是课堂大忌!”
我要感谢“杨校长们”。后来成为所谓的省“教学名师”后,我越来越发现,那些批评的意见总是格外的珍贵,甚至包括“反对者”的“冷嘲热讽”,也会在你敞开胸怀后,给你意外的惊喜。
我的网易博客里至今还能找到一位听课教师的现场感受:“王老师这节课被评为全国初中组一等奖是当之无愧的,他的朗读不仅是朗读,更是一种享受!叶圣陶先生曾把较高水平的朗读称为‘美读,王老师的范读是真正的美读,完全进入了角色,移情动容,再现了诗歌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只是后来,我个人开始反对这种具有表演性质的教师个人“才艺展示”,更倾向于将“才艺”化着课程,濡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09年,我“溯洄从之”,到达了“白娘子”生活过的金山湖。
四、 行舟:镇江金山湖——《苏轼研究》生命里的那条河/逆流而上,客路青山/沧海桑田里的随波逐流/多少历史的传说/在这里戛然而止/一湾被荷塘夜色朦胧的金山湖/芙蓉楼里,依然/冰心玉壶。
——《生命里的那条河》第四节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很重要,只要是慎重作出的选择,都无所谓对错。选错,你可以将它做对;选对,也有可能“糟蹋”在自己的手中。在镇江将近十年的停泊,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正确的选择。十年,从一线管理转为幕后策划,我赢得了宝贵的专业发展的时间;从管理研究聚焦到语文学科研究,我有了深度钻研,也为后来的课堂研究奠定了基础。
镇江是个宜居的小城,整个城市背山临水,《昭明文选》《梦溪笔谈》《文心雕龙》《老残游记》等都在这里问世,历代诗人留下了上万首诗词,还有著名的金山寺、北固山、焦山。我无数次登临“芙蓉楼”,不是“送辛渐”,而是近观金山湖的荷塘月色,感受冰心玉壶一般的人生。
第一次亮相这座古城,是2012年3月30日。镇江市第八期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在我校举办活动,我“奉命”开设了一堂公开课。因为所教的九年级,新课已经上完,只得另觅新篇。选文时想起还欠学生一笔“前债”:2010年秋学期我开设了一门研究性课程“苏轼研究”,曾答应给学生讲讲“苏轼和他的三个女人”。青春懵懂的学生对于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但后来一直耽搁着,这次是个机会,可以“还债”,于是我确定了这个主题。
这节课我选定了两条教学叙事线索,一条是苏轼先后与两位夫人和侍妾的情感经历;另一条是苏轼写给三位女性的悼亡词的鉴赏。第一条教学线索紧扣苏轼与三位女性笃深的情感,里面有太多的故事。这一点,我并没有参照一些传奇,而是从苏轼写给她们的诗歌、墓志铭,还有历史学家的记载中寻找史实,让课堂充满学术性,而不是戏说。第二条教学线索涉及诗歌鉴赏的方法“知人论世”与“披文入情”,但一节课,三首词,不可能面面俱到,又不能走马观花。于是,我根据学生预习中“每课一问”的问题,再结合三首词的“名句”,重点赏析三句词。这三句,正好能体现三首悼亡词的各自风格。
这节课是一节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汇报课。课后,反响热烈,我也收获了镇江第一波“粉丝”。2013年《中学语文教学》第2期专版刊登了这则课例,并附上了黄厚江老师《专题阅读课怎么教》的评价文章。黄老师说:“益民老师很可贵的是具有课程建设和设计专题阅读课的自觉意识。”想起“构筑理想课堂”的“六度”之“延展度”,这大概就是一次很好的实践吧。
教了三十几年初中语文,一以贯之的有四样:一是课外阅读,从最初的“传阅”一本书到现在的课程化实施,最初几届学生津津乐道的还是课外阅读带去的影响;二是課前演讲,“五分钟”“三分钟”“一分钟”都尝试过,前几年主题化实施后,更受欢迎;三是写日记,换过很多名称,“周二记”(每周两篇)实施了很多年;四是对话式教学。而对这些实施最系统的时期,大约就是金山湖十年了。
很快,各种荣誉接踵而来,报纸、杂志开始专题报道我的教学改革,我也成了国培班的常客,一些大学开始邀请我作为“兼职硕士生导师”任课,中央电教馆“特级教师上优课”也选用了我七节语文课的视频……
2013年,据说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我的“优势”,我被教育局派往新区去帮助筹设一所民办学校。这一次的委派,竟然燃起了我对优质民办教育的向往。也是怕金山湖水的平静和悠然消磨人搏击风浪的愿望与勇气吧,机会来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要在重庆办一所民办学校,正在全国优选校长……
五、 溯洄:重庆嘉陵江——《骆驼祥子》生命里的那条河/滚滚而下/上游源头的王者气象/淡去的船工号子/还有雾都里/欲说还休的梦/多少的疼痛/在逝者如斯夫的吟诵中/顿悟。
——《生命里的那条河》第五节如果说,1999年从安徽到江苏是一次短途迁徙,20年后的2019年,从江苏到重庆则是一次长途跋涉。这是我第二次选择民办学校工作,也是第二次放弃公办编制。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在谈到“知识工作者”特点时指出:“流动性是‘知识工作者的第一个特征,传统的劳动者忠诚于他所服务的组织,而知识工作者更忠诚于他们的知识和职业。知识工作者大多以他们的专业技能为主,一旦有更高追求而组织不能满足时,就会离开组织。”
这所民办学校是华东师范大学在西南地区创办的第一所附属学校。因此,我开始频繁接触高等院校的学者们,有机会向他们面对面请教。于是,一些与课堂密切相关的概念走进了我的课堂改革方案里:大单元教学、大观念、深度学习、核心素养等。我也对曾经阅读过的关于课堂改革的中外著作进行了重读,并整理出了六十几本相关著作,按照“课堂改革初期读物”“课堂改革变革期读物”“课堂改革深化期读物”进行了分类,以惠及更多同道。学校规划阶段,我便开始凝练学校的课堂价值追求,并最终确定了“问题化学习”的主方向。
2019年4月,一场全国初中语文教师课堂研究会议在广西桂林举行,应自治区语文教研员蒋玉萍的邀请,我要去“示范”一节整本书阅读的课。他们指定了《骆驼祥子》的导读。了解学情后,我得知学生已经通读过整本书,对合作学习也不陌生,整体水平较高。于是,我决定“试水”“问题化学习”。
现场有1500多名听课老师,我倒是“人来疯”,一走上讲台就忘记了他人的存在。我不断与学生互动:“大家希望我们这节课研究《骆驼祥子》的什么话题?组内交流,然后选出一个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九个组,九个问题,我们举手表决下要研讨的问题。”“好的,就这个问题,谁是祥子的最爱?小福子还是虎妞?带着任务去跳读,寻找能证明自己观点的理由。”当学生分成了“虎妞派”和“小福子派”时,我“挑拨离间”,让两派展开了辩论。辩论正酣,突然有人提出:“你们两派都错了!车,才是祥子的最爱。”于是又是一番宏论。终于轮到我提问题了:“既然车是祥子的最爱,为什么他却实现不了买车的心愿?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找出了这样的句子,“天是公道的,雨是公道的,只是下在这不公道的世界”。
整节课,80分钟,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以学科的问题为基础,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我在“问题化学习”实践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几年后,蒋老师告诉我,“王老师,您的《骆驼祥子》导读课,老师们还在津津乐道”。
我想自己对课堂的痴迷,是不亚于“祥子”对“车”的渴求的。顾之川先生为拙著《相遇语文好课》所作的序言中说:“名师是在课堂里生长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教育的理想、情怀和品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具有中国气质、中国精神、中国思维的新一代中国人。”我曾无数次自问:三十多年,为什么要把课堂改革进行到底?我从“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中得到启示,大概是“为师生今天的生命质量和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吧。
重庆两年,爱上了嘉陵江边的漫步,我把看到的都留在了我的影集里;喜欢江风的吹拂,我把感受到的都写在了诗歌里;喜欢价值的判断,我把“问对”都留在了我的日记里;喜欢月光下精神的“越狱”,我把无穷的想象都留在了我的“办学方案”里。
六、 破浪:东海厦门湾——《乡愁》生命里的那条河/终归大海/春江花月夜,一朝寻常见/天空下的潮汐/讲透了人生的沉浮/变幻多姿的海平面/每天都在演绎,你的元宇宙。
——《生命里的那条河》第六节2021年上半年的某天,我突然接到一个北京来的电话,是朱永新老师。“益民,‘新教育在厦门落地了一所学校,你可以去了解一下。”七月初,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重庆,来到充满着梦幻色彩的厦门。
我一直向往海边的生活,或许是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带来的无穷想象吧!现在,每晚都能走下楼去,漫步海滩,思考学校的课堂变革。我决心根据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的行动计划,对课堂进行结构重组、流程再造,以系统化的学习设计,来形塑学校的课堂文化,最终形成学校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这一次的想法,还是源于对现实的刻骨铭心的“痛”:传统的课堂大多还是以“讲授法”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教学方式,目标主要指向知识识记,关注学生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课程改革开始后,部分教师开始变革“教”的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不仅重视初级认知的形成,同时重视分析、综合、评价等高级认知的形成,以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智慧课堂。动态学习大数据分析和“云、网、端”的运用,能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通过智慧的教与学,全体学生实现定制化学习、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
更有先行者这几年开始探索未来课堂,那是一种未来学习,是一种泛在性的学习活动。具体来说,是运用思维技能和元认知进行开放式探究的深度探究,是学生参与到学习共同体的对话和社会学习中的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获得赋权指导自己学习的自我选择。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新课堂”的概念,认为坚守“六度”,汲取传统课堂、现代课堂、智慧课堂的合理因子,不断吸收未来课堂理念,并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就是“新课堂”。
去年12月,学校邀请上海合作学习研究专家郑杰校长给我们培训,他讲到合作学习的“切块拼接法”,问哪位老师能现场用这种方法上一节课。事发“突然”,大家都有点捉摸不透,我稍作思考,自告奋勇:“我来试试!”
迅速在头脑中搜索了一下,我选定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老家,那“邮票”大的地方,是我年轻的时候要“背叛”的,是我行将退休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全诗四小节,“切块拼接法”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一切是那样的自然,诗意的河流并不因为“切块”而断流。老师们说:“王校长‘拼接得好,还因为他阔别家乡二十多年,又在海峡的这边上《乡愁》,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
郑校长课后说:“我也就那么一说,没想到你这么‘勇敢。”我笑着说:“教学管理是校长的核心技术;而以身示范是最好的教学管理。”
陶行知先生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职业生涯的下半场,和伙伴们共创“新教育实验”示范校,是我的使命,是“大事”。那就让我们每天做好课堂改革的“小事”,日新、日进。向未来,积跬步,至千里!
校内公开课、校内赛课、全国性赛课、省市公开课、全国示范课、央馆“特级教师上优课”,“课路”青山外,课课复课课;芜湖夹河、无锡太湖、江阴澄江、镇江金山湖、重庆嘉陵江、东海厦门湾,行舟绿水前,行行重行行。
厦門湾的海风是温柔的,对岸那位写作《乡愁》的老人已经去了天国,我也从一个乡下的小伙儿变成一位行将退休的老教师。只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从未谢幕。目前,我正在努力把一个人的实践转化为一群人的行动。即使现实残酷,也只会燃起我们战斗的冲动。
小诗《生命里的那条河》还有一段结语,也作为此文的结语吧——生命里的那条河/从皖南方塘出发/涓涓万里/愈来愈磅礴,愈来愈安宁/甲子流经,心安处/钢琴、书桌、古典的微光/永不消失的河流/和一位/思乡的老人。(王益民,福建省厦门市新教育学校校长,特级教师。著有《相遇语文好课:好学好用的课堂教学艺术》《语文好课真相》《心灵散步》等。)